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沉没的对抗 ...
-
前两天骤然降温,过大的温差让我浑身酸疼,于是和好友一起去泡了温泉。
因为体质的问题,我一向在里面呆的时间不长。在边喝水边等待好友的过程中,我看到靠近门口的位置一个女孩儿端着一杯水走了进来,此时恰好有一位女士要出去,结果两人碰到了一起,水也洒在了那位女士的衣服上。
我看的清清楚楚,是那位女士出去时走得太急,才会和女孩儿撞到一起。
女孩儿连声道歉,并拿出口袋里的纸巾要帮她擦,结果那位女士怒声呵斥:“你怎么走得路啊?这么宽的路不让你走吗,偏要往我身上撞,你知道我这衣服多少钱吗?”
她声音很大,以致于整个休息室的人都朝那边看了过去。只见那位女士像找到了说理的地方一样,痛心疾首道:“我昨天刚买的衣服,年纪轻轻的不知道找什么急,路也不看就往我这边撞,水全泼我身上了。”
很多不明就里的人们纷纷慷慨陈词,有的说“现在的年轻人过马路都在看手机,压根不看路”,有的说“让她给你擦干净,实在不行让她给你干洗费”,当然也有人当和事佬,劝这位女士消消气,不要和年轻人计较那么多。
女孩儿站在那里,张了几次口,却什么也没说。
我看着她,仿佛看到了半年前在单位会议室的我。那个时候,我第一次在大会上向领导提出了意见,一时间,很多私下和我谈论过这件事的人纷纷低下了头,生怕我提到她们的名字。而其他事不关己者,则站在领导的立场上,批评我不切实际。
人们常以“就算全世界背叛了你……”来假设最坏的境地,的确很合理。
那个时候,我多么希望时光倒流,那样的话我一定闭口不言;又多么希望时间静止,让我能够走过去撕下每一个人的面具,看看他们真实的嘴脸。
然而事实是我沉默地站着,直到会议结束。
此时,我多么希望这个女孩儿能说点什么,哪怕只是解释清楚,告知大家事情的始末。可是女孩儿什么也没说,就那么站在那里。
那位女士看到女孩儿不说话,似乎受到鼓励,更加“悲愤”起来,一会儿说衣服是她儿子给买的,被泼了水辜负了儿子的一片孝心,一会儿说不知道那水干不干净,因为她手上和胳膊上也沾了水。
再后来,只要是走进休息室的人,那位女士都会凑到人家跟前,拿手冲女孩指指点点,像祥林嫂一样絮絮叨叨地说着刚才的话。
我几乎无法再忍耐,想要大声替女孩儿辩解,让大家知道究竟谁才是错的一方。可转念一想,我也是“年轻人”,免不了会被说成“年轻人做了还不承认,没有担当……”之类,就也放弃了。
十多分钟后,朋友出来了。然后我俩收拾东西出去了,路过女孩儿的时候我还是没忍住拉了她一下,对她说:“我们先出去了,你也快点出来。”
女孩儿点了点头,迈步去拿自己的东西。
我扭头看了一眼,那位女士也并没有阻止。
回去的路上我和好友说了这件事,并对那位女士的目的表示疑惑:“她究竟是不是想让女孩儿赔她洗衣服的钱啊?还是想让人家再给她买件新的?”
好友却说:“如果真是女孩儿的错,不管是买新的还是赔钱都是应该的。毕竟一句‘对不起’并不能解决什么问题。而就这件事来说,那位女士应该也意识到是自己错了,所以才恶人先告状,把自己描述成一个受害者。”
“那女孩儿该怎么办呢?”
“在没有强有力的证据之前,说什么都像是狡辩,沉默反而是更有力的反抗。”
是这样吗?