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再次相遇 ...
-
“浮沉再起,王思成商战三部曲全新力作!”贝林琪在纸上写下几个字,反复看几遍,又满眼失望地用签字笔划掉了。
本周的工作日,贝林琪加班加点看完了《浮沉岁月》的修订版,《歧路有为》的样稿也送到了校订组。
原本以为可以过一个悠闲的周末,结果贝林琪提交给穆尘的几个封面文案,都被一票否决,所以,现在的贝林琪只能窝在浦南市图书馆里,继续冥思苦想着。
一盏茶提出了文案要求,为了保持封面的风格完整性和主题明确性,上面除了作者名字,文字之类一概都不能有。所以,宣传语都要写在腰封(腰封,亦作书腰,是在书籍中间地带另置一条类似腰带的文字介绍,以配合行销或书籍推荐)上,而现在贝林琪琢磨着的,正是这腰封上的文字。
因为今天是周六的缘故,图书馆的人流量尤其大。虽然大家都安静地找位置看书,但是,人多起来还是感觉聒噪。
靠窗角落里有一个小桌子,还算安静,贝林琪就窝在那里。
说“窝”一点不过分,小桌子上满满当当地摆满了各种书籍,就像四面围墙直接把贝林琪团团围住。
贝林琪手边是一个满是涂鸦的记事本,已经有几串歪歪扭扭的文字列在上面,但看得出来,主人不甚满意,写满的文字又被无情划掉了。记事本上还摆放着几本书的腰封,也明显能够看出来都是《歧路有为》的同类型书籍。
图书馆早上9点一开门,贝林琪就到了。尽管周六家里也没人,林荫一清早就赶去市文化活动中心陪老干部们排练越剧,贝恒军后脚就急匆匆去了公司,这份安静实在得之不易,享受个人生活再适宜不过,可是,贝林琪却不想在家里憋着,手头的一大堆事又不想在东岭大厦加班完成,索性她就来到了市图书馆。
在这里,她随手就能抓出一大把参考书,又有人气,又有便于思考的氛围。
已经过去两个小时了,贝林琪看着纸上记下来的几行文字,叹口气,摇摇头,怎么看都不满意。
“我是创意小能手啊!怎么就没有好想法呢?”贝林琪挠了挠散开的修长头发。工作日贝林琪喜欢扎着马尾,简洁干净,利落方便,看书的时候还要束上发带,没有一丝头发挡住视线,贝林琪觉得,只有眼前毫无阻拦了,自己才能专注。
但是今天,贝林琪特意披散着头发,还带了一副无镜片眼镜,她认为这样才是绞尽脑汁的状态,束起头发,太规矩了,灵感也被束缚住了。
为了配合发型,贝林琪穿了一身连体牛仔裤,休闲舒适,十分可爱。
她又敲敲额头:“写文案要动动脑子!”
“没创意,不博人眼球!”
“与同类书相似性太高了!”
想着想着,贝林琪居然满脑子都是穆尘的话,她试着将穆尘的叮嘱尽快清除,定定神,又暗骂:“阴魂不散,变态!”
贝林琪抬起左手,看看手表,已经憋了两个小时,还是起来溜达一圈吧。
“为了颈椎也要活动一下!”贝林琪心想着。
这样的话是工作日的时候,曲茜柔告诉她的:“颈椎病是编辑的职业病,你年纪小,一定要多注意,等着病发了再治疗就晚了!”
还别说,可能是最近看稿子太多的缘故,贝林琪真的觉得颈椎隐隐作痛,自己才当了几天编辑,一本书都还没有上市,就有了职业病的先兆,贝林琪想想心里就有些打怵了。
贝林琪离开座位后,直接钻到书架之间的过道中。
没想到每年要出这么多的书啊!她打量着各层塞满的各色各样的图书,由衷地惊讶。如果不是从事这一行,她或许永远也不会有如此的感叹。
“东岭、东岭,我们东岭占比真高啊!”贝林琪竟然有了自豪感,随手抽出一本小说,翻到版权页(在封面之后,正文之前记录书名、著译者、出版者、印刷者、发行者、版次、印次、开本、印张、印数、字数、出版年月、版权期、书号、定价等相关事项的单页,现在出版的图书也有把版权页放在正文之后的情况)。
“责任编辑钱穗兰”,贝林琪嘀咕着,“千岁兰的书啊,可是要好好看看了!”
贝林琪侧着身子,认真翻着图书,后背正好对着过道。
“哎呦!”一个人狠狠撞到贝林琪的后背,要不是反应快,贝林琪几乎要磕到书架上了。
贝林琪愤怒地转过身,眼前是一个男子,抱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
她刚要发作,又感觉此人面熟,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
这时候,一辆载满图书的运书车费里得停在了男子面前。车上堆了太多书,以至于工作人员都看不到前面的路了。
“呀,对不起,你们没事吧!这个手推车刹车出问题了,孩子没事吧!”工作人员赶紧道歉。
不远处一位中年女士急急地冲了过来,从男子手里接过了孩子,看样子是孩子的妈妈。妈妈也受到了惊吓,紧紧抱住孩子。
“你怎么乱跑啊!吓死我了!”女人先朝孩子埋怨,接着又充满感激地看向男子,“谢谢你了!”
“没关系,周末人多,孩子还是不能脱离视线!”男子暖心地对妈妈说完,又正色对工作人员说:“这个车子有问题,你们还是调整一下,这样太危险了!万一出了事故怎么办?”
“是,是,马上就维修。”工作人员不停地道歉。
男子与女士又寒暄几句,女士便抱着小孩离开了,工作人员也推着车走了。
这么一闹,贝林琪也看明白了,是小孩子趁着妈妈不注意,到处跑,险些被运送图书的车撞到。而就在这个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是这名男子挺身而出抱走了孩子,接着又因为重心不稳,撞到了自己。
“这也是见义勇为,我要是纠结,就显得小气了!”贝林琪想着。
此时,男子转过身来,正要向贝林琪道歉,突然一愣,接着惊愕地说:“贝编辑,好巧啊!对不起了,刚才情况紧急!”
男子居然认识贝林琪,还知道她是个编辑?
贝林琪努力回想着:“叫我贝编辑,难道是出版社认识的人?怎么没有印象?”
男子看出贝林琪有些迟钝,知道没认出自己,笑着说:“我是采访林荫女士的冷云平,上次可是欣赏了贝编辑的长笛演奏。”
“哦!”贝林琪恍然大悟,是上次在市文化中心,贝林琪协助老干部排练,演奏长笛的事情。当天,《东南时报》的记者冷云平采访了林荫,贝林琪作陪,最后,冷云平也顺带着采访了贝林琪几句。
“冷记者,好巧!”贝林琪笑着说,没想到冷云平竟然一眼就认出了她。
“编辑每天要看很多书,没想到贝编辑这么有兴致,周末也不休息,还要看书?”冷云平笑着说。
“哎,谁想耗在这里啊!”冷云平的话触到了贝林琪的痛处,“一本书的封面广告语,折磨得我头晕眼花!”
“封面广告语?是放到腰封上的,广告语是读者认识图书的第一步,博人眼球最难了!”冷云平很专业地说。实际上,报社和出版社都是传统媒体,冷云平对图书行业自然是有很多了解的。
“是啊!现在市场上这么多书,能用的广告词,早就被想出来了!反正我是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合适的了。”贝林琪叹了口气。
“嗯,我们写稿子的时候,也经常为标题发愁,稍微一出格就是‘标题党’,朴实了,又不吸引人。”冷云平对贝林琪的话感同身受,也是一脸无奈。
“对啊!这就跟你们报纸标题一样呢!”贝林琪有一种找到知音的感觉。
“或者,我帮你看看,我今天也没什么事,来闲逛的。”
贝林琪巴不得有个人能和自己商量一下,但是才见了两次面,也不是很熟悉,就让人家帮忙,这可不是贝林琪的风格,所以她犹豫了一下。
看出贝林琪的犹豫,冷云平补上一句:“虽然我不是图书编辑,但是广义来说,我们也是一个领域的,或许我能帮上忙?”
“不,你别误会,我当然希望有人跟我商量,但是不想给你添麻烦,周末本来就是休息日,我哪好意思占用你的休息时间。再说,哪有人愿意休息时间来个头脑风暴啊!”贝林琪真诚地说。
“带着目的再来找书,才有成就感,要是毫无头绪地闲逛才感觉空虚呢!我也不是同行,你也不用担心信息泄露啊!”冷云平的话即周到谨慎又温柔体贴。
其实第一次见面,因为是林荫的主场,贝林琪一直是心不在焉,并没有把这位冷记者当成回事。而这次偶遇,也是她意料不到的。
但是,冷云平这般倾囊相助的架势,无疑让两个人的距离一下子近了许多。
冷云平简直是偶像剧里走出的男主角,178左右,不高不矮,不胖不瘦,脸型尤为立体俊朗,透着温柔的气息。他鼻子特别高挺,鼻梁上戴着一副眼镜,从内而外散发着知性魅力。飘逸的黑发,并没有打理得很短,时隐时现地遮挡着他浓浓的眉毛,更加显得潇洒时尚。冷云平身上穿着的休闲装简洁却大方,举手投足间显得极为绅士。
其实,有这样的帅哥主动帮忙,贝林琪从一开始就没真心打算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