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9、城池(终) ...
细雨,花朝,柔爽的风抚过园子,从打开的窗户飘了进来。
窗户底下置着茶炉,硬碳生火。三滚已过,童子将水往小泥壶里外一浇,茶倾入两只小巧茶杯,左手托起茶盘,奉予周尚,再退回几步,另一只轻放于周瑜侧。
周瑜正坐在窗边的地板上,膝上摊有一张冰凌断纹的七弦琴,十指轻轻拨划,柔嫩的三月绿绒就嬉笑着的爬了满地,操的琴曲名叫《春情》。
周瑜的声音不高不低伴着风日晴和般的琴声缓缓传来:“良宴太山,垂纶长川。香车丝骑,花开次第。顾瞻行吟,嘉木东林。一解所记东林之交游也。”
东林交游,是怎样的呢?周尚慢慢回想,那时的他不过一个十二三的半大孩子,也是极爱出游的。大旗开道的冶游队伍是那么的气派,引来无数人倾羡围观,他为家族的辉煌而自傲,举止间却越发的端谨,再引来宾客们的称赞,“不愧以高山之名立世传家的‘崔巍’一门”。
——逢春盛,太尉周景喜遍邀名士、携子侄,迤逦至太山东林,一路由军队护卫,车马仆从塞道。众宾客把酒吟风,闲谈古今,静玩山水。因宴上时常有士大夫品评俊彦,赏识良才,时人又谓之“东林注”。
这已是后人的一点记述了,而在每个周氏子心中,不论是否曾亲临其胜,这点记忆即便是由人转述所得,也足可成为家族的自得和荣耀吧。
清朗和畅的一段之后便是过门,周尚伸手合拍一击,笑道:“二解。”
敛容一抹,周瑜用几个飘逸的泛音带出了二解。水光云影般的乐音用古琴特有的吟、揉手法贯穿其中,骨干自是清零悦耳,周尚手持茶杯,却些微的疑惑,为何韵致零落。
思绪随着琴音一转,凄凉起来,渐入二解。“洛水攘攘,何处君王。世路茫茫,花落空堂。芳菲欲隐,风悲故林。”
周尚忽然就默然了,曾经的辉煌也不过曾经罢了。皇权势微、国难当头,山川城郭都翻作征战的沙场,所谓诗礼之家亦逃不过飘零。同时,日渐晦涩的家族,在各方豪强倾轧逼迫下苟且求存,却也是朝不保夕,摇摇欲坠。如今,如今的周氏恐怕已近湮没于众多没落士族中了。
他拿起茶杯微微的发愣,不觉间,已行至三解,琴音由清冷入低缓,旋律又回折再突然拔起,转向高亢。
“纷纷战火,拔剑击缶。洋洋馨誉,君子国香。筠竹不亡,长詹家帮。”
周尚紧紧握住杯身,一口饮尽了茶水,留空杯在指尖轻转,沉沉的叹出一口气,喃喃道:“难得有如此气韵,不过既然已经决定了‘拔剑击缶’,又如何保得‘君子国香’呢?”
一曲奏完,周尚说:“若公瑾有话,不妨直言。”
嗅着杯中一点浅碧,周瑜缓缓开口:“叔父,三季春晖,年年岁岁各自不同。周氏一族曾揽东林胜景,也历家国飘零,”轻轻抿下一口,“当前,所求的首要只是自保了。”
没有多余的话,怔了半晌,周尚只把所有的斡旋挣扎都放在几个字里,嚼碎了吐出来,便成沉重无奈的叹息——“谈何容易。”
周瑜的声音依旧舒许:“袁、刘已展开淮南争锋,袁术侵暴,且新得了庐江,丹扬他是必不会放过的。刘繇固然享有才名,但统兵点将、乱世立身并非他之所长。”
“你说的我何尝不知,只是,袁术,咳,袁公路骄奢淫逸,诟病江左,实非良主!”周尚摇头。
“袁术无才自傲,非瑜所言之人。”手指搭在弦上轻按:“他虽乏万万雄兵,但声誉发闻,也自当得名重江左,”期待而自矜地一笑,“他日,必定无人敢轻迎其锋。”
“你说的是……?”周尚神情严肃又有些犹疑。
“乌程侯之子,瑜的义兄,孙策。”
“竟是他?不行!此子轻狡无行,自甘为袁术驱驰,此次率军围攻庐江,端的是好威风,好名头。家学渊源,说到底一亡命之徒耳!”周尚怒道。
所谓的清华门楣、世家子弟,大都看不起以自身实力在朝堂上搏得一席地位的微末寒族。即便是斩华雄、破董卓的孙坚,以其当日之勇明里暗里仍不免会被仰仗他的士族所薄,遑论年稚势微的孙策?
“虽克庐江他却未为难百姓,若说家学,破虏将军诚挚刚勇,相比一干名门宦族自有忠壮之烈。”想不到亲厚如叔父也如此陈见,周瑜感觉头面一热,脸也覆上层薄红。
“我知道你与他相好。”周尚反倒顿了口敛平暴燥的语气,站起身来。“但若助他,便是叛离弃信于刘繇代表的汉室”,自上而下地凝视着周瑜,双眼沉黑如墨,“承担的不止你我,已是整个崔巍一脉。当他勋业既成,刀剑如虹,整个亲族都将限于血与火,骨肉离散、族人哀泣,即使这样,你还是要帮他吗?”
“你还是要帮他吗?”
周瑜只觉自己变成了一口钟,被这几个字撞得嗡嗡作响,能与孙策并肩携手,助他纵横驰骋固然是他衷心所愿;但,他的确无法代替族人决择他们的道路。
“乱世已至,不错!‘纷纷战火,拔剑击缶。’嘿,高山渐颓那不假,但即便是不自量力,我也要抗上一抗。”周尚的眼中雪亮,宏亮的声音回荡在花厅,那是守护者的姿态,没有半点自矜,近乎破釜沉舟后的洒脱,不管刘还是袁,他是决意用尽一切保卫自己的亲族。
“瑜之所为,必不坠累家族。”静了一静,周瑜低下头,抱琴行礼。
周尚慢慢平复狂态,看着他背一路行去,仿佛仍歌在刚才的琴曲之中。他虽未再言孙策,却说“不坠累家族”。
“傻孩子。”周尚叹息。欲再饮,茶杯已空了,而添水的小童还望着门外。
明媚的阳光恣意照射在黄淮平原,把先前的积雪都化净了,雪水浸润了已封藏多日的土地,空气中都含着晴朗润湿的气息。
张勋整好战甲头盔,抬头看着明晃晃的日头,走进大帐。今天是中军升帐的日子,各位将领见他进来,纷纷向大将军点头致意。
袁术军营固定每三日升帐一次,向各位将领报备各地战况,共讨战事。目前大军仍于江津、利口和刘繇大将对峙,战局胶着,升帐也只是通传旧事而已,听得多了,是以各将都有些兴趣缺缺,提不起精神。
前线通报完毕,袁术正要吩咐散去时,却见自末位走出一人,其人年岁极轻,身姿挺拔,张勋识得正是孙策。他极干脆利落的沉膝下拜,银白的连环锁甲发出清脆的音响:“父仇尚未得报,如今母舅又被刘繇逼迫,策愿领军渡江,共击刘繇。”
袁术思索片刻,拍手赞道:“伯符勇武,乌程侯之福也,向使吾有子如孙郎,死复何恨!好,就表你为折冲校尉、殄寇将军,借兵千余,马三百,克日可行。”
大军与刘繇混战已久,众位大将尽心竭力尚连战不克。这刘繇又哪里是领数千兵马就能轻易取胜的?张勋不免吃惊。
“将军果然英雄少年”“孙郎骁勇实至名归”“愿将军克尽全功”……他正胡斯乱想,帐内的赞赏声却此起彼伏,自连战九江、庐江之后,孙策大为耀眼,是以其他将领莫不希望他此战失利,纷纷适时激赏,阻他开口。而袁术倒是高高坐于帅位一脸戏谑笑着,似已准备妥当,专程等着他来要人马钱粮。
“孙策领命。”他只平静地拜谢,眼神坚毅。
一时议事已毕,帐中只剩了袁术和长吏杨弘。
“主公……”杨弘想开口,被他抬手止住了:“孙策正如孙坚,深蕴刚猛之气,只可惜性子狂妄,即便是与吴景合兵历阳,但刘繇兵多将广,且江南地势复杂,东有会稽王郎、南有秣陵薛礼等人,兼以山贼出没。哼,竟想伺机收纳江东,却谈何容易!”
然而,杨弘嘴唇几度开合,终还是没有再说什么。
积云了。奶白的云彩被明艳的阳光镶上一圈细细的金色边框,层层叠叠磊于天边,张勋正抬头仰视蔚蓝的晴空。
“大将军以为孙策胜算几何?”一见面,杨弘问的就是这话。
“大军压江,纵以孙郎之能也委实难料。”以他长吏身份,却独对一个校尉如此关注,张勋并不觉得意外。“不过,主公为何会让他仅率千人出战?”
“我揣度原是要让他败的。但若是胜了,用他牵制刘繇,主公也乐见其成。”杨弘叹气。
他看见本于天际一线的叠云越累越多,仿佛白衣金绦的大军一般,已沉沉压住了半面天空,向太阳迫得近了。
张勋心里一动,反过来想袁术的心思也并不难猜,他要收服孙策,喜其骁勇却又对他难以放心,这么且拉且防终不是办法,所以决定干脆的搓掉他的傲气。“倒是个办法,”他点头。
“不过,他若是胜了,便再不会回来了吧。”杨弘闻声苦笑。
张勋一惊,随即释然,有着那种骄傲眼神的人终是不甘心蛰伏于他人之下的吧。
他默默想了一会儿,一阵清风吹过,只轻轻拂动了衣袖,而九重碧霄之上,却是一场风流云散,百万雄师顿幻化作满目乱雪纷飞,重归于万古凌虚,空余大梦一场。
杨弘低低徐徐的声音在空中飘散:“主公是在赌,只能赌他败……”
在这场以江东州郡为注的豪赌中,胜的人究竟会是自诩谋算的袁术还是少年意气的孙策?但不论孙策的出战会为江东带来怎样的变化,在那少年长枪所向之处,日渐僵持的局面也就此打开了。
张勋心中竟隐隐期待着下次相见,那个杀伐决断的少年又会是怎样的姿态呢,他在心中徐徐勾勒。然此时的张勋却没有想到,他或许是再也见不到了孙策了。
“建安二年术死,长史杨弘、大将勋等将其众欲就策,庐江太守刘勋悉虏之,收其珍宝以归。”
断简上曾说过——周瑜的琴曲是我自己乱来的
周瑜的一条线带有我喜欢的浓浓的三国风物的历史味道
阿策则是慢慢走过荒沙名城的痛苦挣扎。
城池中的孙策,再不是在土墙上抱臂哀痛的少年,但城池中的孙策,依旧是那个艰难行进的少年
{摇旗呐喊:
策兄啊,请再挺过一阵,你的公瑾快要来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城池(终)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