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第九章 分离 ...
-
第九章分离
说好永远的,不知怎么就散了。最后自己想来想去,
竟然也搞不清楚当初是什么原因把彼此分开的。然后,
你忽然醒悟,感情原来是这么脆弱的。
经得起风雨,却经不起平凡......
——张爱玲
可是,叶子不是一个轻易服输的人。她决定要改变这样的现状。
当小埃里克一岁的时候,叶子狠狠心,要把他送到幼儿园去。第一天,叶子把埃里克交到幼儿园老师的手里,转过身,泪水满脸。她下了巨大的决心,快步走开。小埃里克很快意识到妈妈不见了,还没有走出停车场,叶子就听见了他撕心裂肺的哭声。叶子的心都要碎了;她坐在车里足足哭了五分钟,无法喘息。可是,她还是擦擦眼泪,开车离开了。
叶子没有别的选择,因为她要改变这样的现状。
更多的家务,荒废的一年半的时光,叶子只能更努力,更自律,才能回到原来的跑道上。
幸亏,小埃里克一天天长大,慢慢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杜子集也是她坚强的后盾,努力工作,同时也分担家务。
二零零九年的夏天,叶子终于拿到了文学博士的学位。整整八年,她就是那样奋力地奔跑;天知道她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叶子重重地舒了一口气。
然而,这样的喘息并没有太久。
成年人的生活就像爬山。当你千辛万苦地爬到山顶,满以为可以从此一马平川;却发现还有千沟万壑等着你。
命运对谁也没有特别优待,只是袖手旁观。
博士毕业,叶子已经预料到大学的教职是特别难找的了,尤其她这样冷僻的专业。投出去的简历,大部分象断了线的风筝,杳无音讯。最后,她只拿到了一个教职,在中部的伊利诺伊州。
对叶子和杜子集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鸡肋。
二零零八年,美国经历了三零年代以来最大的金融危机。各大金融机构纷纷裁员,哀鸿遍野。子集的公司也是风声鹤唳。从一年前开始,所有的雇佣全部冻结,外国员工的签证到期后也不再支持续签;因为这对公司是额外的开支。好在他们的绿卡刚刚批下来,算是有了退路。从零八年初到零九年末,他的公司已经三度裁员,子集感到压力非常大,有很不好的预感。可是,他更不能和叶子搬去伊利诺伊州。那是一个偏远的大学城,完全没有子集的工作。即使是他被裁员了,也只有留在大城市里,比如旧金山或者纽约,才可能找到新的职位。当然,即使如此,在这样寒冷的就业市场里,那也是异常艰难。
难道他们要分离吗?
叶子心里前所未有地纠结。
如果是八年前,叶子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伊利诺伊。如果和杜子集分开,那一切的努力和争取又有什么意义呢?可是,这八年,她太难了,付出了太多太多,倾其所有。她人生最美好的八年,都耗费在这张文凭上;现在让她把它象一张旧报纸一样,叠起来,收好,就这样放弃;怎么可能呢?
第一次,叶子和子集要做一个完全不能两全的决定;他们必须要有一个人牺牲自己的前程。
可是,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执念。越是拼尽努力得到的,越是无法放下。
子集从小就是风口浪尖的佼佼者;他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在这陌不相识的土地上打拼出一点成绩,无法轻易放弃。他实在无法想象自己在冰冷的伊利诺伊那无所事事,依靠老婆养活的日子。你让他怎么安放他那已经在旧金山的金融街上膨胀过的自我呢?
为什么生活要这么难?要我们做这样艰难的选择?叶子满脸眼泪地抱着子集。
子集拍拍叶子的肩膀,安抚她。你先去伊利诺伊安顿,我带着孩子坚持;如果我失业了,我们就去投奔孩子他妈。
他此时还在开玩笑,好像夜奔的林冲也还不算是穷途末路。
叶子莞尔。
是呀!世事谁能预料呢?有很多时候只能尽力而为。
沙沙和向北同居了。向北搬到了沙沙斯坦利公园旁的公寓里;他们在一起攒钱,要付房子的首付。
温哥华是加拿大气候最温和的大都市。这里没有严酷而漫长的冬天,四季葱绿。这里有蜿蜒的海岸线,优良的海港,又靠近中国和美国。十几年来,从香港和大陆来的移民在这里安顿下来的特别多。它是所有人亲睐的宜居地,所以房价也是整个加拿大最高的。就和北京上海一样,居不易呀。
可沙沙一点也没有想念多伦多的豪宅,没有想念那些锦衣玉食,每天主要生活就是买,买,买的日子。那时的她活得艳丽却慌张。现在的沙沙,每天打理自己的咖啡店,和子集手牵着手一起买食物,做饭,打扫房间;辛苦却踏实。
沙沙的姐姐丽雅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后,在华尔街找了一份工作。尤其出色的女孩,眼光自然格外高,加上对事业的雄心,就在其它的方面难免拖延。直到三十六岁丽雅才结了婚,刚刚生了一个小宝宝。
这天,丽雅打电话来。
老爸病了。
沙沙心里一紧。我怎么还不知道呢?
我也是无意知道的。我给老妈打电话,听到了医生的声音,追问老妈,她才告诉我。
是什么病?
心梗。已经抢救过来了。不算太糟。但终归是让人放心不下。
唉,他们总是怕我们担心。
嗯;可是我实在担心,却又走不开。艾伦太小,才两个月。你能不能回去看看。
好。我马上走。一有消息就告诉你;不要担心。
沙沙立刻买了回北京的机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