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愣三 ...
-
吴家是安稳的。处在顶层上,又不过于顶尖出挑遭人嫉恨。家风是开明的。既有前朝翰林又有留学博士,随便拉出个人来都是学贯中西。家底是厚实的。只要结婚,她的那位三少爷就可以领出一大份资产来单过了。
三少爷,人称楞三。人是好人,但满脑子都是封建男尊女卑的过时思想,就算是放在吴家,也是格格不入的。那时候她是迷糊,才会觉得他的大男子主义比道森先生的假绅士更好,何况他又有一个好皮囊,放在东方或者西方的审美里来看,也是好的。
湘铭的戏剧学得不好。有时候她觉得他像一个不说台词的哈姆雷特,有时候又像一位正人君子版的唐璜,或者是一位年轻英俊版的堂吉诃德。他仿佛戏台上的人物,美在一板一眼里,他的一板一眼,动人极了。
但原本她也没想嫁他。他和她,都是因为在交际圈里属于边缘人物,才十分偶然的相识的,剧他说他对她的第一印象是他跟着兄弟和朋友们去她的姨妈徐夫人家参加沙龙,她来待茶,他说要英式红茶不加糖的,但他得到的是加了两倍糖甜得齁人的红茶,当时他就在想,这个女人怎么这么糊涂。要是娶了她,一定过得不舒服。
当然他并不曾说,他为何在第一眼见她就会动娶她的念头。他二十七岁,被家人逼着出来寻亲,他要再不自由恋爱,他就得接受指定了,所以看见每个适合的女人,都会寻思一番结婚的标准,那也是自然得很的。他觉得她适合,是因为她确实是一张中国古典美人的面孔,小而圆润,清秀里带点灵气。这样的模样是可以娶的,但是又未必能真娶,因为她总之好像是不大善于和人交往,不怎么说话,是有点糊涂的。要做他的太太,她少了必备的大方态度和交际能力。
楞三选妻,相当严格。他见过北平满城的闺秀,他甚至看过半个中国的适婚小姐们的照片,找不到完全满意的。实在是要凑合,大约也不会凑合在她身上。所以他没有对她故意殷勤,他也不懂什么温柔,他只是在人群一角,把放多了糖的茶杯推了又推,仿佛嫌恶。
他对湘铭的注意不多,湘铭对他的注意同样很少。她只对他的名字有印象,她想,伽严。大概是出自佛经吧。但是佛经她不懂的。这个名字好,伽严,加盐,好像总嫌不够咸似的。
他们笑他是楞三,她就完全不知道了,楞三是谁?
后来他来的次数多起来,又给养育院捐了点钱,就算是熟悉了。这熟悉也只限于她知道他叫伽严,至于楞三就不不知道是谁了,他知道她的名字是湘铭,而在养育院证书上的Sharely Snowden他就不不知道是谁了。他来捐一点钱,还要查政府的各种许可文书并且参观孩子们的生活,这要在国人眼里看来,他就是迂腐小气,但是还好她当时刚刚回国,还不觉得。她是唯一一个陪着他看完这个养育院每个角落的人,几乎是应对考试一样的说出了每个孩子的性格爱好和故事,简直是累死她的这份儿耐心了。最后他说,他捐一千块钱,一定要扩建孩子们的厕所,减少排队,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在课间上一次厕所。
他这样说的时候,大约是犯了一点哮喘。孩子们是有点闹有点挤,他修长的身体被某个皮孩子一撞,就有点晃。他皱着眉,下意识的用手帕捂着自己。他挺高,但是挺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