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下令严查 ...

  •   “蒋尚书,你意下如何?”

      不出意料,身为户部的最高长官,蒋尚书第一个被点名问话。

      他年纪已大,但身体还算硬朗,鬓角早已被岁月染成白色,却梳理得一丝不苟,面容偏瘦,颧骨微高,眼角的皱纹道道深刻,但那双眼睛却总透着一股清亮的执拗。

      此人刚正不阿,年轻时遭上司打压,受了不少的罪,好在后来幸得被高阳帝重用,这才有了今日的位置,这些年户部在他的带领下,内部氛围还算清明。

      这不,听到问话以后,他毫不犹豫的走出来,站到了户部侍郎的前面,坦诚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以救灾为重,应该一切照旧,至于其他事,可从长计议。”

      “那你可有合适的人选?”

      “回陛下,今年肃平一直没有消息,户部便没有进行对应的安排,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人员可以调配。”蒋尚书坦然回答,没有丝毫隐瞒。

      没想到此话一出,有些人坐不住了,蒋榔头是什么意思?他们户部这次不管了?决不能让这个苦差落到我们身上来。

      下一秒,部分高官开始往后面给自己的下属偷偷使眼色。

      于是,马上就有官员接二连三的站出来说话。

      “蒋尚书此话何意?怎么听着像是在有意推辞?这个事情一直以来都是由你们户部负责操办,现在怎么说撒手就不管了呢?”

      蒋尚书一听,立刻扭头瞪了过去,那眼神锋利的如同利刃,像是要把人劈开,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指责老夫?!

      那人被他的眼神吓了一跳,之后便一言不发连头都不敢抬。他只是个小官,哪里敢承受尚书的怒火?

      “没错,赈灾无小事,这其中的大小事务就属户部最有经验,贸然让他人插手,只会对肃平有害无益。”

      “户部掌管全国救灾赈济之事,这是他们的分内之事,如今这般又是何用意?”

      “谢尚书身为户部之首,遇事不想着解决,只知道推脱,简直是辜负了陛下的信任,将陛下的颜面置于何地?”

      最后一句话,蒋尚书可不敢认,回头连忙解释道,“陛下明鉴,老臣绝无此意!只因边关战事紧急,户部上下全部都在奔跑各地调配粮草,忙得不可开交,实在是抽不出多余的人手,还请陛下恕罪!”

      一提此事,那些大臣便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边关战事吃紧已有月余,众所周知。

      这时,一旦耽搁了粮草的输送,必然会影响整个边关战事的成败!此等重罪,谁也不敢承担!

      见那些大臣偃旗息鼓,高阳帝乐见其成,至于肃平赈灾一事,他心中已有成算,“此事既有争议,那便容后再议。”

      话已至此,众人不再多言,一个个转身回了自己的位置,只剩一人没有回去,好像是京兆府的人。

      “陛下,臣京兆府少尹有一事启奏。”

      “准。”

      “前些日子,京兆府门前时有百姓闹事,影响极大,微臣不敢隐瞒,是以上报陛下,恳请陛下明示。”

      “哦?到底是怎么回事?”

      “都是因为常玉公主。”

      此话一出,站在群臣之前的太子循,目光不善的扭头看去,同时在心里暗暗记下此人的名字。

      高堂之上的高阳帝眼神微眯,是为不悦之色。

      而京兆府少尹一心都想状告常玉公主的恶行,根本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依旧滔滔不觉的说着。

      “那日,常玉公主在御花园行凶杀人一事,早已在坊间传开,百姓们得知以后义愤填膺,纷纷指责常玉公主行事乖张,草菅人命,是为目无王法,于是便闹到了京兆府,说要给受害者求一个说法。”

      “虽然事发以后,京兆府很快就把百姓们劝退了,但是民心难服,恐还会闹事。为了安抚民心,请陛下做主……”

      至于做主什么?所有人心里都清楚,但没有一人接话附和,全部持观望的态度。

      “既然如此,那就去查吧!”高阳帝大手一挥,沉声下令。

      京兆府少尹一听喜笑颜开,正准备一口应下,谁料高阳帝话锋一转,“查查到底是谁在背后散播谣言,重伤皇室公主!一经查证,任何参与此事的人,都要严惩不贷,绝不姑息!”

      见京兆府少尹傻眼了,其他人都在心里冷笑,该说不说,此人真是上赶着找死!

      以目前边关的局势来看,朝廷还要仰仗常玉公主的父母打赢这场仗,陛下又怎么可能会在这个时候处罚常玉公主,寒了她父母的心?

      最后,京兆府少尹只能硬着头皮接下这个差事,垂头丧气的退了回去。

      高阳帝视若无睹,接着吩咐道,“不久之后就是春闱,礼部该着手准备了,其余人也要好好配合,不容有失。”

      “臣等遵旨!”

      早朝结束之后,只有谢文斐一人被留了下来,等他离开已经是一个时辰以后的事了。

      雪越下越大,寒风呼啸而过卷起一阵阵雪花四处飘散,或打在宫墙上,或落在地上,或高高卷起冲天而去。

      从早到晚,皇宫各处都有负责清雪的宫人,虽然大雪下了一晚,但是道路上基本上没有什么积雪。

      楚婳玉从暖阁出来以后,便往钟萃宫方向走去,路上正好路过通往长乐宫的大道,看着远处的拱门,她的脚步慢慢停了下来。

      从乾清宫到长乐宫,这条路她从小走到大,几乎是闭着眼睛都不会走错。

      可是,她有多久没去长乐宫了?

      还记得豆蔻年华,她芳心初动喜欢上了萧然,那时,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萧皇后明知道她的心意,最后还是为高阳箐和萧然请旨赐婚了。

      那一刻,她才突然明白原来亲生的终究是不一样,她在萧皇后心里却根本就没法跟高阳箐比。

      从那以后,她就再没踏进过长乐宫半步!

      今生,楚婳玉依旧无法放下她和萧皇后之间的那份亲情,可是,她也做不到和以前一样亲近了。

      见楚婳玉一直在发呆,银杏举着伞在旁边试探性的问道,“公主,您怎么了?”

      楚婳玉摇了摇头,这时突然听见远处传来一阵叫骂声。

      此时天还没有大亮,所以视线还不是很清楚,听见声音银杏吓了一跳,立马大喊一声,“是谁在那里?”

      谁知道不仅没有得到回音,好像还把人给吓跑了。等到两人走过去的时候,那人早已不见踪影,就剩下一个宫女满脸是血地躺在地上,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公主莫看,免得惊吓到您!”银杏后知后觉的提醒。

      却不知,楚婳玉皱了皱眉头,有些生气的说道,“是谁这么大胆?竟然敢在皇宫中公然伤人!”

      “公主,那我们怎么办啊?”

      “你看看人还活着没有。”

      银杏上前一步弯腰查看,正好看到一个腰牌,于是随手取下来,“公主,这有一个腰牌,上面写着钟琉宫。”

      没想到此人竟然是钟琉宫的宫女,也难怪会被人迫害至此。

      如果是前世,楚婳玉这时候肯定直接便走了,根本不会管这宫女的死活。

      只因这钟琉宫的主人,是和她从小就不对付的大皇子,以至于她对涉及到大皇子的一切事情都喜欢不起来,就算是人也不例外。

      可是现在,楚婳玉却意外起了恻隐之心……

      “哎,你们知道吗?大皇子已经被册封为西蜀王了!”

      “真的假的?你从哪儿听来的?靠谱吗?”

      “肯定是假的呗!大皇子一直被关在钟锍宫,怎么会被突然册封?”

      “哎!你别不信啊!今早前面说缺人,我和我师父都被叫了过去,谁知道过去以后才发现竟然是伺候那位大皇子,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是大皇子被册封成了西蜀王,今日就要前往封地。”

      “什么时候举办的册封大典呀?我们怎么都不知道?”

      “对呀,对呀!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

      “什么册封大典呀,根本就没有举办。听说只是下了册封诏书,而且诏书上还写了,大皇子以后不经召见不得回京。”

      “怪不得没听到风声,这不是等于流放吗?谁不知道西蜀可是最穷的封地。”

      “谁说不是呢?本以为大皇子是熬出了头,谁知道……”

      “都说母凭子贵,反过来也是一样的道理。可是这位大皇子,怎么就爹不疼娘不爱呢?哎,皇贵妃也是,自己明明很得盛宠,就这么一个儿子,偏偏不管不问的,真是奇怪!”

      “嘘,你小声点!私下议论皇贵妃,叫长春宫的人听见你不要命了!”

      话落,本来围作一圈的太监们连忙警惕的环视一下四周,见没有人这才松了口气,不过人多眼杂,他们也不敢再继续说下去,只能就地解散。

      殊不知,他们的话早就被人听到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刚走到钟萃宫门口的楚婳玉,她竟不知一向治下严谨的太子哥哥,宫里的人私下里也会这般嚼舌根。

      不过,这也提醒了楚婳玉,今日就是大皇子被册封离京的日子。

      大皇子不得皇宠,不受母爱,在楚婳玉看来,离开京城或许对大皇子也是一种解脱。

      至于大皇子的母妃皇贵妃,姓谢名馥仙,正是谢文斐的嫡亲妹妹,也是高阳帝最宠爱的妃子。

      与此同时,谢馥仙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身份,那就是京沶王派来的细作。

      前世,谢馥仙完美的隐藏自己的身份,直到最后也不曾暴露,如果不是萧然告诉她……

      想到这里,楚婳玉便一阵心痛,再也不愿意多想一点。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