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文学社里的往事(二) ...
-
阿息陪着我爬到了教学楼五楼,茂材办公室门开着。我们蹑手蹑脚地敲响了他的门,“吾老师好,打扰您了,我写了篇文章,你能给我指点一下吗?”
吾老师一看是他最热爱写文章的一个学生,他便对我眉开眼笑着说:“快,快进来坐吧!”
写文章我是勤奋的,但改文章,就没那么勤奋了。说到修改文章,对我来说,那真是无从下手。好在阿息的建议中肯,让我把文章拿给茂材老师指点。
茂材老师逐字逐句带领着我仔细推敲,再三修改。终于把文章整合到了他认为满意的程度。我也如坐春风般满意地表示感谢。
修改完了自己的稿件,便开始修改社员们的稿件。年轻人永远不知道失眠的感觉,当阿息、老朱早已进入了美丽的梦乡,樱子还在没完没了地与男朋友煲电话粥。还有我这个未眠人,刚喝下一杯速溶咖啡,眼睛亮得像深夜里的野兽,还在精力旺盛地寻找着自己的食物。
社员们的来稿鱼龙混杂,稿件质量参差不齐。我拼命挖掘出自己的万般耐心,像吾老师帮我修改稿件那般细心和耐心。然而细心和耐心从来不是我的常态,我却努力着将不是自己常态的东西转移成自己的常态。
经过两个星期的夜间劳作,我终于审完了社员们的所有来稿。本着严谨的态度,本想让阿朱、阿丹再次审稿,然而他们却说,有我把关她们就放心了。
不久,我们遇上了新的难题。要把手写文字变为铅字确实是个难题。我们这一个个刚拥有黑白屏手机的女孩们哪里找得出一个拥有一台完整电脑的人啊。
“我们去打印店吧!”阿朱提议道。
“不可行,打印店生意那么好,哪容许我们长时间霸占电脑呢!”阿丹否定道。
“如果要花钱租电脑的话估计要押金,我们没那么多经费。”我低垂着头,丧气地说道。
我们就在这不知所措中消沉了一段时间。在这期间,我认识了学生会的一些朋友。其中一位女孩对我们帮助很大,她应该是宣传部部长,刘妙英。妙英寝室里有一台台式电脑,这对于我们整个文学,那是一件多么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啊!借助妙英的这台电脑,我和社员们的稿子终于有机会变成了铅字。
对于电脑,我是生疏的。虽会打字,但几乎没用过WORD,对于编辑排版还手生得很。妙英很耐心地教我如何快速地打字,如何编辑排版,如何在文字里镶嵌上漂亮的图片。我总是一次又一次地去打扰她,她总是耐心地指导我,帮助我。在她的帮助下,我们的学校期刊《青春潮》的编辑工作终于完成了。
世上之事总有千难万阻,渡过了一个难关,接连而来的又是另一个难关。
团委林老师说,《青春潮》的经费需要文学社自己筹备,而且要求彩印。首期两千册,这费用实在不小。
阿朱和阿丹听了傻眼了,“印刷费用不是应该学校团委出吗?文学社会费哪有那么多呢!”
“林老师让我们拉赞助呢!”
“拉赞助!什么叫拉赞助啊?”阿朱、阿丹始终没听明白我要讲述的问题,是啊,校园里单纯的女孩子怎么会知道“拉赞助”的意思呢!
“林老师说,如果有企业想为自己的公司或产品做广告,那么我们可以在杂志封面或刊内某个栏目为其做广告。”我又详细地作了一番解释。
“哈哈哈哈!林老师以为我们是国内著名刊物吗?”
三个幼稚单纯的女孩子还是拿着《青春潮》的文稿上街了。我们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街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路人们匆匆赶路,购物者讨价还价,商场里灯光璀璨,货架上琳琅满目。我们似乎游走在一个并不属于我们的世界里,我们只是三个穷酸学生。
来到一家文印店,了解了彩印一本杂志的价格。因为我们量不大,算上封面,每本的价格大概在十元。首印两千册的话最起码要有两万元。如果校团委不支援的话,文学社哪有两万元呢!
我看着那位文印店的老板娘面慈心善的样子,就想着,要不我把那个合作方案说给她听听,或者她还真同意了呢!
可我万万没想到,文印店老板娘面慈心善的背后却隐藏着一张无比狰狞的面目。原本花儿般微笑着脸儿一下子如同晴天霹雳,“好你们三个丫头骗子,耽误了我那么多时间原来是想来骗钱的。滚!滚!滚!”
我们连打带轰地被轰出了文印店。一个个狼狈不堪地低着头,又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我们感觉自己像过街老鼠般,就差被人人喊打了。
我们无精打采地下了公交车,走进校门。路过学校团委的时候本想着要不要去团委办公室向林老师汇报一下我们这一天来的情况。又想想今天我们一无所获,跟他又有什么好说的呢!刚想转头回寝室,一阵耀眼的黑色在眼前一闪而过,又在不远处停了下来。车门开了,黑色奥迪车里出来一位一身笔挺蓝色西服的中年男子。
“好久不见啊!我们去林老师办公室坐坐吧!”叶老板眯着小眼睛笑着,似乎已经忘了上次那不愉快的拒绝。
“哇!豪车,大老板啊!许悦你认识啊!真好!”阿朱、阿丹用羡慕的眼神看着我。
我呆了,我怎么就那么倒霉,怎么就与叶林老板碰巧遇上了。
我无可奈何地朝着他傻笑,“不了,我们刚从外面回来很累了,想回寝室休息一会儿。”
“不累,不累,那么久不见了,就聊聊嘛!林老师都在,你怕什么呀!”林老板走到我跟前,拉着我手臂,我被硬生生地拉着走。
我回过头来,无辜地看着阿丹和阿珠,她们却看西洋镜似地看着我,笑着说:“你去吧!我们在寝室等你回来聊。”
林老师看到我和叶老板双双来访,笑得像朵花儿似的,“啊呀!老叶啊!怎么许久没来我这儿了,都想死你了。”
我像一只胆怯的小鸟,小心翼翼地坐在林老师办公室的冷板凳上。等他们俩人寒暄完毕后,目光齐聚在我身上。
“许悦啊,《青春潮》文学刊物办的怎么样了?最近有出去拉赞助吗?”林老师捋一把他的大胡子,一本正经地说道。
“杂志的审稿排版都已完成,只是经费问题还没解决。”我回答得有些扭捏。
“经费还差多少?”林老师追问道。
“还差两万元。”我回答得有些羞愧和无助。
“什么?两万元?你们一点赞助也没拉到吗?更何况全部费用也不需要两万元啊!”林老师有些震惊了。
“因为团委徐主任说要彩印,而且首印是2000册。”我竟乎是小声嘀咕着。
“不就2万元嘛!我们公司作为赞助商吧!正好,我们的鞋子也需要做广告。”
“不过,叶总,你们公司的鞋子似乎太成熟,不适合走学生路线吧!”我心中惊喜却又忐忑,惊喜的是竟然真有企业愿意为我们的杂志出赞助。忐忑的是,叶老板出赞助的动机是什么?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人家对你付出,必定要求你对他有所回报,你又能回报他什么呢?
“许悦,跟你说好多次了,不要叫我叶总,叫我叶大哥,你经办的杂志需要帮助,我作为大哥的,当然要帮忙啊!”叶老板眯着小眼睛,着实让人感到害怕。
“太好啦!想不到叶兄如此慷慨大方。许悦,你有这样的叶大哥,真是你的福气啊!”林老师开心地拍手叫好。
“这个那么重要的问题,我是需要向团委徐主任请示,与其他两位文学社长讨论的。”我一本正经地说着,没有轻易答应这件事情。我礼貌地站起来,向林老师和叶老板告辞。
我看到林老师那大胡子的脸从绯红顿时转变成铁青,叶老板眯着的小眼睛像弯弯的月牙儿,突然间却瞪得溜圆。
回到寝室,我把叶老板要对《青春潮》出资赞助之事告诉了阿珠、阿丹。她们俩目瞪口呆地看了我半天,也没说一句话。
“许悦,这个叶老板就是上次叫你们出去喝酒把你们灌得烂醉的那个吧!”阿丹终于提问了。
“叶总是吧?对,就是他。名义上叫我们吃饭,实质上是让我们陪酒。”老朱从上铺探出头来,愤愤不平地说道。
“许悦,我看算了吧!团委徐主任不是说了吗?如果拉不到赞助就到学校的文印室用普通的纸张印黑白的。文学形式注重的是内在的实质,而不是华丽的外表。出卖自己的青春去做一些自己不情愿的事,不值得。”阿珠郑重其事地说道。
“是啊!我可也不想陪酒,如果这个叶老板出了资助,他必然借着各种名誉让我们出席各种应酬。女大学生多纯真善良啊!这些生意人最喜欢找女大学生聊天了。是想挽回他们的青春还是另有企图那就不得而知了。”
我想到上次与叶老板单独到山上兜风,想想就后怕。我们若与他合作,今后真连拒绝他的理由也没有了。置身于复杂的社会之中,女孩的位置不能如同《玩偶之家》中的娜拉。每个女孩都应该为了自己的前程和幸福拼尽全力,不作社会的玩偶。
“好吧!我们放弃彩印。”我郑重地宣布,像是在宣布一个重大而神圣的决定。
人是要有取舍的,每一个决定都把控着你人生的航向。每一个决定必然有得也有失。但在得失之间,你必然是一身浩然正气,一直努力爬上山顶的那个人。
那是一个阳光艳丽的温暖的午后,我们三个女孩来到团委徐主任办公室。我们心中的勇气真是连自己都佩服自己。
徐主任的午休被惊扰,她也并不生气。她是一个温柔善良的新时代女性,在她身上透着的,是那种温暖而柔和的光。看着是我们敲门,她便喜气洋洋地迎我们进门。
当我们把文学社杂志《青春潮》的事宜与她讲述之后,她思索了片刻便笑意盈盈地说:“作为女孩子,你们的思考极为周密,企业出资固然是好事,但这其中不免会有企业的‘私心’。如果企业的‘私心’你们无法接受,校方完全是站在你们的立场上,拒绝对方的要求,并不与其合作。”徐主任的话,果断、干练。我们三个女孩听了不得不油然升起敬佩之情。
《青春潮》印刷的那一天 ,文学社的全体成员像过节那样高兴。社员们纷纷前来帮忙,有的扛纸,有的装纸,有的复印,有的整理,有的装订,忙得不亦乐乎。虽然他们早已知道首期《青春潮》因为经费问题与彩印无缘了,但真正的文学爱好者所看中的不是杂志彩印与否,重要的是自己的文字变为铅字。这一刻,似乎是这里的所有文学爱好者都乘上了理想的翅膀,飞上了属于自己的高远的天空。小小一本文学期刊,虽然是校内期刊,展现的却是如梦实现般的美好。
经过了一周课余时间的努力,《青春潮》首期文学期刊正式呈现在眼前:翠绿色的封面,赫然显现“青春潮”三个大字。这翠色的绿,还有那拨动心弦的名字,那似乎是一本写满了青春的大书,让我们时时铭记,刻刻珍惜。
2000册《青春潮》大功告成那天,张浩然兴致勃勃地赶来,“许悦,我听说你出书了,让我瞧瞧,那么多啊!真是厉害……”张浩然气还没喘停就说了一大堆话,我还来不及回答他,他却一个劲儿地往下说,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我是接你哪句话好呢?”我朝他使了个白眼。
看着社员们辛苦地搬运期刊,他终于停下了话唠般的哆嗦,帮助把期刊装在带轮的推车里。
张浩然抱着《青春潮》跟着我一起爬楼,我满身轻快,脚步铿锵,一身喜庆。
“你看你,像只欢快的小燕子,这算是你梦想成真的一天吗?”张浩然累得直喘气还追问着我。
“这只是我梦想的开端。女孩子都有好多梦想的,比如功成名就,比如遇到终身伴侣。”我不带羞涩又自由洒脱地笑。
“你看,我能不能成为终身伴侣?”张浩然一脸狡黠地问。
“哈哈,我看你还是尽快找到终身伴侣吧!”我无奈地急中生智道,“哦,吾老师的办公室到了,把杂志给我吧!你可以回去了。”我接过他手中的杂志,打发他赶紧回去。
“哼!事情一办完就撵人家走,我也可以跟吾老师探讨文学和哲学啊!”他有些生气了,看着我敲门进了吾老师办公室,他还是不服气地杵在门口不肯走。
我给吾老师拿了十本《青春潮》期刊,他读着我们的文字,感慨万分,“终于把文字变成铅字了啊!要把这种对文学的痴情进行到底。”
我频频点头,只是一时没有感悟到应该如何把对文学的痴情进行到底。人的一生,如同泛舟在大海,茫茫无际,难免会失了方向。我会是那个把准方向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