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第 11 章 ...

  •   门外的人是个高手,他是直接从山上用轻功下来的。这座山虽然不高,但是屋后这一块却是一个大约两、三丈高的小小悬崖。那人从悬崖之上跃下,也只是落地时有一声轻响,说明他的轻功是极高明的。不过,现下那人的呼吸有点不顺,听上去好像是受了点伤,或者是,重伤未愈。

      展昭静静的立在门后,听着那人向竹舍行来,鼻端似乎又闻到了那曾经十分熟悉的味道——那是属于他的味道。从一开始,展昭就知道来得人是他,因为他们是那么的熟悉,即使只是听见一点点声音,也会认出彼此。

      静立在门后,展昭的心却跳得乱了,随着那脚步声的慢慢靠近,他的手心里也沁出汗来。从院子到竹舍,不过十多步的距离,等到展昭想逃的时候,那人已经站在门外了。

      展昭僵立在门边,耳中听到那人抬手欲推门。却不想在这时,院门外,展昭骑来的那匹马轻轻的嘶鸣了一下。那手的动作停了一下,又立刻小心的把门推开了一条缝,而展昭也仿佛回过神来一般,轻巧的跃上了横梁。

      白玉堂不知道屋里有人。听到马嘶,他很是一惊。而后就想到,骑马来得人可能就在屋里。本来是想推开一条缝确定一下屋里那人在什么位置,却没想到看见了一个在他心上仿佛是刻了一辈子的影子。

      他呆住了,手也僵在了那里。虽然那影子只是划过眼角的一抹微光,但是那份熟悉的感觉只有一个人能给他。要进去吗?白玉堂不知道,他不知道那个人还愿不愿意见他。进还是不进,那扇门变得分外沉重。

      展昭躺在梁上,双眼紧紧盯着屋顶,他应该看见自己了吧。那么,他会不会进来。或者自己根本就不该躲,但是,一想到他,自己就会忍不住想到当年的点点滴滴,在汴梁的,在江南的,还有在西夏的。

      展昭闭上眼,仿佛这样就能不再想起那一切。他痛苦着,挣扎着,却不知道,门外那个人听着他痛苦的喘息之声,恨不得能以身代之,却不敢进来。不知道过了多久,展昭才从记忆里挣扎出来,因为他听见了一阵清亮的歌声。

      “扬之水,不流束楚。终鲜兄弟,维予与女。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扬之水,不流束薪。终鲜兄弟,维予二人。无信人之言,人实不信。”(《诗经·郑风·扬之水》)

      那歌声合着清越的弹剑之音,反反复复的响着,奇异的安抚了展昭痛苦的灵魂。

      天光渐暗,展昭从梁上翻落下来。拉开门,门外那人不知何时已经离去。展昭却仍然能感觉的到他留下的气息。那气息,萦绕在他的眉间心上,久久不能散去。

      第二天,云瑞又来寻他,对他说:“展叔,我爹说,如果你不介意,可以去幽竹院住,反正那里空着也是白空着。”

      云瑞走后,展昭又想了会,把车夫叫来,写了封信给包大人,叫车夫拿着,打发他赶着车到城里去住。而自己收拾了东西,退了房,搬去了幽竹院。

      日子就着样一天天过去,平日里,虽然展昭不能进城,但是每隔上一两日,包大人或者云瑞都会打发人来告诉展昭展骥最新的情况,所以,展昭也不是很担心他。而在幽竹院里,展昭常常想起的是往日在这里甜美而快乐的往事,心中的伤痛似乎也渐渐平静下来了。倒是包大人因为侬智高叛乱一事常常被官家留下来会商大事,不得空闲来见展昭。

      这天,包大人差了个小厮带了个口信,后日是六月二十四,灌口二郎生日,明日包夫人就会去二郎神庙,在观里歇一宿,备着后日早上起来烧头香。后日,包大人散朝之后也会去庙里,说是会带着展骥一起。那二郎观在万胜门外(万胜门是汴梁外城西边门),所以派个小厮过来约展昭同去庙会,大家也好就此想见。

      展昭叫小厮回去禀报,自己知道了,明日会在万胜门外等着包夫人的车,一同去观里。

      第二天,展昭在万胜门外会和了包府的车轿,同包夫人一起到了二郎观。在观里吃了斋饭,又同包夫人说了些当年一别后的遭遇。当年在开封府时,包拯视展昭如子,所以包夫人等女眷也同展昭十分熟悉。说起当年的事,包夫人还免不了滴下几滴泪来——当年展昭回来时,包拯因为心伤展昭的‘背叛’,因此对展昭避而不见,却没想到更加伤害到了展昭,对此,包拯一直耿耿于怀。

      到了二十四早上,展昭陪包夫人上了香,包夫人回房去休息。展昭便找主持要了几卷道藏回房去读。到晌午,又用了些斋饭,过了不久,包大人一行就到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