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明珠会 ...
-
周荣赶到岳阳时,正是正月十五的中元节。
“李大人请——”
“王大人面色红润,富贵相富贵相,看来定是福泽延绵啊——”
“客气,托皇上, 魏王的福, 鄙人这副骨架还算是康健. ”
“陈大人请——”
"王大人孝心可嘉, 为博老母开怀, 办了这出明珠会, 也顺便令下官开开眼界. "
"陈大人说笑了, 清河不过是井底之蛙,承陈大人的情,找个机会小聚而已。”
见众官渐围了上来,王清河朗声道:“诸位大人,请听清河一言。蒙当今皇上圣宠眷顾,清河忝入得临安补缺,但虑老母不堪车舟劳顿, 无法同入京颐养天年, 本待推却,蒙魏王爷青眼相加,与清河彻谈利弊,方定我心,又幸得家兄辞却闲职,代清河奉母于故乡, 平日里多烦诸位大人照顾. 清河在此谢过。"
说罢一揖到地。
那本地的地头蛇,县官刘大人甚是知趣,忙不迭的巴结:"不敢当不敢当, 王大人乃国之栋梁, 魏王身边的红人. 我等还要仰仗大人才是。"
王清河序礼道:“不敢当。”
见到周荣时,王清河颇为犹豫,“敢问贵客是---?”
周荣躬身行礼:“小的济州府捕快周荣,奉府尹之命供大人驱驰。”
王清河恍然大悟,点头道:“周捕头请——”
周荣一身风尘仆仆,显然是日夜兼程赶到。诸人面面相觑, 不知这小小的捕头是何来历。
王清河笑着解释:“周捕头乃是济州府的大名人。民间皆称无周荣破不了的案子,此番明珠会恐有贼人觊觎宝物,扰了诸位大人的雅兴。特请周捕头帮衬。”
周荣退后一步,掸了掸身上的尘土,气定神闲道:“王大人过誉了,卑职定效犬马之劳。”
众人明白了缘故,自然不会结交捕头之流,便纷纷别处打招呼。
主客俱入席坐定,王清河之母入座正中主座,长子与次子陪坐左右。见宾客已然来齐,王清河咳嗽了一声,四周立时安静下来。
王清河微微一笑,双手抬在半空,击掌三下。
只见二十个美人鱼贯而入,衣裳纤薄,一般高矮胖瘦,均是面容姣好,身姿婀娜,每位女子手上托了一方红漆雕盘,盘子上滴溜溜的转着大小不一的夜明珠。
“众位大人,这乃是-----”
话音未落,只哎呀一声,一个女子被绊了一跤,跌坐在地,手中托盘中的夜明珠纷纷坠落在地,丁丁当当, 发出清脆的响声。
王母楸然变色, 伸出食指颤抖的指着她:“败家的东西,来人,把这小丫头给我拉出去打死。”
那女子吓得浑身发抖,话都说不出来,只是连连叩头。
王清河使了个眼色屏退了左右急步而上的侍卫, 淡淡道:“母亲大人息怒,今日乃是吉日,不宜杀戮,恐凶神入门,要杀要罚过几天罢。”
王母素来顺从儿子, 听得此言踌躇了一下,面带怒容道:“来人,便把她关入柴房,不准给她吃喝,过完了正月再治罪。”
旁边忙有家仆把那女子拉了下去。
王清河起身笑道:“家奴宠纵,还望没有扫了众位大人的兴致。”
县官刘大人立刻接道:“哪里,王大人严己宽人,下官甚是佩服。”
揭过此节,王清河指着二十盘明珠道:“还请大人们慧眼评断。”
诸人的目光立刻被眼前的宝物吸引,夜明珠各式各色,看的人眼花缭乱,有一盘最为珍奇,乃是一颗母珠,通体透明, 烛光之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虽外有满月亦不能夺其光芒, 旁边有数十颗小珠,滴溜溜的围着母珠慢慢动, 那些小珠只尺寸比母珠稍小,形状光泽皆一般无二。
陈大人奇道:“这是何物?”
王清河笑道:“这宝物有个名目,唤作九曜归元,子珠应九九之数,妙就妙在无论母珠处在何地,冥冥之中似有神助,子珠总会跟着齐聚。”
李大人道:“灵物亦知恋母,如今王大人将此宝物给母亲做寿礼,实是至孝。”
王清河道:“惭愧,清河不能承欢于老母膝下,不孝之至。”
又道:“待烛火齐灭之时,更显此物风采。”
那陈大人见周荣负手而立,敛色摒息,只站在不注目的角落打量着众人,心中一动。他本是岳州府尹,此番王清河回故里办明珠会为母祝寿,他本待好好显示一番治下清明,交好于王清河,却不想王大人千里迢迢请来了济州府的捕快,倒显得他府上无人了,是以心中不乐,咳嗽了一声,朗声道:“诸位大人,诸位大人,这位济州府的周捕头身怀绝技,名满天下,深得济州府尹罗大人器重。今日——”
说罢看向周荣,眯起眼睛一笑道:“今日可否请周捕头露一手,让我等见识一番如何? ”
"这...."周荣向王清河递了个询问的眼色,王清河点点头,花数百两银子雇来,济州府尹又对他打了保票。可不知为何,王清河心中却始终不太平。只怪那海飞龙名头太响,据说看上的宝贝从不失手,更是于两月前给王清河传了信,于九曜归元势在必得,让王清河小心防范。嚣张若此,才不得不重金去济州府求才。他于周荣身手如何心中无底,若是周荣显示一番,能让在暗中的海飞龙会知难而退,倒也不失为良策。
周荣微微颌首:“献丑了。”
左手轻弹, 四道劲气直弹而出,只听“噗”一声轻响,东南西北最远处的蜡烛同时扑灭,留下四缕青烟腾然而上,而遴近不到一寸的火苗仍是是稳稳的燃着, 晃也未晃。
满座先是惊骇,随即掌声如雷动,王清河心中大喜。吩咐左右道:"来啊, 给周捕头上酒. "
银樽满上, 王清河亲自下席来到周荣面前, 恭敬作了一揖:"清河先替魏王谢过怠慢之罪。"
周荣不敢接酒,讶异道: "何来怠慢之说? "
王清河笑道:"壮士智勇双全, 至今却仍在济州做个小捕头, 如此大材小用, 实乃是大大的怠慢。 "说罢双手递上酒盏,恭敬非常。
席上众人皆心道人称魏王推贤好德,礼贤下士,爱才如命,虽未曾亲见,但见他心腹的王大人如此待一小吏,当可窥魏王用人之风一二,暗赞果然名不虚传。
周荣满脸受宠若惊, 连忙还礼道:"惭愧惭愧, 周荣小小捕快, 怎敢当大人如此重礼, 魏王恩威义重, 侠名满天下, 小的身份何等低微, 又如何敢攀上魏王. 实在是折杀小的了。 "
王清河面上不动声色, 心中很是满意周荣懂得进退.
微微一笑道:"周捕头言重了, 魏王最是爱惜人才, 不论出身,似周捕头这般身手, 何不去魏王府一展才华? "
周荣眼睛一亮, 知道这次是遇到了贵人, 还礼道:"定然前去投奔. 还要仰仗大人在魏王面前多多美言. ”
又拍了拍胸脯道:“大人此次的明珠会, 若那贼人敢来, 小的定然生擒他, 报答王大人知遇之恩. "
宾客们看他如此身手,又有王清河抬举,眼看便要一步登天,纷纷跟着赞叹起来。
"有周捕头在, 那小贼如何敢来? "
"就是就是, 那应该叫闻风而逃. "
周荣已在衙门里浸淫多年, 自然知道如何进退, 一一谦卑还礼.
子时已到, 侍女们一排排吹熄灯烛, 夜明珠颗颗晶莹圆润, 泛着柔和的光芒, 各个不同。九曜归元最为夺目, 母珠是明亮的蓝色, 八十一颗小珠是稍稍黯些, 更奇特的是月光映照之下, 这些珠子似乎有呼吸一般, 微微闪烁, 似在遥相呼应. 宾客们聚成一圈,啧啧称奇。
王清河向着北方拱了拱手道:"我朝天子明圣, 孝感天地, 方有此瑞物! "
陈大人笑道:“魏王向来不居功,连王大人都如此谦逊. 下官感佩。”
谈笑间忽然一阵阴风吹过,众人眼前陡然一黑。待能借月色勉强分辨诸物时。发现桌上的夜明珠早已不见了,环顾四下,所有桌上的夜明珠也都不在了。客人们顿时骚乱起来。
王清河大惊失色,喊道:"来人, 来人,周捕头-----"
回首却见月光下周荣正负着一个黑色的大布袋,似笑非笑的看着他,一双眸子很是清亮,神态与方才决不相同, 嘴角略翘,似带着几分嘲讽,王清河心中咯噔一下,终是胆色过人之辈,王清河定了定心神,慢慢向周荣走去。周荣看着他, 并无慌张之色,反而露齿一笑, 王清河愣得一愣, 周荣的眼睛比常人明亮些,似乎集了九天星辰的精华, 连夜明珠的光芒都被夺了去, 虽带着三分的戏谑之意, 却偏让人难生恶感, 反而化作了致命的蛊, 原本再平平不过,甚至有些戾气的容貌因着这双眼立即鲜亮了起来。
心中一沉, 王清河退后两步
"你, 你是--海--- 来人----"
一阵喧闹之后,护院纷纷从楼下飞奔上楼,周荣趁乱刚走到门前,便见有家丁上来,只好转头他方,从楼上向下一看,不禁乍舌:楼下到处火把煌煌,士卒铠甲整齐,一排排弓箭对准楼上,只待军令一发,便要将他射成刺猬。原来此次为防万一, 王清河临时借调了一个营守军, 防范十分的严密, 兵士们听到异动,如铜墙铁壁般压了过来。
周荣一见不好, 便匆忙向亭子临水的一面退却.
王清河沉着指挥,眼看周荣重重被围, 圈子越压越小,直被逼到临着湖面的栏杆畔, 楼离地十数丈高, 有一面伸入洞庭湖内, 凭栏远眺,湖面波涛粼粼,一望无涯,不知深浅,正月的湖水虽未上冻,却比冻实还要冷的透骨,在一轮冰魄照耀下,波诡云谲。
王清河举了火把,踱着步子缓步逼近。冷笑道:"海飞龙-----谅你插翅也飞不出岳阳楼. "
家丁们取了刀剑绳索,便要上前捉拿。
王清河沉声道:"捉活的. "
周荣定住身形, 忽然再次对着他笑了笑, 左足一顿, 先扔了袋子下去,随后平展开双臂,直直向后仰去——
旁边家丁大惊道:"他跳下去了----"
王清河忙抢过去,探头向下看. 湖面上风大, 吹得周荣的衣袍展开, 犹如一只御风而行的大鸟, 在所有人的惊呼声中, 稳稳落入停于水面的一叶扁舟之上。说也奇怪,那船分明小的只容一人,单薄的似乎一阵风便能吹翻,周荣从几丈高台直坠其上时却几乎看不到动静,仿佛只是飘落下一根轻盈的羽毛。
用脚踢了踢包袱, 周荣拿起船蒿,在湖面上轻轻一点,小舟便如离弦之箭一般,倏地窜出十来米远。
小舟上的人对着楼上诸人挥挥手,清朗的声音遥遥传来:"海飞龙告辞了, 诸位大人不送."
这一幕来的太过匪夷所思,众人皆是面面相觑,恍如梦境一般。便眼睁睁的看着那一叶扁舟溶入了茫茫夜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