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你比他优秀就是对他最好的报复 ...
-
最近,陕西米脂案件嫌疑人赵某某读书时被同学欺负从而记恨学生于今日实施犯罪的新闻甚嚣尘上,不少键盘侠遂调转枪头指向了“校园欺凌”,甚至指向了学校教师监管不利。而赵某某也从一个背负9条人名的杀人犯变成了“受害者”。我这些天消息稍有闭塞,所以今天从小五姑娘口中得知此事时,真的是骂人都不用想词了。还有比这更荒谬的借口吗?
常言道“冤有头,债有主”,你当初被欺负为什么不去找欺负你的人报仇?反而要向年幼的学生下毒手呢?说到底,这个赵某某也不过是一个懦夫、胆小鬼。他的行为让我想到了一个现象,可能不太恰当,但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应该是一年多以前,有一次逛超市,我看到一个四五岁的小朋友和另外一个同龄人抢玩具,结果这个小朋友输掉了。她母亲过来安慰他,却被他连着拍打了很多下。他的母亲好像感受不到疼痛一样继续安慰、劝哄着他,最终以买一个新玩具告终。
当时看到这一幕时,我特别纳闷,为什么这个小朋友要打他的母亲呢?现在想想,应该是迁怒,而且是笃定了母亲不会还手。
赵某某就是这样,他受了欺负心中有恨,无奈又打不过欺负他的人,所以迁怒于这个学校的其他学生。而之所以现在报仇,无非是笃定了受害的学生没有反抗力罢了。
如果媒体想要从教育上来探讨这件事,那么赵某某的父母应该承担很大责任。但无论如何,这些都改变不了他是罪犯的事实。
关于校园欺凌,在我看来,拳打脚踢是一类,勒索钱财是一类,而“冷暴力”也是占很大比重的一类。早年不知道什么是“校园欺凌”,只是单纯地以为同学不喜欢我,现在想想,我大概是被孤立了。
时间是初中三年级,因为家里的事情我请了一个月的假,等到再次回到学校时,我发现班上的同学都不怎么理我。但是因为担心家里,我也没有细想,毕竟,把落下的课业快速补上才是最重要的。
有一天,班上一个男生拿了一本《读者》,我就请他看完后借我看看。他也同意了,却在看完后给了一个女生。我再次向他提起时,他也好心地和那个女生说了一下,让她看完后给我看。可是那个女生当时很不耐烦地回了一句“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完呢,我看书慢,而且我答应借给XX看了。”男生听完无奈地朝我耸了耸肩,然后回自己的座位了。
那时候,我也不清楚为什么自己对那本《读者》这么执着,明明一向怕被拒绝,居然硬着头皮问那个女生:等XX看完能让我看吗?
她毫不犹豫地摇头,很大声地回答:“不能。”
如果仅是这一件事,我当然不会把它划归到“校园欺凌”当中,可是之后,当我开始在意这些的时候,我才发现,班上几乎所有的女生都在刻意地拒绝我,哪怕我只是出于课代表的责任找她们要作业。
我应该感谢初三学业的繁重,让我没有太多的精力来悲伤。于是等我快要忍受不了的时候,中考来临,我违反了父亲和学校签订的“必须考本校高中部”的合约,考入了一所更好的重点高中。
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我想的是:既然你们不喜欢我,那我就离你们远远的。
就是这种幼稚的想法支撑着我在学业上奋发努力。于是当我工作后参加同学聚会时,我发现当时同班的那些女生,或者没有考上高中,或者没有考上好的大学,都早早地结婚生子,不断在餐桌上吐着苦水;而几个考上好大学的,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凑过来和我回忆过往,说什么还是那个时候好,不像现在大家各奔东西,一年也见不上一面。
从聚会的酒店出来的那一刻,我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来参加这个聚会——因为虚荣心作祟,因为我想让她们知道当年我不是逃跑了,而是选择了一条更好的路,抛下她们独自前行。
也许被伤害过的我们做不到“以德报怨”,但我们至少要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你实在是心中有恨想要报复,那就努力变得比他更优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