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摆摊第一天 ...

  •   第三章摆摊第一天

      早上4点半,闹钟刚响,夏安平就伸手关掉闹钟,想到一会儿就要把摊子支起来,心里就激动的很,一点儿也不觉得困了。洗漱完才回房叫醒了陈海兰,“海兰,快醒醒,我现在出门去米粉厂,你赶紧起来收拾好一会儿要用的东西,等我回来装上东西就去渡口。”

      陈海兰马上就醒了,“嗯,安平,你快去吧,我马上收拾好。”

      夏安平交代完,出门骑上三轮车,就往米粉厂去了。

      米粉厂是国营的厂子,开了很多年了,虽然县里现在开了几家小作坊,都是自己在家做米粉的,但在大部分安县人的心中,还是认为米粉厂的米粉最好吃。

      天边泛起了鱼肚白,再过一会儿太阳就要升起,路上人很少,很安静,走在路上的大多是为了去菜市场占个好位子的农民和小贩。

      安县在华国南方,夏天白天很长,太阳一出就热起来了。

      夏安平到米粉厂的时候,门口已经有几个人了,都是来拿米粉的。他第一次来,也不多说,就散了几根烟出去,都是做吃食生意的,以后难免会打交道。

      5点10分,郑国安打开门,从厂里走出来,跟大家打了声招呼,让大家跟他进去拿米粉。

      装好米粉,他走到夏安平身边,“安平,等会儿我就下了夜班,要不要我去帮你?打算把摊子支在哪儿?”

      夏安平骑着三轮车说“谢谢啊,国安,不用不用,你已经帮我了,回家休息去吧。我打算在菜市场旁边,靠着渡口那里摆摊。那里人流量大。”

      “轮渡那是个好地方,还靠着菜市场,今天肯定是开门红。”

      “借你吉言啊,那我就先走了啊,咱们过两天再聊。”说完话夏安平就骑着三轮车回家去了。

      刚把车子停到门口,陈海兰就打开门出来,“我听到声就知道是你回来了,夏夏还睡着呢,咱们装上东西就走吧。”

      两人搬上炉子,炒锅,煮粉用的大锅,提上一桶凉开水,再带上一次性碗筷和要用的配料,陈海兰检查了下没有遗漏,关好门,骑上自行车就跟在夏安平后头出发了。

      江省地处内陆地区,并不发达,安县更落后一点,不过这并不妨碍安县人民对美食的追求,尽管安县人民收入不高,在吃方面却向来比较大方。大多数人都不在自家吃早餐,上班的大人,上学的学生都是在外头买上两个包子,吃两根油条配豆浆,或者吃一盘炒粉就解决了。

      安县买早餐的地方,偏偏又比较少,每天早上吃早餐的人全挤在一起。不得不说,夏家支个摊子买早餐绝对有人捧场。

      菜市场和轮渡码头挨着,菜市场整个上午都是人,过了11点,人才渐渐的少了。这轮渡码头又分为汽渡和人渡,从早上六点到晚上7点,一直人来人往,都是去江对岸的仁和镇。仁和镇是安县新兴的工业镇,工厂很多,县城这边很多人在河对岸上班,反正有政府补贴,坐船也便宜,每天上班的,办事的,都要从渡口坐船。渡口的船基本上20分钟一班,总有人要吃东西的。

      到了渡口和菜市场中间,他们找了块空地,停下车,把车上的东西都搬下来规整好,烧上水,就快到6点了,渡口已经有人在等着了。每天坐船去对岸的人,对这块儿熟悉的很,夏安平他们刚停下来搬东西的时候,就有人发现了。

      一个穿着白底碎花短袖衬衫,扎着两个麻花辫的姑娘就走过来问了“老板,你这买什么吃食的?今天刚来的?”

      “卖炒粉和拌粉,今天刚开张,姑娘要来一份不?”陈海兰看见刚来就有生意,笑着道。

      “怎么卖?”

      “素炒粉拌粉都是一块钱,加肉或加蛋,加一块钱。”

      “来一份肉炒粉。”麻花辫姑娘是在对岸工厂上班的女工,吃腻了食堂正想换换口味。

      “好嘞。”陈海兰麻利地拿起夏安平刚刚煮好沥干的粉,很快就炒好了。

      麻花辫姑娘递上两块钱,端起快餐盒,来不及回到刚刚站着等船的地方,往边上走了两步就停下来,掰开筷子尝了一口,“嗯,好吃!老板娘,你手艺真好。”

      “好吃就行。”夏海兰看麻花辫姑娘吃的开心,心里也很高兴。

      夏安平已经煮好一大锅粉,在沥干,等会儿直接就可以下锅炒。

      麻花辫姑娘吃完就回到原先自己等开船的地方了,正和旁边几个同事说,吃得好饱,那家早点摊的炒粉超好吃,你们想吃也去尝尝,还有几分钟才开船。

      早点摊这边已经有两个食客在等着了,其中一个戴眼镜,瘦瘦的,看起来三十多岁的男子道:“老板娘,这个黄瓜丝是放在什么里面的?好不好吃啊?”

      “黄瓜丝和花生米都是放在拌粉里的,吃起来又爽口又香脆。要不要来一份?”夏安平推荐起来。

      “那行,来一份拌粉尝尝。”眼镜男放下一块钱,往边上站了站,太阳已经升起来了,靠着炉子很热。

      陈海兰烫好粉,在凉开水里面过了一遍,倒入在大碗,加入调料拌好,倒在快餐盒里。眼镜男两手端起快餐盒,先夹起一筷子黄瓜丝,再吃了几颗花生米,然后才吃拌粉。

      陈海兰忙着给另一位顾客炒粉,夏安平这会儿倒是闲着,正看着眼镜男,想听听他的评价。一直等到眼镜男吃完,才说了句:“好吃,以前还从没想到加上黄瓜会这么好吃,夏天吃这个正好。”

      陈海兰听到,颠锅的力道更大了几分。

      慢慢地,小摊旁边等着的人多了起来,拌粉比较快,炒粉也不是很费功夫,速度也不慢。

      夏姑姑的儿子,刘洋也来了,“舅舅,我要3份蛋炒粉。给。”说着就拿了六块钱给夏安平。

      “洋洋来啦,你这孩子快把钱收起来,舅舅哪能收你的钱。”

      两个人又说了几句,刘洋看他舅舅舅妈也忙,没时间多说,才把钱收起来,心想舅舅没收我的钱,等会儿回家告诉妈去,等了一会儿才提着打包好的炒粉走了。

      陆陆续续地,8点多就卖完了30斤米粉。两人收拾完东西,去买了点菜,就骑上车回家了。

      夏清和夏奶奶吃完了早餐,不知道今天生意好不好,正等着他们回家呢。

      ,刚到家门口,把车停在树荫下,夏清就打开门迎了上去,“爸妈,这么快就卖完了?生意这么好吗?”

      “是啊,夏夏,都卖完了,客人都说好吃呢。”陈海兰开心的笑着,脸上的汗珠留下来也不觉得热。

      夏清听到这句话也笑了,“太好了,妈妈,以后咱们还可以买绿豆汤,卖凉粉,奶奶做的凉粉可好吃啦。”

      “是啊,海兰,过两天咱们再卖凉粉,我去帮你们。”夏奶奶道。

      “好啊,妈,到时候您教我怎么做凉粉,我来做。”大热天吃炒粉容易口渴,凉粉好吃,会做的人不多,做起来也麻烦,陈海兰觉得应该可行。

      在家休息好了,夏安平又去忙收拾花生的事情去了,虽然摊子生意不错,可也不能收粮收到一半就撂挑子不干了。

      陈海兰去市场补充了一些调料,中午午睡起来,一家人一起算了算账。30斤米粉,成本不到30块,今天一共卖了120块钱,赚了100多。这还是第一天,以后生意得好了,赚的更多。比陈海兰一个月800工资赚的多多了。

      陈海兰去地里摘完菜,晚饭前去了陈外公家,陈外公,陈海燕和宋根生干完农活回来了,正在洗脸洗手。陈外公看到小女儿走过来,问道:“海兰,吃饭了没?怎么这个时候过来?”

      “还没吃,爸,我有事跟你们说,等会儿回家再吃。”陈海兰看到地上放着几篮子毛豆,找了个小凳子坐下,边干活边说,“我辞职了,在轮渡口摆了个早点摊子,今天刚开张。”

      “海兰,怎么辞职去摆摊了?是不是工作上有什么难处?”听到妹妹的话,陈海燕觉得很突然,也怕她摆摊太辛苦了,要知道陈海兰虽然是农家女儿,因为上头有这个姐姐在,从小到大没吃过什么苦。

      “反正也转不了正,不想再等了,就是想多赚点钱,改善改善家里的条件。”

      说了几句,陈外公和陈海燕也不再多说,又问今天的生意怎么样,要不要家里帮忙。陈海兰回家就是想跟家里说说摆摊的事情,再跟陈外公商量下以后在自家地里摘菜,给他们算钱。

      陈外公哪愿意收钱,陈海燕也不是小气的人“海兰,你就不要跟我们见外了,小时候爸在地里干活,都是姐带着你的,跟姐算钱不是拿姐当外人了么。”

      “姐,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这生意也不是只做一天两天,要一直做下去的,天天白拿家里的菜,这不是让你们吃亏吗?你再这样说,我只好去村里问别人了。”

      几个人争了几句,最后还是听陈海兰的话,自家的菜自己清楚打没打农药,做吃食生意,食品安全最重要。

      陈海兰回家吃完饭,收拾好东西,一家人看了会儿电视就早早睡觉了。忙了一天也很累,第二天还要早起摆摊呢。
note作者有话说
第3章 摆摊第一天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