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六 ...

  •   李旭清早就到了粥铺,乔喜已经等着了。
      “走走,进城去!”他拽着李旭,往身后喊了句:“爹,我们买了米,很快就回来!”
      乔伯应了,两人便跟着进城的人潮往城门里走去。
      李旭虽然在明城门外卖粥,但是却很少真正进城里去。大概还是有些心虚,怕万一被认出来。不过已经过了这些年,从未有人找上门来过,李旭也渐渐放心。谁会想到,当年的少将军是女儿身呢?知道这件事的人都已经死了。她想到这里,有些黯然。乔喜瞟了她一眼。李旭平日里也是笑脸迎人,但是老是时不时暗自发呆叹息,乔喜想她心中一定有不好与外人道的苦衷。乔喜也不点破,由着她想着心事。明城富裕繁华,比当年的樊城有过之无不及。樊城在北方,到底不如朝燕在南方富庶之地,大到亭台楼阁,小到珠宝玩意,样样精致,独具匠心。乔喜和李旭东张西望着,觉得甚是新鲜。
      “我以后要能在永安街上开一家铺子,那就心满意足了。”乔喜望着街边目不暇接的各种商铺羡慕道。
      李旭瞧他眼中的憧憬,笑着说道:“喜哥会做生意,在永安街开店也不过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乔喜瞟了她一眼:“少嘴甜,我自己几斤几两还是知道的。”
      “干嘛说这丧气话,”李旭反驳道,“虽然现在我们不过是卖粥的,但是英雄不问出处,你若有这个志向,何愁日后不会有出头之日?”
      “我……”乔喜惊讶地看着李旭,道:“想不到你这小妮子还有这等见识,还是我小看了你。”
      “那是自然,我就等着喜哥飞黄腾达的一天了!”李旭鼓励道。
      “好哇,飞黄腾达也不会忘了你的!”乔喜哈哈笑道。
      他俩沿着永安街边闹边走着。永安街是明城的主街,贯穿南北,北面尽头便是皇城的主门,王公贵族都住在皇城之内。皇城再往里,自然就是皇宫了。永安南街是明城最为繁华之地,各路商贾皆汇聚于此,可谓是寸土寸金。
      两人正闹着,只听街尾两声鞭响。李旭一怔,拉着乔喜,问:“那是什么?”
      乔喜脸色一整,见旁边已有百姓让开路来,跪了下去。他忙拽着李旭的胳膊,拖着她跪下,“是静鞭,有皇家的马车来了。”
      李旭忙跟着乔喜跪了。以前在钟离,皇家过路的时候,也有静鞭开道。不知道今天是哪位贵人,这么早从永安街过路。正想着,只听百姓已山呼千岁:“静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李旭心里咯噔一声,下意识地抬了抬头。静王……是公孙砚?她偷偷瞄着浩浩荡荡驶过的马车。马车两边有禁军护卫,马车顶部上翘的四角均嵌静王府的王印,好生气派。一阵风吹过,盖在马车侧面小窗的窗帘微微扬起,里面的人若隐若现。李旭练武,眼力不差,竟悄悄窥见里面坐着的人。那人发冠高束,依然是眉目如画,神情冷淡,微微低着头。该是又在看书吧。李旭想道。那清冷的样子,一如当年在聚香楼初见的模样。她悄悄看着,竟有些痴了。
      “看什么呢!”乔喜见她不怕死地抬着头,“这等贵人可不是你我能看的!”他小声斥道。
      李旭如梦初醒,赶紧低下头去。
      此时公孙砚坐在马车中,手上拿着一本棋谱。他清早出门,打算去羽山寺礼佛。一路上沿着永安街走,忽然有种被人窥视的感觉。他眉头一皱,向外望去,见一片跪着的百姓,却也没看见有谁抬头。他又低下头,继续看他的棋谱。
      “好险好险。”乔喜拍了拍外衫,站起身来,“幸好王爷没逮着你,不然,你一百个脑袋也不够砍的!”乔喜心有余悸地说。
      李旭愣愣的,没有答话。想不到这辈子,竟还能瞧见他。已经过去了这些年,两人不过几个月的交情,他大概也早就淡忘了。如果真的看见她,不知道还认不认得出来呢?她心中一阵苦涩。手又摸到腰边口袋里的香囊。
      乔喜见她恍恍惚惚,以为吓到了她,便又说道:“好了好了,已经过去了。下次再听到静鞭,就好好跪着,别再东张西望啦!”
      李旭心不在焉地点头,跟着乔喜往米铺去了。
      自静王马车从城里过了之后,李旭便一直魂不守舍,只跟着乔喜,也不怎么答话。乔喜暗道,是不是没见过亲王的阵仗,这下给吓傻了。直到回了粥铺,李旭还彷如梦中。以前无数次听说静王如何位高权重,知道他过得好,离他自己的抱负又近了一步,李旭也暗暗为他开心。可是却从未想过,要去见他。如今她本该是个死人,如果有人知道她还活着,必然是要斩尽杀绝,她又怎么能把他拖入这是非之中。他在这明城繁华掩盖下的暗流汹涌中能够自保而且上位已是及其不易,她又怎么忍心把自己的包袱加在他身上。如今,唯心而已的相交已是奢侈。
      她一碗一碗舀着粥,也不知道过了多久。
      乔喜看她一天都不大正常,魔怔了一般,也不打趣她了。看着天色渐晚,便跟她说:“阿旭,今天进城你也累了,先收摊吧。”
      “嗯。”李旭应了一声,擦了桌子,便往家走了。
      乔伯跟乔喜看着她远去的身影:“儿子,怎么了这是?”
      “我哪知道,自从见了静亲王的马车就这样。估计是吓傻了。”乔喜摇摇头,“没事儿,明儿就好了,这丫头。”

      过了几日,李旭慢慢从重见公孙砚的情绪中平复过来。日子照旧过着。乔喜见她恢复正常,也放下了心。
      “阿旭,”乔喜问她,“马上又要七月七了,今年去不去城里看街市?”自从李旭来明城,她从来不去街市,乔喜每年却也问她。他不知道她为什么不去,起初觉得可能是不喜欢热闹,后来却觉得可能不仅仅这么简单。但是她不说,他也不问。
      李旭听到街市,心里一沉。从那次以后,她便再也没有去过街市,也再不想去。每每从远处望到城里花灯闪闪,心里都是一阵钝痛。“喜哥,你知道的,我一直不喜欢街市,太吵太闹了。我呀,宁愿在草棚里乐得清静。”
      乔喜摇摇头,对她说:“别家的女儿都盼着七巧节,放个花灯,图个好彩头。你啊,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嫁出去。”
      “我没想嫁出去啊。喜哥,想赶我出门了吗?”
      乔喜嘶了一声,“我好心劝你,你还挤兑我。懒得跟你说。”
      李旭吐吐舌头。
      “老板,来一碗粥。”外头走进来一个穿着黑色劲装的人,手上提着剑,在粥铺里的一张干净桌子前坐下。
      “来啦~”乔喜见有客人,也不跟李旭多说,转身出去招呼了。
      这时已是接近打烊的时辰,粥铺里三三两两坐着的客人也一个接一个地走了。夏清拖着疲惫的身子走进粥铺。他四处奔波一天,正打算夜里回静王府复命。静王在朝燕边境安插了探子,随时盯着淮王的动静,一有消息,便要立刻回报。
      “客官,您的粥来了。”李旭把粥放在桌上,“您慢用!”她朝夏清笑笑。夏清谢过李旭,抬头看了她一眼,这不看不要紧,看过之后心下一震。这女子……他低头喝粥,这样貌早深深印在他脑中。这女子,与王爷要找到那少将军的画像,竟有七八分相似。他不动声色地又看了她一眼。只是主子要找的是男子,这女子难道与他有什么关系?难道将军府还有女眷在?他看到李旭在擦着旁边的桌子,便问道:“这位姑娘,一直在这煮粥?”
      李旭看了他一眼,点头道:“是,我跟爹和兄长一起,在这粥铺已经多年。”
      夏清颔首。“姑娘可是朝燕人?”
      李旭正踌躇怎么回答,乔喜便过来挡在她身前,对着夏清笑道:“这位客官,这是我妹子,笨手笨脚的,照顾不周了。”他推了推李旭的胳膊,李旭会意,便往后厨走去。“客官,您别见怪。”
      夏清笑了笑,“是我唐突了。”看来自己是被当做登徒子了。多留无益,他留下银两,对乔喜抱抱拳,拿着剑离去了。来日方长,他一定要查清这粥铺的底细。
      乔喜见那人走了,松了口气。那人与平常来的客人气场可不一样,那剑上的佩玉,他可看得出来,虽然朴素,可不是便宜货。
      “谢谢喜哥。”李旭凑过来说道。
      “你啊!”乔喜皱眉看着她,“以后看到情况不对,就赶紧躲远些。”
      李旭看着那人远去的背影,“那位大哥,看起来也不像坏人。”
      “你懂什么?!”乔喜气道,“所有的坏人看起来都不像坏人!”
      李旭自知理亏,应了乔喜,“我知道啦,喜哥别担心。”
      “我才懒得担心你!”
      李旭朝乔喜做个鬼脸,又拿起抹布擦起了桌子。那人看起来的确不像坏人。李旭也不知道为什么有这种想法。看得出那人武功不弱,手上茧子很厚,必然是常拿刀剑的人。他虽疲惫,但是脚步仍然不慢,应该是受过长期的训练。他身形笔直,就算是坐在这粥铺里,最为放松的时候,后背也挺着,大概是日积月累留下的习惯。李旭暗暗猜这人是干什么的,想着可能是哪位达官贵人府上的侍卫。
      她没再往下想,擦了桌子,便跟乔家父子告辞,回草棚去了。

      之后接连几天,夏清天天到粥铺喝粥,与李旭也好不容易搭上过几句话,却也问不出什么来。乔喜老是来捣乱,夏清也是无可奈何。他并不想强迫那姑娘,想着如果真是将军府上的人,被王爷知道他强行逼供,还不扒了他的皮。但是这几日观察看来,的确是越看越像,夏清几乎就可以肯定,这姑娘跟少将军,绝对是亲眷,而且是很亲的亲眷。难道少将军有个他人不知道的妹妹?夏清知道当时静和公主双生子的旧事,但是的确那个女婴的确是死了,这是他好不容易找到的当时接生的产婆亲口所说。夏清百思不得其解,总觉得自己离真相已经只有一层纸的距离,好似什么明显的东西被他忽视了一般,有什么思绪在脑中徘徊,他却总是抓不到。到底是什么呢?
      乔喜见夏清天天来粥铺,看他仪表堂堂,也算青年才俊,这么多天也的确没有什么逾矩的地方,便想这人是不是对李旭真的有那么点意思。他旁敲侧击,知道他在明城一位贵人府里当差,看他平日打扮,那也绝对不是寒酸的人,便有了牵线的心思。
      “喂,我说阿旭,那位夏大人看着倒真是不像坏人。”乔喜道。
      李旭扑哧一笑,说:“是谁说坏人看起来都不像坏人的?”
      乔喜弹了下她的额头,“你现在倒是伶牙俐齿。我同你说,如果人家真是中意你,你女孩子家家的,有个好的归宿也不错。”
      李旭并不放在心上,“知道了喜哥。你就别为我的亲事费心啦!喜哥兼职做媒婆了吗?”
      乔喜一阵气闷:“你真是,不识好人心!我才懒得管你,以后你要是嫁不出去,我可不会养着你一辈子!”说罢,拿着手上的脏碗往后厨走了。
      李旭摇摇头。她心里中意的那人,已经遥不可及。嫁不嫁人的,她并未多想过。那位天天来的夏公子,她却不觉得他是中意她。她暗暗觉得他是在探听什么,至于到底是什么,她并不肯定。她有些担心,难道,在这小小的粥铺,还是呆不下去了?

      静王府
      “主子。”夏清跪在静王府正殿。
      “嗯。”公孙砚低头看着书,没有抬头。
      “祁王府一切如旧。”
      “嗯。”公孙砚又应了一句,“继续盯着。”
      “是。”
      公孙砚见夏清还跪着,把书反扣在桌上,“还有什么事?”
      “主子……”夏清在想着怎么开口。
      “说。”公孙砚眯了眯眼睛。
      夏清知道主子性子冷淡,喜怒不形于色,但跟着他这么多年,知道他一眯眼,便是心中已是不悦。他不敢再怠慢,说道:“属下这几日都在城外的粥铺喝粥。”
      公孙砚听了这么一句风马牛不相及的话,挑了挑眉,也不催促,端起茶送到嘴边,倒要看看夏清有什么事情支支吾吾。
      夏清咽了口口水,继续道:“那卖粥的女子,跟……跟少将军的画像竟有七八分相似。”
      公孙砚手上的茶盏应声落地。他长身而起,走到夏清面前:“你说的……果真?”
      夏清不敢抬头,对着面前的地面道:“属下绝无虚言。”
      公孙砚站在他身边踱了几步。夏清只听到他呼吸起伏,许久不说话。他试探地开了口:“主子,还要我继续盯着吗?”
      公孙砚握紧了拳:“盯着,自然要盯着。给我紧紧地,好好地盯着。”他一个字一个字地说着。
      夏清领命,正要下去。公孙砚又道:“等等。”
      夏清停在门边,等着指示。
      “本王要亲自去看看。”
      “主子?!”夏清惊讶地抬头。
      “明天就去,不准声张。”公孙砚说完便转身回桌边,重新拿起了书。
      夏清知道主子一向是说一不二,于是也不多劝,下去准备了。
      公孙砚看着手上的书,盯着同一句话看了不知多久,脑中已是思绪翻飞了数遍。粥铺?女子?他皱着眉,怎么可能呢?他细细地查过,将军府的女眷早已尽数充入钟离宫中为奴,一个都没有逃掉。这个女子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不管如何,先见了面再说。这是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有消息,公孙砚绝不打算让这条线断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