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第十四章 ...

  •   萧景琰回府时的脸色并不好看,虽然他一直都是木着一张脸,不过,还是有些细微的表情能让亲近的人看出他高兴还是不高兴的。
      列战英跟着萧景琰往书房走去。
      待进了书房,萧景琰一愣,应好正在他桌案前练字,一侧已经摆了六七张写好的纸。
      “你怎么能擅自在殿下的书房里……”
      挥手制止想要出口责怪的列战英,萧景琰走过去拿起一张认真看起来,笑笑:“练字呢?今日怎么这么自觉?你不是一向标榜字无须太好,能认得便成的?”
      应好专心写好手中最后一笔,才说:“你没说到了金陵每日的功课便可以不做啊,与其等到后面你逼我补上几日十几日的字,还不如每天写一点,反正也无事可做。”她抬头看了一眼萧景琰,问:“怎么,今天去见你爹,又被你爹骂了?”
      萧景琰身子一僵:“你怎么知道?”
      “你嘴角,”应好点点自己唇角的位置,“这里挂下来了,明显就是不高兴,刚才笑得也很敷衍,战英哥,是吧?”
      列战英:……我知道然而我从不会说出来谢谢。
      萧景琰顿了顿,才低声说:“我陛见时,太子和誉王也在场……”
      “明白了,”应好接过话茬,煞有介事地点点头。
      萧景琰愣了:“你明白什么?”
      “太子和誉王一左一右,在你皇帝爹耳边嘀嘀咕咕的,你皇帝爹便不愿听你说了,是不是?”应好十分有把握。
      “是,现在朝野上下都在弹劾我,他命我明日在朝堂上当着众位王公大臣的面自辩,”萧景琰又顿了顿,“到底我不如太子和誉王能砌辞讨好,得他欢心。”
      “非也,”应好摇摇头,“并非太子和誉王有多能巧言媚上,而是你父皇本就是不喜欢你,根本不用多么高明的挑拨,他的心本来就是偏的,你还是不要抱希望比较好。”
      梁帝为何不喜欢靖王呢?无非就是他与赤焰和祁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萧景琰并不觉得这是个错误和耻辱。
      这是无法调和的根本性矛盾,还是不要想着和稀泥比较好,事实上,若不是后来有梅长苏步步筹谋,萧景琰为了皇位低头屈就,梁帝也不会渐渐把这个儿子放在心上。
      萧景琰无言,苦笑。
      对吗?对。
      “所以有时间想些无法改变的事,还不如想想明日朝堂之上你要如何面对众人的围攻比较实在。”
      萧景琰点头:“是。”
      “要我教你吗?”应好的眼睛瞪得圆圆的,里面的瞳仁黑漆漆亮闪闪,狡黠可爱。
      萧景琰起了玩笑的心思,端端正正地做了一辑:“还请小将军教我。”
      列战英目瞪口呆。
      “好说好说,”应好笑嘻嘻地摆摆手,“仔细听好了,最重要的是……”

      第二日朝堂之上,果然有诸多官员出面弹劾靖王,户部、兵部两部尚书,御史台有风闻奏事之权的御史们,还有其他相关和不相关的三省六部官员。
      无非是靖王刻薄朝堂高官,靖王居功自傲飞扬跋扈,靖王夸大其词,故意寻衅。
      梁王目色沉沉,看着自己的执拗不逊的儿子:“靖王,你怎么说?”
      “父皇,请容儿臣细禀,”萧景琰面不改色,十分从容地从袖中掏出一本折子。
      不仅太子和誉王,刚才弹劾过靖王的诸位心里都涌上不太好的感觉。
      “……九月二十三日晌午,户部郑主事、兵部徐主事并两部郎中各一抵达军营,入营牛车共计四百一二辆,护送军士六百余人,车夫及杂役四百余人,入营后,中郎将列战英报于儿臣,儿臣便命列战英与军中后勤尽快点数交接。当日清点了军帐、军靴、棉鞋、厚薄军衣等几样,军帐应得八千件,北境冬日天寒,按例军帐应用三层毛麻混纺的毡布料制作,挡风保暖,实得五千五百件,均只用了混纺两层的布料所制,麻多毛少,不堪使用,一顶外面再罩一顶才能挡住北风,其中还有一百二十余件因破损无法使用;军靴和棉鞋应得一万五千双,实得只有一万双,其中军靴应有七千五百双,实得三千五百双,棉鞋应得七千五百双,实得六千五百双,其中已破损军靴五百六十余双,破损棉鞋三百二十余双;军衣五万件足数……”
      户部尚书抹抹额头的冷汗,小小松了一口气。
      萧景琰顿了顿,继续说:“但按郑主事、徐主事送达的公文单据,应有棉衣四万件,单衣一万件,但实得却是单衣四万件,棉衣一万件,单衣按例应用棉与苎麻混纺之布料,但其中六千件只用麻,其余也是多用麻而少用棉;棉衣按例每件用棉不得少于两斤半,实得的棉衣多数不足两斤,总重达到两斤半的棉衣共计一百九十六件。”
      在场的朝臣面面相觑,都不说话,户部尚书刚干的冷汗蹭蹭蹭地又下来了。
      “第二日清点送抵军备,刀、弓、弩、箭矢、甲胄各样……”
      现在轮到兵部尚书直冒冷汗了。
      “……其中箭矢,按例应选用柘木,次为檍木、柞树,实得箭矢却均以竹为杆;应得甲胄,有校尉以上明光铠六付,一副都未得,两当甲五百付,实得三百付,其中八十付系扣的皮绳已磨损严重,似是已被使用过的旧物,皮甲及藤甲三千付,其中九百余付亦有磨损……”
      兵部尚书终于忍不住了,上前一步,抢声奏道:“靖王殿下是在血口喷人!兵部这次运往北境的军备均为下辖器作坊所制,都经过核验复验,一切有迹可循,包括出库装车,都是经过郎中、库管、押运主事三人共同签押方可放行,步步程序缜密,道道关卡严格,怎会有如此大的纰漏!”
      萧景琰并不理会:“父皇,请容儿臣说完。”
      接着又开始将军粮和军饷的情况又说了一遍。
      “……按例若是秋冬,军粮都必须是当年新收归仓的粮食,但所得米、麦、稷、豆、豆,均为陈粮,数量亦少五万石,至儿臣回京之日止,铁羽军共计五万三千六百八十一人,当年的军饷及封赏共计十五万八千余两,实得十一万三千两,应得军费三十万两,实得十万七千两。”
      朝堂中的许多人此时已是如芒刺在背,惴惴不安。
      萧景琰的表情依旧平静无波,语气也依旧淡漠:“刨去损耗,各项总计,军帐实得六成七,军靴实得四成,棉鞋实得八成二……”
      梁帝怒而拍桌:“不要再说了!”
      朝堂上的王公大臣相互攻讦,不过是你一句“肚内藏奸”他一句“居心叵测”,当数据都一样一样赤裸裸地摆出来,所有人都像是被撕去了一层面皮,火辣辣地疼。
      所有这些细节的数据,是靖王府一干人耗费了大半个晚上统计出来的,因为大家行伍出身,别说统计,连算数都吃力,应好还不得不把和萧景琰、列战英把所有的数据又重新核了一遍。
      不过从未有人在朝堂上这样做过,所以效果也好得惊人。
      偌大的宫殿里,突然间安静如鸡。
      萧景琰沉默了一会,才继续禀报:“儿臣不知道这批军资出京之时是如何情状,一路押运情形如何,但到达并州军营时便是如此,儿臣觉得干系重大,便立即上表呈报,并请太守王之肃前来为儿臣佐证,王之肃推拒不从,儿臣不得不使了些强,此事是儿臣鲁莽,请父皇责罚。”
      说罢,便双膝下跪,一副听任处罚的模样。
      太子却嘀咕了一句:“这不好那少了,都是景琰自己说的,谁知道是不是真的啊。”
      萧景琰硬邦邦地说:“禀父皇,儿臣当即就将此批军资全部封存,所有封条是当着王之肃王大人的面封贴的,一应表单,都有儿臣、王大人和户部、兵部两部押送官员的画签,儿臣还将几样物资取了几件,当场封装,不日将送抵京城,呈贡御览。”
      把众人都噎得不行。
      “好了好了,”梁帝像是被抽去了精气神,颓然地挥挥手,“差使办得愈发老练了,这臭脾气却一点长进没有,待证物和运送军资的官吏人等回京,此事再议! ”

      “景琰这次是吃了炮竹了?!”太子气呼呼地一屁股坐下,“他什么毛病啊。”
      谢玉却依然沉稳,不徐不疾地说:“我早就和殿下说过,靖王与皇位无涉,殿下要待他优容一些。”
      “孤……孤也不是……”太子语结,拍了拍自己的大腿,“谁让景琰脾气这么臭的。”
      “靖王虽于大位无望,亦不得皇上欢心,但好歹是皇子,该有的傲气还是有的。”谢玉虽无奈,却也耐着性子,“您该多想想,要怎么才能挽回您在陛下心中的形象,还有这次户部必然有人难逃罪责,我们要保下谁,又该让谁去顶罪……”

      誉王眉头紧锁,叹了口气:“没想到这次景琰如此强硬,是我失策了。”
      “不,”秦般弱微微一福,身姿袅娜,“般弱倒是觉得,殿下并无太大的损失,心中。”
      誉王侧头看了这个女人一眼:“哦,怎么说?”
      这个女人与他所见过的所有女人都不一样,既不是高门闺秀,亦不是市井小女,不爱胭脂水粉扑蝶弄茶,不爱拈酸吃醋攀比闲话,却长于权谋计策,善于揣测人心,更有胆气上门自荐为幕,且每每计策有效,回回猜测必中,还有自己的消息渠道,这些日子,他已越来越信任、越来越倚重她了。
      秦般弱不慌不忙地倒了杯茶,递给誉王,笑着说:“靖王脾气耿直倔强,殿下您不是不知道,又是皇子之尊,这么大一个亏,他肯一声不响地吃下去那才奇怪了。”
      誉王觉得不知为何,秦般弱的话他总能听进去,也总觉得有理:“是,是我的疏忽。”
      “虽说军资一事,您和太子都失了颜面,但法不责众,您和太子不过是半斤八两,但现在庆国公能代替靖王接掌铁羽军,您在武官一系有了实实在在的助力,这就是殿下您最大的‘得’,其它不过是蝇头小利,而且,”秦般弱微微一笑,“太子和靖王,一个折损人手,一个失了军权,他们只有‘失’没有‘得’,该着急的应该是他们才对啊。”
      “哈哈哈,”誉王笑得得意而畅快,“你说得对。”

      “支的招好使不?”应好笑眯眯地问。
      萧景琰露出一丝笑,揉了揉她的头发。
      何止是好使,他本不善言辞,今天简直是他怼人生涯中最值得纪念的一天,而且怼得理直气壮,怼得心情畅快。
      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成了朝野上下,特别是太子和誉王的谈资——不过就算是知道了,也不会在意。
      “反正已经回京,左右无事,明日带你去栖霞山逛逛吧。”
      果然,应好的眼睛刷地变得雪亮:“好啊好啊。”
      既然无权在手,没有需要背负的责任,自然也没有什么需要操心的事,何妨不辜负这满城秋色,好好赏景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4章 第十四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