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着魔 ...

  •   珉王潋霜,年纪虽轻,却极早受封,居于楠山还梦台,地处河间,气候温润,四季如春。
      他是尚荷最后一子,自小活泼好动,洒脱非凡。
      但朝中也有人说他性情乖僻邪谬,令人无法与之交心,但不可否认的是,此人十分聪明……。
      他出生那月正值各地闹旱灾,饥荒四起。可待他出生那日起,狂风便夹着雨点逐渐滂沱起来。
      本是干涸发裂的黄沙地面,顿时被雨水溅起无数混着尘土的水珠,雨水飞溅,迷濛一片。不过半刻,只听哗的一声,雨水便如同那天塌了一般的尽数落下来,转眼间便将那笔直的树枝压得弯曲。
      这般大雨足足下了两日才肯罢休,各处干旱得以解救,百姓欢呼不已。说这是上天对他们的恩赐,又有人说这是皇后娘娘不辞辛苦的日夜为国祈福,感动了上天,所以才带来了甘霖,并且为皇室又添一脉。

      此话一出,便将那潋霜的位分又抬高了数倍,他恰逢灾害得以解救之前出生,被世人称之为上天恩赐的礼物,再加上他的生母又是位于中宫的季染皇后,按理来说,可追封为太子。

      可不知是出自什么缘由,太子之位一直都是昼琊稳坐不动,虽为皇长子,但他的生母也不过是一个不怎么受宠的妃子,因为当年还是侧妃的时候有了昼琊,才渐渐被人熟知……
      因为她所生的是皇长子,所以尚荷继位之后便封了她为长德妃,虽是位列四妃之首,但却性格软弱,不爱与人交谈。
      可即便如此,昼琊的太子之位仍旧是无人撼动。

      后来因昼琊的权力逐渐扩大,朝中一方势力全然倾向于他,季染皇后便开始坐不住了,她担心将来昼琊继位会对她与潋霜不利,再加上当年她母家曾对昼琊母妃的父亲在官场上有所迫害,双方争执多年,最终……逼死了张氏(长德妃)的弟弟。

      那之后,张家便开始走向衰败了。
      后来张氏父亲多次书信与她,大致意思是说,如今她的弟弟殁了,自己也已年事过高,若是将来也走了,留她一人在这宫中,万一遭人迫害,也不会有人来相助……
      因此,他希望,张氏能有个孩子,也好有个依靠,有个挂念。最好……是个男孩。

      张氏见此书信泣不成声,久久不能平静。可她自心里觉得,自己与尚荷之间仍旧有着很大一道隔阂……
      这道隔阂导致了她虽深爱尚荷,但始终不敢在他面前抬起头来,确切的说是,她觉得……自己配不上尚荷。

      当年莲池一瞥,便将她整个人都陷了进去。
      那日宫里举行选妃,她原是进宫去见自己的姑姑——当年的云贵妃张沉净。行路途中撞上了抬着尚荷的轿辇。
      随行的公公立刻就赶上前去制止她的人再往前走,嘴里直嚷嚷着:“蠢东西!不认识这是什么吗?还直着眼珠往前奔,不想要脑袋了?”
      那公公语气不善,倒真把刚入宫的那群奴才们吓得不轻,连轿子里的张氏都有些害怕了,莫不是碰到宫里的什么娘娘了?颤抖着手就准备拉开帘子下去请求宽恕,可正当她抬脚准备下去时,却听那轿辇上的人说了声:“无妨。”
      那声虽轻,却将轿内的张氏吓了一跳,缓和片刻后反应过来,这……是位男子。
      外面又传来那公公的笑声,又三言两语的不知说了些什么,许是教训那帮奴才……最后道了声:“起轿!”

      手不自觉的去拉开那窗上的帘子,小心翼翼的侧过身去看。
      正巧,她一抬首,便撞上了那纱帐后面的一双眼睛,只一眼,便让她在短短时间里脸颊发烫,浑身难受起来。

      她不知如何去形容那双眼,只是心中一直念着好看二字,久久不能自拔。
      她自幼深居浅出,甚少接触外界,与人之间的交谈也是少之又少,十分注重女子德行的母亲告诉她,她是公侯小姐,不能和一般人过多接触,那样会有损名声,影响她的将来。
      所以,她对陌生男子坚决不与之多言,语气也是十分的冷淡。即使是对立而坐,她也不敢多观察一眼,自始至终都给人一种距离感。

      可如今见了尚荷,她便觉得心口处有些难以言喻的滋味儿,说不上难受,但也没让她觉得舒服,只是感觉心烧得厉害。
      这感觉促使她忍不住的再次回头去看,姿态什么的也全然不顾了,双手慌乱的拉开窗边的帘子,将头探了出去。
      就只是想将那人的模样记得再牢些,再深些……
      随行的丫头吓了一跳,她可从未见过主子这般失态过,连忙拿起手帕去挡着,免得叫人看见。

      事后,到了云贵妃那里,她才得知今日,是当今圣上要为储君选妃的日子。那储君,就是方才与她相撞的尚荷。
      她那时还不知尚荷的名讳,只听姑姑储君储君的念叨,事后才得知,他唤尚荷……
      略有些女气,但若是他叫,给人只有温润儒雅的感觉,丝毫不觉有何不妥。想法一出,她慌乱的睁大了眼,自己当真是被迷住了,怎的生出这些念想来,真是有些痴傻……
      “他就叫尚荷吗?”当时还只有十几岁的知微问向自己的姑姑。
      “又在胡说了……”张沉净摸了摸她的头,浅笑道:“这名字你可不能随便唤,当心别人告你大不敬之罪!”
      “我这不是才进宫嘛……”知微语气略带撒娇的把张沉净的手臂晃了晃。
      张沉净沉默了片刻,说道:“他呀……可是先帝赐名,大名唤作音朝彦,字司臣,尚荷是他的封号。这宫里啊……敢直呼他名字的,可是少之又少啊……”
      “为何?”知微不解。
      “圣上有那么多子嗣……却唯独看重尚荷一个,你说为何?”张沉净低头问她。
      “他比其它皇子更聪明更优秀些?”知微答道。

      张沉净摇了摇头,笑着说:“知微啊……为君者,只有聪明是远远不够的。”她也没说明白,只留知微在一旁左思右想的弄不明白。

      后来选举开始,圣上命六宫嫔妃前去莲池,说是她们这些做娘娘的最会看女人。
      这是为尚荷选妃,马虎不得……遇到好的,也好商议商议。知微也随着得宠的云贵妃一同去了,落座后便老实的站在张沉净身后,一言不发。

      名门望族的女子一排又一排的走上前来,面露笑意,举止优雅,看的一旁的娘娘们都自叹不如。
      偏偏坐在圣上旁边的尚荷自始至终都无动于衷,虽神情温和,但还是给人一股强烈的距离感,好像这么些人里,没有一位让他另眼相看的。
      知微站在右侧,有些胆怯的去看尚荷,可每次看到了,又急忙将头低下来,明明只是侧面,却依旧令她心慌的厉害。
      那台下的秀女们看的眼珠子都快掉了,这可是她们第一次进宫,第一次见到那位令满朝文武都赞不绝口的储君尚荷啊。
      每个人都端正着姿态,不敢有丝毫的松懈,心里都祈祷着自己能够入选,哪怕不要正妃这个位置,只要能侍奉尚荷就好。
      每个人都有千言万语,都想对尚荷表明真心,可这是宫里,没有圣上的旨意,任何人都不能任意多言。

      直急的她们咬着牙关,指甲都抠进了肉里……

      “尚荷啊……”老皇帝侧过身面对着他。
      “儿臣在。”尚荷俯首,仔细听着。
      “这么些人里……当真没有看中的?”他可真的有些纳闷,这些秀女们的模样,可真的算得上是一方绝色了,怎么说也应该有那么一两位如选,可这人都快看完了,尚荷坐在一旁仍是没什么反应。当真是让人费解……
      “儿臣无妨,全由圣上做主就好……”此言一出,那台下的秀女们纷纷眼珠闪烁,欢快不已。
      老皇帝闻言,倒有些不知所措起来,虽然是这样说,但尚荷的意思也很明显,这台下的,估计真的没有一位入他的眼。

      “如此看来……”张沉净低声呢喃:“怕是难咯。”
      知微闻言,凑近去听。
      “这些女子虽都生的美貌如花,但……”张沉净顿了顿。“尚荷的心性不同常人,好看的皮囊在他这里全都失了颜色。想要入选,估计希望渺茫啊……”
      张沉净抚了抚鬓角,埋怨那给她梳妆的女婢将发髻梳的太紧,此时勒的她头疼。
      知微没敢多言,听完又站回去了。

      后来太后问那些秀女们可善音律?她知道尚荷闲暇时喜欢吹箫抚琴,这样看来,选一位兴趣相投的也好。
      那下面的女子中间有几位面露喜色,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太后让人将琴呈上来,又搬来座椅,那几名善音律的女子便挨个的坐下抚琴。
      半晌过后,五曲奏完,所有人纷纷看向尚荷,知微也随着众人的目光看过去,只见尚荷坐在那里,闭目养神,一语不发。
      如此一来,太后也犯难了……

      后来坐在张沉净旁边的兰妃开口道:“臣妾有言……”
      皇上抬手,示意她说下去。
      “琴声虽好……但,琵琶弹奏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呢!不知圣上可想听一曲?”那兰妃挑眉,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尚荷睁眼,显然她的提议让他起了兴趣。老皇帝见状,面露喜色,问台下的秀女们可有会弹琵琶的?
      那些秀女顿时慌了神,纷纷左顾右盼起来。当时的琵琶少有传播,能打动人心的曲子又未曾听闻,所以习得琵琶的人是少之又少,整个皇城里,也找不出几个会的……
      正不知如何回答时,一旁的兰妃又道:“圣上,臣妾有一侄女,略懂琵琶。想为尚荷君献曲一首,不知圣上可否准行?”
      张沉净闻言长眉一挑,端起面前的茶喝了一口,嘴角略微弯曲。

      老皇帝名人寻来琵琶,问道:“你那侄女现在何处?”
      兰妃笑道:“碰巧今日她来宫中看我……已随我来了。”说完抬手转向身后,将一个身形较好的女子揽到身前来。
      那女子着一身青色衣裙,外面披着白纱,梳着一个斯文大方的发髻,额前坠着一颗玉珠,微风拂袖之下,着实好看的紧。
      尚荷抬眼,看了一眼那名女子,未发一言。
      那女子见状连忙曲身叩拜,不敢与他对视。她无法形容这股自尚荷那处散发的压迫感,只觉得前方似乎刺眼的厉害,直逼着他赶忙将头低下……

      一旁的知微看的心里一阵阵的发紧,手也情不自禁的拽紧了手中的丝质手帕,仿佛她再用力些,那手帕就会被扯破了一样。

      “臣女遵旨……”那女子怀抱琵琶正襟危坐,将琵琶扶至颈处,寻了个方便的姿势。轻吸了一口气,缓缓拨动起来。

      那琵琶声如玉珠走盘一般悦耳动听,节奏稍快却又听着十分洒脱,太后顿时就欢喜得不得了,拍响手掌,连连道好。
      曲罢,四周一片称赞声,连那些个不会琵琶的秀女们也欢喜的很,显然都听的兴奋了……

      那女子低头道谢后站直了身子,目光看向了尚荷,似乎在等他表态。
      可后者显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好打动,也只是抬头看了她一眼,说了声:“此曲……悦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