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烟雨图 ...
-
顾长林辗转反侧思考了一整夜,第二天向大汗告别。他想去看看那十里长街,碧水如画,夜夜笙歌的都城,想去看看一到春天便开满桃花的江南水乡,想去看看四季如春的滇南。不过他最想去的,是元朗口中的书香之府,西蜀。
元朗说:“凡中原的学子,就没有一个不希望在西蜀的学堂念书的,那里有学富五车的大儒,有严谨治学的先生,就算是别的国家的学生,只要有机会,也都不远万里赶赴西蜀,哪怕只是在学堂旁听也好。我这点三脚猫的功夫,在那边可真是排不上什么名的。”
顾升在世的时候,也对他说过,“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老爷生前最大的遗憾便是没有好好念书,没能体悟到先生们的苦心,我陪着老爷挑灯批阅军情的时候,常常看到老爷的手边摆着各种书籍,却怎么也补不回来遗失的时间。所以长林,你一定要好好读书。习武只是一人之敌,习兵法也不过只是万人之敌,若是做好了学问,为生民立命,那便是千万人的福气啊。”
顾长林想好了,他要去求学。
也速该沉吟了一会,心里还是看不起汉人的这种玩意,暗自觉得骑马射箭比学那些繁文缛节的诗书礼乐有用的多。但还是准了顾长林的请求,人各有志,况且顾长林本就不是蒙兀的族人,于情于理都没有强行要他留下的道理。
当下,也速该将大燕国送来的金锭赏赐了一些给顾长林,又派人将风干好的牛羊马肉,各式干粮打包好,作为他路上的伙食。巴彦听闻顾长林要去南方,吵着要一同前去,也速该厉声呵斥住了他,他才低着头从营帐中走出去,不一会派了个经常一同玩耍的伙伴给顾长林送来了礼物。叫顾长林学成之后记得回大漠看望他,还叮嘱顾长林路上小心,莫要着了别人的道,顾长林一一放在心上。
次日清晨,顾长林一个人骑着马上路。巴彦看着顾长林的背影,在大漠上随着驼铃声渐渐远去,这一去便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不禁悲从中来,默默流下几滴眼泪。
大漠上的风沙渐起,远处遥遥传来商队的驼铃声,关内的羌笛声顺着风飘忽不定,催人泪下,初升的朝阳缓缓从地平线上探出头来,顾长林就这样迎着这朝阳,一路南行。
顾长林每日晓行夜宿,不知过了几日,终于走到了大漠草原的尽头。
草原的尽头是一道关隘,城墙上旗帜飘展,守城的士兵拄着枪在城门口打盹。第一次从草原出来的顾长林,所见所闻皆是前十年所从未遇见过的,一时又喜又怕。喜的是已到南方,应该不久便能见到梦寐以求的江南的桃花,滇南的四季,岭南的山脉,怕的是在这陌生的地方,顾长林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过了城门,便是一条长街,长街两边有各式各样的店铺,每家店铺都陈列着玲琅满目的商品,顾长林骑着小马一路闲逛。
南边路上有一家铺子,专做水墨丹青生意。是从梁国来的书生开的,挂起的画除了水墨工笔,美人少年,更多的是大梁的风景,雁门关的雪,华山上的树,汴京的灯火如昼,岭南的千里青山,顾长林第一次见到如此栩栩如生的画,一时间看得呆了。
这一堆画中有一副江南烟雨图,顾长林伸手将其摘下,放在手掌上用心观摩良久,深感江南之美,对自己作出离开大漠的决定更是坚定。又看了良久,顾长林决定将这幅画买下来,等回大漠的时候送给巴彦。
“先生,这幅画,这点够买下吗?”顾长林怯生生地问道,递给那书生一块金锭。
书生正在柜台后看书,看到一个穿着羊皮袄子,戴着一个小帽子,年纪不是很大,一脸胆怯地问他买画。再一看他递过来的,不禁哑然失笑,对着顾长林说:“太多啦,这画值不了这么多钱。听你口音,不像是本地人吧,第一次来这儿?”
顾长林点点头:“我从大漠上过来,要去西蜀求学。”
那书生上下打量了顾长林一番,说道:“罢了,你我今日一见也算是有缘。”说罢,见时辰不早,这铺子也没什么生意,燕人都是看不懂艺术的粗鄙乡巴佬,收了铺子拉着顾长林便走。
“你这小子还好遇到了我,不然肯定被骗。这画就送你了,也不值几个钱。金子是硬流通货,价值很高,我带你去换铜币,这里的大多数东西,用铜钱就可以买到了。”
那书生将画塞到顾长林怀里,顾长林连忙抱紧,擦拭了两下放进包里小心存放。见他如此对待自己的画,书生不由得有些感动。带着他穿过整座城市在钱庄换好了铜钱,又拉着他在这城里最好的酒店拣了个位置坐下。
“小二,温一壶酒来,对了,你喝的了酒吗?”
“喝的了,这里有没有牛肉羊肝吃?”顾长林只以为草原上的牛肉羊肝便是天底下最好的美食。
书生笑了起来,”先别急着吃牛肉,这里的好菜可多着呢。”
说罢,书生点了好几个菜,菜名全是顾长林闻所未闻的,既有干果蜜饯,又有下酒小菜。待菜品上齐,顾长林只见桌上像是摆满了鲜花,一时不敢下箸,平日里在草原上豪气惯了,何时见过如此精美的菜品。顾长林浅浅一尝,件件都是从未吃过的奇珍美味。
书生一边吃,一边和顾长林说着日常生活要注意的事项,说着说着,便说起了南方的风土人情,顾长林只听元朗偶尔提起过一些,本就对此感兴趣的紧,听那书生高谈阔论,见识渊博,不禁暗自感叹,元朗所言非虚,中土人物,果然与塞外大不相同。见南方之人个个皆是饱学之士,他不由得心里暗自立下志向,誓要努力做出一番功名。
酒足饭饱,顾长林学着那书生的样子叫小二结账,这顿饭价格不菲,但蒙兀族的习俗,招待客人甚至可以倾尽所有,更何况顾长林对这书生满是感激之情,丝毫不把这点费用放在心上。
顾长林在客栈要了一间上房安歇下来,次日又往南方继续前行。
过了边关,便到了中原腹地,气候比漠北更为暖和,顾长林将羊皮袄子脱下放在包内,现在两个布包被赛得鼓鼓囊囊,背在背上显得格外显眼。
不知走过了多少城池,顾长林不知还有多久才能走到西蜀,只觉所经之处一日比一日繁华。这日,顾长林又进了一座城,这城是他这些天来所见到的最大的一座,城中有一巨大的建筑金碧辉煌,市集上所贩卖的物品也全都较之前所见更为精美,路上有各式华服男女结伴同行,高头大马,花车美轿在路中间比比皆是,见到这种阵仗,顾长林不禁乍了乍舌。
路两旁的建筑极高,约莫有三四层的样子,窗棱上雕刻着各式各样的花纹,房檐上竖立着奇珍异兽的样子,实在是巧夺天工。顾长林一路走,一路抬头看,没注意脚下,一下被前面冲过来的男子撞到跌倒在地,待再爬起来时,却发现少了一个口袋。
那口袋里装着的是顾长林的羊毛大袄和所有的盘缠,可以算是顾长林的所有身家,剩下的这个口袋全是些没什么用的小玩意,比如买给巴彦的那幅画,一把小匕首,诸如此类。顾长林心底一惊,没了盘缠便等于没了食物,没了食物又如何走到西蜀。
这时顾长林也顾不得再欣赏街边的美景,转头去找撞到他的那个男子,可市集里车水马龙,找一个人便如同大海里捞针,又如何找得到。顾长林暗自懊恼,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该如何是好。
包里所剩无几的干粮也吃完了,顾长林这几日都住在城外的破庙里,对未来没个打算,身无长技的他怕是要饿死在这里。
顾长林有些不甘心,他想去西蜀,想去江南,想回故乡。他可不能在这里停下,想到这里,他准备去城里碰碰运气。
长街今天依旧十分热闹,顾长林肚子里空空如也,满街食物的香味顺着风吹进他的肚子里,发出空谷里像吹风一样的咕咕声。顾长林咽了咽口水,不理会风中的鸡鸭鱼肉之味,一个劲地往前走。
“卖炊饼咯,卖炊饼咯。”前面传来小贩的吆喝声。
炊饼透着新鲜的麦香,热气腾腾的一个个整齐摆放在摊面上,顾长林此时腹中饥肠辘辘,也顾不得什么别的想法,抓起两个炊饼便跑,炊饼刚刚出炉,握在手中烫手,顾长林此时顾不得这么多,揣在胸前往人群里冲。
“抓小贼啊!”身后是卖炊饼小贩的喝骂声。
顾长林在人群中左右穿行,本来拥挤不堪的街道愣是被顾长林硬生生分出一条道来,眼瞅着就要从人群中逃脱,没留神撞上了前面的一个男子,顾长林被巨大的冲力反震倒在地上,炊饼从胸口飞出落在地上,身后的小贩也追了上来。
顾长林心疼地捡起地上的炊饼,就被小贩一把拎了起来,作势要打。那华服男子掸了掸身上的灰尘,抬起头来。顾长林和他同时叫了起来:”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