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第二十四章 ...

  •   萧景琰去掖幽庭中探那个女子的事很快就传遍了后宫,继而在朝野上下传为笑谈,至于萧景琰对外的解释,固然确实不是真的,也并没有人相信,大家都当成了一件风月趣事。
      大凡龌龊阴暗之人都极为讨厌那些光明正直的人,因为他们反衬的自己更加污秽,而那些人一旦沾染凡尘,露出弱点,他们就会极为高兴——看,你往日的一本正经道貌岸然,其实不过只是如此而已。
      特别是太子和誉王,对萧景琰的笑脸都多了两分。
      萧景琰依然不动如山,一概流言都当做耳旁风,靖王府中的人有心中好奇问起的,他也一概都简单地回答:“故人而已。”
      唯有应好听到“庭生”这个名字,模糊想起,才明白个中缘由,所谓“故人”,不是那个魏国侯府的庶子媳妇,而是托庇于这个女子的祁王亲子、他的亲侄,萧庭生。

      金陵城中永远有各种光怪陆离的新鲜事,就在萧景琰的逸事已渐渐被其它更时新的话题所取代时,朝中又风波骤起,众人的目光又一次聚焦在这个靖王殿下身上。
      此事源于庆国公的一封奏报。
      庆国公通篇大述铁羽军军纪混乱,中层军官居功自傲,下层兵士武技荒废,又说清点了物品,有许多东西都被靡费了,而新送达的军资,经过核验,确有纰漏,却并不如靖王殿下说得那样严重云云。
      本来所有外地进京的除了密折的奏报,都要经三省分拣后呈上御览,可太子和誉王势大,先看到了这份奏报,两人心怀鬼胎,有志一同地让手下人抄了奏报,户部和兵部尚书在朝会上当众捅了出来,根本没给梁帝把事儿留中按下的机会。
      朝堂上炸了锅,靖王与庆国公所说是两个极端,可并州在千里之外,一时却无法验证,成了笔糊涂账。
      当年还是世子的庆国公可是五王之乱时站队最早的公侯王爵之一,对梁帝有拥立之功,后又掌兵二十余年,直到梁帝猜疑渐起,又及时交出虎符,做出弄花养草颐养天年的样子,若论审时度势,简在帝心,他虽比不上夏江,也差得不远了。
      不过梁帝确实对靖王起了疑心,可他对庆国公也并未全信,毕竟自己的儿子自己了解,自己的臣子自己也了解,太子和誉王故意将奏报捅出来那点小猫腻和小心思,他也很了解。
      可到底寒冬将至,北境烽烟随时都有可能燃起,为了安抚前方主帅,梁帝也不再细查便定了性,没几日就传旨,罚了靖王一年俸禄,在府中思过半年,又给庆国公府赏赐了不少金银布帛,这一场轰轰烈烈查了一半的军资案竟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半路夭折了。那些原以为少不得要丢掉官帽的户、兵两部各级官员们都是弹冠相庆,喜气洋洋。
      而靖王萧景琰在金陵中,更加没有威势和地位了。
      几日后,梁帝秘密派出悬镜司掌镜使夏秋,悄悄往并州去了。

      秦般若已经身在北燕境内,事实上,她正在拓跋雄府邸的书房门外。
      手是颤抖了,腿是酸软的,心是狂跳的,她又一次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随着引路的下仆跨过了门槛,走进房内。
      她快速而又不露痕迹地打量了一下四周,这是许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屋内轩敞大气,饰物摆件既有游牧民族的风格,也有文人雅士的文玩之物,看来正如师父所说,此人不拘一格,倒还真是个枭雄。
      引人的下仆已悄无声息地退下了,还将门轻轻关上了。
      “哈哈哈!”拓跋雄放下手中的书卷,笑着起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奇异地,秦般若突然间镇定下来了,腿不软,手也不抖了,她一旦收起那点怯懦,唇角一勾,眼中便现出摄人心魄的目光来。
      盈盈一拜,抬头与拓跋雄四目相交的时候,拓跋雄一愣,继而心中颇有些赞叹,果然滑族还是一如当年,女子远胜男儿。
      “自滑国灭后,本王已多年未见过滑族之人了,”他做了个请的姿势,“秦姑娘,请坐。”
      秦般若不卑不亢,姿态优雅地坐下。
      拓跋雄心中又是一赞,仪态这种东西,没有多年的潜移默化,光靠速成是不可能的。
      秦般若开门见山:“想必拓跋丞相已收到了家师的信了。”
      拓跋雄点点头:“确实,没想到璇玑公主竟还在世,真是让本王万分意外。”
      这里面又有个小心机,拓跋雄自称用的是“本王”,因为璇玑是“公主”,而秦般若却称之以“丞相”,却是因为王位是承袭的,丞相高位却是拓跋雄能力的体现。
      拓跋雄十分动容:“想当年,滑国双姝,玲珑公主和璇玑公主,玲珑公主武艺高强,璇玑公主聪慧无双,若不是玲珑公主和那萧选……呵呵,陈年旧事,不说了。”
      那封信虽无落款,信封内却有印记,拓跋雄想了又想,才想起那肖似多年以前滑国皇族所用的专属标记,又招了典史来问,一比对,果然与当年玲珑公主所用印记只有些微差别——玲珑公主领兵作战,颇有名声,与各国间文书往来多些,而当年璇玑公主尚小,所以所用印鉴北燕并未有存档。
      秦般若心中呵呵一笑,当年滑国夹在大梁和北燕之中艰难求存,被灭是迟早的事,但滑族与大梁同宗同源,多年向大梁纳贡称臣,即使没有玲珑公主,亦会选择并入大梁,这番挑拨,对她无用。
      她避而不谈,直抒来意:“家师想与丞相共谋大事,可惜她要在金陵掌控大局,不得分身,般若一个晚辈,虽才能浅薄,也只能勉力代表——不知道丞相考虑得怎么样了?”
      拓跋雄笑而不语。
      北燕与大梁秋冬必有交战,不过是战事大小而已,前些年大梁怯弱,他们便凶狠些,这一两年靖王镇守大梁北境,他们吃过亏,便以游击为主,他其实已经命各部调集军资,也密令镇南军操练备战,仗,是要打的,但要看怎么打,用多少人打,想达成什么目标。
      “秦姑娘,别急嘛,品品我这茶。”拓跋雄执壶亲自给秦般若斟了一杯茶,“茶叶历来产自江南,北燕苦寒,茶全靠来往商队从大梁和南楚贩来,特别是大梁的好茶,本就金贵,到了北燕,更是价比黄金,送来的人说这是金陵今年新兴起的剡溪茶,也不知是不是在诓骗本王。”
      秦般若心中一紧,金陵城里有一股浮夸之风,都爱标新立异,春夏之交,有一人在聚会时推崇这剡溪茶,没几日剡溪茶便风靡了整个金陵,那些王公贵族一时都以宴请清谈时能以剡溪茶飨客为荣,这剡溪茶产自剡州,剡州离金陵亦有千里之遥,山高林密,产量不高,城中存货更少,而拓跋雄此处的茶汤,颜色青翠,茶香悠长,正是最上乘的剡溪茶。
      这是不是说明,拓跋雄对金陵的情况是有所掌握的,对大梁的戒备也从未放松过。
      若是真的,这谈判还未开始,自己这边便已输了一筹。
      她努力按捺住自己,举杯轻啜一口,笑着说:“果然好茶。”
      拓跋雄感慨道:“哎,璇玑公主当年可是诸国之中有名的美人儿,不瞒秦姑娘,就连本王都去求过亲哪,可惜啊,可惜……”
      其实钦慕美人是假,想要争夺滑国地盘是真,滑国素来女人更尊贵些,玲珑和璇玑又都掌着实权,这一个公主的分量,可不是其它国家的公主能比的。
      “既然与你师父算是故人旧友,便不要说那些虚的了吧,说说吧,你们的计划,还有,你们想得到什么?”
      原本以为还需要云山雾绕一阵,才能引到正题,没想到拓跋雄却直奔主题了,秦般若有些猝不及防。
      姜还是老的辣,其实自一进这个房间起,秦般若便已不知不觉地被拓跋雄牵着鼻子走了。
      “我师父故意搅浑了金陵这一池春水,设计将靖王调理北境,如今又派我千里迢迢赶到北燕,您说,我们想要得到什么?”感觉自己确实有些气弱,想要改变这局面,秦般若也不直言,故意反问。
      拓跋雄不以为杵,哂笑道:“璇玑公主想要不费一兵一卒,只靠几个消息,便挣回一个滑国,重回尊贵无上的日子?这未免太狮子大开口了吧?”
      被如此奚落,秦般若面皮再厚,也忍不住微微涨红了脸,辩解道:“北燕近几年来对大梁多次试探,无一不是铩羽而归,难道不是因为靖王掌军严明,铁羽军骁勇善战?将靖王调离北境,便足抵万人之师矣。”
      倒是有几分道理。
      “可你别忘了,替换靖王的人可是庆国公。”
      秦般若笑得嫣然:“庆国公老而昏聩,已不足惧,放眼大梁上下,除了靖王再无良将,只要绊住了靖王,何愁大事不成!”
      “倒有几分道理,不过所有这些也抵不过偌大的滑国疆土吧,本王为何要将吃进嘴里的肥肉分出大半,难不成只为了当年求亲不得的那点情谊?”
      对着拓跋雄的讽刺,秦般若硬着头皮回答:“我师父布局多年,金陵局势只是第一步,自然有许多后手,虽说世事并无绝对,但若没有七八分的把握,般若怎敢出现在丞相面前呢。”
      “也是,既然如此,便来谈谈各自的计划吧。”拓跋雄并不戳穿眼前女子的那几分心虚,“镇南军目前已在备战,半月之内,应该就会开战……”
      秦般若一时急了,打断了他:“镇南军不过五万人,而大梁铁羽军亦有五万余人,军力相当,怎能速胜?!”
      拓跋雄不满地“哼”了一声:“我镇南军皆是精锐,而且你不是说庆国公已经老而无用了吗?北燕周边除了大梁,还有夜秦、西厉和大渝,除了夜秦,哪一个不是实力相当,若没有十分的把握,万全的准备,怎么可能枉顾其它边境的防卫,胡乱抽调兵力呢。”
      这便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了,若初战不顺,北燕必不会再出手的,只有战事顺利,北燕才会抽调兵力乘胜追击。
      见秦般若脸上露出几分控制不住的颓然,拓跋雄这才笑笑:“北燕的诚意已经在这了,不知璇玑公主的诚意又在哪里呢?”

      秦般若走出书房的时候,脚像是踩在云里,整个人都是恍惚的。
      她果然不是拓跋雄的对手,三言两语,就被套了进去,不但露了不少底牌,那老狐狸还将助滑族复国的条件定得极高,而且她一出门,才发现其实对方将话说得似是而非,并未真正承诺了什么。
      她浑浑噩噩地正要往外走,有人上前拦住了她:“秦姑娘,丞相吩咐了,还请您在府上住两天。”说着便有两个强壮会武的丫鬟上前,不由分说地将人架起,送进了客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4章 第二十四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