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天外飞山(上) ...
-
中秋已过,大家都提起精神忙自己手里的事。通山、四藏和入道子师父一般都在屋里练功打坐,不常出门。占生可是闲不住,每逢周围村镇大集,他总是乔装打扮,到街上给人卜卦算命。今天一大早,占生就打着算命的幡子,去大小仲村的集上骗人去了。
大牛把一些旧的法器修修补补,又想着给金桂打造个顺手的兵器。金桂天生神力,造得轻了怕她用着不顺手,造得重了又怕她没轻没重误伤无辜。大牛伤透脑筋,终于有了一点灵感,跑到后院锻器房叮叮咣咣。
金桂清闲,早起抄完三遍《养心经》后,就去找相如学习针线,相如可没这么多闲工夫。相如让金桂先陪他练寻踪定位之法,然后再教金桂针线。可苦了金桂,在五道院上蹿下跳,东躲西藏。相如也是厉害,每次不过半柱香,就找到了金桂。
泰山拿着墨鞭,华南提着风刀,二人到泰山上去对练。墨鞭飒飒,风刀呼啸,泰山上的修行的小妖都心惊肉跳。
林俏一人躲在后院鼓捣入道子送他的无休剑。林俏练了几套不同的剑法,但依旧只能听见剑鸣,看不见剑身。没有剑身,如何才能斩魔。林俏实在是悟不透,便去了小书房查阅书籍,看有没有关于此剑的记载。
太阳升到头顶,大牛放下手里的活儿,给大家准备午饭。午饭刚备好,大家都闻着味儿,来到膳房。师父们的饭菜,大牛让金桂给他们送到屋里面。金桂回来后,大牛才让大家开始吃饭。午饭后大家又各自练功,不知不觉太阳都要下山了。
晚饭还没吃完,泰山就看见天音天铭从门外慌慌张张跑进来。二人进门就瘫倒在地,上气不接下气。
“这是怎么了?”大牛和泰山出去把二人抱进屋里。
金桂给师弟们倒上水,又拍着后背给他们顺气。二人休息了一会儿,喝了一大口水,才开口说话。
“师兄,我遇见妖怪了。”天音脸色发白,哽咽着说。
“怎么回事?慢慢说。”一听见妖怪,泰山就警觉起来。
天音和天铭你一句我一句的给师兄们讲他们回家这两天的事情。天音老家在竹山再往北的风窝镇,从那里到五道院走着得有好几天的路程。风窝镇依山傍水,田地广阔,养育了几百户人家。镇子南面是竹山,北面有一青湖,镇上的河水、井水都连着这青湖。风窝镇每年七八月份都会狂风大作,所以先人们起名为风窝镇。农民们都安土重迁,即使每年遭受风灾,也不愿搬离这片沃野。
今年大家又准备好大风来袭,可怪的是一串环形的山脉一夜之间落在了青湖北面。这山将青湖半包起来,将大风阻隔在山外。镇子里的居民都以为是神仙把山背过来,阻挡大风。有大胆的人上山查看,发现这山上光秃秃的,只有坚硬的石头,不长草木。百姓们感谢天赐神迹,在山下建起了山神庙,每天都有人去朝拜。
可好景不长,自从这山来了以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五六岁的小孩子失踪。镇上的几大神婆研究了一番,说是神仙施恩,必收回报。这是神仙在收童男女,等山根稳了,自然就会一切正常了。既然是神仙将孩子们收走了,失踪孩子的爹娘也不敢抱怨,只能把苦往肚子里咽。有孩子的家里,都把孩子看得紧紧的。虽然是神仙的事,可哪个爹娘忍心与孩子分离。
天音带着天铭回家,听娘亲说起这件事,娘亲还说大家都跑去西面山脚下去捡金光闪闪的石头。两人到底是五道院的弟子,可不信神婆的鬼话。二人打算在返回院里的时候,顺便去那山上探探,看看是何方神圣作怪。
过完中秋,天还没亮,二人就去了那山。二人在山上敲敲打打,折腾到天色大亮,也没发现什么异常。从山上下来,天音带着天铭去看青湖。青湖是天音最喜欢的一个地方,湖水清澈,碧波荡漾。天铭没心思欣赏湖光美色,心里还想着天外飞山的怪事。天音站在湖边,越发觉得湖水粼粼、清澈诱人,不知不觉就朝着湖水走去。天音蹲下身来,用手舀起一捧湖水,刚要送入口中,就听见天铭在身后大声喊道:“天音!赶紧回来!”天音还没有反应上来,天铭就把他拉拽到一旁。
原来,天铭发现天音先是呆呆地望着湖水,一会儿又蹲在湖旁。天铭走到天音身后,好奇他在干什么。天音手刚舀起湖水,天铭就看见水里睁开了一只黄色的拳头大小的眼睛,直愣愣地盯着天音。天铭手忙脚乱,急忙喊叫天音回神,又把他给拉到远离湖水的地方。
二人有些后怕,不敢久留,跑到大路上拦了辆去平安村的马车,又从平安村急匆匆跑回来。
听完天音和天铭的讲述,大家都在静静思考。
“你只看见水里有一只眼睛吗?没有别的?”林俏先开口问天铭。
“是只有一只,还是黄色的,像大牛师兄的拳头那么大。”天铭肯定的说。
“小孩子失踪,会不会也和这只黄眼睛有关。”华南猜测。
“八九不离十。”林俏果断的说。
“那还等什么,我们去杀了那妖怪。”金桂性急。
“别急,我们先去请示下师父,看师父们怎么说。”泰山说完,大家都点头。
四藏法师听完徒弟们的汇报后,捻着手指,一声不吭,似在沉思。
“此物绝非善类,这次你们六人一同前去。”通山道人对徒弟们说,又加了一句,“把该带的法器都带上。”
“是,明日一早就出发。”林俏领命。
大家回屋后,各自收拾要带的法器:林俏本来只想带无休剑,但是思来想去还是把以前用过的游龙长剑也带上了;华南收拾好风刀和捆仙索,抱着入睡了;泰山的墨鞭和紫光葫芦,二者缺一不可;相如没有大件的法器,只有寻星追踪的些小物件儿;大牛将自己许久不用的双锤找出来,又去了锻器房继续给金桂打造法器;金桂发愁自己没有合适的法器,以往大家出门降妖,自己总是干些负重跑腿的粗活,想着想着就控制不住,睡着了;天音和天铭在膳房里准备些干粮,给师兄们带着。
第二天一大早,师兄弟六个就准备出行了。大牛从屋里拿出一杆红缨铁枪,交给两手空空的金桂。金桂接过铁枪耍了几下,高兴地瞎蹦。相如手里提着一竹篮,泰山觉得这竹篮眼熟。
“你拿个竹篮干什么,打水啊?”华南问相如。
“这是小叶姑娘的东西,我们顺路给她捎过去。”相如故意盯着泰山。
“这种小事就交给泰山师兄就行了嘛,哪还用得着你去送。”金桂明白相如的意思。
泰山不理他们,坐在石凳上,像个闷葫芦。
东西都梳理好了,六人去找师父们告辞,入道子看徒弟们拿着长枪短剑的好生吃力,就教给他们一化物诀。次诀前半诀可将法器隐匿在袖中,待到要用时,心里默念后半诀就可从袖里拿出法器。徒弟们心中记下,就出门骑马,直奔风窝镇。
快到竹山,泰山一声不敢吭,怕相如又想起竹篮的事。相如怎么会忘呢,何况他要是忘了,还有金桂记着。到了竹山,林俏、华南和大牛马不停蹄继续赶路,相如把竹篮塞在泰山手里,和金桂押着他进了竹林。泰山虽然看起来比二人魁梧,但力气却比不过金桂,只好乖乖就范,领着两人去找小叶。
三人到了小叶家门外,听见屋里传出唧唧复唧唧的织布声。泰山也不知怎么,从进入竹林开始就十分紧张。
“小叶姐姐,泰山师兄来还你竹篮了!”金桂故意朝着屋里大声喊,吓得泰山一哆嗦。
屋里的织布机停下了,三人听见屋里乒乒乓乓一阵乱响。片刻后,门吱呀一声开了,小叶依旧穿着绿色的衣服,站在众人眼前。
“进来坐啊。”小叶没想到泰山会来,满脸欣喜。
相如和金桂架着泰山进了屋里。屋里的织布机上,有一织了半匹的灰布,相如一看就明白了。
“给…给你。”泰山把手里的竹篮交给小叶,小叶接过竹篮,给三位倒上粗茶。
“三位怎么有空来我这里?”小叶坐下后问大家。
“我们去风窝镇办事,正好路过你门口,泰山师兄想着给你来送竹篮,我们就陪他来了。”相如满口胡言的本事,不比金桂差。
小叶浅笑,含情看着泰山。
“我们还有要事,就先告辞了。” 泰山没眼力,还了竹篮就匆忙想走。相如和金桂也不敢在这里一直耽搁着,跟着泰山出来。
“泰山大哥何时返程?”小叶追到门外问道。
“最早要三日。”金桂说。
“泰山大哥返回时,可否再来寒舍坐坐?”小叶殷切询问,相如不忍拒绝,替泰山答应下。
三人出了竹林,金桂问道:“小叶姐姐为何还要我们回去坐坐?”
“人哪是让我们去啊!”相如锤着金桂的脑袋,“你也是个夯货!”
三人骑上马,追三位师兄去了。泰山三人刚出竹山就追上了林俏他们。
看见林俏他们在河边歇马,他们也下马休息。华南看着金桂问道:“怎么样?”
金桂侧手一砍,俏皮说道:“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