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7、第 107 章 ...
-
沈贺醒来时,已经回到了那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房间。他半坐起来,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缓了一缓才直起身。由于眩晕带来的恶心,他感受不到饥饿,但支撑着身子的手臂一直在颤抖,让他觉得自己此刻大概是有点低血糖了。
沈贺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去摸那扇门,由于不辨方向,摸了半天才找到。门跟墙衔接的地方严丝合缝的,依旧找不出破绽。他只好晃晃悠悠地摸到床边,坐了下来。
屋里明明有张床,带他来这间屋子的人却每次都粗暴地把他扔在地上。
沈贺恍然想起他之前被换上的衣服,觉得这情形似乎在哪里见过,然而实在是精神不济,想了半晌没想起来,反倒头晕得更厉害了。
他摸索着躺了下去,忍受着晕眩,不知过了多久,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沈贺这一觉睡得并不踏实,中间断断续续醒了好几次,但由于暗室没有事情可做,加上他身上也着实没什么力气,躺着躺着又迷迷糊糊睡过去。
等他再次醒来,却发现自己身处一条走廊中。
沈贺心底漫起一层寒霜,他知道这是哪里。他下意识拼命向前跑,双腿却不听使唤,一下子绊倒在地。这一下子摔得极重,竟半晌起不来身。他拼命挣扎着,十分狼狈地爬起来,摇摇晃晃扶着墙向前走。
背后急促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他不敢回头看,用尽毕生的力气蹒跚着向前,生平第一次如此痛恨自己的无能。
脚步声越逼越近,沈贺越来越慌,心跳得几乎要从嗓子眼里窜出来,呼吸也变得困难起来,却偏走得磕磕绊绊,仿佛周遭都是快进,只有他这里成了慢镜头。
不远处响起了零星的枪声,他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心脏被恐惧和绝望攫住,一时竟喘不上气来。他本能地拼命吸了口气,一时呛住了,猛地咳了起来。
沈贺在一阵呛咳中睁开了眼睛,走廊不见了,脚步声也不见了,周遭仍然是一片漆黑。
原来只是一个梦。
幸好停在了这里。
沈贺在一片黑暗中下意识蜷缩起了身体,心口仿佛压着一块巨石,沉得几乎跳不动。他大口大口地喘气,但那除了让自己头晕眼花以外并没有任何作用。
过了很久,沈贺才从这状态中挣脱出来,渐渐地意识到不对劲来。这样的情况,他已经很多年不曾有过,此时突然出现,这不正常。
然而还没等沈贺深思,就隐约听到淅淅索索的声音。一声微弱的机器音后,门开了一条缝。光线照进来,沈贺忍不住闭上了眼睛。他原本打算好如果再有人来开门,他就伺机将那人制住。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此刻的他偏偏是这种状态。
沈贺此刻整个人都无法克制地颤抖着,根本使不出力气。这让他不敢冒险。如果失败了,对方一定会提高警惕,那么再想逃就难上加难了。
就那么一犹豫的功夫,沈贺觉得腰上一阵刺痛,很快就失去了意识。
沈贺醒来时,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新房间,身上依旧是那件条纹服,腰和双腿被固定在一个椅子上,面前是一块巨大的毛玻璃。他看清面前桌子上摆的东西时,心口一滞。竟然是那个控制电击的键盘。
眼前的玻璃骤然变得透明,他看到了对面的房间。
一个看起来只有十几岁的孩子被绑在椅子上,身上连着导线,用一双充满恐惧与无助的眼睛望着他。
难道……
沈贺正吃惊时,不知哪里传来一个声音,近得仿佛在他耳边。
“按1。”
那声音显然是经过处理的,极为不自然,又嘶哑又阴森,还带着金属摩擦般的嘶嘶声,听得沈贺浑身汗毛都竖了起来。
沈贺一愣神的功夫,一个尖锐的声音响了起来:“按1!”
那音量大了不少,简直想是被人抓着耳朵嘶吼。
沈贺浑身一僵,下意识地看向键盘。
那键盘上有着三排按键,从一到三十依次标着数字。
这些按键恐怕就是控制电击强度的按钮。沈贺知道一旦按下去,对面的孩子就要遭到电击,哪里肯按。
那声音变得不耐烦:“按1,否则后果自负。”
沈贺没有动。
忽然间,不知是哪里发出了一阵极尖锐的鸣叫,沈贺只觉得脑海中嗡的一声,下意识捂住了耳朵。
那声音却好似能穿透沈贺的双手,叫嚣着钻进沈贺的耳中。
过了一阵,那鸣叫听了下来,沈贺缓缓放下双手,只听那个阴冷的声音又响了起来:“最后一次机会,按1。”
随后,倒计时的声音在房间里响了起来:“十、九、八……”
沈贺不知道所谓后果自负的后果是什么,那阴森的倒计时声无形中给了他很大的心理压力。他有些明白之前那个孩子的慌张是为什么了。
然而眼前的情形让他有些糊涂了。那天经历电击时,他想起了在心理学上非常著名也存在很大争议的一个实验,米尔格伦实验。那个实验开始时告诉被试他们要扮演老师的角色,另一个被试作为他们的学生,如果学生在学习任务中犯错,老师需要通过电击惩罚学生。这个过程中,老师被不断要求加大电量,直到达到极危险的电量。事实上,那个学习任务只是表象,这个实验真正测试的是普通人是否以及何时会拒绝执行电击,并以此来研究人们对权威的服从。
但是那个实验“随机”分配角色后没有角色互换,因为那个实验中受电击者是假冒的,所有的痛苦表现都是演戏。心理学实验中不可能真正以危险电量电击被试。事实上,米尔格伦实验再晚几十年,估计根本无法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更别说在星际时代发生了。
沈贺想到这里,心头一凛。后来的研究者批评米尔格伦实验室常常质疑受试者是否相信实验的真实性。而他如今的经历真实无比。
难道将他抓来的人真的是在实际情境中测试当年那个实验的结果?
可是为什么?
沈贺正疑惑时,几个戴面具的人冲了进来,上来就抓住了沈贺的双臂,将他死死按住。其中一个人端来一盆水,将沈贺的头按了下去。沈贺开始剧烈地挣扎起来。
他越挣扎,按住他的人就越粗暴。虽然受过训练,沈贺能够闭气时间也只有一分钟左右,很快便有了窒息感,开始拼命地抬头,却被那人用力压回水中。
渐渐地,沈贺不动了。他猜测对方肯定不会用这样的方式将他杀死,不过是想给他个教训而已,见他不挣扎了,心里没底,估计就不折腾他了。
沈贺估计得没错。那个人见他没了动静,一把抓住他的头发把他拎出水面,将手放到他鼻孔下,探了探他的呼吸。
沈贺知道他可以屏住呼吸却控制不了心跳,并没有试图用这样拙劣的方法骗过对方,只是呛咳了几口。
由于缺氧,沈贺一时有些头脑不清,他眯着眼睛偷偷看着那几个戴面具的人,感觉自己彻底糊涂了。
如果这真是米尔格伦实验,这几个人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沈贺隐约记得,米尔格伦实验其实有过不同条件下的很多版本,研究影响被试服从的不同因素。由于实验设置不同,结果也有所区别。最初的实验大概有百分之六十五的人在压力下将电量加到最大,但如果研究员不在现场,这个数据只有百分之二十几。
也许这几个人是在增加指令的权威性?
一个模模糊糊的想法在沈贺脑海滑过,由于头昏眼花,他没能抓住。
韩林行已经回到了特别行动组总部,他盯着公家公园发回来的消息,捏了捏眉心。
迄今国家公园内的搜索行动毫无发现。
由于情况不明,他们目前无法排除任何可能,包括那些孩子只是迷路了。但如果那些孩子是自己走失的,应该会待在容易被发现的地方等待搜救。不至于找到这会儿还没找到。
所有事都在朝着最坏的方向发展。
韩林行对此早有心理准备。对方调虎离山时用的就是霍颖做诱饵,韩林行隐隐觉得,也许沈贺失踪也跟这案子有关。
如果是这样,这个案子的复杂程度很可能超乎想象。而且,这说明对方对他们的动向有着相当程度的了解。特别行动组的任务都是高度保密的,对方能对他们的行动掌握到这种程度,是一件十分可怕的事。
然而此刻,韩林行宁愿是这样的局面。
如果这两个案子是同一伙人所为,至少他还有一个方向,还有找到沈贺的希望。如果对方只是碰巧知道了霍颖的事,设了这么个局,他又该到哪里找沈贺呢?
屋漏偏逢连阴雨,韩林行正焦头烂额时,许庄又送来了一个噩耗。
失踪的孩子不止这两波。
韩林行盯着许庄送来的资料,一时实在没心思细看,皱着眉头问:“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