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四章 钟山 第四 ...
-
第四章钟山第四
堂皇大殿,只听一声罄响。皇帝赵煦到。
众人起身。“见过吾皇。”众仙家待皇帝也不需繁文缛节,只深揖即可。待皇帝落座,太监才宣:“皇上驾到。”门外百官齐齐拜倒:“吾皇万岁万万岁——”声势浩大,排山倒海。平身后又向众仙家作揖:“福生无量天尊——”
平时各项政事皆由仙家监政们合议决断,众大臣们只有监察,执行,驳回的权利。固有二品以上无凡家的说法。如今百官听政已感受宠不尽。
赵煦看了一眼贺家的席位道“元章呐,你家席位老空着也不好,传个人来。”(贺季贞字元章)
“是。”贺季贞得令与阍者耳语一番。
“传——贺方回进殿赐席。”
贺方回叫上晏小山一起上殿,两袭黑袍带起一阵清风。贺季贞见状道“此人乃我贺家门客,请皇上恩准侍席。”
“嗯”声音颇显沧桑“准了。”赵煦如常的眯了眯眼,并不关心那门客是谁。
贺方回入坐,晏小山立于一旁,清秀无比。
方回朗声道“小子贺方回见过列位前辈。”仅作揖施礼,凤眼环扫四周。
“嗯——”声音拖的很长。“坐吧。”这一来二去便糊弄过去了晏小山的身份。其余诸人也不愿冒着触犯龙鳞的风险问。唯有王诘冲着二位少年一笑。眼如渊,目如星,王诘生的一对杏仁眼,眼上一双一字眉,不争不抢端的挂在上庭。面相颇善,一身行头品位极高。素色白绫衫外套鲁缟薄纱,纱衣上白下红,如云腾桃杏,似佛似仙。
小山向其左看上一眼。王政身着圆领大红官袍,佩金鱼带,胸前白鹤补子。一道金带从左肩牵到右肋,将鹤身一分为二。带上次第悬挂十三枚金印,每一个都堪比上品仙宝,如此驾驭只怕就算是前朝的仙道魁首景纯真人也消受不了。王政脸庞微圆,两只明目又圆又大,放着精光,两只三角眉悬在额头。一张娃娃脸即使三十多了也不显老。让人一看,定会先觉得他像宰相,再觉的他像修士。
“众卿,你们也知道今天来此为的是什么。”赵煦音调颇沉。“朕之恶疾也非一日两日了,非龙血不可。”
“说到龙血,我太原王氏即有。”王诘拱手笑道。
“皇上龙体虚弱,尊家的龙血太过精纯,只怕会适得其反啊。”李家家主李延道
“正是如此,所以我等才在钟山设法阵,山神鼓身负天龙血脉,却生的人面龙身,即是最合适的龙血。”王政道。
“桑海公说的正是”李延附和道(王政字桑海)
“王桑海,谁不知你王家的心思!把我们聚到长安,又要开墓。”谢凛道“谁不知景纯真人在钟山被诛!你们……”谢玄安眼见谢凛越说越下道,干脆一个禁言咒让他闭嘴。谢凛生性桀骜,又平素看不上王政拉帮结派,此番来长安本就老大不愿意了。一看王家又想搞事,就想闹点不痛快了。
“呵呵,小公子定是与我王家有所误解。”王政道“我王家自王宣公以来赤诚报国,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私心。”
王诘笑了笑手掐法诀将咒解了“小公子,这事还请信我王诘。”
“哼——”赵煦闷哼一声“着,王政去办,各家人手任你调派,去吧。”说罢,拂袖而去,万福袍袖惊扰一阵香风。
皇上离去,各家人也都起身,略一寒暄便各要回府。
“二位公子留步。”王诘赶上来。“贺家主好”王诘向贺季贞施了一礼,又面向贺方回道“贺公子好。”
二人忙回礼道“王监政好。”“释梵公好。”(王诘字释梵)
不等贺方回多做介绍,王诘直道“晏公子,此番是来寻人呢,还是找十三年前的旧事呢?”王诘笑的很佛,掏出一只玉雕琵琶,巴掌大小。“下墓的事凶险难测,这琵琶能挡一劫,公子收下吧。”说着便将琵琶递到小山手中,法力转动之间依然是认了主。
“小山谢过前辈,还望前辈莫要让别人知道小山在此呀。”
“晏家的名头行起事来多有不便,看在季贞的面上也请守口如瓶啊。”贺季贞也说道。
“释梵知道了,本也不会多语此事的。”
诸家人皆散了。
人群里见了一男一女,着的是弘农杨氏的服饰,神态俊朗出众。小山和方回皆多看了一眼。
出了司马门,贺家一行十数人便一分为二,小山方回回旅馆,贺季贞等人去贺家在长安城内的府邸。临别了,贺季贞拉住自己的儿子絮絮叨叨嘱咐个不停。又一句“方回他还是个孩子,向来不懂事,你要多关照他啊。”石破天惊。搞的晏小山哭笑不得。“哼。”贺方回狠狠地哼了一声,反手就拉着晏小山走了。
“松点,疼”小山摆开手一看,手腕红了一个掌印。小山瞪了一眼,便向马厩走去。
二人取了马,便向旅馆去了。
行道来时的路上,忽然半路杀出个郑大娘,二人猝不及防。“你二人进不穿官服,出也不穿官服?!”声音尖的钻云。
“啧”又来了。二人心道。
已近了热闹的时分,街道上的人也渐渐多了,一个老妇对空畅谈,滔滔不绝。围观的人密密匝匝,于是长安的街上又多出了几分欢快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