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朝如青丝暮成雪 ...

  •   春山楼的花魁绝色之姿,艳倾江湖。芙蓉如面柳如眉,美人一颦一笑引得少男少女们纷纷以缠头相掷。

      花魁收集了七色缠头后,忧愁缠心,脂粉盒里有红、橙、黄、青、蓝、紫六色胭脂,唯独缺了绿色。

      花魁很愁,曲也无心唱了,酒也懒得陪了,早出晚归每天往东西南北市跑,就为求得绿色的胭脂。

      春山楼无花魁坐镇,来客骤减。楼主以扣工钱威胁也不怕,只能白脸唱完唱红脸,派春山楼里其余的姑娘去探探花魁的口风。

      花魁把姊妹们召进闺房,小心翼翼地打开了脂粉盒,一样一样介绍道:

      “七色里我集了桃夭、秋水、流光、南山、九霄、燕脂,唯独求不得烟霏。”

      姑娘们看得啧啧称奇,早把楼主交代的事忘得一干二净,只问花魁这六色是从哪取的。

      花魁将脂粉盒轻轻扣下,笑得有些得意又有些欠打:“因缘所得”

      整座楼的姑娘们都无心接客,春山楼的楼主陷入了深深的忧虑,隔三差五跑去阴阳客栈借酒消愁。

      掌柜不明所以,问楼主怎么了,楼主委屈兮兮地抱着酒坛说,人去楼空。掌柜心下一惊,追问是哪路人士,春山楼的美人都敢抢。

      “卖胭脂的!”楼主“”的一声放下酒碗,在金丝楠木的桌子与掌柜的心上砸出一个坑。

      【2】

      眼看春山楼有倒闭之险,楼主急中生智最后定下一策: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一时间江湖上赏金最高的不再是某某某的人头,也不再是前几届状元用过的笔墨纸砚,而是一款名叫烟霏的胭脂。

      依花魁的说法,这款胭脂香如沾雨杏花,色若蓝田暖玉,细比杨柳拂面,只有皇家的匠人才有这般手艺。

      寻物一事不似杀人救人,难以正邪定义。一时黑白两道跃跃欲试,纷纷踊跃参加了这一挑战。天网游走于牢狱之间向关押的犯人们打听,玉门观承诺若有人提供有效线索,赠送“四姑娘送三少侠”的同款枸杞,玄武观空空荡荡,所有踢馆的人架也不打了,馆主带头跑路,只留三少侠看门。

      最后还是□□状元与榜眼合作搭档,去宫里走了一遭才探出了蛛丝马迹。

      丞相说有听过烟霏这名字,冥思苦想却回忆不起在哪听到过,禁卫军说一晃眼见到过那种若玉一般的色调,却没有印象是在哪见到的。

      无论如何有一事可确定——烟霏在宫里。

      意识到这事的丞相有些紧张,警惕给两个兴高采烈的□□泼冷水:“别来太多人啊,宫里乱了唯你们是问。”

      状元和榜眼对视一眼笑嘻嘻道:“谁抓得住我们啊?”

      待两人一走丞相连忙派人去找天网的指挥使要人,岂料传令使去了趟又灰溜溜地回来,说天网的指挥使在忙头等重案,人员紧缺。

      丞相一阵不祥的预感,问传令使是何重案?

      传令使一脸费解地耸耸肩,给春山楼的花魁找胭脂。

      【3】

      戒备森严的皇宫一时成了众人的游逛地。

      茶余饭后,黑到白道们纷纷登房上瓦,溜进宫中向宫女们打探传说中的烟霏。

      问来问去,最终是白道的探花从太后的贴身宫女那问出,烟霏是先帝和太后的定情信物。

      白道探花万念俱灰,只道这事没戏了,刚要走却被太后悠悠叫住。

      太后问白道探花寻这烟霏做什么,白道探花不敢欺瞒,诚实回答是替春山楼的花魁寻的。

      太后听了好奇,又问春山楼的花魁寻这烟霏做什么?

      白道探花摇摇头说不知,太后想了想,让下人去宣春山楼的花魁进宫。

      陛下惶恐地公文也批不下去了,牙齿打颤地问丞相,朕的皇后和太后吵架了吗?朕的皇后要被换掉了吗?多少钱买的回来啊?爱卿有闲钱一借吗?

      丞相不知道能说什么,只能安慰陛下,说不定是太后嫌宫中无聊,欲寻个人来聊天。

      陛下直呼荒唐,她们两个一个江湖女子一个镇宫之宝,能有什么话可说?

      丞相也猜不到太后的心思,遂不语,乖乖拿过公文低头认真批起来。

      最近打架的斗殴的陡减,或许是国泰民安的吉兆,或许是一盒胭脂引发的怪征。

      丞相比较希望是前一个,但丞相比较相信是后一个。

      【4】

      春山楼的花魁与长春宫的太后一见如故。

      太后跟花魁看了后宫嫔妃的花名册,花魁给太后展示了无价的胭脂盒。

      太后看毕桃夭、秋水、流光、南山、九霄、燕脂后,不假思索伸手往枕头下摸,掏出了装有烟霏的木盒塞给了花魁。

      花魁将胭脂盒捧在心口泣不成声,太后笑眯眯地看着,哄女儿一般拍着花魁的背说:“集齐啦?集齐就好。集多少年啦?”

      花魁算了算,答十年了。

      太后连声赞花魁有志者事竟成,夸完后随意一问花魁,可知这烟霏为何叫烟霏?

      花魁在脑中检索了一遍背过的古诗词,胸有成竹答:“记取西湖西畔,正春山好处,空翠烟霏。”

      太后欣然追问:“可还会下一句?”

      花魁轻松答:“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

      太后连连点头,眼角开出一朵朵花纹:“先帝当年亦是这样同哀家讲的。”

      【5】

      寻烟霏的风波就此平息,花魁和姑娘们踏踏实实地回到了春山楼,重新“飞羽觞而醉月,开琼筵以坐花”。

      来人从喊花魁美人,到喊花魁姑娘,再到喊花魁夫人,称谓的变化暗含了年岁的流转。

      春山楼的楼主迟暮归隐,花魁夫人接手了春山楼的生意,容貌难敌其余芳华正茂的姑娘。

      花魁夫人不惧年岁,每日变着不同颜色的缠头,往脸上扑相应颜色的脂粉,一直到白发皑皑,堪比千年霜雪,还笑嘻嘻地与来客们斗诗斗酒,行飞花令。

      手下的姑娘好奇又钦佩地请教花魁夫人,如何做到年轻时门庭若市,暮年亦访客不绝。

      花魁夫人一边往两颊抹燕脂,一边俏皮地弯下眉答:“人生一世和这脂粉盘一般,现在的我是最后一种,燕脂的美法。”

      姑娘若有所思地问那第一种桃夭的美法是什么美法?

      花魁夫人潇然摆摆手:“不应回首,为我沾衣。”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