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安家嫡女初习文 ...


  •   因着守孝,安河搬到了安家祖坟附近的木屋。而木氏决心带着安蓉、安逸跟随,得来族中众人的一致夸赞,秦氏和木氏纷纷效仿,被木氏以木屋太小为由拒绝,留守家中。

      木屋仅有六间卧房,一间大厨房,外加一亩左右的大院子。五间卧室木氏一间,安河一间,安逸一间。乳娘与安蓉一间,厨娘和侍卫各一间。平日里安河苦读诗书,安逸、安蓉学文识字;木氏抄阅佛经,每月一次让侍卫送交安平庙佛前。厨娘与乳娘洗衣做饭。

      守孝之事,肃然哀戚,家中之人莫不日带哀色,安河每每翻阅诗书,总不觉忆起严父慈母,心中抑郁。

      因头上悬着一把瘟疫的刀,安蓉努力的养好身体,吸食存粮,将自己养的玉雪可爱,自己看着白嫩的手臂都想咬一口。她努力发音,七月能言,九月能走,顺便向爹娘充分展现了她力大无穷及拆家好手的特质。让木氏愁坏了脑子。在乳娘“小娘子又捏坏了椅子、瓷碗”的惊呼中,安蓉脑经一转,见父如此忧伤,索性做起了开心果,时常撒娇耍赖缠着安河,倒让其心情好过许多。

      鸡飞狗跳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安蓉的抓周礼亦到了。

      此番周岁并未举宴,仅有守孝诸人在。

      见无外人,安蓉果断的不理会娘亲的示意,抛弃女红剪刀,抓了一剑一书一块玉。惹得安河和安逸哈哈大笑。

      安蓉本想抓那把金算盘,但古人重农抑商,未免旁人看轻,转而抓了美玉。至少一见就觉得分外值钱。

      自周岁起,安蓉正式步入近距离接触书籍的年纪。为免不小心再次将书籍撕毁,安蓉每次拿着书都极为小心。

      安河见她如今如此爱惜书籍,背书识字亦十分迅速,心中不免骄傲,教导她越发上心。安逸见妹妹如此用功,本就喜爱读书的他愈发刻苦,让安河十分欣慰。

      三月柳絮纷飞,安蓉不由忆起作出“未若柳絮因风起”的谢道韫,能咏吟可杀敌的一代才女,于夫君死后独居自死。虽古时众才女鲜有好结局,然安蓉却始终坚信,明白总比糊涂好,有才总比无才好。

      她也许永远学不来武则天的政见,抵不上红颜丞相上官婉儿,不如蔡文姬能背四百卷藏书,亦作不出咏絮才,造不出薛涛笺。然,学海无涯,能渡是福。有幸穿越一次,多学多思,总是好的。

      时光若白驹过隙,在安蓉努力汲取养分和才学中,昭元四年悄然而至,安蓉两岁了。

      自两岁来,安蓉不觉开始焦躁,每日不是跟着哥哥和府中死士习武功,围着安河学诗集,就是粘着木氏观厨艺,跟乳娘学女红。

      日子一久,木氏与安河都不免有些疑惑,不明了安蓉怎生这般焦躁匆忙。

      其实安蓉只是担心:如若,救不了爹娘,至少要保住哥哥。至少别让他为女主生,为女主死或孤独一生,她真的很想让爹娘带着大伙搬离宁溪县。然人微言轻,也实找不出因由相劝。

      木氏终于忍不住将安蓉带回房间详谈,她只觉自己再这么看着两岁的女儿忙下去,心都快碎了。“蓉儿,悄与阿娘言,何故如此急躁?”

      安蓉摇头不语。

      木氏强忍急躁,耐心问询:“可是欲与逸儿相较?欲超越汝兄长?”

      安蓉无语凝噎,晃晃脑袋,觉得自己必须得想一个好理由出来,遂道:“非也非也,吾欲习尽天下武功,看尽九荒书卷。当普天第一才女。”

      “哈哈哈~好!”安河听到此处推门而入,“蓉儿有志气!”

      安蓉眼珠一转:“爹爹乃天下第一才子,蓉儿当如爹爹一样。爹爹来年便是状元了。”

      “哈哈,爹爹并非天下第一,且为父需守孝,不可科考。”安河将安蓉一把抱起,“再过四载即可。”

      “如此啊。”安蓉丧气的低头。看来让爹爹去科举避开旱灾的这条路没法用。木氏吃惊的望着安河:夫君年前不是说明年行水路科举么?怎么。。。。。。

      安河对妻子摇摇头,示意回房再谈。木氏微微颌首。安河又见女儿垂头丧气,不由轻笑:“蓉儿希望爹爹做状元?”

      “是!”安蓉大力点头,“爹爹做了状元,蓉儿便可上京游玩,兄长与吾均可拜得名师。”

      “原来如此。”安河似有所思。待了结守孝之事,确当为逸儿蓉儿寻一名师了。

      夜色渐晚,安河手不释卷秉烛苦读,木氏端着参汤莲步轻悄。

      “如娘,怎生还不歇息?”安河察觉有人为他披上裘衣,开口问道。

      “还未困倦,”木氏细细将灯丝调亮,“夫君,喝些参汤补补身子。”

      “放着吧。”安河翻动书页,明暗烛火下,神情隐约有些焦躁,“自国师去后,南王北郡愈发不安分,圣人。。。。。。唉,官场形势复杂纷乱,吾欲再观望几年。”

      木氏轻轻按捏其肩臂,嘴角带笑:“夫君,妾只知生为王臣,死为朝鬼。”

      转眼昭元四年年底就在安蓉的心惊胆战中到来,眼见大雪纷飞数月,各州相继上报大雪灾情,安蓉知道:那如同末世一般的年月,来了。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安蓉不在乎陆寒远又抄袭了谁的千古名篇,她感谢他以此诗所建立的孤儿院以及难民收容所。因难民剧增,安家守孝被迫中断,为保安全,举家返城。

      安蓉其实并不想回城,她的武力值其实超过了所有的死士。更何况只是一些流民。而且,一旦进城,出来就难了。回城的路上安逸一直很兴奋,但是不敢在心烦内疚的父亲面前表露,只好一劲的在安蓉面前夸赞自家的宅子,城内的繁荣,以及绚丽的烟火。

      然不过半日,他便再也高兴不起来了。

      安蓉知他所想,亦望着马车外麻木而衣衫褴褛的流民不语,乳娘叹息着把她的脸按进怀里:“娘子莫看。”

      安蓉回首:“哥哥,爹爹曾言,陆公建收容所万千,孤儿院百座,可是当真?”

      提及偶像,安逸瞬间兴致高昂:“确是如此,妹妹,汝不晓得,陆公本事大着哩。有民谣曰:九玄日,四宇天。思陆公,字寒远。寒家子,性不迁。三学文,五下田。十名远,冠孝先。作诗篇,士举荐。计深远,武略尖。至公卿,至左相。传农术,赛地仙。创科举,纳众贤。养老幼,印诗卷。只多情,风流苑。”

      安蓉闻言默然:这位穿越前辈,莫不是传说中的种马?

      将近安宅,便见秦氏和木氏带着儿女候于正门,久不见这些人,安蓉都快忘了自己并不是一家四口。

      看着二女请安时欲言又止,安莉安茉泫然欲泣的眼神。安蓉心下冷笑,这眼药上的真没水准。

      木氏却不如此想,秦氏月白色狐裘配着青玉簪,将自身容貌凸显极致,清丽无双;木氏天青色披风配着白玉步摇,可怜可爱。再看夫君眼中虽无甚么情谊,亦带几分歉疚,不由心中苦涩难言。莫非当初拒绝二人跟随守孝错了么?只若带着二人。。。。。。木氏想着这近三年来,一家四口其乐融融,不觉摇头。

      “蓉娘子已这般大了?也是,蓉娘只比小郎君小了一岁又五月哩。”秦氏娇笑,“小郎,还不见过父亲。”安家小郎躲在乳娘身后,不敢吭声,急得安茉扯他的袖子。

      安河闻言岂会听不出秦氏怨怼他三年来音信全无,干咳一声:“小郎体弱,吾已于其三岁时取名安瑞。瑞儿,来为父这儿。”

      然而安瑞并不给他面子,躲在乳娘后不肯出来,安茉气急用力拉了一下,安瑞便哭了起来。

      木氏看着他心中不是滋味,稚子无辜。“夫君,进屋再叙如何?”

      安河本有些尴尬,闻言忙不迭赞同:“如娘所言甚是,天寒地冻,进屋罢!”

      众人垂首:“诺!”

      安蓉回到幼时所住的屋子已是下午,只觉分外怀念,又想起那年安逸每日前来背书习武的趣事。未免乳娘起疑,安蓉假装欢喜,蹦蹦跳跳,这些年她极力控制自己的力气,已不至于蹦一下地动山摇了。

      “三娘子,可欲见院中仆俾。”乳娘掀帘而入,垂首肃立。

      安蓉忽而记起,刚出生那会儿,院子里也是这般安安静静冷冷清清的,忽而没了兴致:“不见。娘亲见过即可。”

      乳娘俯身礼道:“诺。”

      安蓉见乳娘一回宅就如此循规蹈矩,不由有些伤感,她还是很喜欢那个给她讲故事,哼民谣的乳娘。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