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荷华绅 ...

  •   公元前218年。高泉宫。

      盛夏的烈日当空,关中盛夏的阳光实在是毒辣,照得宫殿上的瓦片都发亮发烫。
      树上的鸣蝉全都被内侍小心地用蛛网粘住捉走了,高泉宫中寂静无声。就连从山坡上潺潺流下的泉水也因季节的原因,淅淅沥沥地汇聚成小股水流,沿着竹管导流,灌入新挖的一处小池塘。
      在池塘的当中,有一座雅致的亭台。沿之前的偏殿门口的那座石桥,便可到达池水中央的亭台。这处亭台并没有高出池面太多,坐在其中,宛如坐在水中央,被所植的荷花亭亭包围,倒是舒爽惬意。

      亭台四面开放,只是用缃色的帷幔垂下围住,待有微风吹过,帷幔柔柔地荡起,影影绰绰可以看到有两名青年男子正坐在其中。自从高泉宫起了这处亭台,除了隆冬时节,他们都喜欢在此处议事。
      此处四面环水,通向这里只有从偏殿而过,走那座唯一的石桥,周围的池塘水浅也藏不得人,用来议事最合适不过了。

      看着经过一整个上午的讨论,午后明显有几分怠倦的两人,高瑾轻手轻脚地把茶盘中端着的的两个杯子放到二人面前,再蹑手蹑脚地离开。
      尽管是毫无形象地斜靠在凭几上,大公子扶苏依旧浑身散发着沉稳儒雅的气质。透过帷幔洒进亭台的阳光已经少了许多侵略性,但依旧耀眼得让人昏昏欲睡。一双浓眉微微蹙起,扶苏打了个哈欠,拿起手边冰镇过的花茶轻抿一口,翻开了手边的另一卷书简。
      高瑾忍不住斜眼一瞥,却正好对上扶苏的目光。她的呼吸有些尴尬地一顿,识趣地垂下了眼帘,然后低眉顺目地告退了。

      “这就是那个颇有主见的侍女啊。”待高瑾走后,甘罗从书简中抬起了头,眼神清明锐利,“看上去平平无奇……似乎也没你说的那么锋芒毕露。”
      扶苏无可奈何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她有时候分析起时政来,倒是一针见血,连我都感到惊讶。”
      “我却不知,什么时候这高泉宫中拉出一个人都能指点江山了。”甘罗言外有意,而扶苏浅笑不语。

      距离高瑾进高泉宫当侍女,已经过去了两年有余。
      从最初听说公子扶苏的事迹崇拜敬仰,到下意识地关注,再到进高泉宫当侍女,而后因为才华横溢得到大公子关注。越接触,高瑾就越无法克制对扶苏的倾慕……

      从两年前她就清楚地知道,如果会受到裂缯瑟的迷惑,便不是她要选择的人。明明一开始只是好奇,世人眼中光风霁月的公子扶苏会不会也只是一介俗人,但随着和他越来越接近,就情不自禁被他非凡的胸襟和气度所深深吸引……

      是的,高瑾是爱慕着大公子扶苏的,正如采薇也默默爱慕着自家上卿。不过后者属于典型的少说多做的类型,把对上卿大人的一腔深情都藏在心里,具化为一针一线都倾注心血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采薇早就搬离了高泉宫,常驻织室。因而高瑾想要见她一面还要费几番周折。

      “阿瑾,专程来找我有何要事?”虽因为长时间的伏案工作,采薇的脸色有些苍白,但她依旧神采奕奕。夏日的阳光倾泻到少女的脸上,即使不施粉黛,也洋溢着动人的神采。
      “你在织室也莫要太辛苦。”简单寒暄了几句,高瑾说明自己的来意--她想亲手缝制一条荷华绅。她绣工不精,希望绣艺精湛的采薇能指点一二。

      《礼记·玉藻》曰:绅长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子游曰:叁分带下,绅居二焉。绅,即为深衣用大带束腰后,垂下的带头部分,绅的长度也象征着身份的高低。
      那日,扶苏无意间提起自家上卿有采薇为他亲手缝制衣物,言语中似有几分羡慕之意。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高瑾心中一动,便想为扶苏缝制一条腰带。

      扶苏的名字,是出自于《诗经.国风》中的“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喏,扶苏就该配荷花,高瑾不假思索便就定下了绅上准备刺绣的纹样。
      “这个时节绣荷花极好。”也不知采薇有没有领会到图案背后暗含的深意,只是由衷地说到,“过了这段时间,就要迎来丹桂的季节,桂花可比荷花难绣多了。”

      心中一动,高瑾突然想吃桂花糖了......

      自己是爱吃甜食的,尤其是桂花糖。可惜长大以后,再找不到童年吃桂花糖的那种感觉了。
      应该是糖本身的问题。高瑾绞尽脑汁,却也想不起来小时候是在哪里吃到的绝顶美味的桂花糖,只记得入口霎时桂花的香味在唇齿间弥散开来,清甜的味道能一直沁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化为甜滋滋的心情。
      好像是......赵国?
      不对,自己明明是秦国人,在秦国长大,怎么会去过赵国。许是那制桂花糖的工匠是赵人吧。

      最初,高瑾还会因为自己对童年事情的健忘而耿耿于怀,总感觉错失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不过到后来她也就释然了--反正一直是和师父生活在一起的,那些被遗忘的日常无非也就是千篇一律的读书御术吧。忘了那些和师父分享过的美食也无妨,找机会再吃回来就是了嘛!
      自己还忘掉了什么呢......

      “真好,阿瑾也有喜欢的人了吗?”采薇笑起来眉眼都弯弯的,由衷为她感到开心,“是哪家公子呢?”
      “哎呀……保密啦!”高瑾窘迫地佯装嗔道,“一直都有喜欢的人!”
      诶?一直吗?采薇有些惊讶地抬眉,却发现高瑾也是一副怔怔的样子,仿佛刚刚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好,保密。”采薇眉心舒展开来,对高瑾温和地微笑。

      定好了图案,也在采薇那里请教到了缝制荷华纹样的具体步骤,剩下的无非就是取材和和缝制的过程了。
      有时候,高瑾是个对待事情认真到偏执的人。她承认自己绣艺不精,短时间内估计也来不及勤能补拙,但她依旧想给扶苏最好的。这条腰带,一定要是能真真正正配得上大公子的。
      因此只有在取材上多花点心思了。

      秦国皇室的祖先,可以追溯到黄帝五世孙大费,大费曾经辅佐大禹治水。舜帝奖赏大禹时,也赐给了大费一面黑色的旌旗,赐姓为嬴。而这面舜帝赐予的墨旌旗,也就是秦朝尚黑的根本。
      扶苏贵为始皇长子,穿黑色的衣服,佩黑色的腰带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高瑾从小在师父身边耳濡目染,对天下的奇珍异宝都如数家珍。这面墨旌旗的益处,她也略知一二。至少能确定的是,如果能裁其一部分制作那条荷华绅,扶苏时常佩戴,一定会身体康健。
      而且,就裁那么一小块,估计掌旗的人也发现不了。

      说到做到。不过,要在墨旌旗上动手脚,势必避人耳目。
      高瑾微微一笑。这种逾越礼矩的事情,别人不敢干,不代表她高瑾也没兴趣。比如说当当梁上君子什么的,嘘——

      一上手,才知道这布料非同寻常,应是黑金和黑玉拉丝制成,普通的针线都难以穿透,更遑论裁剪缝纫了。好吧,难道她高瑾还真以为从上古流传下来的墨旌旗就是一面普通的黑旗吗。
      最后不得已,出动了越王剑才勉强把布料裁下来一块。真是的,明明对着那面巨大的墨旌旗一筹莫展的时候越王剑就在一旁,可她就是没有想到要大材小用,用兵刃去干裁剪布料的活计。

      至于缝纫,则出动了织女针。
      《七国考》卷十三记载:秦献公十七年,栎阳雨金。这织女针,便是取材于当时的陨铁。其针长两寸,细如发丝,能艰难地穿透这黑色布料,在上面绣出纹饰。高瑾为此费了九牛二五之力。但看着腰带逐日成型,心中还是成就感满满。

      终于完工了。
      郑重其事地捧起那条荷华绅,高瑾一时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巨大成就感,笑得眼睛都微微眯了起来。
      欢悦的脚步太过匆忙,她丝毫没有注意到到那枚细如牛毛的织女针从她衣袖的缝隙中漏出,掉到库房的地上,发出微不可闻的声响。
      她也没有注意到,黑暗中,一双藏着近乎妖邪魅力的双目正死死盯着她离去的背影。

      从黑暗中走出,他勾唇一笑,弯腰拾起那枚织女针。
      “有意思。”他说。
      他的声音毫无起伏,无比平板,是刻意拿捏好的不高不低的声调,听着让人非常不舒服,而又揣摩不出他的语气情绪。而他的眼眸又过于妖冶,只消看一眼,就让人以为遇到了妖魔。
      “我好像……也缺这么一条腰带呢。”他勾起一丝残忍的冷笑,浑身散发出的冰冷气息只让人觉得不寒而栗。

      扶苏惊讶地挑眉,随即郑重地接过腰带,细细端详。
      以黑作为底色,上绣有荷花的纹样。比起专业织婢的手艺,这条腰带的做工自然算不得非常精致,但绣者一针一线的用心从那细密的针脚就可见一斑。扶苏的脸上闪过惊喜之色,眼神中跃动的熠熠生辉的光芒让他整个人变得生动起来——他真的非常高兴。
      “你的手......”他突然注意到高瑾的指尖有好几处似是被针刺破的细小红点,甚是扎眼。扶苏伸手托起高瑾的手掌想仔细查看,而后者却像是触到电一般马上缩回了手。
      意识到自己的失态,他有些尴尬地轻咳了一声,随即假装若无其事地转移了话题,“谢谢你,这腰带我很喜欢。”

      刚想抬脚迈入亭台的甘罗步子一顿,若有所思地看着这一幕。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荷华绅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