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蔡小姐选夫 ...

  •   江州城城西三十里有一条王福巷,巷子尽头是江州最繁盛的清宁街,街上正中是蔡家的大宅子,要说起这蔡家,江州人茶余饭后说道的,不是绸缎庄的生意,也不是乐善好施的老爷,更不是温婉贤良的蔡夫人,而是蔡家大小姐。
      说起蔡家这位小姐,可有好些故事。刚出生那会儿,蔡府外就有游方的僧人,拈着念珠,指着哇哇大哭的女婴跟蔡老爷说,大小姐前世与佛门有些渊源,因着桩陈年旧事投生到蔡府来,注定要跟旁人不一样,告诫蔡老爷以后莫要害怕,好生养着,日后有的清福享,说罢,摘下颈间佛珠,要日日带着,切莫沾水。蔡老爷千恩万谢,那僧人说来也奇怪,分文未取,就这么出了蔡府。
      果真应了僧人的话。
      蔡小姐长到三岁,正是牙牙学语的年纪,蔡老爷半开玩笑指着一个家丁说,“以后,把你许配给他好不好啊?”小丫头听见这话,甩开她爹的手,气呼呼背过身去,奶声奶气慢慢道“不要,”蔡老爷正欲接着问时,小丫头不知看到了什么,哇哇哭起来,也不许她爹抱,急的蔡老爷抱也不是,丢也不是。
      待到蔡小姐长到二八年华,求亲的人挤破了蔡家的门槛,16岁的小丫头掐着腰,跟媒人说,“既是来我家求亲,少不得要听我家的规矩,小女子不才,有三不嫁,一者不孝父母,不敬师长者不嫁;二者出将入相、家财万贯者不嫁;三者读书人不嫁,若是坏了我的规矩,纵使皇帝上门,我也不嫁,”话落音,堂中众媒婆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是好,笑嘻嘻哄着蔡小姐,出了蔡家的门,蔡小姐呢,把头一扭,小丫鬟打起帘子,就这么回了房。
      蔡老爷听说这事乐了,找来管家操办选夫的事,蔡夫人那厢坐在椅子上发愁,“你好歹管管,往日胡闹些也就算了,如今婚姻大事怎可由着她的性子来,这不嫁那不嫁,我倒要看看,你能找到什么好的婆家。”
      挪到蔡夫人旁边,蔡老爷苦着一张脸,“自家孩子你又不是不知道,性子弱,又有这个毛病,嫁到那些人家,少不得要受苦。又不知能养到什么时候,大师不是说了吗,菩萨送的孩子,愁不到那里去,安乐易养就是了。”
      蔡夫人扶着蔡老爷给她捏肩的手,慢慢点头,“这倒也是。”
      事儿,也就这么传开了。
      江州城里的船夫、贩夫走卒,做苦力的人可乐坏了,蔡家选夫,这不嫁那不嫁,摆明了是想招个老实可靠的当上门女婿,若是进了蔡家的们,吃喝不愁不说,光是那些生意,就够吃几辈子的了,旁的本事没有,一身的力气还不够么?
      一个个的,都卯足了劲,等着选夫那天好好露一手呢。
      却不成想,第二日,蔡府门前贴了张纸,好不热闹,里三圈外三圈挤满了人。
      “唉,考题?不是不嫁读书人吗怎么还有题?有点墨水的都去考试了,那还有人来娶媳妇。”
      “谁说不是呢,”挤进来一个矮小的黑脸汉子,眯着小眼睛,看那纸上写的啥,“一问,为何要娶妻?二问,父母者何人?三问,若是求娶成功,有何心愿?”
      正当时,从乡下赶早集的卖菜大娘挑着担子路过,看见众人挤成一团,笑了,“嗨,这有啥难的。娶媳妇当然为了生孩子,父母就是爹娘呗,娶到家了当然生孩子了”,引得一群人东倒西歪笑个不停,大娘挠挠头,挑担子走了。
      一连十五日,递进去的文章,诗词都被扔了回来,蔡府扫地大叔有个侄子,自恃才学,对选夫势在必得,见诗被扔了回来,托他叔问问怎么回事,他叔一开始不情愿,塞点东西,颠颠包里的钱,话头一转“那我就去问问,问不到可不能怪我。”
      侄子点头称是。
      那汉子回来后,说了个中缘由。原来,蔡小姐见了那些“答案”,只瞟了一眼,就命人扔了回去,说庸碌之辈,不值得嫁。
      侄子苦了脸,可怜巴巴的问“那我的呢?也没看上?”叔叔拍拍他的肩头,“没事,赶明个,叔叔再给你介绍个好的。”
      不知怎么的,这话传到蔡小姐耳朵里去了,登时翻了脸,皱着柳叶眉,“什么破烂玩意儿,也敢拿我消遣,我成了爷们取笑的了,”不依不饶,坐在房中整整哭了好几日,蔡老爷不得法,辞了下人,另有话说,永不再用这家人,但凡沾点亲的也不再来往,蔡小姐方才止了眼泪,半肿着眼睛拿帕子细细的擦,蔡夫人在一旁安慰着。
      正当时,蔡家女婿带着蔡小姐去庙里还愿的消息,又一次,轰动了整个江州城。
      蔡老爷在门前大开流水席,庆贺蔡家得了位贤良的夫婿,道出了其中故事。
      如意郎君是在夜间上门的,窝在墙根下高弹一首不知名的曲子,下人不识,疑为要饭的,要轰走,蔡老爷一向心软,又见他可怜,给了点吃食,不成想那人没要,说是来见蔡小姐,要娶妻。
      蔡老爷心下嘀咕,这倒是桩怪事,推了了事。
      当天,一首弃妇吟的拟古乐府诗,遍贴了蔡府,蔡小姐一看,大叫丫鬟,此诗何人所写,因何事故?丫鬟答曰,不知。蔡小姐郁郁寡欢,去见蔡老爷了。
      所以才有前文流水席一事。
      席间,有一客拱手拜会蔡老爷,朗声高言,“妻者,当结发白头,共赴黄泉,娶之,应携手与共,把酒言欢,笑谈往来,吾观往来宾客,多为口腹之欲,吾来此地,却为佳人而来。先前小姐所言,有三不嫁,小生不才,有三不娶,一者,不娶好吃懒做,不思进取之人,二者,不娶家室高贵,自持身份之人;三者,不娶迂腐之辈,再思小姐所言第二问,父母者,禀缘应分而生,应当恭顺到老,念经消业,不负生育之恩,小生二十有二,今来求娶蔡家大小姐,不知小姐应否?”
      蔡小姐没露面,只是差人送来了个锦盒,里头装着封书信,客人阅毕,当即跪地,拜会岳父大人。
      后人有诗为证,“贤良淑德本自怜,缘应分生合合情。书生得见佳人归,好事多磨不了情。”
      各位看官,你道如意郎君那首弃妇吟如何讨得小姐欢心?朽物昨夜趁着天色,去了趟蔡府,下人又多,慌慌张张撕了张纸,后面还有些话儿贴在门上,却是粘牢,撕不动了,诸位将就着看吧,老朽已是不敢再去第二回了。

      《弃妇吟》
      百炼拟作君,妾化柳丝条。男儿仗剑行,女儿浣纱忙。妾采芙蓉草,下田插秧苗。忽闻门外动,邻里来相问,言君有一女,二八好年华。容貌世无双,不似昨日情。哽咽不能语,泪落滴床头。孩童不知趣。问母何事愁?我亦无所愁,我亦无所恋。恩情盛如水,贱妾不敢收。君若为女儿,妾作男儿身。待君自始终,儿女绕膝头。白发多可怜,老翁不曾愁,叶落车马惊,归来念旧人。黄金二三担,首饰多如雨,闭门不复见,恩爱魂自消。君本富贵人,一朝蒙圣宠。妻贤子聪颖,官至尚书郎。门庭不得闲,下人来去忙。妾自有一言,告君望相听。待妾归天后,勿踏妾坟头。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