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1.8 文学篇(二) ...
-
亲情是永恒的话题,是不灭的光,厚重而温暖。不知道该如何去写这个话题,脑中似乎有千言万语,落笔却又一片空白,不能细想……先生有一首歌曲我一直不忍心多听,因为那是离我生活最近的一首歌,共情。那个故事以一种温柔得让人忍不住落泪的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细细描摹过去那个少年内心的独白,诉说着长大后的少年对那十年的感怀,对父母,生活的感恩…先生现在生活得这么透彻明白,感恩,温润,谦和…真的让无数粉丝心疼又自豪,看 这就是我们的少年,像阳光一样温暖又纯粹。所以粉丝们像守卫宝藏一样希望可以好好保护先生因为这么好的先生值得遇见最美好的一切,值得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我小时候算是比较乖巧的孩子,母亲说从小我学习就没让她操过心,所以她特别放心我也不会检查我的作业或是我一个人在房间写作业的时候来个突击检查看我有没有偷偷看杂书或是什么…当然我的自制力不可能一直那么好,在这样一种完全信任的环境下。所以有一段时间我迷上了看玄幻小说,对那些完全不同于现实的神奇世界和主角奋斗史非常感兴趣…后来那段时间我成绩下滑了很多。当母亲拿着我藏在房间角落里的小说和成绩单一起摆在我面前时我瞬间就发火了,责怪母亲怎么能不尊重我的隐私随意翻我的东西…现在想想我当时脸肯定很红,应该是一种秘密被发现的不知所措和恼羞成怒的心情混杂着对辜负了母亲信任的愧疚和死要面子不愿承认…我以前一直觉得成绩好不好跟看不看小说没什么关系,看小说还能一定程度上拓宽知识面呢,学习不好只是说明没有好好学,这两件事又不冲突~后来不情愿得承认好吧时间只有那么多…不够让我两相兼顾。
有一段时间我生病了,一个小手术做完复查的时候发现我肚子里还有一个肿瘤,母亲带我去医疗水平更好的城市治疗,结果一开始被误诊为恶性肿瘤…住院等待手术前其实我碰见母亲偷偷哭泣好几次,那个时候我还小,对生死哪有什么深刻的理解,就说了句“我不是还没事儿嘛你哭什么…”安慰母亲不要怕没事的,我都不怕,都已经开过一次刀了再来一次一样的…后来在ICU病房里护士姐姐说我是她遇到过最勇敢最乖巧的孩子,不哭不闹一声不吭,可能是我怕不能进病房只能在玻璃外缝隙间看我的父母担心吧,还记得快拆线前我甚至喜欢扯身上的引流管(里面是术后瘀血)玩,不小心就扯得痛得我呲牙咧嘴…然后被母亲发现了想骂我那么皮又舍不得…哎呀 写这些就容易絮絮叨叨还忍不住想哭。其实我长大的过程这么回想还挺磕磕绊绊的…基本上每过一阶段就会生一次大病…但我好像一直没当回事很坚强的样子,也许是所有的柔弱都积存着一点点加深着我对父母的认知与爱。我听好多同学说都已经这么大了还和父母说爱啊什么的亲亲抱抱也太肉麻了…他们家都不这样,父母甚至希望她在学校里该干啥干啥省得回去还要伺候…其实我知道他们和父母关系不是不好,这只是一种轻松调侃的方式,但我还是会忍不住心中窃喜,我就和他们不一样…特别喜欢黏着父母,尽管我已经不小了但我总还是像小孩一样和母亲说着话就要求她亲一亲我。我大了嘛父亲就不好像小时候那样和我那么亲密,有的时候我还会埋怨他…每个人表达爱的方式不一样,我想要 以最甜蜜的姿态去珍惜这份亲情。
后来我身边一个亲戚因为疾病去世了,紧跟着又有几个…我恍然我已经长大了,不久的将来也许我也要面临我最亲密的人的离别…一下子就有些无法接受。那段时间龙应台先生的《目送》引起热潮,特别是其中几句让无数人热泪盈眶:“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认为小鸟飞不过沧海,是因为没有飞过去的勇气,我现在发现,不是它没有勇气,而是沧海那一头早已没有了等待。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我觉得这是悲壮的…读到的时候跑去和母亲说如果是我,我绝对要追上你,牵着你的手…母亲说她也看到过一句话,父母与子女的缘分就像一把借来的琴弦,能弹多久便弹多久,他们愿意和我一起弹奏一首世界上最动听的曲子(不排除悄摸着让我继续学琴的打算,我后来还真的心动了一下…)。母亲很少说这么煽情的句子,让我只能害羞得抱一抱她又跑走了…我觉得我应该是那种就算已经七老八十,就算我已经儿孙满堂,我也依旧是个孤单的孩子,在心灵的一隅,等待着目送的眼光,这样的我,才不会惧怕回头,这样的我,才敢一直往前。所以比起渐行渐远,我更喜欢那句“蜡烛烧完了,烛光,在我们心里,陪着我们,继续旅程……”
虽然这么说但生活里有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会和父母发脾气,因为一件小事,无论我认为自己是否对错,每次发完脾气后我又非常后悔去道歉,肯定是没有所谓的“冷战期”的…我总觉得自己真坏,对外人多有忍让谦和有礼,在家就忍不住耍性子。我不能欺骗自己自己还小,耍小脾气是亲近父母的表现…因为我本该对所有那些时间珍而又重的…我感觉自己这两年柔和了很多,真的很感激父母把我保护得那么好,让我即使遭遇过磨难也没有满身尖刺,怨天尤人。也很感激先生,像一束光,穿越过暗来到我们身边,照亮着自己和我们。我应该要更加努力变得优秀,珍惜,享受每一天的生活,与父母一起,我想要有一天自己也能变成一束温暖的光,然后去寻找跳出了时间的你们……
其他的不多说啦,每次写到亲情有关话题都又哭又笑的…那今天就还是真诚推荐下《目送》这本书。我看了好几次,都是到某一章因为情绪把书合上。在上大学的暑假里终于心平气和,把自己放下,跟随作者去一点点经历那跨越三代之久的人生悲欢离合。不是渲染悲伤的词藻,但整部书在力透纸背的描述生活现实深深的无奈中却又漾溢着不舍的真情…打动人心,值得当代青年仔细品读。
最后书的内容就不详细介绍了,再简单和大家了解一下作者。龙应台先生被誉为华人最有力的一支笔,针砭时事,鞭辟入里,以有情眼光观察社会,其《野火集》、《百年思索》、《面对大海的时候》讨论的均是台湾面对国际面对世界时人民应有的自我反省与探讨,她举出无数台湾社会现象来作为讨论,并以中国人文化的心理角度深入解释台湾政府的作为和人民的表现,其中辛辣讽刺的文笔虽遭人反对、谩骂、或密投书至政府单位,但她仍秉著客观批判的精神,持续而正中要害地不断写出她的社会观察,龙应台无所畏惧,因为她笔下台湾的丑恶和腐化,是源自于她爱台湾的不舍与心疼。她一名真正的文化批评家和优秀的文化建设者。2010年8月1日,龙应台先生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发表题为《文明的力量:从乡愁到美丽岛》的演说,阐述她的“中国梦”。她认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构成了台湾社会价值观的基座,而且永远不会改变。她强调,这是台湾人的梦,是可以与所有中国人共同拥有的梦,也就是两岸人民基本的价值观。2010年11月15日,“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龙应台先生以260万人民币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16名,引发广泛关注。2012年1月31日,台湾“文建会主委”将由前台北市文化局局长龙应台接任。2012年5月20日之后,“文建会”将转型为“□□”,龙应台先生也将成为第一任台湾地区“□□长”。2013年1月29日,宣布启动“台湾文化光点计划”。希望这些能够帮助大家了解龙应台先生,并有时间的话拜读她的优秀作品,相信会对大家体悟人生与社会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