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8、游说 ...

  •   两个时辰过去,在史夫人急得已六神无主的事后,史迁终于不紧不慢地回来了。他听了家丁转述之言,一路在心里暗暗纳罕,回到家中与夫人问了几句,正在思量,萧璟与秦清已听到响动,迎了出来。

      “本王不告而来,打扰贵府清静了。”萧璟微笑道。秦清跟在身侧,随他盈盈一礼,柔声问好。

      “下官拜见宁王殿下。”史迁轻撩袍角,跪下施礼,心中却更加惊讶。当日也曾随百官迎宁王车驾于吴郡城外,但距离甚远,看不清真容,今日得见,看他确如坊间所言俊美无俦、风流潇洒,然而举止间却澹宁自若、气度雍容,全无传言之轻浮荒唐;而他身侧的女子料来便是令大元上下众说纷纭的那名宠姬,其清丽淡雅、不骄不媚,更与传言相左。

      史迁心中惊疑不定地暗自打量萧璟与秦清,二人也正打量着他,见他面对来意不明的突然造访若无其事、不卑不亢,心中暗暗称赞。

      一行人重回到客厅奉茶,史夫人恭顺地退了下去。想起她早前流露的不满之色,秦清犹豫了一下没有回座,今日事关重大,她不欲无意触犯史迁禁忌,便想走到萧璟身后。谁知史迁一眼看见座上还未撤走的茶盏,却主动命人替她换上新茶。

      “世人皆道妾身红颜祸水,史司马却以礼相待,不知为何?”史迁从始至终并无丝毫逢迎之态,却有此举动,秦清忍不住讶然。

      史迁微微一笑,“如若红颜所害为一方恶吏,祸水又有何妨?”

      听他言语似指昨日之事,秦清与萧璟俱是一怔。萧璟笑道:“本王少时便闻史司马之才名,多年来无缘一见,深引为憾,今日得已谋面,史司马果然气度过人,令本王折服。”

      “殿下过奖。下官才疏学浅,当不起如此厚赞。”史迁隐隐猜到他七分来意,神色间又冷淡了下来。

      萧璟不以为忤,“史司马不必过谦,本王所言皆发自肺腑,并非恭维。”

      史迁见他神情无伪,不由有些意外,心里思索挣扎半晌,终究忍不住道:“下官不过是因少时轻狂,徒有几分虚名,倒是殿下……今日一见,令下官惊奇非常。”

      萧璟含笑听着,并不接话。果然史迁接着说道:“殿下醉心风月、不问政事,却记得一名闲置多年的小吏,微服亲访,此为一奇;”说着顿了一顿,““昨日下午王府剧变,杀伐声震吴郡,梁皓父子一手遮天数载,落得生死不明,三百好手石沉大海,外间人心惶惶,殿下却在此处饮茶聊天,如不知身在危境,此为二奇。有此二奇,令下官对殿下来意亦十分好奇。”

      “多年身居闲职,却消息神通,目光如炬……”萧璟见史迁目带探究却毫无惧意,朗声笑了起来,“本王实在没有看错人!既如此,史司马又岂会不知本王来意?”

      见他竟毫不掩饰,坦然承认,史迁再次惊讶,目光骤然一亮,但却转瞬即逝,“下官谢殿下知遇之恩。但下官早年立志永不参与党派之争,廿多年过去,此志不改,如今只求养花弄草,消遣余生。”

      “既如此,本王自不便相强。然而今日史司马清晨赶往城西大营,逗留近两个时辰,本王也很好奇是何缘故。”萧璟淡淡说完,见史迁不语,微微一笑,“梁皓虽手握兵权,却对非亲信之将士刻薄寡恩,他架空了你的实权,却抹不去你在军中廿年树立的卓著声誉。你闻知昨日之变,唯恐梁氏心腹兵变祸民,是以一早赶去安排防范——本王可有猜错?”

      史迁被他道破心思,心头大震,却始终不肯言语。萧璟凝视着他,缓缓道:“梁氏父子祸害多年,如今终于伏诛就捕,吴地亟需一名干吏,肃清贼党、安抚百姓、稳定军心——阁下胸怀社稷百姓,正是最佳人选,本王请你暂代刺史一职,从百姓之愿,合阁下之志,何必百般推脱?”

      “昨日事变,殿下想必已上奏朝廷?”史迁被他说得有些意动,可略一思索,神情又淡了下来,“刺史乃封疆大吏,向由朝廷指派,殿下既已上奏,不日便会有旨,如今微服造访,私下授受,不知有何图谋?”

      史迁这话说得直白且极重,更暗含谴责,令萧璟微微色变,然而不过刹那他便冷静了下来,注视着史迁,一字字道:“阁下既恨结党,又怎会不知圣旨所派绝非父皇原意,而是冯沈党争之结果!”

      史迁神色震动,但闻萧璟又道:“本王也早年也立有一志,先生可愿也听一听?”不由得便点了点头。

      “本王与阁下一样痛恨结党,但本王之志却非远离党争,而是要拔出根本——肃清朋党,铲除冯沈!”

      史迁半晌不语,平静的表情下心头惊涛骇浪。萧璟所言,固是他多年不敢企及之愿,然而这岂是一方封王之志!许久之后,他沉声开口:“殿下可是有问鼎之意?”

      “有何不可?”萧璟答得毫不犹豫,“社稷江山,从来是能者居之。”褪去最后一层伪装,他的身上散发出前所未有的狂傲与霸气,令人不可抑制地热血澎湃,想要不顾一切地追随。

      史迁内心震荡不已,却无比挣扎。少年遗恨、多年志愿,近在触手可及之处,冷却的热情再一次沸腾起来。然而夺嫡之争却较朋党更险百倍!

      萧璟话已说尽,再无言语,沉默地注视着史迁,等待着最后的抉择。他的表情很平静,然而秦清却从他眼里看到一丝紧张,看出他知道自己并未完全说服史迁。这些天,他越多越多地显露出她从不曾见过的一面,可是她却没有意外,反而越来越能将他看清,连她自己也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史司马原来是一名懦夫,”她听见自己说道,“口口声声心怀天下,却不敢接受殿下以身犯险、以命搏来的虚位以待。廿年淡泊名利,竟不过是胆小怕事的借口,欺得了一世美名,却枉送了殿下一番苦心,实在可恨、可笑!”

      史迁听得面色一变,“你不必使这激将之法。”

      “激将?只有言之不实才需激将,”秦清冷嗤一声,“史司马可知昨日梁超为何带人前去王府?那是因为,殿下拿下了梁皓贪污赈灾款、私吞军费的实证!”

      史迁悚然而惊,但闻秦清道:“前年水患,江河决堤,吴地六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朝廷紧急筹措四十五白银赈灾,最后灾民仍然死难过半。梁皓解释为瘟疫所致,可是到底有没有瘟疫……陛下高居庙堂不曾亲见,史司马身处当地,却该心知肚明!”

      “吴地富庶、军费充盈,城西二十万驻军却单衣蔽体、兵甲生锈,史司马终日往来营中,难道却瞎了双眼,视而不见?”

      史迁浑身大震,秦清看在眼里,冷笑了起来,“原来史司马并非有眼无珠,而是心知肚明……那么妾身便想问一句,您这许多年以来作壁上观到底是为何?身在其位、不谋其职——分明是明哲保身,却妄称洁身自好!殿下大赞阁下不肯攀权附贵,妾身以为大谬!阁下欺世盗名,实为伪善之至!”

      秦清逼视着冷汗泠泠的史迁,“现在,你还以为我在激将么?”

      史迁面如死灰,说不出话来。他曾倾囊相助,救过近百水患灾民,也曾节衣缩食,为冻病的将士送去冬衣,然而杯水车薪,岂能济世?他一直问心无愧,此刻想来,却不过都是自欺罢了。

      秦清仔细观他面色,知道已经打动了他,当下放缓了语气,“其实妾身并未疑心史司马当年的报国之志。才名天下、金榜高中,却坚拒高官厚禄、甘愿回乡效职,试问若无浩然之心、非凡之志,如何可能?要说妾身不佩服,也是不能。然而您一见官场黑暗便立刻抽身而退之举,妾身却无法赞同。”

      思及往事,史迁长久无语,最终一声黯然长叹,“史某无能。”

      “您不是无能,是孤高,”秦清望进他的眼睛,“谋事在天、成事在人,而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争斗。要安民,便要与乱民之人斗,要斗,就有黑暗有流血。您因有才而孤高,因孤高而不知变通!终究……误人、误己。”

      明如秋水的双眼照出过往二十多年的岁月,照出那曾扬刀立马的少年。史迁遏制不住内心的震颤——半生的时光,他是不是错了?

      “阁下大才,本该治国安民,”秦清的声音轻柔而缓慢,“一念清高,已误吴地多年,万望莫要再误天下。”

      厅内沉静,没有一丝声响,连窗外的知了也停止了鸣叫。萧璟深深地看着秦清,久久没有移开目光。史迁起身走到他的面前,当头拜下,“下官不才,甘为殿下效犬马之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