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二十章 英莲高嫁凤姐怀珠 ...
-
却说甄家母女,如今依旧住在甄贵妃的庄子上。母女二人安分守己,每日什么也不多问,只安安静静的吃了睡,睡醒了在院子里走几圈罢了。如此这般,庄子里的人,也就报给甄贵妃了。
甄贵妃本来对甄氏母女无任何好感,但见她们如此安分,倒是引出些怜悯来。
甄贵妃越是厌恶贾家的贪婪,就越想赶紧报复。可眼下“大业”未成,贾家在军中的力量她还是想要拉拢,也只能先按着火气不发。但是,倒是可以恶心恶心他们。。。。。。
又过了一阵,京中就传起了另一则消息。说是甄贵妃亲自给自家女孩相了亲,是龙禁卫的一个小头头人家,据说条件很不错呢。
哪个甄家女孩?自然是英莲。
甄贵妃给英莲找的夫家,姓唐,名晖,家里独子。其母早已去世,只剩老父亲和他。父子二人均在龙禁卫当值,唐晖还是一名普通小兵,父亲唐远是龙禁卫的一个小头头,也颇有威名。
这样的家庭,在京中是说不上什么的。可配英莲,就算是高嫁了。好歹是官身呢,武将晋级还是很有机遇的,未来也不好说。可英莲那边,父亲不知所踪,母女俩除了一些傍身银子,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了。就是外祖那里,怕也是指望不上呢。这么一仔细分析,这门亲事可不是极好的?
听闻消息,贾家上下众人又是一番唏嘘。
谁能想到,那个被薛大爷买回来的小丫头,还会有这样的造化呢?
“我儿,你将来的造化,自然是贵不可言,千万别为了那起子下贱之人给气坏了。”薛姨妈听了消息,来看宝钗。就见自家女儿正在生气呢。
宝钗没想过自己母亲会过来,闻言赶紧换上一副笑脸,轻声道:“妈妈,我不过是有些不舒服罢了,你又再说什么?”
薛姨妈听闻,下意识的去看屋子里的几个丫头,见她们都低头做自己的事情,心里略安,也知道自己刚刚失言了。她赶紧笑道:“我儿在做什么?这几日连着陪你大姐姐忙前忙后的,可是把我儿累坏了?”
宝钗抿嘴一笑:“看妈妈说的,大姐姐还能让我做什么?不过是和贵人们说说话罢了。也让我们学学眉眼高低,知道些规矩罢了。”说是这样说,宝钗眼睛里却是满满的得意之色。要知道,以她的身份,能见到如此多贵人的机会,实在是不多的。而且相比较探春,元春明显是更喜欢自己,她如何能不得意?
这几日,林家姑娘和二姑娘、四姑娘倒是躲起懒来,居然闭门不见客?对此,宝钗可是很高兴的。自打元春见了林家姑娘,就极其的喜爱她,这怎么能行?如今人偏躲着了,元春虽没说什么,但是宝钗能感觉到元春是恼了的。这样,自己就会更得她的心吧?等她成了四皇子侧妃,自己还怕没出路吗?宝钗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期望。
又过几日,甄贵妃派来两个老嬷嬷,带了许多赏赐前来拜访。
“老太君,我们娘娘说了,这些都是感谢贵府对甄家母女款待的谢礼。如今甄家小姐也有了姻缘,甄家太太以后还能随着甄小姐一块儿住,皆大欢喜啊。”老嬷嬷皮笑肉不笑的说道。
贾母看看成色不错的缎子、香囊、糕饼等物,心里暗气,面上依旧带笑:“甄家与贾家都是老亲了,款待亲戚本就是应该的,娘娘也太客气了。”
“哎呦呦,老太君您才是太客气了呢!”老嬷嬷眼珠一转又说道:“如今府上的大小姐也要出嫁了,娘娘还问呢,嫁妆可是都备好了?大小姐出宫时的赏赐,也不知大小姐喜不喜欢?若是有什么可心的东西,不妨和娘娘说一声,必定是要让大小姐风光出嫁的。”
“多谢娘娘美意,都是尽够的了。”贾母几乎是咬着牙笑道。
两个老嬷嬷对视一眼,都是一脸的讥讽,然后就告辞了。
等将她们送走后,贾母回房就摔了一连串儿的茶碗茶杯!
欺人太甚!
先是骗了她们,这会儿又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来打赏?当元春是什么?她的奴才吗?
贾母气过之后,不免又一次怨起王夫人来。这么个没有成算的无知妇人,简直是个祸害!
这般一想,不禁念起凤姐的好来。还是凤丫头好,心思活,主意来的快,也能硬起脸来,这才是管家的好手。再来,就想到林晚。想到林晚,贾母的怒气完全消了。
贾母安排了人日日盯着林晚,看到自家孙女,小小年纪,就把自己的院子管理的铁桶一般,任谁也打听不到什么闲话,就可见手腕一般了。莫语堂里的丫头不少,平日里却不闻一声笑闹,全部安安静静的当差,实在是有大家典范。贾母可不会认为是林海找的丫头好,这天高皇帝远的,谁能忌惮远在扬州的老爷?不用说,必是自家孙女手腕高,院子里的丫头婆子才如此规矩的。
将来,两个玉儿成了家,宝玉袭了爵位,让林丫头管家,琏二和凤丫头在帮衬着点儿,荣国府一定会重新树立在京中权贵里的!贾母深信这一点!
当然了,人身为长房嫡长子的贾琏,会不会同意让出爵位来,就不在贾母的考虑范围中了。
甄贵妃派人送来的谢礼很多,贾母给元春留下大半,剩下的一一分送下去。当然,对家里晚辈,贾母只说是甄贵妃赏赐的,没提甄家母女的事情。
偏偏宝钗那日从元春屋里出来,无意间得知事情真相,一时间暗恨不已!
明明是自己家几两银子买回来的小丫头,连给自己哥哥做姨娘都不配的丫头,如今摇身一变,居然成了甄家小姐?还攀上了武官家的亲事?
宝钗最不平的,就是自己的出身。自古官商不通婚,商户出身的女子,最多就是被官老爷纳妾,哪里有做正房原配的?自家是皇商没错,只不过依旧是商!
可香菱,那个小丫头,居然成官宦家的小姐了!如今嫁给龙禁卫,说不定以后还能借着丈夫做诰命夫人!
宝钗越想越气不过,对元春也就更加想要攀附。只有权势,有了权势,谁还会说自己出身不好?小选自己势在必得!看来,得多往妈妈那里去几趟,让妈妈和姨妈好好聊聊才是呢。宝钗微微皱眉,如是想着。
林晚这边,听闻甄英莲的好消息,很是高兴。那个什么唐家,倒是没在红楼梦里出现过,但想来也是普通家庭,能衣食无忧就好。这算是因为她的到来,而改变命运的第一人了吧?林晚笑笑,觉得甚好甚好。
不想第二日,便出了一件令她措手不及的事情。京城方家,居然有人上门前来拜见。而要拜见的,就是林家姑娘林晚。
京中权贵,大体分为四种。一是天家皇族,或是宗室或是皇子贝勒又王爷的,此种可以说除了见皇上恭敬外,平时基本可以横着走。二种是天子的近臣大红人,是皇上的左右手,随便给吹点耳边风,也叫人受不得。三种是世家,有些世家历经几朝却经久不衰,都有自家的绝学家传,经济基础也庞大,成才子弟遍布大江南北,让人轻易不敢妄动。四种是文武的新贵,都是能力超群的文官武将,皇上爱惜人才,除非犯了大错,否则皇上绝对偏帮的一派。
前来拜访的方家,就是第三种。
方姓源远流长,并非此朝才有的,而是历经几朝几代,依旧屹立不倒的世家。这样的家族,是贾家怎么也攀不上的。
听闻方家人上门,又是拜访内院姑娘的,贾家的爷们儿是帮不上忙的,而贾母、王夫人、邢夫人均蹲守在荣庆堂静候。而未出嫁的姑娘们,则是不能冒然前来的,只能赶紧穿戴整齐候着,万一贵人想要见见,好即刻前往。
方家此次来的,是一位很得体的老嬷嬷,随行的还有六个媳妇子,看起来在方家地位不低,应该是哪位贵人跟前的掌事嬷嬷才对。老嬷嬷一脸淡然,六个媳妇子都捧着箱子,看起来是礼物。
“给老太君请安,老太君松鹤延年。”老嬷嬷屈膝行礼,容颜肃立。
贾母赶紧让丫头们扶起老嬷嬷,口里极其客气的说道:“老人家不必客气,快快请坐才是。”
那老嬷嬷谢过之后,大方的端坐在小凳子上,笑容满面的说起来:“老奴姓孙,是方家老夫人跟前的,这次前来是奉了老夫人之命,特来拜访扬州巡盐御史家的小姐。”
贾家在座的三位都是一惊,然后互相看看。到底还是贾母反应的快,先笑笑,然后委婉问道:“哦,原是来看我那外孙女的。只不过,老身不知道贵府上的老夫人,何时见过我这外孙女?她一个晚辈,还劳烦老夫人派人来拜见,实在惶恐啊。”
那老嬷嬷心中暗叹贾母会说话,面上笑道:“老太君问的在理。我们老夫人哪里见过林小姐?不过我们大爷和林探花是同窗,当年一起做过学问,如今倒是难得一见了。听闻林小姐进京了,我们大爷倒是不好相见的,但在家里念叨了几次,老夫人听闻了,才让老奴来的。”
原来如此,贾家三人恍然大悟。
“原来姑老爷和方老爷是同窗?这么说我们两家也不是外人了,平时该多多走动才是。”王夫人惊喜万分。她在后院里,倒是没什么消息来源,但元春不是刚刚回来吗?这方家大老爷,如今可是远山书院的山长,可是京城里被追捧的大儒啊!要是能和他攀上关系,那宝玉的未来,可是不可限量了!想及此,王夫人不免有些失态。
听了王夫人的话,老嬷嬷强压着脸上的肉,才没失笑出声的。大爷和林家大爷是同窗,和你们贾家有什么关系?贾家这种门户,还妄想攀附方家?真是脸皮够厚的。
贾母咳了几声,看了王夫人一眼警告,然后笑道:“老人家,我这就让我那外孙女出来。”言毕,吩咐鸳鸯去请林晚过来。
王夫人本来还想把宝玉、元春通通叫过来一起的,也还有很多话想对这老嬷嬷说,但刚刚贾母看她的那一眼,着实让她心颤,于是将剩余的话,通通又吞回肚子里了。
林晚由林嬷嬷陪着,在鸳鸯的带领下,来到荣庆堂。
林晚进到屋里,目不斜视,先是给贾母及邢、王两位夫人问安,然后乖巧的站于贾母一侧,等着问话。
孙嬷嬷偷眼观瞧,见林家的小姐这般作态,心里已是喜欢了几分。
“玉儿,这是孙嬷嬷,快过来给嬷嬷看看。”贾母乐呵呵的介绍道:“老人家,这便是我那外孙女了,淘气的很。”
林晚顺着贾母的手势,转身面向孙嬷嬷,微微低着头,笑道:“孙嬷嬷好。”既然是嬷嬷,又不是皇家的人,林晚笑着问好便可以,若是再放低身段,未免被说不够庄重。她好歹是二品大员的嫡女呢,哪里能随便给谁就问安行礼。
“这孩子,见了长辈就这般吗?”王夫人笑呵呵的说了一句。看似好像给林晚补贴不周到,其实其心可诛!这是什么意思?岂不是说林晚不懂礼吗?王夫人对贾母警告她本就暗气,如今自己的孩子尚且见不到这贵人,偏这不知好歹的小丫头独自相见,还不赶紧放低姿态讨好贵人,她怎能不气?故此才出此言。
王夫人话一出口,屋子里除了当背景的邢夫人,剩余几位都是一脸呆愣。这真的是大家夫人?这般见识,也是没谁了。。。。。。
“二夫人说笑了,老奴是什么台面上的?林小姐乃是千金,能与老奴说话,便是老奴的福气了。”孙嬷嬷说罢,转头和颜悦色的对林晚道:“林小姐安好,我是奉了老夫人的命,请您四日后过府游玩的。您父亲与我们大爷是同窗,听闻您进京,早就想要来请的。但您身上有孝,我们不好冒昧,如今方才拜访,您不要介怀。”
“嗯,父亲的同窗?玉儿还小,却是不知道的,嬷嬷莫怪才是。劳烦贵府老夫人挂念,还邀请玉儿前去贵府,玉儿实在惶恐。”林晚微微抿着嘴,装作害羞的样子,其实心里是很想要去的。她现在可是很想要结交些人,拉开自己的关系网啊。
“玉儿,外祖母是同意的,你若想去,去便是了。”贾母笑呵呵的说道。同时,瞪了王夫人一眼。
王夫人刚刚被一个老嬷嬷撅了面子,这会儿正满脸通红,看见贾母不善的眼神,更加不敢多言了。
“嗯,玉儿。。。。。。”林晚欲言又止。
孙嬷嬷那是人精,一见她这样,立刻知道这是不愿自己过府。她心中又叹这林家小姐心思细致,赶紧道:“林小姐还是第一次见老奴,更没去过咱们府上,我们冒然来请,才是失礼。不过,近乎劲儿都是相处得来的,总得有第一次不是?”
孙嬷嬷站起身,冲贾母道:“老太君,若是不弃,老奴也邀请府上两位小姐,与林小姐一块儿过府游玩,不知可行?”
林晚一见王夫人眼里一喜,赶紧对贾母道:“外祖母,可以让迎春姐姐和惜春妹妹陪我去吗?”
能和这样的人家结识,贾母还有什么不愿意的?笑着应道:“自然好的,只是,怕你们三个给人家添许多麻烦才是真的。”
“哎呦,老太君您可是谦虚了!您教养的姑娘,自然都是极好的,能去我们府上,只有让我们蓬荜生辉的。”孙嬷嬷看贾母松口,赶紧趁热打铁道。
于是,在双方都嘻嘻哈哈的愉快气氛里,就定下了林晚和迎春、惜春四日后去方府游玩的事情。
对于有些不满的王夫人,以及充当背景的邢夫人,根本不需理会。
孙嬷嬷又送上几箱子礼物,说是给林小姐的小玩意儿,留着把玩不嫌弃就好。然后满意的走了。
林晚收了礼,也去告诉迎春和惜春这件事去了。邢夫人也解放回东院了,唯王夫人一脸不服气的被贾母留下了。
“老太太,元儿和宝钗都是难得的好孩子,素来沉稳,她们陪着林丫头去方家,万一有什么,还能有个照应不是?二姑娘和四姑娘,都是那么个性子。。。。。。”王夫人还待说什么,被贾母突然扔过来的茶碗给打断了。她也给吓得不轻,赶紧跪下。
贾母喘了几口气,怒道:“元儿是将要嫁入皇家的人,这个时候能随便出府吗?你要让元儿给人撮脊梁骨啊?!宝钗?她是什么出身?去方家那种世家,她又有什么资格?你简直是脂油蒙了心!”
贾母很少动怒,今天真是被这蠢妇气得不轻。她缓口气,继续道:“林丫头入了方家的眼,与我们只有好处,你莫要再起什么心思搅和!我今天还就把话放在这里!就是二丫头和四丫头去不了了,那宝钗和探春也没戏!”贾母直接把话说绝。无它,这王夫人什么人,贾母还是深知的,不把话说绝,怕她不会消停。
王夫人脸色灰白,彻底死心了。
贾母难道就这般想让迎春和惜春去吗?其实不然。元春是待嫁女,她是不能出门的。剩余的几个姑娘,贾母也是比较看好宝钗和探春的。但是,同方家那样的世家结交,还是第一次登门,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去的。
迎春是庶出没错,但她可是一品将军唯一的女儿,有贾赦身上的爵位在,迎春的身价还是能拿出去说一说的。惜春呢,那是东府贾敬唯一的嫡出女儿,身份可以说比迎春高,自然也可以去。相比较她俩,二房庶出的探春,和皇商出身的宝钗,资格就太低了。
这种经历改朝换代还屹立不倒的世家,可是很重视血脉嫡庶的。就算对女儿家的要求没那么高吧,也不可能什么出身的姑娘都结交。若是真让探春和宝钗前去,恐怕方家面上不说什么,也会结下疙瘩的。
就是想通了这点,贾母才同意林晚的提议的。贾母也不禁想到:难道玉儿也是看人下菜碟的孩子?不然为何只与二丫头和四丫头交好?但很快贾母就否认了!因为林晚对探春也是真的不错,并非面上情谊。但和宝钗,的确是淡淡的。可人家二品大员的嫡亲千金,也没必要讨好商户女不是?而且宝钗也明显有和林晚争高下的意图,不和宝钗亲近也情有可原。
贾母叹口气,捏捏自己的眉心,愁容不展。
元儿是那么通透的孩子,宝玉也非常机灵,能生出如此优秀的孩子,为何老二媳妇就那么不可救药呢?哎,冤孽啊。。。。。。
第二日,林家姑娘与二姑娘、四姑娘将去方家做客的消息,就传开了。一时间,贾府东西两府的下人们,看向姐妹三人都带了些敬畏,好像只要她们仨在方家走上一遭,就能飞上天成凤凰一样。
林晚淡定的被围观,迎春干脆躲在屋子里不出来了,惜春则是白眼加冷嘲热讽。
探春被贾母特意私底下开导过,除了哀怨自己的出身,倒是并没怎么怨林晚,和迎春、惜春也依旧说笑。元春自是可惜错失这次机会,但她一个待嫁女,自然不能出府,也就算了。
最生气的,莫过于宝钗。都是姑娘家的,自己无论相貌还是待人接物,均是上乘,这样的机会,却没有自己的,贾家未免欺人!先是巧言骗走香菱给元春换了门好亲事,如今又一味压制自己出头,实在可恶!
哦,你说自爱自怜出身问题?宝钗自视过高,到没往这方面想。主要是她的出身以及成长环境,使她意识到自己婚事困难,但还没意识到自己的身份难登世家大门。
府里风波还没停,甄家姑娘将要出嫁的消息就传来了。林晚让林申家的偷偷给其送去一份不薄的陪嫁,算是圆了自己帮她一场的因果。
甄家母女还住在甄贵妃的庄子里,英莲也将从这里出嫁,然后甄夫人会和女儿一起到唐家。唐家可怜甄家母女的命运,在自家收拾了一处干净的小佛堂,给甄太太颐养天年。甄贵妃也给英莲不少添妆的好物件,但毕竟有限。林晚的添妆一到,倒是解了甄太太的燃眉之急。
甄太太仔细问清林申家的是谁添的妆,问出是林家姑娘,一时实在不解。再问女儿,英莲也只能说出林家姑娘是谁,和自己见过面,还夸自己长得好等等。再然后,也是什么都不知了。
这样来路不明的添妆,甄太太本不愿收,可林申家的态度坚决,并且还说以后大家还会见面等等,不需这般客气。甄太太拗不过林申家的,只好收下,只是详细做好账册,只等以后再细细计较。
唐家父子虽是武将出身,可并非大老粗,样貌壮实,但言行举止还有些斯文气,也是老实本分的人,迎娶英莲过门,也是打算好好过日子的。只唐晖已经二十整,英莲还未及笄,如今也只是迎娶,等到英莲及笄,才能圆房。唐老父见儿子已经二十,英莲又太小,本不愿意这门亲事。但因是甄贵妃保媒,实在不敢推脱,这才应下。
待英莲过门,见甄太太知书达理,英莲温柔可人,立刻就高兴起来,直道祖宗保佑,能娶回这般好的儿媳,实在有幸。特特嘱咐唐晖要好好待英莲,切不可怠慢才是。
唐晖早早丧母,如今看岳母温和亲切,小妻子英莲貌美又温柔,只有高兴的,自然精心善待母女二人。而甄氏母女二人,见唐家父子如此善待她们,也一心想要把日子过好,因此也十足尽心尽力打理家务一应琐事,把父子俩照顾的很好。故此,唐家阖府融洽,倒是一段佳话。
女子嫁人后三天回门,只甄家母女无处可回,倒是甄贵妃早早安排了人来,准备了回门礼,又安排人带母女二人去荣国府贾家串门,以谢当初款待之情。
甄太太知道这是贵妃娘娘想让贾家众人难看,可她又无法拒绝,只好带英莲前往荣国府。
这次会面,贾母还能乐呵呵的维持笑容,三春不知内里也衷心恭喜英莲,宝玉也高兴英莲如今的福气。林晚嘛,就更不用说了,最是开心。但宝钗,就实在是笑不出来了,薛太太直接说生意上有要紧事,干脆就没来。王夫人也推说头痛,也没来见人。元春自持身份,自然也不见,推说有嫁衣要绣。
英莲还想和宝钗说些话,只甄太太不留痕迹的拦了几次,也作罢了。
场面说尴尬倒是不至于,但到底气氛怪异。凤姐只好长袖舞墨,一连串儿的俏皮话说出来,倒是缓解不少。
正当此时,凤姐突然昏倒。幸亏她身边的平儿死死抱住她,不然凤姐怕是要直接摔在地上了。
甄家母女见此,也不好打扰,赶紧告辞。贾母客气挽留一句,也就吩咐人送她们走了。
然后,就是又请大夫又冲药丸子的,忙的不可开交。
贾琏听下人禀告,急急忙忙赶回来,吓得脸色雪白,林晚倒是因此高看了他一眼。
等大夫号完脉,笑呵呵的说这位奶奶是有喜了之后,贾家众人的脸色表情,才真真是一场有趣的大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