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1、宫苑深深逢旧人 ...


  •   七夕佳节将至,商肆楼前所鬻货乞巧物什之处,车马嗔咽,相次壅遏。众人挑针选丝,贸果购香,喜上眉梢。七月初六,安蓉几人行至汝阳邑城,见此盛况,甚为苦恼;这车马骈阗水泄不通的,众人压根不能通行。

      钱记领众人往客栈行去,安蓉自来是闲不住的,见安瑞身子大好,颇有些心思不定:这街巷人声鼎沸的,想来定有不少吃食。

      安瑞见她挤眉弄眼,便知其意欲何为,正欲颔首,却见安茉并安莉似笑非笑望着二人。顿时身形一僵,转身冲安蓉龇牙咧嘴。

      安蓉一愣,僵着脑袋转向安茉二人,见二人神色,登即粲然一笑:“我颇为困倦,这便回房了。”

      安瑞见状亦道:“我亦略有些困倦,亦回房休憩了。”

      安茉二人无奈相视,俱是一笑。

      宋八郎一路跟随几人往客栈,犹豫半晌,予了掌柜半钱银子问询道:“方才那几位郎君似极某故人,不知其姓氏为何?”

      掌柜收了银钱,打量其几眼方道:“那几人身着一色青衫儒袍,乃是青枫学院之人;那二位夫子所留名姓,一人姓沈,一人姓钱。”

      宋八郎忙道:“某并非寻那夫子,某乃是问那数位小郎君,可是姓安?”

      钱记抱剑起身,捭门往楼下俯望,见那人身材魁梧,却不似内力高超之人,登即一愣。

      掌柜瞅宋八郎几眼,不急不缓道:“倒有二人姓安。”

      宋八郎一怔,心中暗道:那小郎君与安三郎极为相似,其兄亦与当年安家二郎肖似几分。却不知几人从何而来。犹豫再三,方道:“某姓宋名辙,行八。今儿天色不早,明儿再上门叨扰。若那小郎君明儿欲离,烦请掌柜留其一留。”

      掌柜望其几眼,只觉这人所求如何这般奇怪,漫不经心颔首道:“成。”

      宋八郎便告辞离去。

      掌柜望其身影,嘟囔道:“这非亲非故,亦无缘由,某拿甚么留人哩!若是故人,怎生不直接求见?真真是怪人。”

      安逸携安瑜二人搬书往院中去,摆得满院皆是,多为抄敌将府上所得。其中不乏孤本名册,颇得其喜爱。

      安瑜二人虽对七夕晒书晒衣之俗习有所耳闻,只二人俱不曾做过此事,一时极为兴奋,神采奕奕来回奔波,将书房典籍悉数搬尽。安逸见状哑然失笑,随二人去了。

      宫中七夕夜宴,众公主邀诸伴读前往宫中凑趣。孟婉心头一紧,眼皮直跳:七月初九,便是晔华公主大婚之日,这紧要关头,想来惠华公主当不至于惹事。何况当年自己救驾之恩,圣人允了自己不选秀,自主婚事;只要逸郎不退婚,思来应当不会出甚么差错。

      孟婉心中坚定,此生此世,定要得一良人,绝不可重蹈覆辙。无论何人,俱不得阻拦。

      陈氏听闻孟婉受邀入宫,命人送来两套一品绣的锦缎留仙裙。孟婉嘴角微勾,‘一品绣’正是她一手所办,前世那颇多花样子,不用着实可惜。此两袭留仙裙,亦为她亲手所绘,如今看来,却是深受众娘子喜爱。不知陈氏得知她花大价钱购得的衣物出自她手,心下会如何反应?

      诗曰:月落梢头望婺女,星稀分野眺牵牛。兰夜芬芳穿针过,锦楼盈香曲不休。

      七夕,孟婉早早斋戒,沐浴停当,往宫中而去。

      惠华一袭鹅黄宫装,淡漠端坐几案前,平日里不曾显露的一身威仪刹那间展露无遗。晔华望着惠华,腹中喟叹:妹妹这番筹谋,当真不值。

      孟婉环顾之际见三位公主伴读俱至,忐忑坐于众伴读身旁。见众人俱面面相觑,不明所以,心中预感愈发强烈。她阖了阖眸子,神色坚定:宴无好宴,只得尽力脱身才是要紧。

      晔华公主伴读有太傅阮祜嫡次子阮维之女阮乐、司空卢朝之嫡幼女卢倩二人,阮乐于去岁定与大将军张彻嫡幼子张熙;卢倩上月定与右相司马进嫡长子司马庄嫡次子司马逋。曼华公主年方九岁,其伴读为司马代泽嫡长女代晴,年方十岁。因惠华不欲伴读过多,其不好越过惠华,故而亦只得一位伴读。

      圣人并天下母至,众人行礼唱喏。

      圣人笑道:“今乃家宴,不必多礼。”复命众伴读无须拘谨,此番不过为晔华出嫁前与众人一叙。

      只众伴读闻言纷纷应诺,恍然而沉静。唯独孟婉面色平静温婉,实则坐立难安。

      圣人不过坐了半晌,便离去。

      孟婉处处留心,避过宫人‘无意’绊来,心中松一口气。只那宫人不想其如此敏捷,误撞代晴,代晴只觉有人一撞,随即摔倒在地,顿时骇懵。幸而曼华公主与之交好,立时使人引其往后殿更衣方才作罢。

      至夕,锦楼前,宫人已陈以瓜果酒炙并五子于供桌,复设鲜菲束红宣插于瓶内摆设桌上,天下母携众女焚香礼拜,拜过牛女二星。天下母便令众人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

      圣人近四年来,不过添二女一子,子嗣不丰。二位小公主尚不足一岁,故而亦作不得结彩穿针行赛巧之事,只婢女执其手代做即可。

      圣人尚有二位姐妹健在,即赵毓——毓安长公主,年四十有三,先朝众长公主行一;毓安长公主膝下三子二女,俱已嫁娶,三世同堂,却是枝繁叶茂。另一人为赵熹——熹乐长公主,年方廿七,行三,并先帝第八子宁王为一母同胞,膝下二女一子;嫡长子刘观年方十岁,嫡长女刘唯年七,嫡次女刘芸不过五岁。行二之赵钰——钰平长公主,甍于三年前。

      孟婉细细穿针,待几位皇女并郡主将七针穿过,方落于阮乐之后完成。此回魁首乃是晔华公主,天下母遂赏赐其不少珍玩,命众人自行品茗。

      赛巧后,众人围坐桌前,一面食长生果葵花籽并点心之物,一面朝婺女星许愿。虽天下母有命,孟婉却是不敢多食,只略略食用一二便罢。心中虔诚道:愿婺女庇佑,信女只求得一相守之人。

      惠华蹙眉连望孟婉,莫非其杯盏中并无泻药?

      却在此时,孟婉忽觉腹中一疼,眼皮一跳,悄然蹙眉望向惠华:惠华,你当真欲如此......孟婉只觉自己太傻,她已下了药,哪里还顾及几载情谊。

      孟婉起身往茅厕而去,惠华不动声色看一眼身旁宫婢,轻轻颔首。

      晔华见那陌生宫婢悄然退去,心中黯然:她精心庇护之人,亦将沾染这阴谋之事。

      赵奂斜倚院墙,见孟婉行来,忽而将其捂嘴拉至一旁假山后。

      孟婉心惊胆战瞠目结舌望去,见是明王,不知为何徒然放松一二,只眨眨眼示意其放开她。

      赵奂却置之不理,只往外瞧,惹得她奋力挣扎。赵奂索性将人圈在怀里,垂首道:“若不介意众人见我等这般模样,你大可引人前来。”

      孟婉一僵,心头一转,镇定如常。

      赵奂见她乖巧,方放心一二。

      二人远远见有一人亟亟行来,观其形容,却是三皇子——和王赵卓。赵卓年方十七,不过小赵奂两岁,却府中美妾成群。然其文才武略极佳,龙章凤姿,举止风流,犹为京中不少娘子心仪之人。

      二人俱是心中生疑,赵卓虽为人风流不羁,只向来不为此等偷香窃玉之事,如何今日......

      却说赵卓亦是满头雾水,惠华不是道那京城第一美人约他一聚邪?听惠华之言,其对他有意,只苦于家中已定亲,其反抗无力,故而今日邀他一聚,亦是求他想个法子,怎生不见人哩?赵卓暗道:早知那美人儿心悦他,他早便提亲矣,虽正妃不可为,然侧妃倒不会辱没她去。只叹其父棒打鸳鸯,将美人许箇莽夫!

      惠华估量一二,觉得时辰差不离,眉头一蹙,张口道:“怎生不见婉娘?”

      众伴读相视而望,俱是摇首。

      晔华叹气,终是不愿她如此鲁莽,接口道:“我前儿问她绘箇花样子,只怕正作画罢。”

      众伴读一愣:于这七夕晚宴之时作画?

      惠华错愕:皇姐为何拦她。她脾性素来直接,心中颇恼孟婉令皇姐为其出头,气道:“如此我倒要瞧瞧她画得如何。”说罢便提裙往后殿而来,晔华连忙跟上。

      众郡主不明就里,亦纷纷跟上。

      众伴读闻言俱是不解:传闻惠华并孟婉交好,如何会不晓孟婉作画如何?

      有那心思玲珑者,已猜至几分。只此时不好多言,只得纷纷跟随二人身后。

      曼华见状嘟着嘴,拉着代晴道:“真无趣!”

      代晴骇得四下环顾,见身旁除却其贴身婢子无外人,方道:“公主日后出言当慎重哩!”

      曼华咧嘴颔首:“晴娘,我二人亦前去瞧瞧。”说罢拽其衣袖,疾趋而去。

      赵奂听罢暗卫禀报,立时携孟婉小心避过宫人入一偏殿,寻出一二熟宣墨条及不律道:“速速画些花样子,如有人问询,便道奉晔华之命,莫要提及本王。”说罢登即飞身离去。

      孟婉一震,似有所思。

      惠华携众人往晔华殿内,自是不见孟婉。其冷然道:“皇姐命其作画,只其却是不曾领会皇姐苦心。”复命宫人寻觅。

      晔华垂首喟叹:惠娘执念过深,可如何是好?

      宫人寻至孟婉之处时,其已绘出一副花样,

      惠华听闻,极为讶异,复而望向晔华。只晔华亦是不明就里,其并未令人通传,孟婉如何知晓她彼时之言?

      惠华见晔华不语,认定其派人通风报信,顿感失望,心中气急,甩袖而去。

      晔华回神,登即随其身后。一场宫宴,不了了之。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