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呆霸王薛蟠 ...

  •   薛蟠瞬间猜出,这位妇人就是英莲的生母甄夫人了。薛蟠来自现代,本就不习惯古人跪来跪去的规矩,如今见一位长者向他下跪,便条件反射的侧了身,没有受她的大礼。

      冯渊自然也不会受,先不说这礼不是行给他的,就是行给他,他也不敢受,他心里早已把这位甄夫人当成岳母看待。

      而这一切不过发生在电光闪石之间。薛蟠开口道:“这位便是甄夫人吧,还请起身。”

      甄夫人并没有起身,而是诚恳的说:“多谢恩公让我们母女团聚,大恩大德,无以为报,惟愿来世做牛做马,以报恩情。”说着又叩起了头。

      薛蟠连忙伸手阻拦,将人扶起,说:“甄夫人快快请起,否则真是折杀我这个晚辈了。”甄夫人闻言,只好起身,口中依旧向薛蟠表达着谢意。

      薛蟠笑道:“甄夫人若真想谢我,不如帮我一个忙。”

      薛蟠话音刚落,就感觉一道视线紧紧的盯着自己,侧身看去,竟是冯渊这个小子,细一思量个中缘由,便知他想差了,不由感到好笑。

      甄夫人连忙应下,方问道是什么事。

      薛蟠心里感叹,甄夫人当真是极爱这个失而复得的女儿,他也算替原主做了一件好事。不过这母女二人无依无靠,又无钱财傍身,自己总要做些什么,况且俗语有云,救人救到底,送佛送到西。

      薛蟠略微沉吟,才在众人的注视下说道:“我在附近有一家胭脂铺子,前不久那的掌柜因为年纪大了向我辞工,现在正缺人手,不知甄夫人和甄姑娘可愿帮我。”

      英莲知道,如果没有薛蟠,自己还不知道在哪受苦呢,故而心中早已点头,只是眼睛却看向母亲。

      甄夫人却不知是该点头还是摇头,她活了半辈子,自然看出薛蟠是在帮她们,只是她并没有信心,很怕搞砸了恩人的生意,又不甘心放手。

      夫君不知所踪,父亲也不待见自己,孤身一人还好,如今找回了女儿,自然舍不得她吃苦。犹豫再三,甄夫人还是应下了,只是说道自己并不是很懂,希望薛蟠能够派人教她。

      薛蟠本就有此意,当下便答应了,并吩咐人去办。众人无不欢喜。

      接下来的日子里,冯渊自是在甄夫人和英莲面前献足了殷勤。

      当日被拐子卖时,冯渊日日都去看望英莲,给她送些衣服,吃食和治冻伤的药膏,英莲对他早就有些情谊,只是找到了母亲之后,这情谊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如今这人天天来胭脂铺子报道,又帮她照料母亲,再加上甄夫人也很希望女儿能有个好归宿,而不是在自己去世之后,独自过活。一来二去,英莲终于点头答应了这门亲事,红烛之下,凤冠霞帔,自此世间又多了一对恩爱夫妻。

      这些日子以来,薛蟠也在暗中考教冯渊,发现他在做生意方面当真是一把好手,便开始重用于他。

      都说高考像是众人过独木桥。科举又何尝不是,光一个童生试便有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考完之后还有三年一次的乡试,乡试之后是会试,会试若有幸考上,还有殿试。就算再努力,一次就能考下,也不知要到何年何月了。

      怪不得古代的大臣多为年长之人,这一套科举下来,至少也要三年。此刻,薛蟠才真正的明白,薛家的生意绝对不能放弃,不仅不能放弃,还要做好,做大。有备才能无患。

      转眼间两个月便过去了,薛蟠即将迎来每三年一次的乡试,而黛玉也要随林如海进京了。

      林如海这些日子在金陵,奉旨暗中巡视盐务,查获多起贪污舞弊的案件。现今获圣上正式加封,已在京城任职,此番前来,则是要接女儿黛玉进京。

      且说林黛玉此刻,正与薛夫人,宝钗和薛蟠三人,依依惜别。离家多日,分外思亲,如今爹爹亲自来接,自是无限欢喜,可是不舍之情也油然而起。

      母亲去世的早,爹爹虽然爱惜,但到底不如女子细心。这段日子以来,薛伯母好似母亲般贴心照顾,薛家哥哥也对她很是疼爱,更别说还有宝姐姐这个年龄相近的姐妹,黛玉当真是舍不得。

      最后还是薛蟠开口,说自己三年之后,必定会到京城参加会试,到时一家人也会同他一起。宝钗也说可以书信联系,黛玉才接过宝钗给她拭泪的帕子,依依不舍的与众人告别,随爹爹登上马车,前往京城。

      黛玉随父进京都,本以为可以自此承欢父亲膝下,谁料外祖母突然来信,以她年幼,上无母亲教养,下无兄弟姊妹扶持为由,接进荣国府。黛玉心中不愿弃父而往,只是外祖母致意务去,又定下约定,待她及笄之时,便可归家。方洒泪拜别。

      却说那宁国公和荣国公本是一母同胞的两兄弟,宁荣二府亦是比邻而居。荣公死后,长子贾代善袭了官,娶的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小姐为妻,也就是黛玉的外祖母贾史氏。如今代善早已去世,只留下贾史氏和三个子女,长子贾赦,次子贾政和小女儿贾敏。

      长子贾赦袭一等奖军之职,娶的是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只是自小养在祖母膝下,又有好色之名,并不得贾史氏所喜。

      而小女儿贾敏乃是黛玉之母,也早已病逝。稀奇的是次子贾政一房,贾政本身并没什么特点,他跟许多读书人一样,为人古板,不理俗物,成日里以考取功名为目标,但他的子女却大大不同。

      贾政的夫人王氏,一共生了三个孩子,头胎的公子身子孱弱,成亲不久后就病逝了,暂且不提。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生在大年初一,这就奇了,可更奇的还在后面,这第三位公子出生时,口中竟有一块五彩晶莹的玉石,上面还有许多字迹,遂取名叫做宝玉。

      荣国府内。

      自从得了外孙女要来的消息,贾母已是望穿秋水。昔日她最疼爱的便是小女儿贾敏,只是敏儿嫁人之后,便与她越发疏远了,也不知是不是知道了当年之事。不,不会的,那件事根本就没有实施。想到这,贾母放下心来。

      他的女婿林如海如今已是朝中重臣,若是玉儿能和宝玉联姻,既可亲上加亲,又可互相扶持,岂不是美事一桩。也正是为了撮合两个玉儿,她才厚下脸皮写了那封信。

      敏儿去世之时,她没有接,如今林如海入京为官,她反倒要接了人家女儿来。这种情况,即便是贾母,也有些涩然,不过为了贾家,她也只好豁出这张老脸了。

      却说贾母为何心虚,原来当年贾敏嫁入林家之后,久无所出,林老太太非常不满,曾派人来信,说是要休掉贾敏。话里话外的意思便是,只要贾家不追究,林家不仅不要聘礼,就是当年的嫁妆贾敏也可带回,此外,还愿奉上重金。

      当时正值贾代善去世,只留下他们孤儿寡母,诺大的荣国府,不知有多少虎狼环饲,可以说正是用钱之际,面对林家的诱惑,说不动心是不可能的。那一日,犹豫良久,贾母正想回信答应,门房却传来女儿的来信。

      信中可谓字字泣血,诉说着自己在林家的不幸,只因没有所出,婆婆不仅收回管家之权,还接二连三的给丈夫纳妾。心里头在滴血,脸上却还要带着笑,不然便是对长辈有所不满。每日里请安,都要在外面站满一个时辰,才会被接见。晚间还要宽慰丈夫,将过错都揽到自己身上来。日日兢兢克克,生怕行错一步,便被休弃。

      贾母一夜未睡,最终,所有的想法都败在一颗爱女之心上。

      贾母脸上的回忆之色还未退,便听见外面丫头一声声的传话:“林姑娘到了,林姑娘到了。”

      不一会儿,黛玉便进得门来,那一刻,贾母恍惚看见了自己昔日的女儿,激动之下不待行礼便将人搂在怀里哭道:“我的心肝,你可来了。”黛玉见状,也不由垂泪。祖孙二人在众人的劝解下方止了泪。

      一时分宾落座,一一拜见,众人又说了不少话。待到晌午,用过饭,见识了那个传说中衔玉而生的混世魔王,他摔了玉,她落了泪。只是今生,月老的红线早已悄然变化。

      时间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已是三年之后。

      黛玉进贾府之时正值夏秋交接之季,已经没了暑气,时常有风,也尚未到凛冽之时。况且黛玉彼时已十一岁,所以贾母也没让黛玉住在碧纱橱里,而是在她所住的荣庆堂里另选了间屋子,穿堂相通,近得很。

      黛玉午间休憩了一会儿,现下刚起身,在窗下对着镜子理妆。梳好了云鬓,喝了口水,正在喂鹦鹉,突然听见丫鬟雪雁和紫鹃的声音。

      “姑娘,林老爷的信。”
      “姑娘,金陵薛姑娘那边来信了。”

      紫鹃先雪雁一步掀开帘子,将信送到黛玉手中。雪雁紧随其后,脸上带着笑意,略有兴奋之色,也将信件交于黛玉,并道:“还有一口大箱子,也是金陵那边送来的。”

      黛玉笑了笑,放下手中之事,将信一一接过,走到书桌前坐好,拆开了爹爹的那一封开始看。看完了以后又拆开了宝钗的那一封。

      黛玉接到信之后,脸上的笑意就没断过,如今看完,更是高兴。一是爹爹升官了,将要接她回家小住几日。二是薛家哥哥进京赶考,宝姐姐和薛伯母都要进京来了。

      原来这三年间,宝钗和黛玉时常信件往来,其中也夹杂着薛蟠的问候,更是有不少礼物送来,多是家乡之物和一些稀奇的小玩意。这三年来,三人的感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轻,反而更加深厚,令人思念。

      想到这,黛玉笑道:“紫鹃,雪雁,让人把箱子搬进来。”

      “是,姑娘。”

      “是,姑娘。”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