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回 ...

  •   艾尔弗雷德1913年出生于英国南部的罗莎蒙德庄园,他的父亲博斯威尔.圣.威尔士伯爵是这所庄园的主人。威尔士家族早在艾尔弗雷德祖父西奥多.圣.威尔士时期便开始享有爵士地位。
      博斯威尔年轻的时候就是为生活严谨的青年人,这源于老威尔士伯爵严格的家庭教育。虽然他从小生活于富裕的家庭,但除了接收正规的教育,博斯威尔还必须定期与农门们务农,这是威尔士家族中每一个男丁必不可少的功课。因为这一系列的教导,使得博斯威尔成为长一个性情温和且坚强刚毅的人。
      在他20岁那年,博斯威尔遇上了令他幸福一生的伴侣。她就是艾尔弗雷德母亲安德里亚.格尔。
      那个时候,安德里亚还是个16岁的小姑娘,像所有同龄少女一样,安德里亚也是个爱做梦的女孩。她喜欢一个人在山坡上,带一本自己心爱的书,一坐便是整个下午。

      某天午后,安德里亚像往常一样待在上坡上读书,她喜欢这个地方,坐在这个位置,刚好可以俯瞰整个小镇。在小镇东边不远处便是罗莎蒙德庄园,她还可以看到大片的水果园,很多人正在整理那些很快就要结果的植物。安德里亚喜欢这种贴近自然的感觉,正如她喜欢天空一样。
      可是,那一天的天气没有像安德里亚一样的好心情,刚刚还是晴云万里,转眼间豆大的雨滴便倒了下来。
      她匆匆忙忙朝山下跑去,但是倾盆的大雨似乎混淆了反向感,正在安德里亚茫然无措的时候,她发现距离自己不远处的一栋木屋。原本只想在屋檐下避避雨,可是轻轻一推,门竟然开了。安德里亚便索性走了进去。
      木屋很干净,看得出有人住在这里。房间里有齐全的家具,而且整理的井井有条,想必主人应该不是什么坏人。
      安德里亚拍掉身上的水珠,将外衣挂着晒干,原本想等雨小些就马上离开。可是,窗外的大雨丝毫没有疲惫的迹象,依然不辞辛苦的倾盆着。
      为了打发时间,她坐在桌前小心地翻着那本有点被打湿的书。
      “小姐,请醒一醒……小姐,醒醒……”博斯威尔轻推着趴在桌子上的人。
      “嗯……谁啊?”安德里亚揉着发红的眼睛抬起头来,看见自己面前的陌生男人,突然一声尖叫,“你是谁?为什么在这里?”她拿起手中的书,做出威胁的动作。
      博斯威尔莫名奇妙地看着这个女人,明明是她闯进了自己的地方,居然还对他大呼小叫,他说:“这个问题应该我问你才对,你是谁,为什么在这里?你居然不认识我,真好笑。”
      女孩拉过一把椅子,坐在几尺之外,“我叫安德里亚.格尔,我爸爸是镇上的中学教师,我们前两天刚刚搬来,”她好像想起什么,“是我先发问的,凭什么你不先回答。别扯开话题,回答我的问题。”
      博斯威尔觉得面前的小姑娘很有趣的样子,以前从来没有人如此对他说话。“好吧,”他说,“这件木屋以前属于我的管家,我的父亲给了他另一套房子,所以现在它属于我,也就是说小姐,你现在是在我的家里,而且没有经过我的同意便私闯进来,你说该怎么办呢?”
      “房门没有上锁我才进来的,再说,你没有锁门,明明就意味着可以让任何人进入,既然如此我也就不算是私闯了……你还有一个问题没有回答,你是谁?”
      博斯威尔倾身向前,说:“我的名字是博斯威尔.圣.威尔士”
      “威尔士?”安德里亚重复这个名字,“这么说,你是住罗莎蒙德庄园喽?”
      他点点头,“西奥多.圣.威尔士正是家父。”
      “怪不得……”安德里亚有些轻视的打量对面的博斯威尔,“纨绔子弟,所以才如此自命不凡。对不起,打扰了。”说完,安德里亚拿着外衣冲出了木屋。
      “安德里亚.格尔” 博斯威尔饶有兴趣地看着她的身影消失雨中,一抹微笑在唇边怎样也化不开。

      这不过是场邂逅,从那往后的日子,博斯威尔对这个叫安德里亚的女孩就格外关注。大概是这个女孩对子与众不同的态度吸引了他。从小便生活在贵族的生活里,每个人都把他当成主人,处处小心说话,小心侍候。博斯威尔已经厌烦了这种沉闷无聊的日子,但是安德里亚的出现却给他的生活抹上了一笔亮彩。
      在安德里亚眼里,博斯威尔根本不是什么贵族,他不过是个爱缠人,讨人厌的家伙。两个人一见面肯定会发生舌战,每一次都是博斯威尔无可奈何地败下阵来。日子就在这样的斗嘴中一天天的过去,转眼间,就到了安德里亚18岁的生日。
      那一天,她邀请了他参加聚会。
      “丫头,你长大了耶!”博斯威尔拍打着她的头,不无高兴的说。
      “别以大欺小好不好,你都叫我‘丫头’两年了唉,从认识那天就开始了。不烦啊!”安德里亚推开他的手,声音中充满了火药的气味。
      “好,”博斯威尔微笑着递给她一只小盒子,“生日礼物哦,我不会再叫你丫头了。”
      安德里亚打开包装,盒子里嵌着一枚职工精美的指环,末端镶嵌了一颗漂亮的蓝宝石。“为什么?”一片红晕在她的脸上绽开。
      “我不想再等下去了,嫁给我吧!”

      事情进行的很顺利,安德里亚生日过后的第三个月,两人结婚了,组成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对于这位儿媳,老威尔士伯爵非常满意,他向来不主张父母掌控婚姻,妻子是儿子自己选的,只要自己的儿子幸福,对方是不是贵族又有什么关系,反正又不是和自己过一辈子。

      艾尔弗雷德是年轻的威尔士夫妇婚后第二年得到的爱子。全家人都沉浸在这种无尽的幸福当中。原本这种幸福是可以长久的滋润下去,但是在艾尔弗雷德一岁那年,也就是19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它给整个英国乃至欧洲蒙上了阴影。
      由于战乱的缘故,博斯威尔决定携全家前往瑞士,尽管是贵族,但是他不希望他的家庭因为战争而得到任何不幸。
      到处都是难民,到处都是死亡,由于战争引起的饥饿与病患,导致了瘟疫的流行。在当时,只要传染是,一出现症状,七成都会死亡。
      不幸的是,老威尔士伯爵及夫人在途中感染了这种恐怖,由于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一个月内,老威尔士夫妇相继死去。幼小的艾尔弗雷德在当时还无法理解死亡的含义,父母只是告诉他祖父母都去了天堂,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为什么我们不和祖父一起去呢,这样我们都可以在一起啊!”天真的艾尔弗雷德望着天空,笑着问他的父母。
      “会有那么一天的,总有一天我们会和祖父重新生活在一起。”安德里亚将艾尔弗雷德紧紧地拥在怀里,“祖父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啊,他在我们的心中,记住了吗?”
      往后的日子异常辛苦,虽然他们带够了足够的路费,但是在战争期间,所有的物价都高的惊人,但是,再苦的日子威尔士夫妇都熬了过来,眼看就要进入瑞士,逃脱战乱的时候,他们所乘坐的火车被德国的一支集团军拦了下来,车上所有的乘客全部被带进了那支军队位于苏联东面的俘虏营。

      被关押的几个月里,很多人死于饥饿和疾病,还有严寒。
      艾尔弗雷德和父亲待在一起,他的母亲被关在了另一个地方。没有人清楚他们为什么会被捉,外面的战争还在继续着,每个人都在祈祷希望的来临。
      但是,他们没有等到那一天。
      悲剧发生在一个寒冷的早晨,一阵嘈杂的声音将他们吵醒,几个德国士兵将每个人都赶到了外面的一块空地上,艾尔弗雷德挣脱了士兵扑到了安德里亚的怀里。
      他们被命令安静的站成几排,博斯威尔握着妻子的手,他知道,什么都结束了。
      “妈妈,我们要干什么?”怀里的艾尔弗雷德疑惑的问道。
      “乖,艾尔,我们很快就要和祖父母见面了。”博斯威尔摸着儿子的头发,心里有一种无法言语的苦楚。
      “对不起,安蒂,让你跟着我遭遇这种事情。”她对安德里亚说,“对不起!”
      安德里亚微笑地摇头:“和你在一起,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你和艾尔就是我的一切,只要我们在一起,什么都不重要。”
      博斯威尔吻了自己的妻子,艾尔弗雷德虽然听不懂他们的谈话,但是只要想到可以见到祖父,他就很高兴了。
      ……
      机枪的扫射声回响在空中。那一年,艾尔弗雷德5岁。

      第一次世界大战仍在进行,但是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为摆脱帝国主义战争,苏俄政府于1917年11月21日向各协约国发出照会,建议各交战国立即停止战争,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但此建议遭协约各国拒绝。12月3日,苏俄不得不单独同德国进行停战谈判,并于22日与德国及其盟国举行正式和谈。谈判中,尽管德提出许多苛刻的条件,但列宁领导的苏俄政府为争取时间、巩固苏维埃政权,于1918年3月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了和约。该和约是一个条件十分苛刻的掠夺性条约,使苏俄丧失了近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它的签订使苏维埃国家摆脱了战争,巩固了政权,粉碎了协约国企图利用德国之手扼杀苏俄的阴谋。1918年11月13日,即协约国对德停战协定签字后两天,苏俄政府宣布废除此约。

      如果说上帝只创造了一次奇迹给这个世界 ,那么艾尔弗雷德无疑就是上帝的奇迹。
      苏军攻下这个基地的时候,他们在一堆死尸中发现了艾尔弗雷德。他被安德里亚护在了身下,逃过了一次劫难。被苏军发现的时候,小艾尔弗雷德坐在母亲和父亲身边,小手推着旁边的人,试图将他们唤醒。
      一个苏军士兵把他抱起来,用俄语说:“你叫什么?”艾尔弗雷德只是看着这个陌生人,他听不懂他在说什么,一个劲儿地想挣脱去找自己的父母。这个时候,军队的长官抱过这个孩子,用英语告诉他:“爸爸妈妈都去了天堂,跟我走吧!”
      那个军官将艾尔弗雷德带回了自己的家,他与妻子没有孩子,于是将艾尔弗雷德当做亲生儿子一样抚养。灌输他正统的军事教育,包括所必须的知识。到艾尔弗雷德长到17岁那年,他已经是个很出色的男孩子,他会说很多种语言,包括英、饿、法、德;他懂得各种可以运用于战场的战术;他可以准确地说出历史各次重大战役;同时,艾尔弗雷德也掌握了比较全面的文学知识。
      他的养父曾想过给艾尔弗雷德改个名字,更像俄国人的名字,但是艾尔弗雷德拒绝了,他说艾尔弗雷德.圣.威尔士这个名字是他家族的象征,而且这是他唯一可以用来缅怀过去的东西,也是父母留给自己最后的遗产。
      再后来,艾尔弗雷德进了军校,他要成为一名军人。幼时的记忆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无法磨灭的影响,艾尔弗雷德要以军人的身份,在有朝一日可以为父母报仇。
      军校的生活是无比艰苦的,每天都要天不亮起床出操,一个手姿,一个步伐都要求的相当严格,一天下来,都会搞得全身酸痛,再加上那些铺天盖地的功课。艾尔弗雷德好多次都有些挺不住了,可是一想刚起躺在冰凉土地里的父母,他就再次咬紧了牙关。
      因为艾尔弗雷德优秀的成绩与出众的表现,让他很快就升为班长,由他带领的班级赢得了很多荣誉。这种炫目的光环一直跟随艾尔弗雷德直到毕业,带着如此多骄傲的成绩,他加入了苏联的陆战部队,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军人。

      1918年一战结束以后,世界度过了相对和平的一个时期,在此段时间里,部队为了预防今后的突发战争,特别从每一次军事演习中挑选楚相对比较优秀的士兵,培养他们成为校级及将级的军官。艾尔弗雷德凭借绝对的优势,成为了这些精英中的精英。
      但是,正因为是精英,所以他们必须接收更为严酷的训练。每一次的检验,他们当中就有人会被淘汰。
      这只队伍的训练采取的是封闭式,在此两年的时间内,他们不允许与外界联系,要接收包括体能,笔试以及口试的全方位训练。
      由于艾尔弗雷德的养父从小就以军人的要求来教育他,对于一切艰苦的严训,艾尔弗雷德基本都可以适应 ,每一次的考试,艾尔弗雷德的成绩均属优秀的水准。每一季度的考试结束后,排名最后的那人就必须离开。每一个季度,这里会送进一批新人,接收与他们相同的训练。
      两年下来,与艾尔弗雷德同届的那批士兵,剩不到10人,于是这些被最终肯定的男孩子们会被分配到不同的部队,配以与之成绩及表现相对应的军衔。
      艾尔弗雷德所分之的陆战军正是自己当初参加的那支部队,他的职位是——少将。

      1939年对20世纪而言,无疑是最为黑暗的一年。继一战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在那一年爆发,最先受到灭顶之灾的是捷克斯洛伐克,德军在3月份侵占了那里。
      早在1938年,纳粹首领希特勒就决心一有可能就“试验军事力量”,这种想法逐步的变成了他的政策目标。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希特勒凭借他天才的演讲才能对德国人民做了思想动员,他让他们相信,自己的政策只是为了进一步修改凡尔赛合约,把所有德国人联合到一个统一的国家。
      而希特勒对波兰的军事冲突,彻底的发动了不知是何结局的持久世界大战。在这场冲突中,希特勒为了不使苏联对西方国家做出军事援助,努力与他们达成了政治上的相互谅解。
      西方国家相信,只有得到苏联的帮助,使希特勒面对力量超过德国的强大敌对集团,他们才会有胜利的把握。于是,一支外交代表团在6月出使苏联,但是他们遇到了十分顽固的谈判者,使他们的谈判一次次地陷入僵局。
      另一方面,苏联却于8月23日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
      于是,想得到保证般的希特勒,于1939年9月1日4时45分开始了对波兰的军事行动,战争在欧洲爆发。

      但是一路打下来,苏联的实力已成为希特勒想要消灭的一个组成部分。
      1940年11月,柏林还邀请过苏联代表来此进行最后的尝试,由于他们对芬兰、保加利亚和达达尼尔海峡提出的要求漫无节制,以及他们与德国东部边界不断加强的军队,已经对德军造成了很大的威胁。
      苏联派出的便是艾尔弗雷德.圣.威尔士少将,可是这一次尝试并没有成功。于是希特勒便再次将德意志帝国和人民的命运与未来托付给了军队。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