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碧落 ...

  •   乾元四年,后有娠,迁居钟粹宫。同年,太师长子傅长安连败湘地水匪,清剿水患有功,帝龙颜大悦,召之回京述职。是年秋,举国丰收,百姓鸣钟奏鼓,人人欢欣。

      赵悯翻了个身,在狭窄的梨花雕凤床上醒来。窗外已是暮色西沉,夕阳的余晖给万物都镀上了一层无限华贵又无限凄凉的金色。秋色已经渐浓,为数不多的几只活着的夏蝉落在院里的姑桐木上有气无力的嘶叫着,伴着零星的蟋蟀的嘹叫。透过残破的窗纸,他隐约看到窗外那只闲置已久,早已青苔滋生的大水缸边沿上,站着三三两两黑翅黑羽的乌鸦。仿佛是在等待晚归的同伴,时不时发出嘶哑的哀鸣。

      他不禁看的有些痴了。记忆中幼年时分,他便常常趴在破旧的窗棂上,安静地守候着母妃单薄的背影。母妃总是怔怔地望那座金碧辉煌的大殿,从日出到日落,又从日落到日出。从一个顾盼生辉的美人,等成了形容枯槁的怨妇。突然有一日,向来对他们母子俩冷言相向的小太监巴巴地送了崭新的铜镜来,说是内务府统一发的。也是像这样一个黄昏,母妃不停地照着那光亮的铜镜。斜阳将庭院里那口水缸的倒影无限拉长,投在地上,仿佛一根黑色的巨柱。他蹲在水缸的影子里捉蟋蟀玩,没留意母妃很早就睡下了。这一睡,却再也没有醒来。次日,他的哭叫招来了守卫,守卫叫来了太监,太监们通报给各自的主子,夜里,前来诊断的太医对他说,母妃是死于绝望。

      赵悯感到心中抽痛了一下。正怔忪间,突然瞥见一个身穿青衣的人影急匆匆地走过蒿草遍地的青石砖路,停在了殿门前。一个熟悉的声音叫道:“皇上——”

      赵悯默然不语,半晌,方问:“什么事?”

      舒泰听他语气,不敢贸然推门而入,只是跪在殿门口,行了个五体投地的大礼,磕头道:“皇后娘娘即将临盆,产婆和太医已经尽数都过去了。”

      殿内白衣的男子乍听此言,身型一僵,披上黄杉就要起身。匆忙之间,竟将床头的香炉挥落在地。“咚”的一声,却将他自己吓了一跳。

      赵悯定定心神,说:“进来吧。”舒泰便进来为他细细地穿衣系带。碧落宫的西厢房是这座荒废的宫殿中唯一打扫过的,纵使舒泰轻手轻脚,还是扬起了不少腐朽的尘埃。寂静无声中,几缕阳光钻过窗棂,雾蒙蒙地照在厢房角落的大青花瓷瓶和鎏金珐琅自鸣钟上。

      窗外传来遥远的鞭声,夹杂着似男非女的求告和号泣。窗外大水缸上的几只寒鸦,受此惊吓,哑叫连连,蓦地展翅飞走了。

      “又是哪个宫的功曹在责罚犯了错的小太监了……”舒泰小心翼翼地说。赵悯似是而非的“唔”了一声。他又道:“奴才知道皇上时时刻刻怀念先妃娘娘,但是……但是这碧落宫冷清了许久,皇上也不许人仔细打扫,万一沾染了什么……病……”

      赵悯看了他一眼,舒泰连忙跪下给自己掌嘴,口中念着:“奴才该死!奴才该死!奴才一时说溜了嘴,还请皇上恕罪!”

      赵悯此时无心与他多说此事,只是问道:什么时候的事?”

      舒泰又磕了一个头,方才站起来继续帮他扣腰带。说道:“半个时辰以前,约莫申时后半晌,娘娘开始轻微腹痛。由于太医曾说娘娘此胎甚是稳固壮健,产婆又都早早地侍候在侧,奴才见皇上正睡着,就没有贸然禀告……”

      赵悯心中一阵烦躁,又问:“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回皇上,已是酉时三刻了。娘娘还在产房躺着,大约因为是头胎的关系,所以格外艰难。”

      赵悯疾步走出碧落宫破旧的殿门,看到一乘明黄色的轻罗软轿已在门外候着。瞥了一眼战战兢兢的舒泰,对他擅自做主的气恼稍稍消了两分。

      “起轿——”

      舒泰尖利的嗓音刺破黄昏的静谧,一群歇在宫檐上的麻雀扑棱棱飞向天空。八个训练有素的壮健阉人,将轿子迅速抬起,不抖也不乱。踏着残阳最后一丝红彤彤的余热,悄无声息的穿过宫道,朝着钟粹宫的方向去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章 碧落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