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亡国 ...
-
辽宋两国的中间夹着一个小国——北汉。
这个国家早已不再强盛,为了延续日渐衰微的国祚,国主刘继元继续执行着依附辽国的国策方针。
四季轮回,转眼到了公元979年的元旦,国主照常在宫殿接受了百官的新年祝贺,但他并不因新年的到来而喜悦,相反,他时刻在担忧强大的宋在新的一年里会向国境发起新的进攻。
在过去的一年里,宋曾数次来袭,北汉完全倚仗辽的援军才幸免于难。
同日 辽 朝堂
“众位卿家,今日乃是元旦,朕为表庆贺,故改元乾亨。”皇帝陛下高声宣布着。
在列的朝臣高声恭贺。
在众人散去之后,一位名叫挞马长寿的大臣骑上快马,直奔宋的国都卞京而去,他的这次出使是奉皇帝陛下的旨意,表面上为质问宋国,为何违反和约进攻辽的属国北汉,而实际上是为了了解宋国下一步的打算。早在数日前,帝后二人召见他时就已经明确表示,在他们看来,要宋国对北汉一事道歉,退让是不可能的,辽宋两国的关系出现裂痕恐难避免。
数周后,长寿返回了京都。
当日,御书房
“爱卿,宋皇说了些什么,你如实奏来,无论如何,朕不会降罪于你。”皇帝温言道。
“陛下,宋皇他出言不逊,竟然说,北汉他一定会拿下,若我国不派援军,则和约照旧;若我国派军,必与我国一战。”
耶律贤火起,“果然不出所料,这个背信弃义的宋皇,你下去,内侍,速请皇后来此。”
两人奉旨离开了。
这个时候,萧绰正在寝宫,教导隆绪诗词。
“母后,您真是辛苦啊,天天要亲自教儿臣。”文殊奴轻声说道。
“有你这句话,母后再累也值得了。”
儿子懂事,作为母亲,萧绰当然高兴,同时,她又很清楚,靠她一个人去教导皇子们是远远不够的,她不可能有那么多精力,因此,她需要给孩子们找一个合适的老师。
内侍走了进来,禀告道:“皇后陛下,请您速去御书房,圣上召见。”
“朕明白了,文殊奴,你先回自己那去吧,母后有事呢。”
“是,儿臣遵旨,不过母后,儿臣今天午后可以去向父皇请安吗?”
萧绰讶然,“怎么会这么问?”
“因为,父皇这几天都不愿见儿臣。”
“好孩子,你想多了,父皇这几日只是因为政务繁忙,无暇见你,怎么会是不愿呢?当然可以来啊。”
御书房
“陛下,长寿回来了吗?情况如何啊?”萧绰问道。
“如你所料,看来必战无疑。”
“既然如此,就没什么好犹豫的,早做准备就是了。”萧绰接着说,“陛下,这几日您为何不肯见文殊奴呢?“
“燕燕,你怎么会这样想,朕哪是不愿见他,这几天北汉的事弄得朕心情不好,朕是怕无名火起吓到孩子啊!“
“陛下是孩子这样想,他生性敏感,以后还是不要这样了。“
“朕知道了,隆绪这孩子,哎!“
同时,南京留守府邸 书房
“老爷,京都来信。”李氏温言道。
“谢谢夫人。”韩德让一边拆开信,一边说道。
看完之后,他说:“夫人有喜事来了,小妹已经顺利生下一个男孩。”
“是吗?真是好事啊!“李氏惊喜地说。
“夫人,我现在要去城防岗哨巡查,不用等我了。“
说完就径直走了出去。
李氏长叹一声,“孩子啊,孩子,为什么你就不来呢?“
其实,韩德让微服简从去了马步军都指挥使耶律学古的府邸。
那封信上还写着:使者已归,恐战难避也。
果然,宋皇御驾亲征,北汉紧急求援,辽国派出的两路援军与敌激战于白马岭。
数日苦战,辽军伤亡惨重,冀王耶律敌烈战死,南府宰相耶律沙率残部败回。
六月,北汉国主刘继元向赵光义投降,北汉政权宣告覆灭。
赵光义在御帐中得意地笑了,暗思:这一仗可称完美,不仅拿下了北汉,而且还得了杨业这员虎将,好啊,朕要一鼓作气拿下幽州,一雪祖宗之耻。
接到北汉降宋的消息,皇帝轻叹:“先让他去得意,如此激战宋必要回师休整,我们趁此加强国力,总有一天会让那小人知道厉害。”
萧绰在侧并未答言,她感到剧烈的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