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3、危险的愉悦(7) ...
-
刑警队在当地派出所和居委会的配合下,锁定了几个正在装修的地点。由于不确定凶手是不是隐藏在这几个装修队中,而这个案子的社会关注度已经过高,为避免闹出太大动静,刑警队觉得找个理由,分别将几个装修队的人叫到当地派出所调查。
几个装修工人一进屋,都不由皱了皱眉头。
王宁笑着致歉说:“不好意思,屋里暖气阀门卡了,关不上。各位如果觉得热,可以把外衣脱了。”
大部分人闻言都脱掉了外衣,露出里面的背心和光溜溜的膀子。王宁看到,有一个人没有脱。
他只作没有注意到,对几个人说:“附近居民举报,说小区里有财物失窃,所以请几位前来配合调查。”
工头儿一听就不高兴了:“丢了东西干嘛怀疑我们?”
王宁赔笑说:“这不是有人举报嘛。我们也是按程序办事,你们提供一下指纹和唾液样本,只要跟现场证据不符,不就解除嫌疑了吗?你们也没什么损失。”
工头儿嘟囔道:“谁这么多事?”
“我们有规定,举报人的身份是要保密的,请各位理解。”
王宁注意到,那个没脱衣服的人在听到要取指纹和唾液时眼神闪烁了一下。
刑警队取了几人的样本送到检验科。
等了几个小时,工头有些不耐烦地说:“我们可以回去了吧?”
“抱歉,目前还不行,检验报告还没出来。”王宁肯定不敢放虎归山。
“那查出来不是,耽误我们装修进度,你替我们向雇主解释啊?”
“那一定。”王宁赶紧安抚对方情绪。
又等了一个多小时,工头儿实在坐不住了,站起身来:“我说,你们这也太慢了吧?”
一直没开口的梁浩忽然抬眼瞄了工头儿一眼。那眼神太凌厉,工头儿一个激灵,气声弱了些:“你这耽误我们多少事啊……”
话音还没落,国伟突然开门进来,朝那个没脱衣服的人看了一眼,对两人点点头。
果然。
梁浩看了那人一眼,下令:“抓起来。”
“哎,警察同志,怎么回事啊?”不明所以的工头儿叫道。
梁浩拿眼神扫了剩下几人一圈,说:“先都带回去。”
DNA样本与案发现场相符的那人叫做黎成良,是装修队里一个普通工人。看起来三十郎当岁,剃了个小平头。
“知道抓你是为什么吗?”王宁开口问。
“警察同志,我没偷东西。”黎成良替自己辩解道。
“那你做了什么?”
黎成良的目光闪烁了一下:“我没做什么呀。”
“那你敢不敢把外套脱掉?”
黎成良的目光忽然闪现出一丝得意,他解开扣子,迅速脱掉了外衣。王宁看到,他左臂上有一片烧伤。
王宁盯着那片烧伤:“怎么回事?”
“干活的时候不留神让石灰水烧的。”黎成良答得很理所应当。
王宁不由看了梁浩一眼,这是为了销毁证据?
梁浩冷冷看了他一眼:“胳膊上的伤处理了,DNA你也能改吗?”
黎成良明显紧张了一下,又努力掩饰过去:“什么东西?”
“现场发现了你的DNA,你怎么解释?”
黎成良目光中露出一丝惊恐,随即狡辩说:“我不知道怎么回事。”
“那你认不认识这个人?”王宁说着,把死者的照片推到黎成良面前。
黎成良看了一眼,立刻说:“不认识。”
王宁忽然觉得有点不对劲,这个人怎么连个谎都说不圆:“那她的指甲缝里为什么会发现你的DNA?”
黎成良有些慌了:“我不知道,你们弄错了吧?”
“她的床单上还有你鞋印。”王宁又添了把火。
黎成良有些惊慌失措地说:“鞋印不都差不多,你们怎么知道是我的?”
王宁越发觉得不对劲,这人对侦查手段似乎一无所知,他怎么可能是那个凶手?
此时,梁浩忽然收到条信息,递给王宁看了。王宁扫了那人一眼,继续问:“那你住的地方,为什么会有她的手机和钱包?”
梁浩带其他几个人回来,就是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他从几个人那里了解到了黎成良的住处,刑警队的人一查,发现他还没来得及销赃。
黎成良看再也抵赖不掉,一下子崩溃了:“警察同志,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梁浩挑了挑眉,还想有以后?
王宁冷冷丢给他一句:“说吧,怎么回事?”
“我那天收工,路过石兴街,正好遇到那女的揽客。我忽然想起网上看到的报道,一时鬼迷心窍,就跟她去了她的住处。警察同志,我真的是没有办法才这样的,我爸生病,急需用钱,我累死累活每个月赚的钱还不够给他买药的,更别说做手术了。”
梁浩冷声问:“你缺钱,就可以杀人?”
“妓女也算是人吗?她们是败类,是祸害。反正她们的钱来得不干不净,我可是拿去救命的。”
梁浩冷冷地瞪着他,一拍桌子:“你他妈才是败类,是祸害。”
当梁大队长开口骂出脏字的时候,说明他是真的生气了,而且气得不轻。
王宁向国伟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先把人带走。审到这里,案情已经很明确了,剩下完整细节、录口供的事,谁做都行,现在重要的是,别触梁大队长的霉头。
这次审讯是国伟自己要求参与的。梁浩知道,自从上次骆炳朝的案子之后,国伟受了辛然的刺激,想要努力提升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梁浩一向喜欢有上进心的崽子,自然一口答应了。
人走后,王宁看向梁浩,轻声叫了句:“头儿。”
他知道梁浩发怒不仅仅是因为那人杀人后还不知悔改的态度。
梁浩没有说话。
没多久,国伟送走嫌疑人,回来了。
梁浩看了他一眼,问:“你有什么判断?”既然要学,就不能只在一边消极旁听。
“我觉得,他没有说谎。”
“这么说,他不是之前几个案子的凶手了?”
他口口声声说是因为网上报道临时起意,那么之前的案子就不应该是他犯的。
国伟说:“应该不是。”
梁浩瞥了他一眼:“依据?”
“这起案子,从表面看跟之前的案子很像,其实细想起来很不一样。之前的案子凶手行事缜密,现场没有留下任何线索,这个案子黎成良却留下的很多指向明确的线索。之前凶手用某种方法制服了死者,黎成良显然不知道那个方法是什么,只好用暴力闷死了死者,才会在现场留下那么多的铁证。之前的案子,凶手显然有很强的反侦察意识,黎成良似乎对侦查手段毫无所知。而且,他心理素质不高,在审讯期间,甚至不需要太多技巧,就破绽百出,很快招供。所以,这起案子应该是一场拙劣的模仿。”
梁浩不置可否。国伟的判断其实和他的一致,这就是他之前想到的第二种可能。这个案子的凶手与之前的并不是同一个人。
这也是他最害怕的情况。这案子的社会影响太坏了,居然已经出现了模仿者。这个凶手触动的不仅仅是法律,他更是动摇了人们遵纪守法的决心。
梁浩有一个担心。这个凶手的手法非常哗众取宠,仿佛是刻意要引起轰动,如今他的目的已经达到,又出现了个替死鬼,会不会就此蛰伏不出?
王宁看出梁浩心情沉重,转了转手中的笔,笑了一声说:“居然想到拿石灰水烧胳膊消灭罪证,我看,他让石灰水烧的是脑子吧。”
梁浩没有搭腔。
王宁又说:“他应该庆幸,遇到的是我们。换个人,可能就拿他把之前的案子一并结了。”反正像这样的连环杀人案,凶手原本就没有特定目标,他还傻乎乎送了个人头,有了替罪羊,凶手有可能不再动手了。就算他再出手,也可以说是出现了模仿者。但是王宁知道,梁浩不会。一旦明白他不是凶手,即便面对着所有社会舆论的压力,命案必破的压力,领导尽快结案的压力,梁浩也会抗住这千钧的担子,追寻那个唯一的真相,将真正的凶手缉拿归案。
梁浩终于开口,说的却是另外一件事:“去查一下黎成良是不是真有个重病的父亲,如果是,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
黎成良虽然混账,他的家人却是无辜的。
王宁点点头,知道他的队长虽然生气,却很清醒。
出乎所有人意料。不久之后,那个凶手又出手了。梁浩心中却没有庆幸。虽然这意味着他并没有就此蛰伏,但证明这点的代价却是一条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