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0、第三十章 ...

  •   秦六娘目光婉转,甜媚的声音中却透着狠厉:“老爷啊,你想想,铁羽军到了此时都还未前来救援,可见已无戍卫穆阳之力,北燕大军兵临城下,实力悬殊,这穆阳城早晚都还是要落入北燕之手,你负隅顽抗又有什么用呢,我手中匕首一滑,不过是弄脏了手而已,老爷您丢的,可是一条命啊。”
      王之肃似乎被说动了些,秦六娘又将手中的匕首收紧些,唬得王之肃连连哀求:“六、六娘,手下留情,手下留情啊!”
      元明看得有些不耐烦了,朝上喊道:“你们磨磨唧唧的,到底还降不降啦,不开城门,本将破城也不过是一时半刻的事!别啰嗦了!”
      此时陆衍身边一个身量低矮的护卫上前一步,大声嘲笑:“你这女人真可笑,孤身一人也敢出头,真以为自己能挟持得了太守?这里哪一个弟兄不比你气力大工夫高?我告诉你,别做白日梦了!”
      这个护城军装束的护卫便是乔装的应好。
      秦六娘哼笑一声:“你怎知我没有后手?”
      说罢吹响一枚哨子,果然一众数十人冲上城楼,持刀剑枪矛围成一圈,将秦六娘和王之肃两个护在中间,既有穿着护城军甲胄,也有百姓打扮的。
      应好朝陆衍微微点头,又嗤笑一声:“就着些人?也未免太小看咱们护城军了,弟兄们,上!”
      护城军便亮出武器逼上前去。
      六娘手下一紧,王之肃便觉得脖子微微刺痛,吓得魂不附体,哇哇大叫:“六娘,六娘啊~~”
      六娘冷冷地说:“老爷叫妾身有什么用,现在可是陆将军不让你活,老爷啊,咱俩便一起都地下,做个同命鸳鸯罢!”
      “陆将军!陆将军!”王之肃扯着脖子大叫,“陆将军,救命啊~~~”
      陆衍和应好对视一眼,大声地说:“太守大人,要救你就要打开城门,任北燕人长驱直入,穆阳城将会毁于一旦,末将怎可做这有违忠义、大逆不道之事!”
      王之肃连忙劝说:“陆将军!陆将军~~如今北燕大军压境,穆阳城注定是守不住的,誓死不降,到时候城破了,一城的百姓照样遭殃,还不如降了,求北燕的这位、这位将军手下留情,保全百姓,也是陆将军你的功德……”
      陆衍沉默不语。
      王之肃度其已动了心,连忙加码:“陆将军,你若不愿归降,我去求城下这位将军,只要开了城门,便放你和护城军中愿意跟随你的人离去!”
      陆衍依旧沉默了一会儿,才沉沉开口:“此话当真?!”
      “当真!当真!”王之肃忙不迭地说,又对秦六娘哀求,“六娘,六娘,帮我说句话啊……”
      秦六娘又侧头看了眼城下,和元明对视了一眼,大声说:“城下可是镇南军元明将军?太守大人和陆将军的话你也听到了,你可答应?”
      元明脖子早仰酸了,本已十分不耐烦,见到秦六娘那姣好的样貌,才有了几分兴趣:“答应了!”
      亲卫在旁着急地小声说:“将军……”
      元明低声说得随意:“到时进了城便由不得他们了。”然后对他嘿嘿一笑,“传令下去,做好冲杀的准备。”
      亲卫又是大惊:“将军!”
      虽说兵不厌诈,但领兵为将怎可如此毫无信用,出尔反尔?!
      元明笑得诡诈而残忍:“只要让他们都说不出话,除了你还会有谁知道本将军答应过什么!”
      亲卫打了个寒噤,默默退下。

      沉重的城门吱呀一声,微微打开了些。
      元明大喝一声:“冲!”说着举起他的板斧往里跑,北燕士兵呼喊着蜂拥而上,将城门前挤得水泄不通。
      就在这时,城楼上风云突变,应好陡然跃起,手中甩出一枚铁丸,击在秦六娘的腕上,秦六娘猝不及防之下,匕首咣当落地,痛得捂手蹲跪在地。
      趁着这一击之势,应好跳入包围圈,一边扯着王之肃,一边以剑格挡。王之肃只觉得自己是颗陀螺,被甩得滴溜溜地一圈圈转,而应小将军剑未出鞘,已经带着他突出重围。
      陆衍一声大喝:“将他们拿下!”
      局势峰回路转,秦六娘回过神来,恨恨地说:“你们、你们竟……!”握住伤处的手不自觉地收紧,血从指缝中涌流而下也浑然不觉。
      应好下了十分力,秦六娘的手腕血肉模糊,手掌软软垂挂着,这只手,废了。
      这时城内传来阵阵喧嚣,兵器碰撞和呼喊之声不绝于耳。将王之肃一把推给陆衍,应好脚尖一点,飞下城楼,往元明那个方向去了。元明正被几个护城军团团围住,不过他武力高强,已经连伤了了好几个人。
      “把他交给我吧。”应好落在元明身前,手中持剑,背手站着,虽然身材矮小,却有一股说不出的闲适和笃定。
      护城军几人相互看了看,依言扶着伤兵退下。
      “你是何人!”元明将长板斧握在胸前,暗中蓄势。
      应好微微一笑:“大梁靖王麾下,我姓应。”
      “你便是那个传闻中武功高强的小将军?!”元明大惊,“不对,靖王……?!难道说……?!”
      “是!靖王奉旨已重掌铁羽军,如今在十里之外与你们北燕镇南军决战的铁羽军,正是靖王殿下在指挥。”
      “怎么可能?!”
      “为何不可能?若我说你们的计划我军早就知悉,且还将计就计了,你岂不是更觉得不可能?”
      元明混乱而又惊恐,他回头环视四周,终于恍然。
      城门是开了,可只能推开一边的门扇,整个门洞有一半被砂石泥土堆着,可以出入的空间狭长难行,这无形中控制住了冲进城内的北燕士兵的数量,而才过门洞,又有废砖沙土堆成高高的障碍物,北燕士兵们又不自觉地四散开来,分成几拨往不同的方向去,而这些堆物形成的“巷道”周围,还有护城军手中拿着枪矛守株待兔,先远距离的一番戳刺,有那么一二个冲到跟前的才举刀拼杀。
      这分明就是精心谋划,早有准备!

      这时,城楼上的护城军已将那一众几十人,包括秦六娘在内都捆绑了,陆衍将他们押到靠城内这侧,让他们看看城内的情形。
      看着下面的布置和几乎一面倒的情形,秦六娘浑身颤抖,不知是因为痛,因为怒还是因为恐惧:“你、你们竟……!”

      元明终于感觉到了害怕,从军多年,他一向作战勇武,拼杀在前,也无数次受伤,无数次和死亡擦肩而过,可这种穷途末路的感觉却从未如现在这样清晰。
      他咬了咬牙,大喝一声,举起手中的长板斧冲向应好。
      对方力大势沉,应好不慌不忙地旋身一转,手往前一举,剑只出鞘了一半,剑刃雪白,反射出摄人的光芒。
      元明觉得颈间一痛,有什么喷溅而出,沾湿了鳞甲内的衬衣,他伸手一摸,是殷红的鲜血,他睁大了眼,连忙想捂住自己的伤口,却徒劳无功,才走出两步,便软顿在地,倒在一地的泥浆狼藉中。

      城楼上顿时鸦雀无声,不论是捆着人的人还是被捆着的人。
      元明可是镇南军中多年的老将,以武力著称,声名不小,却在应好手下走不过一招,除了让人唏嘘之外,还要惊叹这位实在貌不惊人的小将军武功到底有多强。
      应好足尖轻点,两个起落,又回到了城墙上。
      秦六娘死死地瞪着他,咬牙切齿:“你就是靖王手下的那个小将军吧?!”
      应好点点头:“是。”
      “没想到你的武功比传闻中还要好。”
      应好再次点头:“谬赞了。”
      将秦六娘堵得无话可说。
      秦六娘好容易忍住心中的憋屈:“你既然在,靖王……?”
      应好还是点头:“是。”
      秦六娘被这态度怼得怨愤欲死,恨不得冲上前将人吃了。
      应好被她看得发毛,叹了口气:“现在说了也无妨,靖王确实已奉旨重掌铁羽军。”
      秦六娘又问了最让她在意、最让她挫败、最让她心有不甘的一句话:“那你们为何会知晓我们的计划?”
      应好看了她一眼:“若我说那是因为我的武功比传闻中还要好一些,你信不信?”
      秦六娘吐血,卒——然而并没有,她只是悲愤地哈哈而笑:“天不我予,如之奈何。”
      “顺天应势,人之自然,滑国未亡之时,本就夹在大梁和北燕之间艰难求存,难谈长久,当年是非姑且不论,可如今滑国已亡二十余年,滑族百姓好不容易融入大梁百姓之中,回归平淡的生活,你们为了妄图复国,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想过事败之后这些滑族遗族的处境吗?”
      秦六娘愣怔无语,难以回答,喃喃道:“你,你竟连如此隐秘之事都知道!”
      应好声音清越,语气平淡:“即使复国,最后也只有高高在上的一小撮人得了利益,那些平民百姓,身处在夹缝中生存的滑国朝不保夕,难道就比在大梁安稳生活更好吗?你们能肯定,他们求的不是岁月安稳,而是恢复一个看来光鲜实则缥缈的故国吗?再说了,滑国王室早已死得干净,谁来承袭王位?你们复国之业未竟,却还要先来一场王位之争不成?”
      将秦六娘一众人说得咯咯发抖,面露哀戚和绝望。
      秦六娘突然笑起来,笑声从小到大,有说不出的哀婉,突然,她嘴角流出一缕黑血,整个人委顿在地,哆嗦成一团,艰难而断续地说:“此、此次逆反,皆是我一人所为,与滑族无关!你们没有证、证据,不可滥伤无辜……”
      陆衍惊呼一声,连忙上前查看。
      秦六娘用哀求的眼光看向应好。
      应好轻叹一声,冷漠的表情却放缓了些,仿佛有些心软。
      秦六娘这才闭上了眼,随后她身旁一众被捆着的人纷纷都扑通倒地,一个个唇角流血,面色发黑。
      都死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