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沈子逸白皙的面皮又泛起了微红,他微微抬起眼睛看了眼对面的凌莞、凌殷姐妹两,迅速偏头至凌渊南处,道:“多谢凌伯父一家人招待。”
      凌渊南一拍大腿,道:“叫什么伯父,别那么生分,按着辈分叫一声,哎夫人,按着辈分该怎么称呼来着?”
      凌殷母亲名唤左菁,寻常在家里凌渊南都喊她菁儿。只有当着外人的面才会叫一声夫人。此刻凌夫人正用帕子细细抿掉唇上的胭脂,闻言抬眸看了凌渊南一眼,慢条斯理道:“这亲戚隔了太远,叫伯父伯母也没什么不妥。左右是要管莞儿阿殷叫姐姐的不是?”
      凌渊南当即应和夫人道:“对对,叫伯父便好。”
      一旁凌莞却忽然开了口:“子逸弟弟既然是表姥姥的侄孙,喊父亲母亲作表姑夫表姑母便是。”
      凌殷手一抖,这都能理明白。
      沈子逸忙开口:“对,多谢姑母姑父,还有两位姐姐招待。子逸从家里带了些薄礼,还有祖父给姑母的一封家书。进门时已交给家中的管家了。”说完看了一眼凌夫人。
      凌夫人轻轻嗯了一声,当做是回应了。而后又偏头看向凌莞,道:“家书你吃过晚膳去拿来给我。”
      凌莞转身称是,凌渊南复又开口:“啊,该说的也都说了。快吃饭吧,菜都要凉了。不必拘束,就当是自己家里。”
      凌殷默默拿起筷子,觉得今日气氛略微有些诡异。
      凌夫人是楚地人,后来嫁给了凌渊南才在阜乔城定居。外婆家不过是寻常人家,凌殷还有一个舅舅,现下同外婆一起在楚地住着。虽然凌夫人出嫁前有家里人宠着,出嫁后又有凌渊南照顾,性子是有些娇气和任性。但在外人面前从来都是大方得体的,今日沈子逸来,凌夫人却莫名有些不待见他,方才一番言语,似乎是在故意给沈子逸难堪。凌莞看似随意的一句话,却是不动声色地替沈子逸解了围。
      凌殷抬眼瞄了一眼身边的凌莞,凌莞正端着一盅汤羹喝着。她抬起左脚,轻轻碰了碰凌菀的腿。只见凌菀放下汤勺,抬头看向沈子逸道:“子逸这次来,打算住多久再回去?”
      凌渊南和凌夫人俱是一顿,沈子逸正色道:“原是打算先前往楚地看望姑姥姥,但是路上接到消息说姑姥姥最近外出了,所以才先来了阜乔。待过些日子姑姥姥返回家中再前往楚地。”
      凌殷奇道:“外婆不在家吗?她老人家一把年纪了怎么不好好歇着,又出门云游去了?”
      凌殷十几岁的时候去外婆家住过一阵子,左老太太是个闲不住的性子,身体十分康健。日日带着凌殷上山摘果子,下河摸鱼。后来在院子里养了一窝小鸡仔,敦促凌殷每日要照看好小仔子们。那小鸡仔哪里肯听凌殷的话,常常是凌殷拎着个小竹棍满院子的赶鸡,小鸡仔们如同鹅黄色的小肉球一会滚过来,一会滚过去,再过一会又散的到处都是。
      凌殷得一边盘算如何将它们聚拢在一处,另一方面又要仔细一不小心别踩了这些鹅黄色的小肉球。左老太太在一旁摇着扇子直笑。后来她教凌殷如何避开小鸡仔的同时又能将它们赶至一处。
      凌殷后来每每想起日日与鸡崽子为伴的日子,都觉得一身鸡屎味儿。当下听了外婆又不知去哪里闲逛,一时没忍住便多嘴问了一句。
      凌菀闻言回头抿唇一笑,道:“阿殷也许久没见外婆了吧。我自小时候外婆摔伤了腿,同母亲去照顾过她老人家一年外,也再没有去过楚地了。过段日子子逸去楚地,若是得空不如你我同去看看外婆,也算是代母亲尽尽孝心。”
      一旁的凌夫人“啪”地一声落了筷子,嘴上却仍然慢慢道:“前往楚地路途遥远,莞儿阿殷两个姑娘家,还带着一个半大小子,路上出了岔子怎么办?”
      凌渊南却将她的话头截了,道:“太平盛世的,不会有什么危险的。沈贤侄年纪虽小,却也是走南闯北习惯了的。莞儿聪慧,阿殷也机灵,让她们出去见见世面也好。待以后嫁人了便只能守着夫君了。”
      凌殷正在思量此刻自己是不是该像旁人家的小女儿一般,做出娇羞的情态,害羞地说出类似:“女儿不嫁人,女儿要守着爹娘一辈子。”之类的话。凌夫人却妥协了,只是叹了口气,不再言语。
      饭桌上的气氛似乎突然冷了下来,方才凌渊南刻意营造出来一家亲的场面此刻只听得外面风吹树叶的莎莎声。沈子逸晓得是自己的原因,但是他天生不善言辞,此次拜访心里又揣着别的目的,无外乎凌夫人看他不顺眼。凌菀这下也不再出声,微微皱眉挑着一块鱼肉里的刺。
      最后还是凌殷打破了这局面:“爹,你可知道前段时间城里有哪家同裕国谈了生意,这几日忙着运货吗?”
      凌渊南有些诧异,抬头道:“想来应该是没有的。城南渡口也就是这几日突然开放了,事先也没有人知晓。若说是近几日谈好的生意,那备货也是来不及的。”
      凌殷继续道:“所以说如果近日有人在渡口上货,那定是早早之前就谈好的生意了?”
      “应是如此了。”凌渊南点点头:“不过现下年关过去不久,也刚刚开春,去年年底的尾货定然早早交付过了。有货物往来也必是过完年谈下的生意,到底是有多着急,还刚巧赶上了渡口突然开放呢?”
      凌殷紧了紧拳头,道:“爹是不是也觉得不太寻常。我今日傍晚时分去渡口溜达了一下,见得一艘货船眼见暮色四合也要打着灯笼上货,最后连夜运货离开了。”
      “你可过去仔细瞧了那艘货船?”凌渊南放下了手中的筷子。
      “未曾,爹你也晓得,天色暗下来我眼睛便瞧得不大清楚,所以便没有过去细看。”凌殷故意略去了顾濯:“不过今日在渡口倒是遇见了陈员外家的陈灿儿,这小子也是长大了,竟知道给他爷爷买蟹子回去熬粥。”
      凌渊南的唇抿了起来,他复又拿起筷子,拿在手里半天,最后仍是放下,开口:“阿殷呐,前几日后厨的付大娘说想腌一些小青虾过段日子吃,你明日早起去渡口看看有没有新鲜的货买些回来。顺便,顺便去再瞧瞧还有没有上货的船。”
      “嗯,晓得了。”凌殷应道:“我与姐姐最爱吃付大娘做的小青虾,难为她每年都记得给我两做上一些。哦对了,还有一事,爹爹你与隔壁当铺的谭老板偶有交谈,可知道一个约莫一指长形如树叶的玉质小令是什么玩意儿呢?”
      凌菀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眼睛,她抬眸看了看凌殷,又将目光转向对面,沈子逸的眼神对上凌菀的那一刹那有些慌乱,他手忙脚乱的将汤匙放在碗中,蓦地开口:“早年间夏国皇帝设立了‘淬寒’这一组织,便是为皇帝所用,用来监察国内上下,文武百官。一旦发现有异心或变动,即上报皇帝,是以这支近卫皆武艺高强,其中他们的历代领头人皆唤作‘砺寒’,此人更加不可小觑,而‘砺寒’的信物便是一枚树叶形状的玉质小令,小令的背后刻着一个‘寒’字。”
      桌上除了沈子逸其他人均面色微变,见无人开口,沈子逸便继续道:“不过自从夏国新帝继位,便有意散了‘淬寒’。加之近年来夏国国内两派政见不合,闹得不可开交,最终夏帝出手整治,顺便撤了‘淬寒’。整个组织上下均被打散编入军队中,想来阿殷姐姐见到的那小令,不过是一个仿制的赝品吧。”沈子逸一口气说完这许多话,也不知是有些紧张还是怎的,竟微微有些气喘。
      凌菀此刻垂着眸子,不知在想些什么,凌夫人脸上的不快更深,凌殷心里一个咯噔,竟不知道这玉质小令来头这么大,现下沈子逸这个愣头青就在饭桌上贸然说出来,谁知道她爹娘心里会琢磨些什么。
      片刻后,凌渊南开口:“阿殷你从哪里知道的这个东西?”
      凌殷连忙摇头,道:“不是不是,应当不是子逸说的那个玉令,我今日不过在旁人手中看到,离得远都没看清,许是看错了也说不定,况且但平头百姓哪能有来头这么大的物什。爹你不要想多了。”
      凌渊南沉着嗓子“嗯”了一声,道:“明日买了青虾便快些回来,过两日我去山里采货你去铺子里看着点。”
      凌殷小鸡啄米一般点头,生怕凌渊南一个不高
      兴让她近日别出门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