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番薯收获 ...
-
自从沈大朗家玉米高产的消息传开之后,这四里八乡的村民,有那相信的先跑到沈大朗家里看了看;有那不相信的一直认为别人都是傻的,这么离谱的事情也相信,还特地跑过去看。
不过这两天玉米高产的消息也俞传俞烈,三人成虎,甚至传出了玉米亩产三千斤这样的事来;这导致有时候更远的人听说了,还特地大老远的跑过来看,虽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夸张,不过亩产一千八百多斤也很让这时候的人震撼了。
那些离县城远的地方,生活比县城周围的村民还要困难,如今又大老远过来看到了玉米,当下就和沈大朗家买了些玉米并请教沈大朗种植方法,这才心满意足的走了。
离的近的那些人,原本还犹豫这要不要买这玉米种,毕竟这万一只有沈大朗家出现这种情况呢,有些想着再等等,如果大多都是这样的情况,他们在种也不迟。但是现在一看竟然有人先他们买了,这些人也不管什么等不等的了,直接也跑到沈大朗家里买。
这直接导致沈大朗家的玉米马上就卖完了,还好沈大朗家早就挑了好的玉米种,而桃溪村早在沈大朗家收玉米的第二天都过来买玉米种了。在这之后还有人要过来买玉米种,不过都是无功而返,而没有买到的人就到处打听哪里有玉米种子买,可是哪里又有的卖。
安平县这个县城几乎没有人家种玉米,当初司梓贤帮司安兰找到的还是有些村民随意撒在荒地上长出来的,而玉米种还是司安兰千挑万选的,所以现在能够被人找到的玉米都被人拿了,还有很多的人没有玉米种,这让没有拿到玉米种的人都有些焦虑,生怕自己晚了别人一步,这些人都把期盼的目光投向了安平县的县令司梓贤。
司梓贤也知道现在很多的平民都想要玉米,在安平县这玉米种的人不是很多,更不用说安平县之外的人了,而且想要从安平县出去外面也不好走,道路崎岖,若想从外面找玉米,可能会费时又费力。司梓贤早就把玉米高产的消息向州府那反映了,不过到现在他的上级一点反应都没有,也不知道有没有看到。
“爹,您愁什么呢?”晚上吃饭时,司安兰看到父亲一直皱着眉头,好像吃的东西无比难吃似的。
司梓贤放下碗筷,忧愁的叹了口气,说道:“我愁不知去哪儿找到更多的玉米种,现在很多乡民看到玉米收成那么好,都抢着要玉米种子。”
刘氏最近也知道相公天天都为这事发愁,可是她一个妇道人家也不知道怎么解决,只能安慰道:“相公,多吃点,这事儿急不来的。”
这事儿的确不好办,司安兰只好安慰道:“是啊!爹,这事急不来的,就算您现在找着玉米种了,可是也过了播种时期,明年才能种。我看番薯马上就可以收了,到时候番薯肯定也是个好收成,到时候让那些乡民多关注番薯,而且安平县好像也有好些人家种番薯,到时候肯定够分的了。”
听了母女俩劝慰的话,司梓贤仔细想了想,也的确是急不来,他这段时间都是被那些乡民的焦急感染了,自己也焦急起来,这事还是得慢慢来,船到桥头自然直。
不过还有一事他得确认确认:“兰儿,你说的番薯当真能有好收成?像玉米这般的收成?”
现在番薯还没收,这个时代的番薯司安兰也不好估量亩产多少,肯定不能用司安兰上一世那些培植过,并且动不动就亩产四千斤到或者六千斤这样的品种来比,不过在这个时候高产那是肯定的。想了想,司安兰说道:“爹,这番薯还没收,我呢也不知道到底亩产多少斤,不过呢,肯定是高产,到时候您就知道了,反正也差不多到时间收了。”
司梓贤想想觉得也只能如此了。
司梓贤和刘氏都不知道女儿怎么会知道这些,只当女儿小好奇心大,看到书上提到前朝太‖祖说番薯玉米高产,就定要种,这会儿误打误撞还真是高产。
司梓贤这会儿来问司安兰番薯亩产,纯粹是因为玉米高产,让他心里不知不觉的重视女儿的话了。
收获玉米之后,一般隔一两个就该收获番薯了。
今儿是沈大朗家收获番薯的日子,沈大朗早早的就告诉了司安兰家,不过这次司安兰一家人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司梓贤也只是派人去察看,顺便记录番薯的收成如何。
因为之前玉米收成好,这会儿桃溪村的村民都到沈大朗家地里看热闹去了,桃溪村的村民到了沈大朗家地里,才发现不止本村的人,外村的人不知怎么的也得了消息,这会儿都围着沈大朗家的地看热闹,有些性子急的,想要早点知道收成如何的人,直接撸起袖子就下去帮忙。
有人下去帮忙之后,陆陆续续的也有一些人下去帮忙,结果这次帮忙的人比上一次帮忙的人还要多,所以今天收番薯也用不了多长的时间就收完了。
这次番薯收获了一千五百斤,周围的人听到这个结果,一下子都惊呆了,随即人群便沸腾起来。
“这是真的?”有人不敢相信。
“应……应该是真的吧?这比玉米的收成还好啊!”
“这还能有假?刚刚我可在旁边看着能,这称的人不是沈大朗家的人,是桃溪村的里正,记录的人据说是县令派过来的人。”
“县令都派人来了,想来也不会有假的。”
“是的……”
“是……是是”
众人一听有县令派来的人,顿时觉得这数字不会有假的。这报出来的数字只要看一看这地里放的一大堆的番薯就知道这不会有假,其实这些人也不是没有眼睛看,只是这收成一直颠覆了他们脑子里根深蒂固的产量,让他们有些不敢相信而已。
人群被那番薯的产量震了好一会,才有人反应过来,之后有那心急的人当下就找到沈大朗,想要跟他定番薯种,还想预定他的时间看看什么时候可以教他怎么种植。
人群瞬间乱了起来,司梓贤派来的人––鲁志东立即叫上桃溪村的里正,然后让村里的年轻男子一起维护秩序,然后宣布道:“今天的番薯,如今不许尔等私自买卖,这得我回禀县令,县令做决定之后再告诉尔等如何做,今天不许哄抢抬价。”
鲁志东一宣布完,人群静了静,稍后又有些絮絮叨叨的讨论声,不过到底因为县令的名头在,这群人到底也不敢在闹。而且司梓贤作为一个好官,百姓还是愿意相信他的,大多数人穷人觉得还是县令来管比较好。
不过那些有钱人家派过来察看的家丁就不这样想了,毕竟他们的主人在他们来之前已经嘱咐了,如果番薯真的也是高收成,那就多多的把番薯种买了,越多越好,这些家丁就希望番薯能够自由买卖,这样的话,他们就可以买到更多的番薯种,如果让县令来安排,估计他们就得和穷人一样得的差不多了,不过穷人多,而且县令也发话了,这些富人家的家丁也不好再闹。
番薯收获事件就因为有政府方面的镇压,也没有发生什么事,这也让沈大朗家顺顺利利的收获了。
之后,鲁志东把收获番薯的事情详尽地告诉司梓贤,司梓贤对于番薯亩产那么高也是大吃一惊,吃惊以后随之而来的是大喜,之后又是叹息。吃惊的是番薯亩产竟然比玉米的还要高;大喜的是有了这样高产的作物,以后百姓的生活应该会好些了吧;叹息的却是前朝太‖祖果然是英明的,但是他自己费尽心思找到的高产作物不被人识货,而丢弃一旁,白白浪费了这些年的时间。
当晚,司梓贤就把今天的事情告诉家人,司安兰听到那些百姓都抢着要番薯种,这让她想到了一种储存番薯藤的方法:“爹,我知道有一种方法,可以把番薯藤储存起来,来年春天到了可以播种的时候直接把番薯藤种到地里就可以了,这样的话,今年收获的番薯藤可以当做来年的苗,番薯也可以在来年育苗,而且这安平县也有一些人家有种番薯,到时候爹可以和他们买过来,或者让那些来年想要种番薯的人家去买,到时候我把怎么存储番薯藤和怎么种番薯的法子写给您,你再派人教给他们就可以了。就是那些想要种玉米的,可能要等一等了,毕竟玉米种子可比番薯种难弄。”
司梓贤听了,也是松了口气:“那就行,只要有番薯就好了,这样也可以让百姓多多把心思放在番薯上去,玉米种我还没找到更多的,到时候可不够分,这世上都是不患寡而患不均。”番薯藤可以解决就好,他就是怕番薯藤和玉米种一样不好找到,到时候又不够,百姓两样高产作物都弄不到,到时候也不知道会不会闹起来。
“那爹爹就放心吧,番薯肯定会够的,番薯的藤和果实都可以做种子,又有好些人家种。而且那些百姓不可能自家所有的地都种上番薯吧,毕竟这番薯又不可以缴税,百姓只可能种在自己比较贫瘠的地或者荒地上,这样的话每一家也用不了多少番薯藤。”
听了司安兰的话,司梓贤欣慰的笑了:“兰儿就是聪明,比爹爹想的还周到。”
司梓贤这话一出,之前一直听不懂他们谈话的司安清可不乐意了:“我也很聪明的!”
司安清这话一出,一家人都笑了起来。
刘氏满面笑容的说道:“是、是是,清儿也很聪明。”
真正的小孩司安清这下满足了,一家四口再温馨的交谈了一会儿,就该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