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5 ...
-
昏昏然便是一夜。
谢三推开门,看见晨风中与翮穿着革制小铠,沉默望着庭中一株垂柳,身边跟着昨天那两个侍卫。谢三轻咳两声,与翮挪了半步,侧过身来。
“殿下和众将军在书房等候公子。”一侍卫道。
“与翮也去吗?”
“是夫人的吩咐。”
谢三点点头,走在与翮身边。他发现从昨晚起与翮对他并不流露出特别的敌意,而是完完全全地无视了他。这竟让他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如果与翮真听从阿衡的话与他深谈,他反而会无措。
一进书房,黑压压一群人纷纷侧目。十几个身着沉色铠甲的健硕汉子立在屋中,让书房本来还算宽敞的空间登时变得狭小不堪,空气糅合着各色目光,格外显出重量。
随后,谢三找到了徐鹞夏,后者站在案边,手缩在袖口处偷偷给他打手势。透过人群,隐隐可看见徐鹞夏对面一人正靠在椅子里喝茶,从嘴角带着的讥笑可以猜出那是三皇子镜涵。众将侧身让开一条路,与翮走了过去,同时谢三也看到了端坐案后的镜允。
谢三正欲跟上,最外面的两位将军身子一并,把他挡在门口。众将合拢起来,顺势转身对着他,甲叶撞击好一阵喧哗。
拦在面前的一青年将军悠悠道:“书房议事重地,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我等武人,唯两位殿下马首是瞻;徐先生雄才高义,我等也愿从其命。不过三公子也要来说话,怕是难以服众啊。”
还真是直接啊,谢三没想到镜允的执拗居然比他想象的还严重。屋里十三名将官,他全都认识,而挡在面前的两人,更曾是熟人中的熟人。
“子祁的意思,只要能让众位信服,我就可以参与议事,众位也会听取我的意见了?”
“有句话叫‘道不同不相为谋’。”李子祁一笑,一派儒将风格,“就算如此,三公子也希望开诚布公的谈谈不是吗?”
“既然这样,我们就不要浪费时间了。”谢三仰头看过众人,道。
“三公子难得坦率呢。子祁先有一问。”李子祁拍手三声,旋即正颜道,“谢元帅到底是怎么被俘的?”
屋里气氛瞬间凝滞。谢三回视着众将的眈眈虎视,缓缓道:“被靖王的侍卫所俘。”
李子祁身边的人哼道:“元帅武功超群,岂是区区侍卫能够制住的!”
此人叫岑骥,和李子祁一样,从入仕起就在谢程林麾下听命。两人年轻有为,谢程林升任元帅时,两人也被提为上将军,堪称谢帅的左帮右臂。同样的,两人对谢程林的了解甚至在谢三之上。
“当时大哥一心要救太子,一时不查才被擒获。” 谢三看了他一眼,继续道,“至于为什么要救太子……呵,因为当时我给了他一剑。”
一句话激起千层浪。屋里轰然一乱,咆哮声、盔甲的碰撞声响成一片。人群后还传来拍案的声音。若不是书房之内不能配剑,恐怕众人向上一涌,自己就被分尸了吧,谢三自嘲地想。
“你、你还有脸叫声‘大哥’,你还有脸说你……”岑骥颤抖地指着谢三的鼻子,若不是李子祁拉着,早一巴掌甩了过来。
李子祁脸色铁青,他一面挡着身后众将,一面道:“原本只知你把谢家推出去顶罪,却不知元帅被擒也是你的功劳。原来太子也真是被你所害……好,好,你做的出来,也说的出来,真是好胆量、好气度!”
谢三想挤出一丝笑,脸上的肌肉却不听使唤:“那你们还要听解释吗?”
“你有什么可解释的吗?”
“没有。”谢三道。停了片刻,又抢在别人之前说:“我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我不认为它正确,也不想说什么这是万不得已,毕竟你们不可能和我一样想法。但这并不影响我要对你们说的话。
“你们找我报仇,我随时恭候。但不要忘了,你们现在所要考虑的,不是已成事实的过去,而是尚未经历的将来;你们的决定影响的,是你们、复国军、甚至整个流亭百姓的命运,也是七洲百姓的命运,那是活生生的人命,而不仅仅是燕国这个名号的命运。
“我虽然有罪,虽然背叛了大燕,但我从不认为自己背叛了燕国的百姓、背叛了你们。我若为你们考虑,不是因为你们是燕人,也不是因为我心中有愧,而是我心使然。
“我不能替你们决定什么,但是我希望你们能考虑我的话。即使否定它,也希望你们至少把它当做事实来看,弥补你们策略上的漏洞。
“我希望却不奢望你们的赞同,但我能尽的力量到此为止。余后静听处置。”
“狂妄自大。”李子祁道,站到一边。岑骥不可置信地睁大眼,李子祁耸肩:“我就替元帅看看你能做到什么程度。”
谢三压下躁动的情绪,望向岑骥。岑骥攥了攥拳,冷哼一声走到李子祁旁边。谢三暗舒口气。如果说李子祁多少还念着他们昔日的交情,岑骥则完全是看在子祁的面子上才暂时放他一马。不过他们这就得罪了身后的众将。那些跟着大哥拼杀多年,对大哥极为敬重、甚至是崇拜的将军们,绝对不会轻易饶恕他,也必定会迁怒李子祁两人。
果然,一人高声道:“好一张颠倒黑白的利口,李将军也糊涂了么?”
说话者拨开众人走上前来,道:“谢三,你明明是要为靖王除掉我们,却口口声声说是为我们考虑,你不觉得这话可笑么?不要忘了,如果不是你把大燕卖给姓君的,我们何至沦落至此?现在无论你说什么,无非是要我们乖乖顺了朝廷,要么找个地方永远躲起来,要么干脆一死。我们不是你,能在君家叔侄面前奴颜婢膝、在下九流的地方蝇营狗苟。以为我们能和你沆瀣一气?笑死人了!”
“确实,我没你们那么有骨气。在我眼里,骨气什么的一文不值。”谢三哂道,“如果我有骨气的话,怕是十多年前就饿死在谢府的后院了。”
他看着众人疑惑的脸道:“什么功名、地位、名声、钱财,都是假的,只有活着才是真的。空有骨气管什么用?这世上多谁一个也不多,少谁一个也不少,除了让身边的人痛苦,有什么用?享受自虐的快感吗?”
“呵呵,这等无耻之人!”那人点着他大笑道。
“我这无耻之人不能理解你们的高贵,但你们这些高尚之人又有没有替一般百姓想过呢?你们之所以高尚就是因为你们能为人所不能,换句话说就是大多数百姓心中所想和你们完全不同!你们有没有想过他们关心的是什么?吃饱,穿暖,小财,团聚,和平!刚才看你们一个个义愤填膺,好像多么敬重谢元帅,呵呵,连元帅的教诲你们都忘记了吗?民为重!看看你们在做什么,打破得之不易的安宁,挑起战争,让大陆重新燃起战火!你们真的以为你们能得到民心吗?你们真的以为你们能流芳千古吗?笑死人了!”
“这话你怎么不对君苏谈说?当初陈国入侵,民不聊生,我们跟着元帅东征西讨抗击敌军,那时你又在哪里?”
“我在乱石坝子。”谢三淡道。
众人怔愣。
“看来没人记得了呢。”谢三低垂的眼睑下划过一丝狠戾。
“知道我为什么尊敬你们么?因为你们的赤子之心,因为你们舍生忘死保家卫国。可是你们知道,你们为之出生入死的国家在做什么吗?”
顿了顿,才幽幽道:“它在杀人。”
“它天天在杀人。”谢三倏的一笑,“回京的路上,我没看见陈国军队残杀我们的百姓,我看见县吏把交不起苛税的村民关在牢里活活饿死。我没看见陈国军队□□妇女,我看见钦差把哭哭啼啼的女孩儿们掳到皇宫,作为皇上在国破前疯狂放纵的对象。我没看见陈军遭到百姓坚决地抵抗,我看见和硕的主将被城里的百姓砍了头,陈军不战而胜!本来我也试图挽回,但我到达凤菁的时候,陈国已经兵临城下!为何沦陷的这么快?大哥他比不上靖王么!大燕早就失了民心,大多百姓虽然不关心谁当皇帝,但也绝不会为了燕国有所抵抗!你们说,你们现在还打着大燕的旗号号称复国军,没了百姓,大燕统治谁去,你们又为谁秣马厉兵!知道靖王对你们什么态度吗?就像在看一场滑稽戏!
“我爱那个国家,即使你们不相信。但我更恨那个国家。我恨自己国破家亡,但我也恨那个国家对我的束缚。你们的失落让你们拼命想和它重建联系,而我如果能摆脱它的桎梏重获自由……我会不惜一切代价。”
一时竟无人说话。
“这么说,本是我覃家自作自受了,该当如此了。”瓷器碰撞的轻响,镜涵恍然大悟道。
“……国家兴亡,天下分合,只是天道如此罢了。”
“所以只杀了皇上和太子两个祸首,让陈国皇帝放我们逃跑是么。”一清脆的声音突然插入。
谢三面上闪过惊慌,他忘了与翮还在!想起自己刚才那样高声侃侃而谈……心跳骤然加速,脸上一热,旋即惨白下去。
“……先皇刚愎自用,但他的儿孙……即使是皇室,也不应当成为靖王的泄愤私怨的工具。”
“那皇兄就可以了?谢家呢?呵,不会是泄你自己的私怨吧。”镜涵道。
谢三闭眼吸气,睁开眼时已然平静许多:“镜书……太子的死是我的罪。大哥和谢家三千余口枉死,我自知罪不可恕。父亲他虽然鱼肉百姓、民怨众多,但我亲手送他上断头台,也是一恶。至于我个人恩怨……我不恨任何人,因为我靠的是我自己。我只是不想一错再错。”
“就算是浪子回头,还听令于靖王,这也太缺乏诚意了吧。”
“你们要不给我机会,又怎么看到我的诚意呢?”
“既然这样,”镜允终于出声道,“鹞夏,你看应当如何?”
徐鹞夏只道:“三公子对朝廷局势比较了解。”
“如果是奸细的话,又当如何?”镜涵道。
“你们若想把我扣在流亭,我不也是插翅难飞。”谢三道。
镜涵挑眉道:“怎么,又想以自己为质?当年你做靖王的人质,岂料做着做着就做成人家的忠犬了。我们是不是也该对你抱有期望呢?”又摇摇头,“只可怜靖王啊,这回怕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了。”
谢三不置可否。
“李将军,派人看好三公子。三公子也请自重。”镜允道。
“当然。”谢三道,心中不由叹息。让镜允开这个口着实不易啊,就算心里已经有了主意,还是要让手下出来为难一番。不过当众把话说开了,确实对双方都有好处。这么说,还应该感谢他别扭的脾气了……
谢三这边暗自庆幸,书房外面,却已是艳阳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