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二章:瓦砾明珠一例抛 ...

  •   阮捷这时也昏昏沉沉地,他此刻又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心里正无限感慨,忽然想起自己看的历史剧,里面逆天一样的光武皇后心中如同泄洪一般,对着赵光义的恨也有了出口,听了这句话,忽然道:“周…….贵妃,我能够给您效劳。求您,收留我和家母。”
      周贵妃好笑地看着这个半大小子,问道:“你能为我做什么,又知道我需要什么?敢说这样的大话。”
      阮捷并不习惯地伏地说:“求贵妃给个机会,小人能让您…….财源广进。但凡有人的地方,钱都是好东西。”
      只要有人的地方,钱就是好东西,阮捷这话说的太对周意欢的胃口了,或者说是她这三年切身经历带来的感悟。
      她本是太/祖赵匡胤之宠妾,开宝年间得封贵妃,名位仅在皇后宋氏之下,又在开宝九年为赵匡胤诞育了第五子德麟,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却在当年十月寒冬经历了历史上著名的“烛光斧影”事件,赵匡胤当夜身死,不明不白,继位的并不是他的任何一个皇子,而是其弟弟赵光义。
      周贵妃这人在新帝还是晋王的时候就和他结过不小的梁子,这风水轮流转,当时能有她的好日子就怪了,果然先帝的陵寝一修好,赵光义就以“贵妃周氏,先帝所钟”为由,硬生生拆散了她和尚在襁褓的幼儿。逼迫她和一众低位嫔妃前往永昌陵为先帝陵园妾。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三年,这三年来缺衣少食已经成了常事,好在周意欢不是坐以待毙的人,带着还愿意劳动的人开垦起陵园周围的土地,种菜自给自足,有时还能托人把绣品带出去卖,这才堪堪熬过来了。
      这里就要介绍一下周贵妃的出身来历,五代纷乱,她出生在南唐,是宰执周宗的中女,家中的一姐一妹,正是后来举世闻名的大小周后。而她正是因为妹妹与姐夫有私情,致使长姐周娥皇病重离世,愤而离开江南,来到宋国生活,甚至弄到了假的户籍,女扮男装参军,直做到了一营将校,这才有了她和赵匡胤相识于太原城下一段缘分。
      她有如此经历,自然比养在深闺的娇娃更知人间疾苦。更何况她的麟儿还在宋皇后那里抚养,她和宋皇后有生死交情,倒是不担心她对孩儿不好,只是宋皇后的处境也不怎么好。
      原来太/祖驾崩于万岁殿当日,身在宫中的宋皇后闻讯大惊,急令当时的内侍都知(相当于大内总管)王继恩诏令当时在京的四皇子赵德芳进宫,谁知王继恩早已被晋王赵光义收买,带来了他。世家出身的宋皇后立即知道大势已去,拜倒在地,对赵光义说:“官家,望周全我母子性命。”赵光义回答:“共保富贵,无忧矣。”然而他却没等第二年,在开宝九年十一月就宣布改元“太平兴国”,以亡兄最后的年号“开宝”作为寡嫂的封号,又将她移居南宫,只在节庆之时拉她出来露个脸。宋皇后每每写信从不诉苦,但意欢又怎么能不知道她寄人篱下的艰辛呢?
      想到宋皇后,意欢心里也是一阵心疼,她二人前后脚入宫,虽然一为皇后,一为宠妃,但都比赵匡胤小了二十多岁,反倒是两人之间更投脾气。意欢练就的一身好本领在开宝年间曾险险地救过宋皇后的性命,让她二人更加相交莫逆,否则意欢被赶出宫,也不放心把儿子交给她来照顾。
      眼看就能见到儿子和姐妹,周意欢其实并没有太把阮捷放在心上,可阮捷却明白这是自己实现复仇之路最后的机会。叩首道:“小人知道娘子或许不信,求您带我母子回南宫,充作杂役,只要您给小人两日的时间,小人保证您会满意的。”
      周意欢早年豪迈,这些年吃了不少苦也谨慎多了,道:“南宫虽在大内之外,但也是皇家居所,我贸贸然带一个外男回去,岂不是会给宋姐姐招祸吗?你若有能让我为之心动的东西,不防现在就拿出来。不然我不能担这样的风险。”
      阮捷头脑昏昏沉沉地疼,却咬牙坚持道:“那请娘子先带我们去驿站,这里,小人无法为您展示啊。”
      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周意欢遍带着他们母子二人一起向前走去,阮母战战兢兢地问:“儿啊,你有什么本事为贵人聚财啊,可不要空口说大话,这样咱们娘俩可没有好果子吃。”
      阮捷拍拍她的手,知道无法解释更多,只道:“娘,儿子这一病,仿佛有仙人指路一般,有术要借我之口告诉贵人,也是报答周贵妃的救命之恩。”
      阮捷费劲唇舌好不容易骗的阮母相信,他是真有可以拿的出手的东西。
      他现在心里有一个宏伟的计划,或者说出来叫谋反叛逆。他要借着周皇后这面大旗向赵光义报整个晋阳百姓的大仇,他也不信历史上光耀千秋的光武皇后是个没有野心的人。他经过短暂的踌躇之后,信心满满,作为一个穿越千年的人,随便拿出点什么东西都是创新。何况他还在化学公司待过。
      到了驿站,不等周贵妃吩咐,阮母就先去买猪油了,阮捷则是拖着还没退烧的身体,软磨硬泡向驿站的厨子买要了几个酒坛子,也不知道他从哪儿鼓捣出来的几个小孔,再按上管子就行了,只一会儿的工夫就做好了。
      周贵妃和随扈们都不禁奇怪,这阮郎君这是要鼓捣什么?
      他们哪里知道,死里逃生的阮捷树立了当从龙功臣推翻赵光义的远大理想,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干大事首先得有钱。阮捷觉得自己来这一遭受这么大的罪,偏偏被后世传奇的周贵妃给救了,简直可以引用孟子老祖宗的话说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或者是“天无绝人之路”。于是他为了天大的饼,不得不想办法挣钱了。
      阮捷把两个坛子放到一边,从厨房取了一盆木炭来。让大伙奇怪的是,阮捷居然往炭盆里倒水,像给木炭洗澡似的洗了起来。
      周贵妃身边一个看着年轻的侍女说:“阮小郎君这是要做什么?”阮家母子虽说要投靠自家娘子,但娘子没有答应,因此她还是客气称呼。
      阮捷满手乌黑,抬头道:“几句话也说不清楚,还请姑娘您去外间找些细砂、卵石来。石子最好从大到小,每样一盆。”周贵妃瞪他一眼,他还真不拿自己当外人,都开始使唤自家的奴婢了。看着小丫头怯生生地看着自己,周贵妃心里到底也好奇,于是道:“竹枝,你去吧。”
      阮捷是想弄一个简易过滤器。把大小不一的小石、细砂,再加上木炭分层放到坛子里,这样液体倒入坛中,再从坛底的细管流出,就能起到过滤的效果。
      其实过滤效果最好的是活性炭,但是现在条件有限,阮捷只能用这土办法代替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