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十七章 ...
-
紫尘又想起那天夜里阿斯兰昏倒前的最后一句话,想起那个许久不曾听到的名字。曾经那个人呼唤那个名字的时候,自己是多么地高兴。突逢家变后第一个耐心陪伴自己的人,是那么地依赖他,曾经以为那个后山的小屋将会是自己的最终归所,曾经以为能与那个人能就此相伴一生。
现在他却害怕听到那个名字,而听到后又因为对方还念及着自己而欣喜不已。
当初因故分别的时候,两人都还小。年余过去,不仅阿斯兰变,自己因为练功变化也很大,双眼更是成了与常人不同的紫色。
再次见面的时候,很容易就认出了阿斯兰。几年中经常跑去偷看他,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又怎么会认不出。而阿斯兰那面,既担心被认出来,又存着些希冀,希望能够听到对方唤出那么名字。
心中迷茫彷徨,想过玥瑶说的,告诉他自己的心意,两人就此归隐。但是在经历了那么多事之后,觉得这是逃避,想当作一切都没发生过躲起来是不可能了。
不去面对他就是不逃避么?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逃避,没人说得清。
玥瑶走过去,拍拍紫尘的背。看着那张已经哭出来却还强忍着的脸,不禁心疼。坐下抱住紫尘,让他的头枕在自己肩上,继续缓缓地拍着他的背。
觉得怀中的身体微微颤抖,耳边听到轻轻的呜咽声,肩上似乎也湿了一块,玥瑶没有再说什么。
其他人这个年龄的时候或许还在父母的叨念之下昏昏度日。若是没有当年那场家变,紫尘或许是在闯荡江湖正意气风发,小有名气的少侠,也许是于名利官场,十年寒窗一朝夺魁而名扬天下。
过了一会,颤抖平复下来,呼吸也渐匀。
“什么时候离开?”没有离开,依旧维持着方才的姿势,紫尘问道。
“现在。”
猛地拉开两人的距离,看到的却是一脸好笑表情的玥瑶。
将对方反应计算在内的玥瑶又给了紫尘一个就知道你会这样的眼神。
“这次我也打算活动活动筋骨,你暂时不用再代替落月了。”
“嗯。”简短的回答后,紫尘开始解衣带,对面的玥瑶却突然后跃。
抬头看去,只见一女子花容失色地伸出手臂指向自己,还不停地颤抖着。
“你,你,你要干什么……”
确实,此时若有他人,又听得玥瑶如此发问,定会以为紫尘想要轻薄对面的女子。
“我……”被突然这样问,紫尘停下手里的动作,一时结巴,不知道该说什么。但一思索便大大地叹一口气,撑着头无奈地问道:“不是要还你银月剑么?”
银月剑韧且薄,平时可以盘于腰间藏在衣带下面,遇敌时突然使出使对方防不胜防。那夜没有使出是因为不能暴露了这个秘密。
“呵呵。”掩口轻笑,玥瑶道:“那剑就给你防身吧,我不用。万一你又误杀了哪个也推给落月,我无妨的。”
这倒不是玩笑,毕竟千面司徒若已经算在了落月的帐上,可惜却是个没人买的帐。
紫尘心道:以前每次都要我千里迢迢地送剑只当是好玩么。
一个转身,玥瑶已轻飘飘地落到了院墙之上。手下流袖一甩,卷起亭内石案上的瑶琴,轻轻带入手中。
此时的玥瑶穿的与往常不同,是件肩宽腰窄,袖长摆散的的淡绿精纺衣。方才甩出去的袖子虽已收回,但长度绝不比这院墙短。
“小海他们那里就由你去说了。”左右地看了看这院子,似乎有些不满地皱皱眉,最后还是一脸释然。“别忘了你这下就欠我两次了!”说完,两眼放光地一笑,便飘身而去。
回身四顾,几日前还是石环木林,水依山亭的雅致小院,已被玥瑶毁了小半。西面更是碎石满地,显然是那声巨响下的杰作,未及清理。
魏海几日来都忙着外面的事物无暇庄里,下人们包括管家也无人敢报,因此还未得知,否则也不会让罪魁祸首走得这么轻巧。
魏海知道后很平静地说了声知道了,紫尘怕他是怒极反笑又试探地问了一下。这次魏海倒是笑了,边笑边说他也不是才认识玥瑶,她性子什么样又怎会不知。至于那个后院令人称叹的格局其实也是有玥瑶一分功劳的,毁毁建建的,才成了今日那样。
日子一天天冷下去,快要立冬了。魏海说转日便是庐涯独有的一个节日,应秋节,庆收祈福,不仅白天有很大的市集,晚上也是很热闹,与其他节日有很大不同。虽然不是第一次到这来,但是每年的那一天,紫尘都会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屋子里,平日又少出门与人攀交,自然就不知道庐涯还有这个节日。
“走过路过别错过,庐涯最好的菊花,来看看啊!”
“庐涯最好的菊花酿,进来偿偿,包您满意!”
天刚一黑下来,紫尘和阿斯兰两个就被打包出门,说是难得碰上这种日子,不出门看看太可惜了,自己又以每年都看今年事多为由留在府里。好在夜市的灯火中,人们看得不很清,紫尘只用玥瑶留下的药膏抹了脸就出门了。不过两位翩翩佳公子,即使有所掩藏,还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
确实如魏海所言,晚上的街市比白天还要热闹。无论是店铺还是普通住户,大约都挂上了菊花灯,却不是黄色的,而是幽蓝色的。
应秋节的特色就是菊花,这日子里,不仅门前会挂上菊花灯,有的人还会在屋子里装饰一些菊花盆栽,或者手执一株菊花上街。渐渐地又发展成了适龄男女执菊花上街寻找称心伴侣的习俗。而菊花酿更是一时热销,自然也是今夜庐涯最大的酒楼菊下楼卖得最好的酒。
为了方便一些客人,菊下楼设计为三层是与一二层隔绝的雅间,二层则是环形的,中间部分是空的,可以俯瞰一层,因为菊下楼经常有游走的艺人在一楼说书表演,这样的结构是为了方便那些不希望被打扰又可以看表演的人。
两个都不是很喜欢逛街的人凑到一起,酒楼自然成了上上之选。此刻的两人就是坐在二楼靠窗的位子上,既可赏景又可听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