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土屋藏密 ...
-
李思忒心不在焉,味同嚼蜡,除了对爷爷奇怪的表现不解外,还一直惦记着梦里的那个女孩,也很好奇,若没有惊醒,魔盒是否会出现?众神的战争会如何?
他脑洞大开,忽见爷爷放下碗筷,起身离开,这才注意到爷爷吃的很少,自己也没了食欲,将剩下的饭菜装在保温盒里,跟着爷爷来到院子,伸手去接他手里的锄头,预同往常一样去农田帮忙。
爷爷摆摆手,拿过保温盒,说:“今天活不多,我自己可以。你在家好好收拾行李。”说罢,头也不回的出了门。
李思忒看着爷爷落寞的背影,立在原地,对爷爷的刻意疏远莫名之余,又起不安,但又做不了什么,转身回屋,收拾好餐桌,仰躺在床上,揉了揉涨痛的脑袋,长叹一声。
昨夜梦中历险,令他筋疲力尽,眼皮一直下垂,可就是不敢睡,生怕再梦见什么你死我活的恶心场景,只好打起精神,专心地读着《全球通史》,直至窗外的余晖在书的字里行间洒下一片金黄,方觉傍晚。
他合上书,做了晚饭,听到推门声,知道是爷爷回来,赶忙出门迎接。
可看到爷爷的第一眼,李思忒脸上的微笑顿时冷了下来。
爷爷此时的神态,除了疲惫,还有满面的愁容,垂头的沮丧,无言的疏远,心情非但没有李思忒想的好转,竟比早上出门时严重许多,吃完饭,进屋,关门,再没动静。
李思忒知道问了也无用,无奈回房,一夜浅眠。
次日,鸡鸣报晓,炊烟早渡。
李思忒六点起床,提着两大箱行李出了房间,迎面见到在院子等待的爷爷。
见爷爷的脸上终于挂上了毫无阴霾的笑意,与晨光一样和煦,他开心一笑,道了句早。
爷孙俩一起向村口去。
李思忒的家在天南,报考的学校在海北,距离太远,要在村外的马路上等车,先去镇里,再换车前往火车站坐高铁,十个小时后才能抵达学校所在的城市。
学校的名誉与实力不仅在国内首屈一指,在世界大学排名中也卓越见榜,培养出许多各行业的名人、栋梁。
李思忒能够被录取,不仅因其高考分数全省第一,更有超人智商的因素。
十二岁,参加全国奥数比赛,拔得头筹。
十四岁,与另五位优秀同龄人组成小队,参加国际奥数比赛,以满分之荣震惊他国选手,并与队友为国家争得荣誉。
十六岁,收到世界顶级智商俱乐部“门萨协会”的入会邀请函
......
能够踏进梦寐以求的修学之地,李思忒欣喜若狂,但因条件不便,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
他最担忧爷爷的身体,还有与拆迁办的矛盾。
爷爷是他唯一的亲人,也是恩人。
他是个孤儿,于襁褓中被爷爷捡来抚养长大,相依为命,不离不弃。
爷孙二人一直住在偏远的名叫花山的村落,虽然没有城市高楼大厦、霓虹灯光、俊男靓女的繁华,但却能得见四季最纯粹的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夏荷别样红,莲叶无穷碧;秋水日潺潺,街巷草木枯;雪满山河园,遍野红梅开,日日安宁、清静。往日,李思忒读高中时,每逢假期回家,走在通往村舍的路上,眺望那蓝天红霞、风景如画,顿觉到了桃源之家。
可很多美好的东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总不容易长久。春节后,村委会接到了政府的拆迁通知。
政府将整个村子的土地租让给了本市一级房产开发商,据说市里准备将村落所在地作为旅游开发区,要建造容纳湖光山色,宛若仙境的古典游乐场与度假村,成为整个城市的标志性风景。
政府的决策,村委会只能遵循。下发的补偿费却根本不足以让村民买新房安身。村民们几次抗议无果,随着一次次催赶,无奈妥协搬走,只剩下几个“钉子户”。其中就有李思忒与爷爷,还有刘小胖家。
李思忒的爷爷是个很有原则,不屈不饶的老头儿,尤其遇到不公正的行径,如果摊到自己身上,绝不轻易妥协。与拆迁办僵持的半年里,任由对方言语多么恶劣与威胁,不管怎么踹门砸墙,他都坚定地不给买房钱不拆迁。
李思忒好几次看着爷爷与一帮督迁人员横眉竖眼扯嗓子,看着那帮督迁人员凶神恶煞的挥舞棍棒,生怕他们一个不小心甩在爷爷身上,劝爷爷放弃,去别地租个破房子住着也可,但被爷爷郑重否定,还被教育道:“应得的不争取,不公正的不抗争,前者非优秀者该有的心态,后者是助长社会恶劣风气的始作俑者。”
李思忒哭笑不得,在爷爷的领导下,与拆迁办别扭到现在。
现在,他哭笑不得的心情,彻底化作了担忧,站在路边,注视着爷爷,关切地说:“您自己一个人要注意身体,哪里不舒服,或者需要帮忙,记得找隔壁的王婶……”
爷爷背手挺立,轻松地笑着,“你在镇里读高中的时候,我也是一个人在家,能有什么问题?倒是你,去了学校,要和同学搞好关系,即便有助学金,也要省着点……”
李思忒点点头,忽见汽车由远及近,知是离别时,紧了紧肩上的背包,回头看爷爷。
爷孙千思百惦尽在默契一笑。
已知的,未知的,新的旅程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