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早朝风波 ...

  •   这个时候,高阳帝原本是应该在金銮殿上早朝的,但是大臣们却接到通知说早朝延后,不禁开始猜测其原因。

      殊不知,高阳帝正在听楚婳玉讲故事,而故事的主角正是她和谢如雎。

      故事不算长,但高阳帝听完以后久久没有说话,陷入了沉思。

      如果真如婳儿所说的那样,那天在御花园是谢如雎设计陷害于她,那这件事的性质就完全不一样了,毕竟蓄意构陷皇家子弟,可是大罪!

      还有民间的那些流言,这些天他也有所耳闻,现在看来,多半就是谢如雎故意散布出去的,为的就是把婳儿害她的事给做实,顺便撇清自己。

      虽然说这个谢如雎手段不算高明,但是坏就坏在她太了解婳儿的性子了,这才加以利用,自导自演了一出戏,最后还成功了。

      那日,他也是被婳儿梗着脖子顶嘴的模样给气坏了,这才没有细究,否则那天绝不会草草了之。

      “除了你们,那天还有谁在?”高阳帝开口时声音平稳,听不出息怒,但是眼神中却带着一丝危险。

      在高阳帝膝下生活了这么多年,楚婳玉对于他的一些微表情很熟悉,所以马上就看出来他这是动怒了,不过这怒气明显不是针对她的,所以她一点也不害怕。

      “当时,我们都屏退了自己的侍女,所以现场只有我们两个。”楚婳玉放下手中的帕子,脱口而出。

      “那其他人呢?御花园那个地方,每天都有人在,你再好好想想,确定没有第三个人了吗?这一点对你很重要。”高阳帝压低声音,耐心诱导。

      楚婳玉一听,马上就明白了高阳帝话里的意思,她开始细细回想,不消片刻,脑海中突然划过一个慌乱的身影。

      她眼前一亮,身子激动的向前倾去,双手叠放在茶桌上,一脸兴奋的说道,“对了,还有一个宫女!都是因为当时的场面太过混乱,所以我才把这个事情给忘了。”

      “那你记得她长什么样子吗?有什么特征?”高阳帝连忙追问道。

      “她躲得太快了,我没看清脸,但是她的个子瘦瘦高高的,看起来像个竹竿一样,跟门口的侍卫有一比。”楚婳玉说着,目光有些不确定的看向高阳帝,“但是宫里怎么会有这样的宫女?”

      确实,每一个进宫的宫女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就连身高长相也有一定的要求。像楚婳玉口中那样的宫女,身形像个男人一样高大,是不应该会出现在宫里面的。

      “你确定没看错?”高阳帝忍不住再确认一遍。

      “没有,那个宫女的身形太引人注目了,让人想忽视都难。”楚婳玉肯定的点了点头,甚至越想越觉得自己离真相更进一步了。

      “现在想想,她应该是看到谢如雎落水的那一幕,所以才会害怕的躲进了假山里。”

      “有了这个线索,就容易多了。”高阳帝冷笑一声,心里已然有了成算,但还不忘谨慎交代了起来,“你记得,此事暂时不要外传,等事情查个水落石出,朕一定不会委屈了你!”

      楚婳玉连连点头,她就知道舅舅知道真相后,一定会向着她的。前世闹到最后,谁也怪不得,只能怪她自己,又傻又倔,完全不知道跟舅舅好好解释一番。

      现在,她终于可以放心了,于是想了想,趁机将自己的打算讲了出来。

      “舅舅,我想去清源寺。”

      清源寺可是出了名的苦修之地,入寺苦修者不仅要把素持斋,而且还要遵守清规戒律,就算是皇室也无一例外。

      高阳帝想也不想就否决了,“不行!”他可不会让楚婳玉去那里没事找罪受。

      “谁给你出的歪点子?”

      楚婳玉摇了摇头,“没有人,是我自己想的。”

      “平白无故的,你怎么会这样想?你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就说要去。”高阳帝第一想法就是楚婳玉被人给蛊惑了,他最忌讳有下人自作聪明,怂恿主子,所以一听就忍不住现在命人去调查个清楚。

      不过,一想到在婳儿面前暴露暗卫的身份不好,他这才把这个想法暂时压了下去。

      “我只是觉得,京城里的那些流言蜚语有些厉害,所以才想去清源寺避避风头。”也只有去那里,才能很快平息外面那些对她不好的流言。

      谁知道,楚婳玉解释的话还没说完,就被高阳帝给打断了。

      “胡思乱想些什么?你一个公主,身份尊贵,更何况又没有做错事,哪里需要去避什么风头?更何况还是清源寺那种苦修之地。我看你就是禁足几天,脑子都生锈了,回去以后没事多去别院玩玩,不要总待在府里面。”

      面对高阳帝强硬的态度,楚婳玉张了张嘴,到底没有再说什么,空气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这个时候,正好周形回来了,他笑嘻嘻的拿着一瓶药膏,放到楚婳玉面前的茶桌上,“常玉公主,此物名为玉露清凉膏,说是消肿止疼最有效了。”

      那是一个小圆瓶,只有核桃大小,瓶身很精致,颜色纷杂又亮眼,楚婳玉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忍不住拿起来看了看。

      “这是外域的东西吧?”

      “常玉公主眼光真好,这是外域一个小国进贡上来的,因为材料比较珍贵,工艺也很复杂,所以一共就只有这一瓶。”

      “只有一瓶?那还是留给舅舅用吧!”说着,楚婳玉贴心的把清凉膏又放了回去,一副十分乖巧懂事的模样。

      见状,高阳帝忍不住轻声一笑,笑意从嘴角漫开,如同冬日暖阳驱散心头阴霾,连眉梢都带着几分松弛。

      他感到熨帖的同时,又忍不住张口打趣道,“朕又不像某人一样,动不动的就哭鼻子,哪里用的上这种东西?”

      楚婳玉一听,差点羞红了脸,忍不住小声嘟囔道,“我也不想的。”

      “那你想什么?想出去吗?别以为朕看不出来。”高阳帝直接拆穿她的那点小心思。

      楚婳玉眼神躲闪,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就那么静静地坐在那里,实则正在茶桌下面偷偷抠自己的衣服。

      周形在两人之间看来看去,也是一脸的奇怪,自己就出去了一会儿,怎么回来以后就听不懂了?也不知道他们两个人在打什么哑谜。

      不过,看这气氛两人也像是谈完了,他不忘尽职尽责的提醒道,“陛下,是时候该上早朝了。”

      楚婳玉这才反应过来,不知不觉,时间已经过去这么久了。

      高阳帝点了点头,“婳儿,朕要去上朝了,天还早,你可以先在暖阁休息会儿。”说着,他起身就走。

      “好,舅舅你去忙吧!”楚婳玉乖巧的回了一句,然后目光一直追随着高阳帝,直到看着他的身影消失在了门外。

      与此同时,高阳帝的表情就在踏出房门的那一刻,瞬间恢复严肃,从这时起,他又是那个高高在上,冷酷无情的帝王。

      只等他出现在金銮殿上,叽叽喳喳的大臣们立即噤声,乖乖的站回自己的位置上。

      早朝正常进行,大臣们一个个开始上奏,刚开始都是一些小事,直到户部侍郎站了出来,朝堂上一下就热闹了起来。

      “臣有本启奏,昨夜收到消息,肃平几日前发生了三级冬灾,导致粮食全部冻死,百姓们受灾严重,当地官府的粮库已经余粮不多,特请朝廷下拨赈灾款,以解肃平困境。”

      “什么?三级冬灾?肃平今年一直没有消息,还以为是要过个平安年,没想到现在突然这么严重?比往年还高一级!”

      “说起来,今年冬天格外冷,就连京城都连着下了好久的雪,也难怪肃平的天气会那么恶劣。”

      “就是,肃平本来就在最北边,几乎每年冬天都会发生一些小规模的冬灾,没想到今年这么晚才传来消息。”

      “当地官员是吃白饭的吗?光想着申请救灾款?就不知道自己想想办法,次次都想着依靠朝廷救助,等吃等要,简直白活!”

      “是啊!肃平偏僻穷困,每年交上来的税收才是其他地方的三成,有时候还不到,可是每年拨下去的救灾款,就是税收的几倍,收上来的还不如拨出去的多,真是让人头疼啊!”

      “谁说不是呢!虽说这几年风调雨顺,国库还算充裕,可是每年冬天朝廷都会下发赈灾款,几乎成了惯例。光这一条,就是一大笔开支,长此以往,对朝廷总归是个拖累。”

      “陛下仁心,哪一年不是专门派一批队伍过去赈灾。谁知道,肃平今年不按套路出牌,灾情来的这么晚,倒是让人有些措手不及。”

      “机会难得,正好让那些年轻人们下去历练历练,体验一下民间疾苦。我们这些老骨头,就好好待在京城为陛下分忧吧!”

      “言之有理,还是听听陛下怎么安排吧!”

      等官员们议论的差不多了,朝堂自然而然的就安静了下来,这期间户部的人没有一个敢吭声,一致保持沉默。

      面对这种这情况,高阳帝见怪不怪,自从他坐上皇位以后,就没有哪一天的早朝是让人心静的。事到如今,他只用坐在龙椅上什么也不用说,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自己安静下来。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