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六) ...
不归山的枫叶红了,红得像燃烧的火焰,红得像天边的彩霞,那样的绚丽多姿。
休养了一个月,郑太妃的身体也恢复得差不多了。此时,李怡正扶着她欣赏这满山的美景。玄渊也随候在旁。
“母妃,你的身体也好得差不多了,明天我们就离开这里吧?” 李怡征询着母亲的意见。
“好,也是时候走了。”郑太妃缓缓回道。
忽然,只见马元贽带兵气势汹汹地从前方走来。李怡吓了一跳,正要带郑太妃逃走,马元贽的声音已经远远传来:“太妃,光王,且慢。”
眼看马元贽出现在不归山,玄渊马上挡在了光王和郑太妃面前。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马元贽竟跪拜行礼:“微臣参见太妃,参见光王。”
“起来吧。”看马元贽竟行礼,郑太妃内心诧异、翻涌,仍镇定地回道。
“母妃,我好害怕,他看起来好凶,”李怡装作受惊的样子,躲在郑太妃身后,还伸手指了指马元贽。
“光王,别怕,臣今日来,没有恶意。”马元贽笑着安慰,对光王这痴傻的样子非常满意。
这马元贽看起来好像真不是来抓光王母子的,玄渊默默地退到了身后。
“你究竟想怎么样?”郑太妃质问。
“臣想推举光王当政,由太妃与朝中众臣辅弼。当今皇上残暴不仁,烧佛寺,杀僧侣,民心尽失,亡国是迟早的事。王爷仁厚,必能以仁心治天下,让天下长治久安。”马元贽正色地说道。
“哀家与光王不求荣华富贵,也不求权势滔天,只想避世而居,当个普通百姓,你不用再劝。” 郑太妃平静地回。
“娘娘想当平民百姓,过太平日子,这我很理解。但是皇上却不会这么想。只要有一丝威胁皇位的可能,皇上都不会放过。娘娘可知,您与王爷之所以会成为偷盗兵器的重犯,乃是皇上和丞相所为。”马元贽劝说到。
“原来真的是他们。”郑太妃呢喃出声,好像早有预料一番。
“不会的,皇上侄子只是在和我玩游戏呢!”李怡一脸惊讶,傻傻地看着马元贽。
“王爷雉子心态,当然不会明白皇上的心思。”马元贽轻拍李怡的肩膀,接着说:“皇上想名正言顺地除去娘娘和王爷,也想消灭佛寺,扶持道教。丞相为他出谋划策,以偷盗兵器之名,将你们一网打尽。而报称兵器丢失的太监,也是皇上一早就安排好的,只是不知什么原因,临时换成了另外一个小太监。此事我一开始也被蒙在鼓里,后来经过一番探查才知道。”
郑太妃一脸震惊,感慨到:“原来如此,此事竟早已谋算。”
马元贽再劝到:“皇上杀王爷的心不绝,娘娘与王爷就无安宁可言。此次娘娘与王爷藏匿不归山,行踪早已外泄。而且皇上的耳目遍布天下,不管娘娘和王爷如何躲藏,总逃不开皇上追杀。惟一可保娘娘和王爷平安的,只有让王爷回朝称帝。”
“当皇帝好玩吗?可以捉蟋蟀,和美女姐姐玩游戏吗?”看着马元贽严肃的样子,李怡突然出声,一脸天真的问。
“当然,当皇帝可是很幸福的,有很多美女姐姐可以陪你玩,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马元贽像哄小孩一样,笑着回答。
“那好啊,我就当个皇帝玩玩。”李怡笑嘻嘻地说。
“可是我们现在什么也未准备,如何称帝?”郑太妃担忧道。
“娘娘请放心,皇上已病了多日,最近都起不了床。皇宫内的一切事宜,我已经安排好,娘娘和王爷只管安心随我前去即可。”
郑太妃点点头。
————————————————————————
公元846年3月21日,百官正在大殿默默等候上朝。
“不好了,不好了!”就在这时,皇上身边的王公公突然来了,满脸的恐慌。
众大臣被吓了一跳,这是怎么了?丞相李德裕向他走去,皱起了眉头:“怎么了,王公公?”
“皇上、皇上他……驾崩了!”王公公看着李德裕,眼中带着着急,喊出了口。
这一声喊出来,整个皇宫都静了,静的一根针落地都能听见。
众大臣面面相觑,皆是还没晃过来劲,这、这,明明几天前还在的人,怎么、怎么就……驾崩了呢!
“这,这怎么可能?”李德裕看着王公公,根本不相信他说的话。
“是啊,王公公,这怎么可能呢!是不是……”
王公公看着这帮大臣,本就伤心的脑袋此刻疼了起来。“各位大臣,这驾崩一事难道还能乱说么?”他脸上有些扭曲,看样子是伤心伤的不轻,“经太医诊断,皇上服食神仙丹,经脉逆行,体力难支,以致猝死梦中。”
众大臣听这话也都闭上了嘴,心里无不在想:皇上驾崩了,这皇位归谁?
此时马元贽手里拿着明黄的卷轴,带着光王李怡、郑太妃、玄渊走进了朝堂。大臣们都惊疑地看着他们。
马元贽进去后,镇定自若地说:“皇上驾崩时,已拟下遗诏,还请王公公宣旨。”说着把卷轴递给了王公公。
“遗诏,皇上何时留下了遗诏?”李德裕一脸震惊,脸上神色变了又变。
马元贽神色不变,答:“诸位可记得昨天晚上,皇上曾夜里宣召老臣进宫,当时王公公也在场。”
李德裕看了看群臣,迟疑了一瞬,道:“那请王公公宣读皇上遗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皇叔李怡,敦厚温良,勤俭有德。率礼不越,固心守诚。钦承前绪,光于乃德。著克承大统,继朕登基,即皇帝位①。钦此!”
随着遗诏宣读完毕,大殿内一片寂静,谁也想不到皇上的遗诏,居然是传位于光王。
丞相李德裕更是一脸愤慨:“光王乃是痴儿,先帝五子,论聪慧敏德,都比光王强,先帝为何传位于光王?”②
马元贽答:“皇子年幼,既选贤德。先帝遗诏言光王敦厚有德,更何况还有诸位大臣辅助国事,肯定不会有丝毫差池。” ②
“光王乃是痴儿,凭什么去治理国家?黄河发水,水淹千里,淮南天旱,人皆易子而食,边陲作乱,杀人抢掠无法无天,赋税混乱,私茶泛滥,孰先孰后,应该如何处理,如何力挽狂澜于不倒?” ②李德裕继续发问。
这个问题要怎么答啊?马元贽和众臣都面露难色。
“朕可以”。那个站在群臣中一直目光呆滞的李怡突然开口,眼中精光四射。
“一切先安内而后攘外,天旱水灾,救人如救火,应开仓赈灾稳定民心;边陲动乱,全因戍边将领苛刻之故,可增派文臣用仁政招降更胜千军之力。” ②
“至于杜绝私茶之弊,需法令先行而民方得守,适时自首者,轻恕;若有违者,立斩。明主之为国也,任于正,去于邪,忠而能仁,则国德彰,忠而能知,则国政举,忠而能勇,则国难清。”②
一席话下来,李德裕惊呆。马元贽惊呆。众臣惊呆。这是那个十岁孩童智力,一直呆傻了二十多年的李怡?
“朕以此为国事之本,丞相是否同意。朕所决所策,彰显贤德,满殿忠贤,可有异议?”群臣互相看了看,心里已然明白,光王并不是傻子,而且拥有治国之才,遂齐声回答:“臣等无异议!” ②
①光王即位
会昌六年(846年)三月二十一日,李炎病危,宦官马元贽等认为李怡较易控制,就把他立为皇太叔,“勾当军国政事”,并更名李忱,成为新的皇位继承人。李忱监国后,满脸悲伤地接待臣下,决断事务,众人这才见到他的隐德。同年三月二十一日,李炎驾崩,李忱登基称帝,时年三十七岁,是为唐宣宗。
———————————《百度百科》
②出自电视剧《宫心计》第十一集台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六)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