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 3 章 ...

  •   两日后。

      一辆马车徐徐从里乌山向汴京方向进发,驾车的是萧府的马夫。马车内,高阳和萧鼎山仍在商谈后续救灾事宜。已有两日未曾进宫,虽说有莫青莫玄代为照看,政务有墨台明、李澹等人从旁协助,往返不过百余里,快马送达商榷,尚可应付,却不知不知小皇帝功课进展如何,府中书案上公文估计堆积如山了罢,高阳心下焦急,本想快马加鞭赶回,却放心不下执意不带亲兵欲单独回京的萧老大人,只得作罢,陪同着缓缓而归。

      高阳一面执着公文细细察看一面聆听萧鼎山汇报物资调度事宜,心中思绪万千,百转千回,一来亟待解决的是村民临时安置和救治事宜,二是后续灾地重建及一应生活用度,尚需筹集,反复抽调军需物资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三是坍塌追责,山体坍塌现场尚救出数十名矿工,疑是有某些京官勾结商家挖矿谋私,此番调查,牵连甚广,新帝刚刚登基,地位未稳,此时又牵扯出这一事件,民心动荡,令高阳不得不防,恐有人有意为之。

      高阳深吸了一口气,心中烦闷,只觉得有一股热气憋在心口,一呼一吸皆带着烧灼之感,却浑身发凉,头微微有些发晕,手上的伤口开始隐隐做痛,陈年旧伤也在隐隐叫嚣,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

      他面色不变,听完汇报,将心中所想娓娓道出,事无巨细一一嘱咐下去,何人何处负责何事,如何实施,又将其中重要关节细细提点一番,萧远山执笔按名目逐条整理在册,不多时已起草初步方案,拟回京便转交各处各自协商实施具体事宜。

      萧鼎山叹道:“王爷高才,老臣叹服!”

      高阳笑笑,并未作答,只道:“萧老辛苦。”

      不多时马车已悠悠行自萧府门口,萧鼎山道:“此刻王爷恐怕早已腹中饥饿,不若在臣府上简单用过早膳再回府中,何如?”

      事务繁忙,高阳本想拒绝,不知为何,脑海中突然闪现萧浣溪低眉抚琴的身影和那轻灵的琴音,心下微动,眸光一转,微微笑道:“甚好,本王叨扰了。

      —————————————————————————————

      此时此刻,宁王府来了五位不速之客。

      南宫玬、许膺、车虎儿、郤微、孙旃身着重甲,几人大大咧咧的推门而入,高声笑闹,着实把莫青莫玄吓了一跳,见是这五位混世魔王,心下大大的叹了一口气。

      自高阳回京,统领全国军政,卸任西北统帅以来,将西北麾下军队整合成五路军团,分别由这五人统领,各自开府,驻守各处关卡。本次正值回京述职之际,他们刚入汴京,便撇了随从,直接绕过了驿馆,浩浩荡荡的向宁王府方向进发。

      “你们家王爷呢?”南宫玬问道,这个肤色偏黑、脸上总是带着明亮笑容的十分阳光的青年,此刻正好奇的左看右看,打量着府内的景致,啧啧有声的评价,“小高汴京的家,嗯…少了些许烟火气。”

      “啥烟火气?兰友这屋子,当真是又大又美,我看就甚好!”车虎儿走上前去,在南宫背后用力推了一把,哈哈大笑,声如洪钟,“就你懂!”

      其余三人俱笑,一身重甲在阳光照耀下闪着金光。

      “王爷外出赈灾,已在归途,”莫玄道,“不若几位先洗漱一番,再备些吃食如何?”

      “好极好极!”车虎儿笑道,“我早就想把这身盔甲卸下,重死啦!”说罢随手解了腰边系着的宝刀,随便扛在肩上,大步向府内走去。

      彼时,西北大将军王府是他们的家,自然,此处亦是。

      莫青和莫玄无奈的对视了一眼,跟上前去。

      —————————————————————————————

      萧府,膳厅。

      高阳放下木箸,准备再盛一碗粥时,萧鼎山和萧浣溪俱抬眼望他,眼神惊奇,他看到两人碗中的粥才用了一半不到,愣了一下,随即笑道:“本王长年在外行军,又因清粥甘美,腹中饥饿,故而用膳迅速,让两位见笑了。”

      萧鼎山哈哈一笑,又夹了好些糕点放在高阳的餐碟上道:“年轻人多吃些是好事。此些膳食乃溪儿亲自布置,可还入口?”

      “甚是可口,”高阳接过萧浣溪为他盛好的粥,手指触到她微凉的指尖,他不着声色的快速移开手指,只觉心中一跳,有一种奇异的感觉在心间慢慢氤氲开来,他温和的道,“有劳萧小姐。”

      萧浣溪微微一笑。

      “无需如此客气,如若没有王爷六年前仗义相助,救下溪儿,还派兵护送我孙女儿安全回京,老夫可就要孤苦伶仃喽!”萧鼎山放下木筷,捋了捋发白的胡须,望了望高阳,又望了望萧浣溪,正要说话,这时下人来报,说是宁王府莫玄来了。

      莫玄进门见了礼,一眼便看到高阳微微苍白倦色,他黑色的衣衫皱褶,左袖被刮开一道破口,隐约可见到里头缠着白色带红的绷带,手背处的几处擦伤,约莫是跳石划过留下的痕迹。

      依他的性子,又是两日两夜不眠不休了罢,莫玄想着,眼中涌起忧色。

      他俯身在高阳耳旁不知说了些什么,高阳点头,眼神微微一亮,带着些许喜悦的神色。

      他站起身,向萧鼎海萧浣溪两人道:“萧老无需客气,辖区境内有匪横行,是吾之失。”又道有紧急公务并致歉后两人快步离去。

      两人走后,萧鼎山看着远去的背影,悠悠的叹了一口气。

      “祖父,何故叹气?”萧浣溪问道。

      萧鼎山道:“彼时先皇临终托孤宁王,老夫心中仍有困惑,宁王统领西北军务,少涉政务,恐理政不当,与先帝为同父异母,极少归京,并不亲厚,又恐其挟天子而处事,今与之共事,心下担忧全消,又钦佩先皇识人之明,宁王光风霁月,正而有谋,实乃我朝之幸。”

      萧鼎山又道:“只是这担子太重,他夙兴夜寐,甚至日夜不休,实在是…过于辛劳了。”

      萧浣溪不由想起六年前初次相遇时,那个英姿飒爽的白袍少将,他策马傲立在队伍前方,周身散发着一种令人不敢逼视的凛然气势。那时她刚被救下,浑身脏乱、发丝凌乱,一定是狼狈极了吧。

      第三次见面是时隔六年之久的今日,也不过是短短的一刻钟时间。六年未见,那个昔日目光澄澈的少年将军如今已经变成了一个沉静有度的青年统帅、国之重臣,再次见时,他目光清冷平和,谈话间望向她时,眸色稍暖,长期身处高位使他举手投足间带着了一层或许连他自己都不曾注意过的独特的气质,不远不近,不亲不疏,让人心生亲近之意却又不敢亵渎。

      他曾经指挥千军万马,浴血奋战,杀伐决断,而今,卸下重甲,行程不断,伏案辛劳。他们只是点头之交而已,不知为何,她却莫名有些心疼,他大约……很累了吧。

      —————————————————————————————

      其实高阳几乎没有时间考虑过累与不累的问题,新帝登基,他初涉政务,事务繁杂,常常连续几日连轴转,忙得连睡眠的时间都要放至一边。回府一下马车,他几乎直接就前去接见这五位新晋的西北次帅,如果不是莫玄拦着,他不会意识到自己此时一身尘土,快速洗漱一番、伤口换了药之后,一进书房,南宫玬、许膺、车虎儿、郤微、孙旃五人已经在等候。

      他们一见高阳进门,齐刷刷起身,朝着高阳的方向,动作划一的单膝跪下、双手抱拳行了军礼:“属下见过元帅!”

      高阳手中端着满满一盘糕点,他把盘子置于一旁的桌上,微微弯腰俯身打量着眼前五人,眼神清亮,欣慰笑道:“快起来吧。”

      众将“啪”的一身站起,挺直身体。

      几人互相看了一眼,突然哈哈笑闹了起来。

      “小高,好久未见!”南宫拍了一下高阳肩膀,随手从盘中拿起一块糕点放进口中嚼着,含含糊糊的道,“呜……真好吃。”

      “咋?我尝尝!”车虎儿出生西北边牧离莫族,高大魁梧,立在那儿如同一尊铁塔一般,他卷曲的长发随意在脑后扎成一股,广眉深目,一双湛亮的圆眼带着虎气,他也跟着抓过一把,一个接一个丢进口中,吃的极快,边吃边道,“不如酸奶块儿好吃。”

      郤微快速从车虎儿手中夺过来一块,笑道:“那便给我吃罢,你别吃了。”

      “你个清宇,那盘儿里还有许多,你拿我的作甚!”车虎儿反应过来伸手想要夺回,见已经被他吃了,佯装气道,“就你欺负我,你瞧瞧檀优,他何时……”车虎儿指着孙旃,突然不出声了。

      “吾不爱吃甜食,”孙旃悠悠道,只见他从怀中掏出一个纸包,取出一片咸香牛肉干递给高阳,自己又取了一片,重新包好放进怀里,然后美美的吃了起来,美滋滋的道,“果然是人间至美。”

      高阳笑着接过,尝了一口:“甚是美味。”

      “你个偏心鬼!”车虎儿目瞪口呆,“才半月未见,檀优,你咋变这样了!”

      “就是!”南宫附和道。

      众人哈哈大笑。

      许膺笑眯眯的站在一旁看着几人不着边际的笑闹。他走到高阳跟前,双手捏着他的肩膀仔细打量了一下道:“唔,瘦了些,精神还好。兰友,最近忙坏了吧!”

      “也就是这一阵儿,过些许时日就会好些。”高阳笑道。

      他闷闷的咳了一声,微微一笑,走到书桌前坐下,从一堆公文中取出五份有些厚重的书册。几人围上前来,各自领了一本坐在一旁翻看,表情开始严肃起来。

      “这位西凉新帅是个刺儿头,不好对付,”车虎儿道,面色有些凝重,早在一月前,就有斥候来报,西凉易帅,边境兵力布防似乎有变,具体不详,目的不详,后来京中发来军令,将西北军整合成五大军团,又增加了兵力,调整兵种分布,驻守各处,一方面是高阳卸任西北次帅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有应对西凉此次变防之意,他又快速翻看了几页,吃惊到,“此书竟知我心思,我才想着他有何遣兵作战习性,字儿就跳出来了!”

      “西凉内间传信来报,西凉王李业暴毙,四皇子李齐山即位,李齐山赐死皇长子,削皇三子、皇五子爵,贬为平民,西凉朝中政要、军中将领均换为新皇心腹,此次六王夺嫡,都城度华几遭血洗,中枢势力重新换血,”高阳道,“这位西凉新帅郑珣,便是西凉王心腹之一,为李齐山七请而出,此人骑射之术平凡,但胜在足智多谋,擅长奇袭,历经大小战役三十余次,少有败绩。此书册乃各处刺探收集到的敌军情报,新晋武将名录驻地脾性行军特点,附有吾依照生间各自送来的密信图纸绘制出的西凉边境布防图,还有郑珣此人战役胜败总结和及其战术特点。尔等不妨暂阅之,再依据形势更替增添删减。”

      “此书甚是详细实用,”许膺赞叹道,仔细的一页一页翻阅,不时提笔圈圈画画,做了一些标注,边看边道,“吾未尝与之交锋,但观此人行军风格,与西凉前帅截然不同,胆大心细,敢行险招,是个奇才。”

      “西凉内战风波刚平,此刻估计无力大举兴兵,那郑珣却是小动作不断,尝以虚兵佯攻我苍陵关,企图摸清我军兵力布防,又多次派遣细作伪装成商队、流民,”孙旃说道,狡黠一笑,又继续慢条斯理的道,“吾心中不忍,便将其放入,遣兵透露些许假情报予他,不知现下是否已添入敌方情报网中。”

      郤微闻毕失笑摇头,随即正色道:“西凉新王好战,吾等需早做准备。据闻李齐山已将郑珣父母妻儿控制在度华,待其兵力稍强,随时可能进犯,到了那时,郑珣不得不拼死一战。”郤微又道:“吾观青阳关之兵力部署,虽固若金汤,坚不可攻,然如若被攻破,却无万全布置将敌军击退。元帅,吾与麾下诸将商议多次,重新规划了城防,拟借此次述职之机呈上批阅。”

      “愿闻其详,”高阳道,端起清茶抿了一口,站起身从一旁书柜中取出一卷边防布阵图,平铺在书桌上,正要说话,突然一阵眩晕袭来,他眼前一黑,身体晃了一下,眼看着就要摔倒,南宫刚好坐在高阳左侧,见状眼疾手快的扶他坐下。

      几位次帅快速上前,俱担忧的望着他,不知所措。

      只见他脱力靠坐在椅上,面色发白,额上渗着虚汗,南宫扶着他,只觉得他的身体在微微颤抖,手背有些发烫,结痂的伤口触感粗糙,手心却被汗水湿濡。南宫从未见过高阳如此虚弱疲态,心中大惊,赶忙大声高喊莫青莫玄。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