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献方 ...

  •   西苑 永寿宫
      “咳,咳咳……”嘉靖皇帝咳得甚凶,似要把心肺咳出来。周围几个内侍急得团团转,黄锦端杯热茶颤颤巍巍,不敢轻动。
      “皇……皇爷,奴婢是该……该去请太医,还是去请恭诚伯……”司礼监太监刘礼慌张地问着。
      朱厚熜自幼身体孱弱,大病小病未曾间断过,尤其是经历了那场宫变之后,更是时常龙体抱恙。宫里为其医疗的分为两批人,一批是太医院的太医们,另一批则是以恭诚伯陶仲文为首的道士们。嘉靖皇帝疑心很重,因为毅帝明武宗朱厚照死因蹊跷,朱厚熜怀疑是太医医术不精所至,所以他不太信任太医。龙兴之地安陆州在湖北,荆楚本就是道教盛行的地方,加上他父亲朱祐杬很信道教,朱厚熜从小耳濡目染,便也对此深信不疑,从而在四方敛了些颇有法术的道士为自己治病。说也奇怪,每每生病,只要道士们为其设醮祈福,他便很快康复,也就更加信任道士,远离太医。
      “快去请太医啊!”黄锦厉声道,“你想害死万岁爷吗!”
      “咳咳……”朱厚熜在咳嗽中摆了摆手。
      “蠢材,笨死你算了!”黄锦喝道,“你就不能把太医和陶真人一块请来吗!”
      黄锦是朱厚熜还未继位,在安陆州当兴献王时便服侍在他身边的太监,到如今服侍他几十年了,其实也算摸着些皇帝的意图。只是这位皇帝喜怒无常,尤其是发怒时大有伏尸百万的意思,黄锦便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察言观色摸着他的性子说。
      刘礼听了,连滚带爬出了永寿宫。不多时便带了两个人回来。俩人服装迥异,一个穿着五品常服,一个身着道袍手持拂尘,共同点是两人都带着那么一股子仙气。
      “叫你找太医,你怎么偏偏找了李太医!”黄锦拉着刘礼的耳朵窃窃私语,“李太医和陶真人俩人脾气一直不对付,你这不是净添乱吗!”
      “黄公公,小的也没辙啊,今天李太医当值,事情又紧急,所以……”
      “罢了罢了,来都来了,唉。”黄锦叹了口气,神情忧郁地走下去,取来了纸笔,奉于两人面前。
      陶仲文摸出一柄木剑在空中比划着,口中念念有词。太监们屏息看着,不敢作声。不多时,陶仲文大喝一声,收起木剑,一副得道的样子,在纸上缓缓写下方子。李东璧则是缓缓上前,诊脉观色。朱厚熜并不理睬他,他也就不说话,不多时便也写下了一个方子。黄锦接过二人开的方子,看都不敢看,低头走上前奉给嘉靖皇帝。
      “咳……”朱厚熜从龙床慢慢坐起来,猛地抓过方子,怒睁双目看着。不多时,忽然大喝一声,将其中一方子撕得粉碎,向天上扬去。碎纸如飘雪撒落到黄锦身上,他却不敢拂去,只是畏畏缩缩低语着:“万岁爷息怒,万岁爷息怒……”
      “你们两个……咳……都退下吧……”朱厚熜用平静的口吻慢慢说道。
      “微臣告退。”二人拱手慢慢退出永寿宫,时已入冬两人却惊得一头冷汗。
      “黄锦,来。”朱厚熜向黄锦招了招手。
      “万岁爷,”黄锦低头附耳过去。
      “王炳到山东了吗?”
      “禀万岁,还没出发……”
      “哦?”朱厚熜眉头一挑,“怎么回事。”
      “唉,今年入夏以来,北直隶各地便滴雨未下,保定、顺德、广平诸府粮食收成较往年减少了十之七八,几伙流民趁机起事,烧杀抢掠为祸一方。王炳家在顺德,其子十五六岁,前些日子跟随当地千户一同带兵剿匪,流匪清剿了,他却不幸身中流矢而亡……王炳得知悲痛欲绝,几乎不能站立……”
      “别说了……”朱厚熜愣住半晌,似是回忆起了什么,“父子亲情,朕不忍断……赐他丝绸八百匹,白银一千两,告诉他让他年后再去,年前安心处理家事。对了,把朕的神仙丸赐他让他补补,免得拖垮了身子。让徐阶拟旨,免去旱情严重的各府州县税赋,开仓放粮,不要饿死朕的子民。”
      “奴婢这就去办。”黄锦转身欲走。
      “慢着。”朱厚熜喊住他,把另一张方子拿起来,瞪了几秒递与黄锦:“这药,你安排宫里的人去抓,脑子灵活点,眼睛明亮点,别抓错了。”
      “奴婢遵旨。”黄锦低头接过方子,打开一看,没敢言语,慌忙把方子塞到了袖子里,心里也不停的纳着闷。
      方子上只有一句话,准确的说只有七个字。
      “豆蔻少女三百名。”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