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落脚城市(7) ...

  •   据骆炳朝招供,根本没有什么绑匪,一切的悲剧,都源于一场骗局。小超沉迷游戏,但水平不够,网上认识了骆炳朝后,常常用零用钱向他买装备。
      听到这里,梁浩愣了一下,网上很多炼装备的人,卖起装备都很贵,多的甚至能达到上千块,小超一个孩子怎么买得起?这父母给的零用钱过分了吧?
      梁浩忽然想起小超那不靠谱的爸妈来。用金钱代替陪伴,似乎是他们干得出来的事。换来的是,血与泪的教训。
      骆炳朝继续说,后来,小超渐渐没钱了,又想要装备,就跟骆炳朝商量,能不能想点办法,从他爸妈那边骗点出来。于是,就出现了这个假绑票的闹剧。
      梁浩想,怪不得绑匪开口只要两万块,原来是小超胆小,没敢往多里要,怕真把事情闹大。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小超会那么顺从地去到那么偏僻的地方,为什么小超的手机上只有他自己的指纹。
      “那小超为什么会死?”
      “我不知道,这个我真的不知道。我们在工地等了很久,想着等他爸爸妈妈钱取得差不多了,打个电话让他们送到某个地方,我们好去取。但是小超又不太敢打那个电话。后来等着等着天黑了,越来越冷,我就说,要不先买点东西吃。小超说他冻僵了,不想动,让我买了带回来。那个地方偏,周围没什么吃的,我跑了好远都没找到,只好又折回去,想催小超快点打电话,这样我们就都可以回家了。结果我回去的发现小超倒在地上,我怎么叫都不醒,我怕了,就马上离开了那里。”
      “那你之前为什么要骗我们?”
      “后来,我看到新闻小超死了,觉得这件事情严重了,非常害怕。你们来找我,我不敢承认是我们做的,就骗你们说我们是被劫持的。”
      这样看来,小超是由于户外过于寒冷,造成体温过低,最终死亡。冻死与其他死法不太一样,死者死之前通常没有明确的危险感知。出现低体温症时,血液流动会减缓,心跳变慢,人开始觉得倦怠。大概就是这个时候,骆炳朝出去买饭去了。回来的时候,就已经晚了。也许小超那时还没有死亡,但是骆炳朝没有及时采取行动,最后造成了无可挽回的悲剧。
      “那现场第三个人的脚印是怎么回事?”梁浩问。
      骆炳朝摇头:“我不知道,真的不知道。”
      也许在那个捡垃圾的老人发现尸体之前,曾经有人到过现场发现了尸体,怕惹上麻烦,没有报警悄悄离开了。然而这件事,无从考证。

      走出审讯室,梁浩的心情无比沉重。为了两万块钱,几个游戏装备,一出荒诞不经的闹剧活生生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一个十一岁的孩子,就这样死了。他的人生甚至还没有真正开始。
      梁浩站在走廊里,长长地吐了口气,走进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坐着两个人,面前是一台屏幕,里面的内容正是审讯室。
      “这次怎么样?”梁浩问。
      “他的话里,我没有找到太多破绽。”辛然说。
      梁浩点点头,这个判断和他基本一致。
      “但是,我觉得他还是有所隐瞒。”
      旁边的国伟皱了皱眉头:“为什么?”
      辛然顿了一下:“说不清。”
      “你不能毫无依据地怀疑一个人。”国伟似乎有点不高兴。
      辛然看了国伟一眼,没有说话。
      国伟接着道:“他回答问题时多次向左看,这是回忆的表现。他的确表现的很紧张,语速加快,声调变高,但是那很可能是因为害怕,不能作为说谎的证明。”
      梁浩瞥了国伟一眼,这小子是知道辛然那天的推断,跟他较劲的吧,这么好胜。
      辛然点点头,国伟又说:“我觉得,这种事情最好还是交给专业的办案人员处理。”
      王宁闻言不由看了梁浩一眼,让辛然过来,这个决定是梁浩做的,国伟这句话相当于在质疑梁浩的决定。
      梁浩并没有不悦的神情,只是看了辛然一眼。
      辛然也没有生气,只是平静地说:“但是专业人员的判断准确率不一定比业余人员的高,因为这个判断其实是基于经验的,而专业人员由于面对的都是实际情景,判断的过程中其实也没有精准反馈,所以,这个学习过程充满随机性。”
      “所以?”国伟显然有点不悦。
      “所以,通过观察做出的对于说谎的判断,不应该作为办案依据。我不能以此指认他在说谎,同理,你也不能证明他没有说谎。”
      梁浩知道,辛然的话不过是在做理论推断,但国伟不这样想。他明显有些不高兴:“那你为什么要怀疑骆炳朝?”
      “感觉。”
      国伟冷笑一声:“难道我们要凭感觉去办案?什么感觉,是偏见吧?你就是觉得骆炳朝出身于那种地方,一定是个做坏事成性的人。”
      “哪种地方?”辛然抬眼看了国伟一下,目光在他的胸牌上微微一顿:“有偏见的是我还是你 ?”
      国伟一下子站起身,走出了办公室。
      王宁有些尴尬地说:“这小子吃错药了?”说着跟了出去看情况。
      梁浩看了看辛然,说:“这小子平时不这样,今天不知道是怎么了。”
      辛然没有露出任何生气的表情,只是忽然问:“国伟姓国?”
      梁浩愣了一下:“怎么了?”
      “没事,我一直以为他姓郭,读成国是因为口音。刚才看到他胸牌才知道真的是国。这个姓挺少见的。”
      这话有点耳熟,好像国伟第一次见到辛然时也说过类似的话。
      梁浩忽然觉得,这两个人也许有些像。也没准就不打不相识能成为朋友。但是辛然能跟人成为朋友,这个想法让梁浩觉得有些奇怪。
      梁浩犹豫了一下,解释道:“国伟原本不姓国,他是后来在孤儿院改的姓。”
      国伟是个孤儿,从小被孤儿院收养,长大后想要回报社会,所以才选择了刑警这个职业。
      辛然闻言没有丝毫的惊讶,反而了然地点点头。
      梁浩又说:“所以他刚才的反应大概是为了骆炳朝而不平,毕竟都是底层出来的人。我想他误会你的意思了。”
      辛然又点点头。
      这些孩子,都是这个城市的边缘人,说是生活在这个城市,却从来没有真正融入。他们在这里没有归属感,享受不到与同龄人同等的资源,甚至常常受到歧视,所以往往对这些格外敏感。
      梁浩说:“你会去那个学校帮学生做课外辅导,应该也是希望能让他们走出那个环境吧。”
      “走不走出去,是他们的选择,我只是希望给他们一个尽量公平的环境。”
      梁浩点点头,转了话题:“所以,你觉得骆炳朝有问题?”
      “我总觉得他有所隐瞒,也许只是一些细节,比如,这个主意是谁出的。”
      梁浩想了想,说:“的确,他从头至尾都在模糊焦点,让我们觉得一切都是小超的想法,他只是协从,但其实,主意很可能是他的。”
      “但是,他的装备可以卖给任何一个人,为什么要陪小超冒险?”
      梁浩想了想,也不理解,但是孩子心思能用大人的逻辑揣测吗?
      辛然忽然说:“可以给我看看现场的照片吗?”
      梁浩犹豫了一下,点点头。
      几十张照片铺开,辛然一一检视,翻到死者的照片时,梁浩有些担心地看了他一眼。虽然不是什么血腥惨烈的场面,但毕竟是具尸体,而且小超死时有反常脱衣和苦笑面容,让现场十分诡异,连照片都透着这份阴森恐怖。
      辛然手微微一顿,却没有露出任何表情,目不转睛地看了一会儿,翻到了下一张。
      梁浩心中忽然有了丝奇异的感觉。这个反应有些不寻常,一般人见到尸体,哪怕是张现场照片,也总会或是恐惧或是不适,更何况死者还是个这么小的孩子,悲悯总有些吧,但是辛然的脸上找不到这些变化。
      他是没有感觉呢,还是太善于隐藏自己的情绪?
      辛然翻照片的手忽然顿住了。
      他停在了一张现场外围的照片上。然后,他把所有的照片综合起来,都看了一遍。
      “发现什么了吗?”梁浩问。
      “脚印。”
      “是,现场有个不明人物的脚印。”
      辛然抬起头,疑惑地看着梁浩。
      梁浩忽然反应过来,这件事辛然不知道。现场其实脚印非常多非常杂乱,有一个不明人物的脚印是排除了所有已知人员留下痕迹的基础上,但是辛然看的只是照片,他根本无从判断哪个脚印属于谁。
      那他说的问题究竟是什么?
      但是辛然没有继续说下去,在等他开口解释。
      梁浩只好解释道:“现场排除了办案人员、小超、骆炳朝和发现小超尸体的人的脚印,还有一个来源不明的40码的脚印。”
      “在哪?”
      梁浩在照片上指了出来。
      辛然看了半晌,没有说话。
      梁浩忍不住问:“你刚才说的脚印是什么意思?”
      “骆炳朝说他曾两次往返工地,但是现场只有他一次往返的脚印。”由于骆炳朝是个孩子,他的脚印在现场比较好分辨。
      梁浩闻言,将所有照片拿来检视一番,愣住了。这些脚印的来源,他看过详细报告,可以一一对应,的确,在排除了所有已知脚印之后,这里剩下的骆炳朝往返的脚印的确只有一次。
      可是,骆炳朝为什么要在这件小事上说谎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