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18)徐舒和柳衣 ...
-
王老将军的旗帜鲜明的表态与相助使局势陡然逆转。
徐清北山城败,集残兵赴仅剩的东罗城,并急令庆东王回营。
庆东王作为先锋的表现实在差强人意,打过几场不大不小的伏击战,收获一般功绩一般。传回的信报上皆是歌舞升平歌功颂德,没有一点有用的讯息。
诏令到时,他正在帐内架着火炉烤羊肉。炉火旺盛、油星迸溅、香气四溢。他吃得胡须都挂了油,惬意又自在,直到报信的小兵滚进营帐打碎了平静。
两个时辰后,东王和徐舒面对面坐着。
他掏出一块花纹繁杂的牌子,摸了下尾部细线上缀着的墨黑珠子,感慨道:“何时反攻?”
“越快越好。”
“南王尚紫、西王尚蓝,东王尚黑,谁会想到真正的藩王令其实是这粒不起眼的小珠子呢?”东王似是自言自语,“另外两块真的毁了?”
“是。”徐舒沉声道,“在山洞里,被我亲手捏碎。”
“恕我冒昧,”东王身子往后一仰,靠在椅背上,“我一直想问,半年前,您为何选了实力最弱的我?”
“沧海桑田、岁月更替,这些先祖间久远的盟约,后辈是否遵守,从来不是一块牌子可以决定的。”
“哦?”
“只关乎人心。你愿意相帮,有没有牌子都不重要,不愿意的话,再多的牌子也没用。与其说,我是因牌子找的你,不如说,我是因你而选择留下这块牌子。南王体虚、独子温懦,只想明哲保身,不能合作;西王狠毒、贪财好色,封地百姓苦不堪言,不可合作;唯有你,行事光明,磊落方正,故我愿意一试。”
“唉,这话我可受不起。我不过是觉得,比起那位,你可能更适合当皇帝。”东王想了会,正色道:“不过,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不悔。只是我妻儿皆被徐清扣在封地……柳公子曾许诺只要他活着,就保我家人一天,殿下,可算数?”
徐舒语带寒冰:“算数。”
*
东罗城,主帐内。
一鹤发鸡皮老者跪地叩首道:“臣等只能尽力而为啊。”
徐清喝道:“不就是一处刀伤么?!”
“陛下,这位贵人本就体弱,这些天又伤病不断……”老者头垂得更低,抖声道,“而且您将他锁在床头,这非常不利于他休养和恢复……臣斗胆,请陛下您解开……解开……”
徐清怪笑道:“解开?他跑了怎么办?”
老者整个人都快趴到地上了:“贵人高烧三天不退,神智昏聩,药米未进,若是再不退烧……恐怕……”
徐清一甩袖子:“闭嘴!滚!”
老者连滚带爬出了营帐。
柳衣埋在厚重的锦被下,几乎看不到胸腹起伏,脸庞异样惨白,双目紧闭,唇色青灰,露出的纤瘦手腕上扣着黑色的镣铐。病中苦痛,柳衣下意识地挣扎了几下,铐链沉声作响,指上伤口崩裂,血晕染纱布。
徐清一掌挥去,最后关头卸了七分力道,不轻不重地耳光落在柳衣脸上:“朕打你,你为何从来不躲?”
“朕要你割下手指,你为何从不求饶?”
“朕要杀人,与你何干,你为何要往刀口上撞?”
“数月前,那贱人逃走,你为何去追?你是要回徐舒那里么?!混账,混账!”
“你就那么想死?那么想离开朕?徐舒他哪里比朕好?明明,明明是朕先……”
徐清越说越气,拽过柳衣的手,粗鲁地将纱布撕扯开:“朕不会让你如意的,哪怕朕身败名裂,死无葬身之地,也要拉着你陪葬!”
伤口被拉扯的剧痛下,柳衣蹙眉难耐地低吟数声,毫无血色的唇瓣翕动着:“……”
徐清把他的手掼回去:“你说什么?!声音大点!”
“……”
徐清顺手端起床头早已凉透的汤药泼下:“清醒了没?!”
药汁糊了满脸,柳衣本能地绷直脖颈,便有液体顺着流畅线条滑落,浸湿了枕头被褥,他难受地闷咳数声:“……”
徐清神色微变,站了片刻,拿出绸布给他擦拭后,俯身将耳朵贴在他唇边,语气也软了点:“乖,大点声。”
然后他就听到了从意识昏沉的人口中吐出的断续的话:“陛下……我……不走……不走……臣……不走……不走……”
一把重锤砸在胸口。
心脏忽然被狠狠攥住,顷刻间疼得不能呼吸。
徐清慢慢抬起头,看着柳衣出了回神,有些茫然地按了按胸口,不知所措地愣了会,又去拿刚才被他掼回去的伤手。
柳衣的手长得十分漂亮。这只手什么时候做什么都是好看的。
写出来的字是潇洒飘逸的,拿着折扇时是肆意风流的,握在他手里时是温暖有力的——不过那是以前。
从今往后,断指,残缺,终生相伴。
这一切都是拜他所赐。
久违的情绪很陌生,好像这么多年里,他都没再感受到这种内心的悸动。一如很多年前,他一时兴起,去见徐舒倾力相助救回的人一样,那天明明是抱着最恶意的念头去的,却在把酒言欢中,不动声色地把心中那些黑暗的念头扫到角落里,不愿再向他展露。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之间,变成了这样?
徐清止不住涌出的奔腾思绪和回忆,悄然起身离开。
须臾,便有人进来替柳衣解开了镣铐。
被赶出去的老太医垂头丧气地跟在后面,蔫了吧唧地给柳衣伤口换药裹纱布。
老太医医术了得,换得稳且快,结束将走时,他的袖角却被本应深度昏迷的人拉住。
“谢谢。”
*
庆东王叛变。
徐清大发雷霆,令副将即刻将东王家眷押到营中。
谁也没有注意到,一张小小的字条,被一位身材佝偻的银发老人,悄悄带出营帐。
几日后,押送队伍被劫,东王家眷失踪。
同日,东王发檄文细数徐清七大罪状,号天下义士群起而伐之。
大势已去的徐清气得七窍生烟,怒斩近身随侍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