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8 ...
-
陶梓方向感并不是很好,好在农村的路也就那么几条,陶府的建筑又比较显眼,走了一会,陶梓就看到陶府的房子了,就向以前一样,找个地标,就好找路了。陶梓一路走着,一路还在想着刚才的事,后面跟了一个人也不知道。那人快走两步追上陶梓,刚要说话,一看陶梓的面容,不由多打量了几眼,这才开口,“兄弟,你知道这个村里有个姓施的一户人家么?”
陶梓脚步停下,和她说话的人年数40左右的男人,虽然穿着普通,但是那双看人的眼睛却像是经历过很多世面,陶梓望着那人,摇摇头,继续朝前走。
那人似乎对陶梓有了兴趣,跟着陶梓,“兄弟,你这是要去哪啊,这天色也不早了,我看你不像是这里的人吧。”
陶梓更是加快了脚步,那人也加快了脚步,“兄弟,莫怕,我只是觉得和兄弟投缘。”
陶梓心里呵呵两声,这搭讪的套路从来就没有变过啊。
陶梓见前面远远过来一个人,见着像是白日里见过的王婆子,这个点家家户户都是晚饭时间,身边跟着这么一个人,陶梓还是有些害怕的,于是大声叫着,“王婶婶。”
王婆子本是要拐进小道的,一听这声音,张头看了看,哦,是施家的老大啊,于是停了下来,陶梓一见王婆子停下,赶紧快跑过去,“王婶婶,那个人不是本村的。”
那人一见陶梓跑了过去,倒是没有再跟过去,隔的远,也听不见说什么。
王婆子一听陶梓这么说,夜色有点黑了,看不清那人长的什么样,再问陶梓这是要回陶府,于是和陶梓说,“大柱啊,我让我家小子送你下,他爹正帮着他二舅修房子,晚上一定会喝酒,送完你,正好顺道接他爹回来。”
陶梓忙说谢谢,王婆子拍了下陶梓,“你这孩子,就是太懂事,在陶府还好吧,陶老爷是好人,但是怎么也是做下人,哪有在家里自在啊。”
陶梓笑笑不语,随着王婆子来到家中,儿子和儿媳正在吃晚饭。王婆子的儿子一听王婆子让他送送陶梓,快速扒了两口饭,笑着对陶梓说,“你这小子,皮肤还这么好,小时候就皮肤白,咋晒都不黑,当时我还会来跟我妈说,如果大柱是女的就好了,我一定娶她。”
王婆子的儿媳不是本村的,一听睨着眼看着他,又警戒地看了看陶梓,如果换上女装,还真是位美人。
王婆子抽了一下自己的儿子,“胡说啥,都娶老婆的人。”
陶梓则是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心想是不是该想个什么法子让自己丑些啊?
陶梓和王婆子的儿子有说有笑的很快就到了陶府老宅的岔道,陶梓一见就几步的距离,就不让王婆子的儿子继续送了,两人互相道了别,陶梓一个人刚要走上台阶,后面又响起了那个男人的声音,”兄弟,你和我曾经认识的人很像。“
陶梓看着陶府老宅的大门就在眼前,并不理会那人,继续拾阶而上。突然那人就站在前面,“兄弟,莫要怕我。”
陶梓腿都软了,莫要怕你,你不要这么吓我好吧?这人够大胆,居然敢门口劫我。
那人继续说,“兄弟,请问你和这陶府主人是什么关系?”
陶梓一看,不说肯定不让我走了,于是冷眼看着这位男子,“我是陶老爷的亲戚。”
那男子呵呵笑了两声,“这位兄弟有意思的很,当年陶相父亲早忙,家族其他兄弟联合欺负他们孤儿寡母,赶出了陶家,分了他们的田地,后来还是同村的其他乡亲看不过眼资助了陶相读书才成就陶相今天,陶相高中后,陶家其他人去寻他均被他赶了出来。”说完笑着看着陶梓。
陶梓有些恼了,瞪着那人也不说话。
那人一见陶梓生气的模样,叹了口气,“兄弟生气起来,和我认识的那人真像。不打搅兄弟了。”说完,飞身跳下台阶,转眼就不见了。
陶梓觉得这一天过得很幻灭,本想问的问题都没有来得及问,就被撵了。结果路上还遇到个奇怪的人一路跟着自己到了陶府。陶梓郁闷地进了府,本想到穆嬷嬷那告知一声,得知穆嬷嬷在陶汝琦那,今天叶蕙芝提醒这大院的人际关系得处理好,想了想就去崔管家那告知下,自从陶梓进了陶汝琦的院子后,就极少和崔管家碰面了。
崔管家从陶汝康得到任务要查一查这个陶顺,就开始暗中盯着陶顺了。今天陶顺一出门,他就让徐达远远跟着,路上遇见什么人,回到家待多久。崔管家见天色很晚了,徐达还没有回来,以为陶顺估计还没有到陶府,想着前两天下人孝敬的桂花蜜,自己那表妹是极爱喝的,就想趁着天黑给陶汝康送过去,刚开门,就见陶梓杵在门口举着手正要敲门,倒是被吓得倒退了两步,“陶顺,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陶顺也没在意崔管家的表情,简单说了下,“我娘亲让我感谢崔管家在府中的照顾。”说着,看了看周围没有人,陶顺迅速往崔管家那塞了一些铜子,就很快地转身走了。
崔管家看着这不多的钱,心里哼哼几下,这小子倒是长进了,便随便将铜子扔于桌上,拿着桂花蜜去找陶汝康。
白日,得知陶顺不在,在陶谦书房里,空隙时间时,陶汝康装作不经意地说着,“陶章每次见了我都会忧心重重地问我,小少爷这么多年都没有离开过我,也不知在这里会不会适应,也不知先来的小厮会不会照顾好小少爷,也不知道小少爷的功课会不会因为这个受影响。”尤其是后面一句,陶汝康故意加重了语气。
陶汝琦一听,是啊,陶章还这么关心我,不知道陶顺晚上何时回来,我怎么想他了昵?陶汝琦点点头,“大哥,你回去时,给陶章带个话,让他不要太挂念我,我这里都挺好。”
陶汝康定定看着这个二弟,什么时候陶汝琦这么不依赖陶章了?难道是那个陶顺?已经给表舅带话了,也不知表舅有没有开始安排。
崔管家将桂花蜜藏在怀中,走到陶汝康的院子,在院门口先是叩门三下,等了一会,再四下,这是陶汝康和他约定好的,陶汝康一听这敲门声,亲自去院门口迎崔管家。
崔管家一进屋,便关上门,将怀里的桂花蜜放在桌上,“这是你娘爱吃的,今年新酿的,还不便宜昵,看在老乡的份上三斤算了二斤的钱。”
陶汝康说了声“谢谢”便收了起来,“表舅,那件事?”
崔管家忙笑着说,“我去打听了,就一穷人家的娃,估计是哪个祖上做了好事,这小子就沾了点才气,识得几个字,听说他那爹前些年替学堂翻修过房子,估计是那时认了几个字。”
陶汝康想起陶顺写的字,这字没有几年的功夫哪能练成,何况还要那些文章。陶汝康这几日都在私下模仿陶顺的写作思路,今日更是借着陶顺不在,拿出一篇往日不同的文章让陶谦点评,结果陶谦看了大喜,还说陶汝康以前的文章太过于中规中矩,但是有些正确的话还得要敢于说,不然以后为官那不是“无为而治”了么?
陶汝康一听陶谦如此评价,更是对陶顺的文章上了心,心里的那个计划更加坚定了。
陶汝康接着又问崔管家,“那这个陶顺家以前是否有出过读书人?”
崔管家想了想,“倒是没有听说过,他那个爹是三代单传,很小就跟着爹出去做工,后来领回了一个外省媳妇,那个媳妇倒是挺水灵的一个人,不知怎么会看重老施那个老粗。”
陶汝康倒是听说过一些省份收成不好的时候,一些人家的女儿为了活命就会找个人家嫁了哪会管什么粗人不粗人,听到这也没有在意,只是再三叮嘱崔管家,如果有更多的消息一定要告诉他。
陶梓见过崔管家后,又拐到了原来和阿旺一起住过的小屋,敲敲门,阿旺一见是陶顺,兴奋地捶了陶顺几下,“还记得我啊。”
陶顺进了屋,将口袋里的板栗尽数抓出放在桌上,“我今天回家了一趟。”想了想,又拿起一些重新放回口袋里。
阿旺立即拿起一个,剥开往嘴里送,“你阿娘阿爹还好吧?”
陶梓“嗯”了一声,“阿旺,以前说教你写字,都没有兑现。”
阿旺拍拍陶顺,“你伺候小少爷,哪有那时间,没事。”
陶梓看着阿旺,“阿旺,你将来想出人头地么?”
阿旺不明白陶梓为什么会这么问他,挠挠头,“我只想将来赎了身,回家盖个大房子,娶了阿莲姐,再多生几个娃,我就满足了。”
陶梓看着阿旺,这么简单的活着也是挺好的,“我今天教你几个字吧,以后有空,再教你。”
今天陶顺离开一天,陶夫人不放心其他人,又不愿意丫鬟去伺候陶汝琦,就让穆嬷嬷临时照顾下陶汝琦,陶汝琦是最不喜欢看见穆嬷嬷那脸上的皱纹,见到了晚上,穆嬷嬷还杵在自己的房间里,心里开始烦躁上,这个陶顺就这么不愿意回来?哼,平时我还对他那么好,忘恩负义的东西。
“少爷,小人回来了。”
“穆嬷嬷,好。”
穆嬷嬷笑着看着陶顺进来,在陶府这么多年,像陶顺这么有才学又长得养眼的小厮倒是头一个,将来赎身出去一定会有出息的,我那三弟的外甥女今年8岁,再过几年,看着如果陶顺出了府,有了出息,就撮合撮合。
陶顺拿出刚才重新放回板栗,放在陶汝琦桌上,“家里新下的板栗,我娘烤了一些,少爷如是喜欢,小人让家人再捎些过来。”
陶汝琦哪会剥这个,看了一眼,没理会,穆嬷嬷当然清楚,笑着对陶汝琦说,“少爷,既然陶顺回来了,老奴就告退了。”走的时候,在陶顺耳边轻声说,“你得让少爷吃到嘴里。”
陶梓看了一眼桌上的板栗,没有脾气的拿起剥了一个递给陶汝琦,陶汝琦有些怨陶顺回来晚,不伸手去接,陶梓一想到穆嬷嬷刚才说的话,这难道是要喂他吃?
陶梓深深呼吸一口,走近,将剥好的板栗递到了陶汝琦的嘴边。陶汝琦奇怪地看着陶顺,这是讨好我么?这小子,从哪学来的?看在讨好我的份上,我就原谅他了。于是,陶汝琦看着陶顺,一张口将板栗含了。
陶梓只是觉得别扭,不想再剥了,陶汝琦没有吃过这种烤板栗,觉得很香,于是努努嘴,示意陶顺继续。陶梓心里默默念着我是老妈子,咬着唇一一将板栗剥了喂给陶汝琦吃。
陶汝琦鼓着腮帮吃着板栗,一边看着陶顺,不明白为什么陶顺的脸红了,脸红了这脸更好看了,还咬着唇,将这唇都快咬出血了,这唇比这板栗还好吃么?
这一天陶梓来回走了不少路,觉得有点乏,等陶汝康吃好板栗,就和陶汝琦说能不能让她早点休息,陶汝琦板栗吃得很满足,想起今天的笑话还没有说昵,笑着看着陶顺,“陶顺,你今天的任务昵?”
陶顺想了想,哦,还有任务,陶顺今天脑子里塞满了事,很想早点回去看那封信,但是答应陶汝琦的事那是一定要完成,这少爷脾气太坏。
陶梓随意讲了一个,谁知陶汝琦不满意,连讲几个,陶汝琦非但没笑,脸倒是拉下来了,陶梓也有点火了,老娘开了一天11路,一点都不体谅人。陶梓站在那,也不管陶汝琦的脸色有多难看,就是不再开口。
陶汝琦一看陶顺这样,知道生气了,陶顺一不高兴就是站在那不看自己也不开口,呆呆的,陶汝琦也不怎么莫名心情就好了,挥挥手,“本少爷也不是那苛刻之人,快下去歇息吧。”
陶梓来到外屋,翻出包裹,找到里面叶蕙芝给的小包袱,打开一看,几个长条状的布袋,陶梓想了想很无语,收于一边,但是叶蕙芝说的那封信怎么也没有找到,陶梓有点急了,这路上也没耽搁啊,这院子平时也不会有其他人进来啊,就算是穆嬷嬷应该也不会无故翻自己的包裹吧。突然,陶梓看到地面个长长的黑影,吓得立即起身,突然嘴被捂住了,耳边响起那个路上遇见男人的声音,“小小姐,别怕,是我,不要出声。”
陶梓心里大骇,这人怎么知道我是女儿身?
那人放下手,陶梓慢慢转过身,那人在身子隐在黑暗中,一双眼睛熠熠发光,陶梓压低了声音,”你叫我什么?”
那人的声音更低了,“你是小姐的女儿,当然就是小小姐。”说完就突然跪下了,“王诚见过小小姐。”
陶梓来不及反应,就听那王城继续说,“王诚路上遇见小小姐,就觉得小小姐像小姐,便一路跟着,冒犯了小小姐,还请小小姐责罚。”
陶梓靠近王诚,“你偷看了我娘给我的信?”
王诚不语,将信递给陶梓,陶梓借着亮,迅速扫了一眼信,越看越心惊,这个施大柱居然有这么个身份,万一被发现了不就是自己要替他掉脑袋?这个代价太大了,我得想办法。
王诚见陶梓看完信,坐在那脸色凝重,一语不发,便自行站起附在陶梓耳边,“如今陶相丁忧辞官回乡,有人又翻出旧案。当年陶相力排众议,皇上便没有再追究,如今那些人想借今年的科考舞弊案翻出旧案,想铲除异己。”
陶梓看着王诚,语气不似往常,异常清冷,“我如何相信你。”
王诚笑着看着陶梓,“小小姐不似小姐,这么小就很有主意。”说罢轻轻叹口气,“当年情急,老爷让我偷偷带了小姐出城,那时守城守备不知怎么得了消息,严守四个城门,当时我见一个送货的牛车正停在一边,赶车人不知去了哪里,就将小姐塞到那牛车里,于是去城门放火,乘着忙乱中,我在那牛屁股上点了一把火,那牛疯一般冲出了城门,我本想跟着出去,却被那牛车的主人揪住了,结果丢了小姐,这么多年一直自责的很。我相信小姐一定还活着,这么多年一直沿途打听寻着。”
陶梓认真听着,信上写了当年叶远将军中了奸人计被诬告通敌,全家斩首,叶蕙芝的夫婿害怕手牵连连夜休了叶蕙芝,叶蕙芝醒来时发现自己在一辆牛车上,一个大汉也就是施成救了她,当时叶蕙芝走投无路,就跟着施成回了乡,当时并不知道已有身孕。
陶梓眨眨眼,那些穿越文都是穿成什么名门闺秀或是宠妃啥的,我怎么是“罪臣之后”?陶梓一点倦意都没有了,这样东藏西躲解决不了问题,以前自己总是认为不争不抢就会万事大吉,但是你越退缩你就越被欺负。
陶梓想着自己的三年卖身契,低头认真想了想,既然她已经是”罪臣之后“了,一味躲着迟早还是会被人找到,王诚今天能找到,明天李诚张诚也能找到,我还想看看是哪个爹为了自己的命抛弃妻女昵。陶梓下定了决心,看着王诚,“陶谦回京日就是我自由日,不过我需要一些银两赎身。”王诚点头说没有问题。
陶梓又想到了叶蕙芝,“我娘那,你打算如何?”
王诚想了想,“我会用个假身份在这个村子住下,暗中保护着小姐和小小姐,我只有一个人,万一遇事,其他人。。”
陶梓想着一张口缺了门牙的三妹,还有一说话就脸红的四妹及由于腿脚有残疾不爱说话的二妹,心里有点不舍,“你可以弄到药么?”
王诚眼珠子转了转,“小小姐的意思,诈死?”
陶梓点点头,王诚心里又对陶梓竖了大拇指,“我听说过这种药,但是从来没有见过,容我想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