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春日迟迟 ...
“百色,你再加把劲,再高一点就够到啦!”城东别院里,一群少女的嬉闹声传来。初春时节风里都含着微甜,天气又清凉,正是打千秋的好时节。
千秋本是南朝传来的风俗,但北国少女本就灵活好动,朝廷虽能以严酷手法禁止南北通婚,却不能抑制这样的文化渗透。更何况宫中先帝最宠爱的公主、新帝一母同胞的妹妹缙云公主最是喜爱,由她领风,北国自上而下,十几岁的少女几乎个个都会打千秋,朝廷也只好不了了之。
千秋上的百色一身绿衣,俏然立在风里,长发飞舞,就如凌波仙子一般。她面前是一株花树,早春第一朵玉兰已盈盈开放,底下众少女一直在叫喊着为她鼓劲,要她摘下这枝白玉兰。
奈何抱书走过,仰头望去,只觉一切恍然如梦——
花树间衣袂如云的明丽少女,千秋下七彩斑斓的广绣罗裙,甚至是口鼻间萦绕的清甜香气,在她身边缓缓凝固为一幅绮丽画卷,令赏画的她亦不能自主地沉醉。沉醉在初春时节清爽的凉风里,沉醉在异国他乡难得的宁静里,沉醉在往昔一般清丽的迷梦里……
然而,故国山河已碎,断瓦残烟、血染城墙,从此只有夹杂着无数亡灵厉呼的凄风来回穿行,只有国人满腔刻骨的仇恨与复仇的决心!
她猛然一颤,倒退一步,仿佛前方真的有什么令她恐惧的事物存在。身侧的百味不解地望着她突兀的动作,道:“怎么了?公子还等着用书呢,莫不是也起了玩兴?”
她倏然惊醒,讷讷:“对不住。”百味忍不住瞪她一眼,撇嘴:“那还不走?”
她“嗯”了一声,再不看一旁欢笑的众人,仿佛逃脱一般,向前走去——她不能再想,也不必再想,那些有关故国的回忆都已被抛弃,她又何必回到最初的起点,去承受已承受过一次的痛苦?
穿过曲曲折折的回廊,她垂头疾步走着。身畔百味反倒仰首望着头顶的缤纷花架,喃喃:“真是奇怪,我们北边人又不兴这些,为何公子的别院却如南国一般?”
她一惊,也颇为不解,来此处已有半月,那位萧姓的公子便如赋闲在家一般,每日只是莳花读书,不理政事,半分不像她原本猜想的那样忙碌不堪、劳神苦心。而更令人吃惊的是,他仿佛对于南朝风物甚是喜爱,一改北人粗犷之风,将别院建造得如同南国公卿世家一般,甚至随身的侍婢四人的名字,亦取作“百味、百色、百闻、百曰”四词,倒很有些意趣。
说起来,这位北朝贵族公子的轮廓样貌,亦是与北人的粗蛮迥异。听百味说,北朝帝君的容貌也是承袭了来自南国的母亲——花蕊夫人的模样,五官精致如画中人,自然也有颇多女眷属意。说者无心,她如今想来,倒有些回过味来——北帝的血统中有一半来自南朝,他就未必不能从母亲口中听闻许多对故国的怀念。即便国家已灭,但被封印保存完好的国土必定给花蕊夫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而相应的,在耳濡目染之下,这一代的帝王对于南边那个母族的了解,也不是寻常北人可比。而在这样的风气之下,北朝中南风的流传自也是愈来愈广。
想到这里,她眼中有一丝嘲讽闪过,说什么严禁南北通婚,最后当权者自己却封了一个绝色的花蕊夫人,甚至死后将帝位传与她的孩子,半分不顾及政令的实施,果然是色令君昏。
行至藏书阁,一股子沉沉的墨香扑面袭来,百味连退几步,用袖子捂着口鼻,抱怨道:“除了百曰有那雪菩萨性子,陪在阁里整日也不皱半分眉头,我们北国人哪里吃得消这劳子味道!我还是去找百色好了,奈何你既是南边来的,这些书便你送进去吧。”言毕飞也似地去了,也不给她任何说话的余地。
奈何无奈一笑,近几日的相处,百色也不如初见时那般抵制自己。尤其是每每送书时用得上她,待她也日渐与其他姐妹相若。这样的变化令她无比欣然,但她本就不是个多言之人,即便心中再欢喜,也不会轻易表达。过几日便是上巳节,听闻届时昭阳城内所有少女都会前往栖云馆,参与缙云公主筹办的曲水流觞之会。对此她倒是有别样的计较。
“在想什么?”她讶然抬头,青衣公子不知何时立于门边,面如冠玉,唇含浅笑,凝视着她微微含笑的脸。
“……”她收敛了笑意,垂下头,用微哑的语声道,“奴婢在想缙云公主的曲水流觞之会。”她知道在这样一个时代里,萧逊收留了身为“南夷”的她,是罕见的善举。然而连百味都无法与之说笑的自己,又如何能如百味一般,于这样一位萧姓的公子言笑晏晏。
萧逊看着对面沉静如水的少女,微叹一口气,复又换上春风一般的微笑:“曲水流觞?你也想去么?”
她略略迟疑了一下,点头:“不错。奴婢听说缙云公主天人之姿,素喜南风,曲水流觞又是难得的嘉会,便想着一睹其容。”
“那不是难事。”他望着她乌云也似的青丝在风里纠缠,衬得她的脸庞盈盈如玉,很有几分不堪重负的味道,“那日你与百味她们同去,必能如愿。”说到缙云之名,他也不禁带上几丝笑意。
在这个姿容未必绝艳的少女身上,却偏偏有南国少女也未必拥有的气质——单薄而倔强、羸弱却坚强,这两种矛盾的特质在她一人身上融合为一体,分毫没有生硬造作之感。初见之时,正是她貌不惊人之下不染纤尘的一颗心,令他出手相救——那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他幼时在母妃身侧时时能体味到,在北朝却未必能寻觅到一个这般相似的人。
因此,她弥足珍贵。
奈何惊喜,抬眼正视他的眼睛,浅浅一笑:“多谢公子。”
他也笑了,不为别的,只为亲见这个背负着往事痕迹的异族少女被磨平了棱角,逐渐变得柔软温和,实在是一件愉快的事。
举手之劳能博得她一份欢喜,很是值得。
所谓“曲水流觞”,便是游乐的人们,引水环曲成渠,曰“曲水”,后将盛酒的“觞”浮于水面,使之顺流飘下。觞杯飘至曲折拐弯处,缓缓经过宾客面前时,客即可取之一饮而尽,然后吟诗作赋,以为娱乐。其最早自东晋书法大家王羲之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上已日时,王羲之携客与会兰亭,在举行祓禊仪式后,传承古俗,流觞赋诗,留下了千古佳话。据史载,在这次游戏中,有十一人各成诗两篇,十五人各成诗一篇十六人作不出诗,各罚酒三觥。王羲之将众人诗作集起,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也因之被尊为“书圣”。
此举本是南朝文人所尚,百年前起随着南人的被迫北迁而一并传来北国。缙云公主又是圣宠不断,自然大肆铺张,几年下来,在昭阳竟有了如斯影响。
百味虽对这些舞风弄墨的事情颇有微词,但在萧逊身边多年,耳濡目染之下见识也非常人可比,况且她又素喜热闹,今年上已节便要叫上奈何,与百色一同前往。
奈何本就存了心思,当即答允下来,回忆起当时百味吃惊的神情,她就不免好笑。她看起来就这么不近人情么?百味这个样子,真是将她当作与百曰一般“泰山崩于前而娥眉不动”。萧逊身边四姝脾性迥异,百味娇嗔如花,而百色,她不经意般瞥了右侧的青衣少女一眼,后者眉眼沉静如水,笑容温婉、不卑不亢,仿佛根本未曾感受到她的注视。
又是一位奇女子,她心里默默叹道。萧逊身边的侍婢都是如此,由此思来,他的身份恐怕比她当初猜想的更为煊赫非凡。在这样的乱世之中,她能遇见他,便如飘萍落叶寻觅到了一份安静水土,是她的福缘。
她对他是感激的。那种感情无关风月,只因为他提供给她一个休憩的处所,容她停下流离的脚步,她便情愿偏安一隅,不理窗外滚滚红尘。
她的心很小,愿望也如此简单,不过就是求一个安宁静好,平静终老。
——那些世代累积的恩怨情仇,她不想去管,也不必去管,就这样走到生命的尽头,已是最好的结局。
然而,每每午夜梦回,她被往昔无数的噩梦惊醒,汗湿重衣之时,她总觉这样的平静仿佛老天的恩赐,不过多时便要收回。于是,她花整夜整夜的时间祷告,希冀着九天之上的神袛能够听从她的愿望,赐给她永恒的安宁。
在很多年以后,她再忆起这时的举动,心中却只觉苍凉可笑——这样盲目而幼稚的祈望,与其说是寄望于遥远的神明,还不如说是她安慰麻痹自己的迷药。
那时她却忘了,在十年之前,九天诸神早已将她放弃。
在那样凄厉而绝望的祈祷里,她用尽了一生的虔诚与信仰。
而寄托了所有的祝颂,换来的不过是满心支离破碎的回忆。
关于曲水流觞,引用自百度“曲水流觞”“上已节”的名词注解。
潜心修炼,专心写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春日迟迟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