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八章 ...

  •   孟绵春和丞相夫人去持水观的时节正是句夫人雷打不动在道观清修的日子,丞相夫人选了去持水观问卜,也是因为句夫人在那里,想顺道见见她。自从句夫人进了孟府当侧室,丞相夫人碍于礼法很少见她,但毕竟也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孩子,难免有些想念。

      孟绵春并不知道其中关窍,虽然心里有些抵触,但毕竟是外祖母的一番好意,也就没有推辞。

      可是长安贵妇们的活动范围就那么大,在持水观碰到几个和萧氏孟氏不对付的女眷简直不要太正常。丞相夫人毕竟年事已高,不能时时陪着孟绵春,也不想把孟绵春拘在屋子里,不然还不如待在孟府来的舒服,就嘱咐句夫人照看孟绵春。

      句夫人知道孟绵春挺纠结对待自己的态度,等闲不出现在她面前,只是想尽办法阻拦那些冷嘲热讽的女眷。作为持水观的地头蛇,简直不要太简单,只是这样难免把自己暴露在一些八卦分子的视野范围里。自然有人把句夫人当年不自爱,自甘堕落的事情翻出来嚼舌头。

      孟绵春并非不知世事的人,时间一长自然也有所察觉,一时间又羞又气,不想这么莫名其妙地就承了句夫人的情。

      到底还没修炼到家,年轻气盛,在要离观前去翠华山避暑的前一晚,孟绵春直接跑去求见句夫人。

      孟绵春站在阶下看着玲珑上前扣门,玲珑的手还未触及院门的时候,那黑漆柏木门就吱嘎一声被打开了,句夫人身边的桑娘朝孟绵春行了礼,开口邀请:“夫人在里面等着娘子,娘子请。”

      孟绵春哂笑,看也不看她,直接就走了进去。

      玲珑匆匆向桑娘行了礼,就紧跟着进去了。桑娘也不以为然,掩上了院门,自去准备茶水点心了。

      孟绵春径直进了句夫人的静室,玲珑乖觉地候在室外,还十分贴心地关上门。

      静室里,句夫人正在合香,上好的梅花脑被磨成粉,散发出一丝淡淡的宣散清香,提神醒脑。孟绵春打量了一下室内的陈设,一屁股坐到句夫人的桌案前,直勾勾地盯着她,似笑非笑:“这里倒是个好地方,和魏阁一模一样。”

      说着还用手捻了些香沫嗅了嗅,句夫人见状微微一笑:“大娘子觉得这凝神香有没有魏阁的味道。”

      “此去经年,不记得了。”孟绵春弹掉指尖的香沫,一脸惆怅,她是真的很喜欢魏阁和那里的人。

      句夫人叹了口气,放下手里的玉杵,问她:“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谷雨你可能品得其中一二。”

      “世人愚昧,只知眼前事。”孟绵春看着句夫人,一字一句说道:“我不想当世人,可惜你们从来不给我这个机会。”

      句夫人依旧十分慈爱,仿佛她说的是什么童言稚语,不值一提。

      孟绵春闭上眼睛,顺了顺气,还是没能绷住自己冷艳高贵的人设,气冲冲地说道:“我这副不懂事的样子不就是你们要的吗?”然后直接摔门而去。

      句夫人的冰山脸依旧保持微笑,反而是门外候着的玲珑和端着点心的桑娘被吓了一跳。

      玲珑一脸无奈地向句夫人行礼告辞,然后提着裙摆匆匆跟了上去。桑娘看着孟绵春主仆远去的身影,将点心放在桌案上,一脸担忧地问道:“大娘子是早就知道了?”

      “恐怕在白露三岁那年她就知道了,不然也不会出手。”句夫人继续捣着手中的梅花脑。

      桑娘有些震惊:“那会儿大娘子只有六岁吧?”

      句夫人抬起头,一脸骄傲:“那又如何,她可是萧慕华的女儿,从小就在我句轻语的身边长大。”

      桑娘对于这种迷之骄傲表示无言以对。明明已经被大娘子嫌弃了十几年了。

      第二天一大早,一脸萎靡的孟绵春被前来送别的句夫人气成了仓鼠,对方一脸慈爱的姨母笑让她再一次感受到来自长辈的深深恶意。永远把她当成孩子一样保护,明明她都快要嫁为人妇了,这让人有种不被信任的感觉,真的很难受。

      低气压的孟绵春赶到翠华山的时候,萧家别院前却又多了一个让她头疼的人。

      未婚夫杜鸿渐。

      说实话,杜鸿渐本人并不惹人讨厌,自身素质十分过硬,不然眼高于顶的萧丞相也不能看上他。

      杜鸿渐幼年侍奉祖父移居会稽,受教于山阴名士李元礼。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座下弟子不计其数,个个都是才高八斗,风姿绰约的翩翩少年郎。

      杜鸿渐能从一堆美少年里脱颖而出,除了他的性子端方有礼深得老师赞赏之外,他还有一张神颜。

      真神颜。

      长得跟道观里那些木胎泥塑的三官大帝一般无二。

      国朝的美少年们春兰秋菊各占胜场,什么款什么型都有,喜爱广袖长袍,仙人风姿的骚年们比比皆是。但唯有杜鸿渐让人有种忍不住拜一拜,供一供的冲动。

      因此杜鸿渐虽然出生名门,学富五车,浓眉大眼,却遭遇了和孟尚书一样的困境,成为长安婚嫁市场的老大难。毕竟没有几个小娘子有勇气嫁进道观和三官大帝一起过日子。

      此时,长安婚姻困难户的救星萧丞相再一次跳了出来,奉献了自己的外孙女。

      但是与自己主动的萧夫人不同,孟绵春对杜鸿渐并不了解,两人甚至都没有接触过。这也着实正常,杜鸿渐长年在外求学,等闲不回长安,也就逢年过节的时候回家点个卯,并不参加长安贵圈的集体活动。

      孟绵春则不同,作为归德孟氏的嫡长女,皇后殿下的外甥女,大气爽朗,花容月貌,很容易就成了长安的风云人物,平日里的交际应酬数不胜数,手帕交已经遍布整个国朝,拿来写信玩耍的时间都不够了,哪里还有精力注意长安小郎君们。

      对于这件婚事,孟绵春本人并没有什么想法,对于她来说,长安的少年们除了自家亲戚之外全是大猪蹄子,嫁谁都一样,反正都要调教过才能用,脸看得过去就行。

      不得不说,遗传的力量是伟大的,十七年前的萧夫人也是这么想的。

      孟绵春有心孝顺长辈,杜鸿渐又是个端方性子,信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完全不发表意见,这桩婚事就在长辈们上蹿下跳,而当事人无动于衷的情况下达成了。

      杜太师一高兴驾鹤西归,孟绵春不得不陪着未婚夫守孝,她也不置可否,并没有放在心上。杜鸿渐倒是觉得对不起她,即使在万年县守孝也不忘给孟绵春隔三差五地送些玩器,虽然不过是一些把件棋子团扇之类并不值钱的玩样儿,却是件件都迎合孟绵春的喜好,足以见得杜鸿渐对于这桩婚姻还是十分满意的。

      也正是因此,孟绵春觉得杜鸿渐很是懂些眉高眼低,是块调教的好材料,因此对京兆杜氏的印象还不错。那里知道还未出孝期,杜氏就提出这样的无理请求。

      孟绵春自知比不得那些传承千年的望族,但是除了本人的骄傲之外,只作为归德孟氏的嫡长女,她也是不允许自己就这样草率地出嫁,这不仅贬低了她这个人,也贬低了归德孟氏。长辈们因为这样那样的顾虑不敢轻举妄动,她却是忍不下这口气的。直接派人将杜鸿渐送来的东西都还了回去,连吃食也折做银钱一道奉还,算是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派去的仆人说杜鸿渐收了东西却并未捎来只言片语的时候,孟绵春就在开始筹划如何从这桩婚事里脱身了。

      孟绵春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劝说母亲,又在祖母外祖母面前装忧郁扮可怜,中间又有杜家夫人助攻,总算是让当家做主的亲妈松了口。

      今次除了出来散心也是为了退亲做准备,毕竟当事人不出现的话,退亲的事总会被其他的流言蜚语所掩盖的,而且所需要的时间并不长。

      眼见着快要事成的时候,杜鸿渐却突然出现在翠华别苑,这让孟绵春有种不祥的预感。

      果不其然,杜鸿渐单独求见了丞相夫人,两人在屋里聊了半个时辰之后,杜鸿渐就光明正大地出现在了她的面前。

      虽然隔着云母青罗屏风,但是孟绵春依旧能看清楚杜鸿渐的样子。杜鸿渐长得十分精致,五官恰到好处,偏移一丝一毫都会觉得不尽人意。大约是长年不苟言笑,眉目并不灵动,显得呆板无趣,气质又冷淡,配着一身鸭卵青葛布衣正襟危坐,乍一看的确有点像道观里烟笼雾绕的神像。

      杜鸿渐比孟绵春大上两岁,翻了年就是弱冠之年,已经有些男人样子了。但是因为很少和娘子们相处,此刻笨拙的样子又有些少年人的影子。

      孟绵春看着他手脚僵硬,努力绷着脸,耳朵尖却已经红透的样子,有些无语,心里翻了个白眼,却宁可枯坐也不愿意开口相询。

      杜鸿渐大概是在这种沉默中明白了她的态度,突然拱手于地至膝前,引头至地,稍顿即起。

      这是九拜之礼的顿首礼,也是请罪之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