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五章 ...

  •   北原城城郊的一座旧宅里传来低低的说话声,屋里人似是怕引起别人的注意所以并未点灯。借着窗外的月光,只能看清背对窗外站着的人穿了一件灰扑扑的袍子,一人身着武士服坐在内侧,脸却隐在黑暗中看不真切。另外还有一人半跪在地上,手中捧着一封火漆的密函,此人虽身穿汉人的衣服,但梳着一头小辫子,左耳上还挂着一只红蓝宝石的耳环,竟然是个西丹人。
      “大人,我家主上可是非常有诚意,只要您能说动那东黎皇帝撤兵议和,这五万两黄金就是您的了。”
      “撤兵议和乃朝中要事,岂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灰衣男子声音沉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威严。
      “此时撤兵对大人百利无一害,况且萧慎截获了王上写给您的密信,若是西丹亡国,萧慎从王城搜出点什么,可是对大人大大的不利啊。”那西丹人虽态度恭敬,还是掩不住威胁之意。
      “你这是威胁我,老夫纵横官场这么多年,还摆不平这点事吗?”
      “不敢不敢,此中利害还要大人自己斟酌。我家王上还说了,若是这次西丹能有喘息之机,日后必会助大人一臂之力。”
      “东黎可以退兵,但是萧慎的命就留在西域吧。”
      “这是自然,王上已在塔吉克城给萧慎备了一份大礼。”
      “现在陛下已有议和之意,我会尽快促成此事,你赶快回去吧,别被人看到。”
      西丹人行了个礼,悄无声息的出了院子。
      那个一直未开口的人此时才出声:“西丹胃口不小啊,待到你我事成,此国绝不可留。”
      “北燕觊觎西域已久,到时候我们只需坐山观虎斗。”
      屋里的声音渐渐低不可闻,整座北原城早已在夜色中沉睡,没人发现这黑暗处的勾当。
      昨夜刮了一整晚的大风,今日丹蔻一开门就被冻得打了个喷嚏。她一边嘀咕着天气又冷了,一边和紫烟给公主找了几套厚一点的衣裙。
      在顾府时,虽然顾夫人处处精心照料,到底比不上宫中,姜晏清几乎每晚都要辗转反侧许久才能入睡。
      是以姜晏清这一觉睡得格外香甜,醒来时都有点不知身在何处。紫烟听到床帐中有动静,忙上前询问:“公主可是醒了,要不要唤人来洗漱。”
      姜晏清懒懒的拥着被子又躺了会才唤起。
      丹蔻捧了用玫瑰香露浸过的热帕子给姜晏清擦手,紫烟则将刚才姜晏清随手挑的一套木兰色衣裙用香炉细细熏过。公主的乳母李姑姑早早起来亲自给她做了一桌她爱吃的早膳。
      梳洗完毕,用过早膳,又喝了杯清茶,姜晏清就带着丹蔻和紫烟去了太后寝宫福寿宫。
      太后生性喜静,皇上登基后她就搬来了福寿宫,平日里一心抄经念佛,不问俗事。
      自入秋以来,太后就断断续续的病着,这几日精神才稍微好了点。
      姜晏清到的时候正赶上太医来请脉,几个公主妃子正候在外殿。为首的正是韦贵妃和她的两个女儿,四公主姜悦莹和八公主姜悦欣。
      韦贵妃今年已经三十六岁,保养得宜的脸上却丝毫不见岁月的痕迹。柳眉杏眼,身段绰约,美得妖娆恣意,若说皇后是静静绽放的幽莲,让人不敢亵渎,那韦贵妃就是怒放的玫瑰,带着让人无法抵挡的魅惑。她是如今左相韦伯昌的嫡女,自十五岁入宫,一直荣宠不断,先后为皇上诞下了两个皇子和两个公主。
      韦贵妃见进来的是姜晏清,忙热络的迎上来:“殿下可是多日没见了,先前还听太后念叨你呢。”
      姜晏清素来不喜韦贵妃,心里暗道一声晦气,避开了韦贵妃伸过来的手。
      晏清身份尊贵,是当今圣上正德帝膝下最宠爱的公主,皇后幼女,太子殿下的同胞妹妹。甫一出生就被封作晋安公主,领万户邑,连名字都是用的皇子们才用的晏字。几名妃子公主品阶远在姜晏清之下,纷纷跟过来见礼。
      四公主姜悦莹虽是姐姐,到底是庶出还没有封号,眼下看到姜晏清理都不理自己的母妃,而自己还要给她行礼,心中直憋了一团火。
      八公主姜悦欣眼下不过五六岁的模样,见着五姐很是开心的迎上去抓着姜晏清的衣角:“五姐五姐,你这几日去哪儿了,总是找不见你。”
      姜晏清牵了八妹的手,温声道:“最近有没有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当然有,你看我都长高了。”
      “好,那等下姐姐再陪你玩好不好”姜晏清摸了摸八妹的头。
      姜悦欣和六皇子本是孪生兄妹,出生后不久六皇子就夭折了,兼之她从小体弱多病,一直不得韦贵妃喜爱。皇后心下不忍,时常带着姜晏清去看她,所以她对姜晏清比对自己的同胞姐姐更亲密。
      太后身边伺候的王姑姑听见通传,出来请姜晏清:“殿下,太后请您进去呢。”
      待姜晏清一走,憋了半天的姜悦莹就把气撒在自己妹妹身上,她用手恶狠狠地戳了戳姜悦欣的头:“看看你那没出息的样,你知不知道谁是你亲姐姐啊。”
      姜悦欣委屈的含了一包泪,却不敢哭出声,只能求救似的看向自己的母妃。
      韦贵妃却看也不看姜悦欣,只看着自己的大女儿:“好了,被让旁人看了笑话。”
      说得其他几位妃子和公主都低了头。
      姜晏清进去时正看见太医在给太后写方子:“张太医,皇祖母的身体如何。”
      “回公主的话,太后娘娘是邪风入体,引发了旧疾。需得安心静养。”
      姜晏清见太医说的不过是些场面话,便让他下去了,想着一会儿还是去趟太医院,问问潘院正。
      太后今日的气色看着比晏清出宫前好了些,看见姜晏清进来,她招手让孙女坐在身边:“快给皇祖母说说在宫外的趣事。”
      姜晏清规规矩矩的给太后行了个礼才坐在太后身边:“皇祖母,我这次去了东市,那里可热闹了。有好多南洋和西域的玩意儿,和中原的东西大不一样。”
      姜晏清妙语连珠,时不时把太后逗得哈哈大笑。旁边伺候的王姑姑和赵姑姑都说好些日子没见到太后如此开心了。
      太后到底在病中,不过与姜晏清聊了半个时辰就有些精神不济。姜晏清服侍太后喝了药,又扶她躺下才告辞出来。
      姜晏清刚才借着给太后盖被子的机会,悄悄探了探太后的脉,脉象虚浮滞涩,心肺有损,竟是重病之相,姜晏清几疑是自己诊错了脉。
      姜晏清出来时殿里的妃嫔公主都还在。韦贵妃上前一步似是想入内探望,又似是想打探太后的病情。
      姜晏清冷眼看过去,只道:“皇祖母刚刚歇下,你们今日都回去吧。”
      说完也不等众人答话就先出了福寿宫。她心中装着事,回锦宁宫的路上到底不安,转而去了正德帝日常召见大臣处理政务的泰和殿。
      泰和殿门前,太监总管安平正在殿外踱步。
      “安总管,父皇可在殿内。”
      “奴才见过晋安公主。”安平回身看见姜晏清,忙俯身行礼,“公主您来的正好,里面吵了半天,皇上已经罚了好几个大臣,您快进去劝劝吧。”
      “为了什么事啊。”
      安平哭丧着脸回道:“还不是为了西域战事,主和派和主战派都快吵翻天了。”
      “我知道了,你去端杯甘露茶来。”
      安平应是,亲自领着小太监去耳房准备了。
      姜晏清待里面的声音稍稍停歇的时候捧了特意准备的甘露茶进去。泰和殿面积不大,正中摆了张金漆蟠龙案,案上堆着厚厚一摞奏折。其后端坐一人,此人中等身材,微微有些发福,头戴金冠,一身紫红色的常服上绣着一条张牙舞爪的金龙,正是正德帝。
      此时他面带恼怒,往地上扔了几本奏折:“你们看看你们写的都是什么东西,像话吗?朝廷打仗没钱,举办宴会倒是花钱如流水。”
      有几个大臣战战兢兢的跪在地上一声不吭,明明是寒冬时节,额头上却出了一层薄汗。
      姜晏清粗粗扫过,认出了顾相、韦相还有几位尚书和老将军,都是身居高位的重臣。
      太子本来正凝神听正德帝训话,余光一瞥间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兄妹对了一下眼神。
      姜晏清明白太子是想让自己给几位大臣解围,忙将茶端上,低声道:“父皇,天干物燥,喝杯甘露茶润润喉吧。”
      这泰和殿本是正德帝议政的重地,等闲人等未经传召根本不能靠近。可姜晏清是个例外,正德帝从小疼爱她,和朝臣商议国家大事时也总把她带在身边,所以后宫中只有她能在这泰和殿来去自如。
      正德帝被奏折气的不清,长舒一口气,接过姜晏清手中的茶杯,喝了几口才勉强压下怒火。
      “父皇,朝事要紧,您也要当心自己的身体。现在前线战事吃紧,粮草万万不可短。我和母后商议过了,除了您和皇祖母宫中用度不变,其余各宫用度减半。我们虽不能上阵杀敌,但也想为边关将士略尽绵薄之力。”
      正德帝听了果然怒气渐消:“你们看看,朕的公主都比你们这些国之栋梁懂得轻重。回去重新拟份折子上来,议和的事先压下来,韦伯昌你好好安抚一下西丹的使者。太子留下,其他人都退下吧。”
      底下的大臣暗暗松了一口气,知道今天这一关算是过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