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黄粱换刀俎(八) ...

  •   简直莫名其妙。

      宣麟的笑容分外渗人,衡萸又怎么会再去质问当今天子。

      自那夜之后,宣麟有空时就会常来看看衡萸的生活过的如何,从不苛待他,饮食器皿书画玩物一应俱全。甚至某天宣麟突然提起,今日要甄选秀女,让衡萸也去挑两个,衡萸连连磕头才作罢。

      时间一长,宣麟的皮绷不住了。

      做皇帝怎么可能一帆风顺。这一日宣麟在早朝时授意自己新晋的得力臣子推行新政,却遭到老臣们的重重阻力,以致当庭顶撞。

      这老臣从亨德皇帝在时就是如此,从未廷杖挨了不少,身子骨倒还硬朗,撑到了这般年岁。

      因先帝曾重用老臣,他又德高望重,得了保守大臣们的一致支持。宣麟不好当庭驳斥,以免落下口舌,成为一个器小的君王,只得强压下不满道容后再议。

      下朝后,他面色阴沉地立在衡萸房前,仿佛暴雨欲来。随侍的小太监入宫没多久,还没见过皇帝这般模样,被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更遑论进去通报。

      宣麟见小太监这幅模样,怒火中烧,一脚直接踹在小太监的心口骂:“不中用的狗东西,你是主子还是我是主子!”

      这一脚踹得小太监登时昏死过去,直接踹醒了房内正在睡午觉的衡萸。

      衡萸正梦到幼时欺负弟弟衡茱的场景,一睁开眼,嘴角那点梦里带来的笑容马上就消失了。他深叹一口气,将外装穿戴整齐出门面圣。

      宣麟斥退了所有随侍,只留几个在门外守着。他看着身前垂首跪地的衡萸,眼中深不见底。

      “为什么是你。”

      衡萸道:“臣不知皇上指的是什么。”

      宣麟好似没有听到:“为什么是朕,是……我。”

      衡萸不说话了,他不想又激怒这个偏偏和先帝在不应该的地方相似的皇帝。

      宣麟弯下腰,抬起衡萸的下巴,目光从眉梢一寸寸挪到嘴唇。

      “瞧瞧这张脸,多像啊……”宣麟拎起衡萸的领子,“凭什么你过得这么自在。凭什么?”

      他一把把衡萸扔到地上,衡萸不能有任何反抗的动作,否则门外瞬间就会冲进几十个全副武装的侍卫将他团团围住,他只能就势翻滚,好让自己不要受伤。

      宣麟的神色看起来几欲疯狂。

      “你有一个好父亲,还有一个好弟弟。而朕什么都没有……”

      衡萸睁大了眼,他似乎听见宣麟在他耳边的低语,似乎又什么都没听见。

      不知过了多久,直到豆大的雨点砸到他的头顶,顺着头发流到下巴上,衡萸才恍然发觉,宣麟早已离开。

      之后宣麟再来时,衡萸总是沉默不语。不管宣麟是和颜悦色,还是暴怒无比,他都甚少再给激烈的回应。

      宣麟也不在意,他只当衡萸是个发泄的去处。他对衡萸亲和,又辱骂,赏赐,又殴打,衡萸只逆来顺受。大多数时间,宣麟只是在自言自语。

      “衡大人好像很关心白修撰。”宣麟曾这么和他说道。

      衡萸没想到许久之前他与冯成的闲话居然被皇帝上了心,不禁有些担心自己会不会给这位白修撰引来什么祸事,转念一想又觉得这大概是天理报应。

      宣麟还在说着:“朕发现这位白修撰除了人天真了些,确实是栋梁之才。衡大人,你比朕可会看人多了。”

      多说多错,衡萸决定识相地闭嘴。

      “白修撰拿出了治蝗灾的新法子,朕准备适时提拔一下他。严相又进献了灵丹妙药,最近可真是好事连连。”宣麟拍拍手,随侍太监递上一个桐木盒子,里面放的是一枚深褐色药丸,中间有一道裂痕。

      “严相道此物服下使人精力百倍,朕见衡大人近日有郁郁之色,特意留的。”

      随着宣麟的话,太监将药丸递到衡萸面前,见衡萸一直没有动作,便越递越近,直要送到衡萸的嘴边。

      宣麟在旁笑眯眯地看着他,见此情形,衡萸知道这药自己是不吃也得吃了,便认命接过,就着水直接吞下。

      此药入口即化,留下满嘴的苦涩,初时衡萸还为这不是见血封喉的剧毒而庆幸了一下,没过几日他就知道了这药的厉害。

      只要牵动一丝心绪,就有一股疼痛由丹田生出。情绪越是激动时,身体上的燥热与疼痛就越盛,如万千火烤过的针刺进皮肤。如宣麟所说,精神是十分旺盛,衡萸却感觉这像是在过度燃烧自己生命。

      他烦躁到日日夜夜都难以入睡,只盼这样的日子快些结束。

      朝外好景不长,内忧外患开始慢慢显现。西南发了旱灾,使饱受蝗灾之苦的农民们收成几乎无有。才纳入大周版图几十年的土人安西一族按捺不住想要脱周自立的意图,使宣麟头疼不已。

      西北边境又有人蠢蠢欲动,大将军也不得不暂且回京与皇帝面商,只是这面商的结果,最终成了皇帝亲征。

      衡萸搞不懂宣麟到底在想什么,为什么要在亲征时把自己带上。

      宣麟道:“没有衡大人,算什么亲征。”

      衡萸甚至还得了一支兵,那是他曾经的亲卫,也是他的兄弟们。

      “重阳!你可还好?”吴言一个粗汉子,看见衡萸与之前全然不同的精气神,胸中充满愤怒与心痛,“那狗皇帝可有伤你?”

      “住口。”幸亏周围除了他们这帮老朋友,没有其他人,不然衡萸真要被吴言吓出病来,“我无事,你们怎么来了。”

      吴言道:“京中来的消息,你要随皇帝亲征,命大将军在重阳你曾经的亲兵中点三百随行,兄弟们多想再见你一眼,我们可算是抢破头才得了这个名额。”

      衡萸见其他兵士也是有万千话语要说,只好道:“我来见你们一眼就要回去了,余事出征时再谈吧。”

      吴言拉住衡萸:“你住在哪儿,我们兄弟若是得了空也好去看看你。”

      “对啊少将军。”众人纷纷附和。

      衡萸又不好说自己住在东宫,便说自己有皇上密令,不好透露,跟着早就候在外面的冯成一同回宫。

      战事简直一塌糊涂,周军只是凭着装备精良和人数众多才不至于败得太惨。

      皇帝最后点的副将许哲瑞和陈宝,前者墨守成规,不敢稍有激进,而后者陈保靠改名巴上半退的秉笔大太监郑宝,得了随军的位置,纯粹是个草包。

      衡萸看不下去,多次向宣麟进言,却往往被其他将领联合起来反对。

      “衡大人只领过禁卫军,还是个虚职,大约不懂行兵打仗的道理。”许哲瑞对衡萸不熟,说出的话也没过脑子。

      “非也非也,衡大人在大将军手下自然是领过兵的,只不过从未被先帝封过将,恐怕说服力不够。”陈宝假惺惺道。

      两人这幅嘴脸使衡萸怒火腾起,随之而来的就是毒发之后的痛苦。

      作为皇上手下最得宠的文臣之一的白茗也被点为随军。他出于补偿的心理与对许陈二人才能的了解,更信任衡萸:“陈将军杀过的人,怕是还没有衡大人打过的仗多。”

      “别吵了。”宣麟被几人无谓的争执闹得头疼,若大军过不了谷阳岭,就要彻底被安西人赶出云贵,宣告他第一次亲征的失败。

      人人都明白先帝不知兵,因而觉得宣麟也不知兵,可他偏想证明给天下人看,自己和父皇不一样。

      他不能败在这里。

      “衡萸,你尽管说。朕准了。”

      衡萸终于得了机会,他努力平复情绪,指着地图道:“皇上请看,谷阳岭离安西人据地已过百里,其能战者虽多,但兵众甚少,根基浅薄,后又无转馈之资。反观我军,士气虽低,但实力仍在,后援财谷饶实,转运可及。末将以为,若能兵分两路,直击安西薄弱之处,大周此战可胜。”

      宣麟神色焦虑:“你有多少把握。”

      衡萸道:“大军需涉渡汝洋江,再由堪城绕后,与皇上所率会师合击。若由许将军领兵,有五成,若徐将军愿听末将的,则有八成。”

      白茗道:“微臣恐衡将军势弱不能服众,愿助一臂之力。”

      许哲瑞被气得满脸通红,但也不好在皇帝面前发作。此事就这么定了,但众将散了之后,许哲瑞却被宣麟单独留下交待某事。

      如衡萸所言,前期行军一直很是顺利,许哲瑞也无话可说。直到将要渡江之时,远处竟袅袅升起周军特用的警示之烟。崇山峻岭处草木葱郁,信烟的方位若隐若现。

      许哲瑞马蹄急停,大惊失色:“皇上有险!”

      衡萸道:“许将军冷静,此乃安西人的诡计!”

      许哲瑞立刻传令停止渡江,与谋士们商议是否要驰援皇帝那一侧。

      “不可,许将军。”衡萸耐着性子道,“此烟在谷阳岭西侧升起,但皇上此刻应当在东侧,其中定有诈。”

      许哲瑞道:“斥候的千里马一日可行百里,翻山越岭也不在话下,若皇上怕我们看不见信烟派人去西侧求援而我们没有到,那么我们就是千古的罪人了!况且这信烟无一不同我军使用的一模一样,定是真的。”

      白茗冷静地谏言:“皇上处的兵力是我们的两倍,还有陈将军为辅,料安西人即使全力进攻也可至少撑下三日,我等涉水过江,即使真有险情也完全赶得及救援。”

      “不必再说了。”许哲瑞一勒缰绳,“全军回撤!”

      衡萸还要再劝,只听一阵马蹄军靴之声滚滚而来。无数人由斜刺杀入,江上倏忽行来许多载满士兵的舟帆。不少还在江中的周军未举起武器便被一刀砍翻,沉入水中。

      “将军,不好了,敌袭!”
note作者有话说
第41章 黄粱换刀俎(八)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